- 年份
- 2024(7579)
- 2023(10490)
- 2022(7657)
- 2021(6822)
- 2020(5038)
- 2019(11020)
- 2018(10746)
- 2017(20091)
- 2016(10749)
- 2015(11692)
- 2014(11549)
- 2013(11089)
- 2012(10071)
- 2011(9171)
- 2010(9299)
- 2009(8668)
- 2008(8447)
- 2007(7919)
- 2006(7429)
- 2005(6687)
- 学科
- 农(51231)
- 济(50677)
- 经济(50610)
- 业(38508)
- 农业(34890)
- 业经(22737)
- 管理(20746)
- 中国(16784)
- 企(15487)
- 企业(15487)
- 发(12920)
- 农业经济(12708)
- 地方(12080)
- 发展(11257)
- 展(11245)
- 方法(10959)
- 收入(10693)
- 制(10019)
- 村(9783)
- 农村(9763)
- 产业(9690)
- 数学(9445)
- 财(9352)
- 数学方法(9328)
- 信息(9088)
- 总论(8700)
- 信息产业(8631)
- 策(8319)
- 分配(8126)
- 建设(8031)
- 机构
- 学院(156456)
- 大学(150793)
- 济(66979)
- 经济(65710)
- 管理(57612)
- 研究(55884)
- 理学(49753)
- 农(49744)
- 理学院(49247)
- 管理学(48311)
- 管理学院(48044)
- 中国(43683)
- 农业(37286)
- 科学(33518)
- 京(31204)
- 业大(30402)
- 所(27588)
- 财(27354)
- 中心(27098)
- 研究所(25015)
- 江(24901)
- 农业大学(22889)
- 范(22328)
- 师范(22159)
- 财经(21175)
- 经济学(19867)
- 经(19404)
- 州(19386)
- 省(19270)
- 经济管理(19018)
- 基金
- 项目(106803)
- 科学(84279)
- 研究(83195)
- 基金(76843)
- 家(67599)
- 国家(66492)
- 科学基金(56107)
- 社会(55364)
- 社会科(51881)
- 社会科学(51868)
- 省(43285)
- 基金项目(40240)
- 编号(35959)
- 教育(35010)
- 划(34281)
- 自然(31755)
- 自然科(30974)
- 自然科学(30965)
- 自然科学基金(30404)
- 农(30208)
- 成果(29099)
- 资助(27982)
- 发(25868)
- 国家社会(24080)
- 重点(23513)
- 课题(23416)
- 部(22871)
- 创(22052)
- 制(22020)
- 发展(21453)
- 期刊
- 济(85605)
- 经济(85605)
- 农(58803)
- 研究(44322)
- 农业(39773)
- 中国(37248)
- 学报(26578)
- 科学(24911)
- 业经(22078)
- 大学(21775)
- 学学(20709)
- 财(18258)
- 融(18021)
- 金融(18021)
- 业(17967)
- 管理(16860)
- 教育(16417)
- 农业经济(15193)
- 农村(14886)
- 村(14886)
- 问题(12890)
- 技术(12185)
- 版(11707)
- 世界(11217)
- 经济研究(10699)
- 社会(10067)
- 农村经济(9892)
- 经济问题(9775)
- 财经(9701)
- 社会科(9095)
共检索到242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潘海岚 黄秋妍
中国已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以乡村数字化发展为嵌入点,分析对多维相对贫困治理的内在机理,结合实证方法剖析乡村数字化减贫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差异表征与空间效应。结果发现:(1)乡村数字化可显著缓解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影响效应为-0.13。(2)乡村数字化可通过提升家庭非农就业水平和社会融入度减轻自身贫困程度,两者的中介效应分别为16%和24%。(3)在未接受政府补助、贫困程度较高以及从事非林业生产的家庭中,数字减贫能发挥较大功效。(4)我国各地区农村贫困程度存在显著的省际空间自相关,乡村数字化发展会缓解本省份和临近省份的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文章从促进就业和融入度两方面揭示数字减贫的内在机理,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乡村数字化减贫的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并从家庭是否进行林业生产活动等角度分析数字减贫的差异表征,丰富现有减贫研究方法与视角,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新思路。文章得出政策启示:培育农户新型职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广泛设立农村就业岗位,建设数字化社交平台,强调物质经济援助与激发自主能力并重;积极培育林区第三产业,加强林区设施建设与金融投入,促进贫困问题跨区域协作解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贾玮 黄春杰 孙百才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使用收入导向型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方法识别农村家庭的贫困状况,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教育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多维相对贫困程度越深,教育维度受到剥夺的概率也越大;教育减贫效应显著,越是贫困的群体,教育的减贫效应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减贫效应越大;金融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在教育减贫中发挥中介作用,在极端贫困状态下,社会资本取代自然资本的地位,发挥中介作用;教育的减贫效应随着居民年龄的提升,边际效应递减;相比于东部和中部,教育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减贫的影响更大。进入"后扶贫时代",在充分发挥教育对缓解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作用的基础上,应将教育资源向相对贫困的个体、家庭和地区倾斜。
关键词:
教育 多维相对贫困 农村家庭 减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静 纪阳阳
文章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多维相对贫困和乡村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乡村数字经济对多维相对贫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数字经济的直接减贫作用显著,且乡村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公平性、振兴乡村产业和优化资源配置三条路径发挥减贫作用,具有明显的间接效应。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乡村数字经济对多维相对贫困的直接减缓程度明显大于东部地区;资源配置在东部地区起到了完全中介效应,公平性和乡村产业振兴分别只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兴安 朱萌君 季璐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共教育投入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教育投入能明显减缓多维相对贫困程度,并且减缓效应具有典型的门限特征。公共教育投入水平与受教育年限缓解相对贫困的门限效应特征类似,当二者均处于较低层次时,提高公共教育投入能显著降低多维相对贫困程度,但超过门限值后减贫效应不再明显。当教育质量低于门限值时,公共教育投入能明显减缓多维相对贫困,但超过门限值后减缓效应显著减弱。因此应适度增加公共教育投入、优化公共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公共教育投入与相对贫困减缓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机制、保障外部条件供给、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个体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莹 郭磊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乡村建设逐渐成为缓解相对贫困、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在理论分析数字乡村建设、相对贫困缓解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三者关系的基础上,采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以及相对贫困缓解在二者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可显著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东部地区而言,数字乡村建设对中部、东北和西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较弱。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相对贫困缓解驱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未发生较大变化,反映研究结论较为可靠。对此,提出着力打造数字乡村建设高地、纵深驱动各地区数字乡村均衡发展和构建相对贫困缓解长效机制的建议。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进程,合理制定相对贫困缓解政策法规,对于驱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裴劲松 矫萌
文章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运用BP神经网络和A-F方法测度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状况,进而运用PSM方法与Logit模型评估劳动供给广度、深度、类型对家庭轻度、深度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参与显著减轻全国各地区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减贫效应尤其作用在资产状况、发展机会维度;(2)超时劳动不利于全国各地区的多维相对贫困减贫,主要抑制资产的积累和可行能力的提升;(3)自雇型非农劳动有利于增强农村劳动者与社会的互动,提升人力资本与可行能力,改善自身及其家庭在教育、健康、物质等方面的贫困状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凤羽 冉陆荣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于相对贫困治理,成为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助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尚未可知。选取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减缓农村相对贫困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缓解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有效缓解农村相对贫困,覆盖广度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要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手段,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硬件条件;建立信用评估机制,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供给广度;基于"三农"发展视角,营造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良好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在缓解相对贫困中的风险规避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牟秋菊
2020我国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即将实现,但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的实现绝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现象的彻底消除,农村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2020以后我国农村扶贫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和阶段,农村绝对贫困消除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随之呈现,新阶段可能会凸现出新特征新情况,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反贫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后2020 农村扶贫 贫困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会珠
基于2014—2020年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长期多维不平等指数,探究数字技术应用对农村家庭长期多维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能显著缓解农村家庭的长期多维不平等,且其缓解效应不随不平等持续时间的增长而明显减弱;社会资本和个体渴望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数字技术应用能够通过促进社会资本积累、激发奋发进取意愿来缓解长期多维不平等;数字技术应用的缓解效应具有普惠性,对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和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作用更强,且线上学习等五项数字功能的应用均能显著缓解长期多维不平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家智 车四方
多维贫困理论与方法更有助于对贫困的精准识别和量化。本文构建了新型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测度并分解了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研究结论表明:随着贫困维度的增加,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指数下降,表明农村家庭不易发生多维极端贫困;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指数(MPI)呈西高东低态势,表明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典型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多维贫困指数分解结果显示,收入、金融和教育等因素是我国农村家庭致贫的主因。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因素影响最大,而中西部地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广度 贫困深度 贫困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海涛 侯宇 曾燕芳
文章基于课题组在湖北省孝昌县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利用Alkire和Foster提出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选取教育、收入、消费、闲暇、健康和决策权等6个维度对农村家庭贫困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度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女性的贫困程度高于男性,女性在教育、消费和决策权维度的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特别是在决策权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教育贫困和消费贫困是当前农村贫困缓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男性的健康贫困较女性严重。
关键词:
多维贫困 性别不平等 妇女贫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新蜀 赵贤 董依婷
中国扶贫治理战略已经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化为治理相对贫困,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治理相对贫困已成为新的工作重点。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治理相对贫困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发展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3-2020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村多维相对贫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因数字鸿沟会扩大农村多维相对贫困,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深入则会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状况。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影响农村创业机会与人力资本水平来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教育投入的增加都可以显著地调节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缓解数字经济发展初期扩大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负面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崔新新
文章根据AF"双界线"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利用在山东省费县进行的农村居民家庭生计与发展调查得到的小型微观数据,对农村居民家庭的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并分解。得到以下结论:家庭多维贫困分解结果与单维贫困测度结果相互印证,这与家庭自身特征及家庭成员特征有直接关系;经济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居民家庭的资产状况,而生活水准仍有待于提高;教育、收入仍是贫困的重要成因,卫生设施、饮用水以及慢性疾病的贫困问题仍不能忽视。
关键词:
农村 多维贫困 测度 分解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志武 胡伦
基于甘肃、陕西省农户调查资料,实证分析社会资本总量及其结构对农户多维贫困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总量对农户多维贫困具有显著缓解影响。在社会资本的4个维度中,社会信任、社会规范能够显著缓解农户多维贫困状态,而社会声望、社会网络则会显著加剧农户多维贫困状态,反映出社会资本不同构成对农户多维贫困状态的影响具有方向不一致性。此外,户主年龄越大、户主为汉族、户主家庭中男性劳动力更充裕、户主所在村是扶贫移民村的贫困户,其多维贫困缓解更显著;而户主家庭人口规模较大、户主从事农业生产时间较长、户主所在村庄自然灾害越严重,则不利于其多维贫困缓解。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劳动力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崔新新
文章根据AF"双界线"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利用在山东省费县进行的农村居民家庭生计与发展调查得到的小型微观数据,对农村居民家庭的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并分解。得到以下结论:家庭多维贫困分解结果与单维贫困测度结果相互印证,这与家庭自身特征及家庭成员特征有直接关系;经济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居民家庭的资产状况,而生活水准仍有待于提高;教育、收入仍是贫困的重要成因,卫生设施、饮用水以及慢性疾病的贫困问题仍不能忽视。
关键词:
农村 多维贫困 测度 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