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05)
- 2023(19499)
- 2022(16000)
- 2021(14740)
- 2020(11859)
- 2019(26744)
- 2018(26412)
- 2017(50385)
- 2016(27146)
- 2015(30354)
- 2014(30337)
- 2013(30124)
- 2012(27776)
- 2011(25156)
- 2010(25352)
- 2009(23641)
- 2008(23219)
- 2007(20980)
- 2006(18897)
- 2005(16935)
- 学科
- 济(120644)
- 经济(120511)
- 业(102600)
- 管理(86266)
- 企(83191)
- 企业(83191)
- 农(52180)
- 方法(46506)
- 业经(39034)
- 数学(36752)
- 数学方法(36340)
- 农业(34785)
- 中国(34081)
- 财(32614)
- 地方(28333)
- 制(23556)
- 技术(21905)
- 务(21850)
- 财务(21768)
- 财务管理(21740)
- 学(21280)
- 企业财务(20578)
- 和(20500)
- 贸(20474)
- 贸易(20457)
- 理论(20165)
- 易(19837)
- 策(18602)
- 银(18240)
- 银行(18197)
- 机构
- 学院(395944)
- 大学(389912)
- 济(161274)
- 管理(160002)
- 经济(157838)
- 理学(137300)
- 理学院(135855)
- 管理学(133896)
- 管理学院(133166)
- 研究(131905)
- 中国(101763)
- 京(83486)
- 科学(79968)
- 农(75621)
- 财(73047)
- 所(65578)
- 业大(61416)
- 江(60857)
- 中心(60677)
- 研究所(59146)
- 农业(57582)
- 财经(57433)
- 北京(52636)
- 经(52133)
- 范(51889)
- 师范(51463)
- 州(49196)
- 院(47542)
- 经济学(46571)
- 经济管理(43121)
- 基金
- 项目(263948)
- 科学(208705)
- 研究(198432)
- 基金(190216)
- 家(164198)
- 国家(162609)
- 科学基金(140873)
- 社会(126426)
- 社会科(119519)
- 社会科学(119487)
- 省(105255)
- 基金项目(100865)
- 教育(88753)
- 自然(88729)
- 自然科(86648)
- 自然科学(86631)
- 划(86450)
- 自然科学基金(85093)
- 编号(83172)
- 资助(76056)
- 成果(66802)
- 发(60345)
- 重点(58054)
- 部(57292)
- 创(56450)
- 课题(56142)
- 创新(52056)
- 国家社会(51812)
- 项目编号(49871)
- 制(49647)
- 期刊
- 济(191631)
- 经济(191631)
- 研究(116909)
- 中国(81448)
- 农(76196)
- 管理(60817)
- 学报(59537)
- 科学(57015)
- 财(56123)
- 农业(51546)
- 大学(46427)
- 学学(43889)
- 教育(43615)
- 融(38149)
- 金融(38149)
- 业经(37443)
- 技术(36038)
- 经济研究(27816)
- 财经(27581)
- 业(26004)
- 问题(25314)
- 经(23627)
- 技术经济(21105)
- 图书(20427)
- 版(19900)
- 科技(19475)
- 现代(19337)
- 商业(18738)
- 理论(18138)
- 世界(18094)
共检索到600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沛
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保障,也是建设数字化国家的必经路径。我国正在走乡村数字化转型和发展道路,创新数字农业发展模式和形态已经变为主要导向,且乡村农业建设更是需要数字化技术应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乡村数字农业发展机理,明晰乡村数字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探索能促进乡村数字农业发展的优化路径,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和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农业 发展机理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藻洱
深化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发展,对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农业的迅猛发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乡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而且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实现稳健且持久的增长。因此,深入剖析乡村数字农业的发展机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积极探索出切实有效的优化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农业 农业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
数字技术铸就农业现代化,促使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所依托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分析了行业现状及痛点,构筑了数字助农的逻辑框架。本文认为,利用“数字乡村”战略开创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要以数字激活农业发展潜能、引领农业技术革新、赋能农业生产要素,完善决策评估体系。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业高质量发展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丹 王珩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我国数字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数字经济与乡村传统产业的碰撞融合,使得新业态不断涌现,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只有从核心要素、系统架构、驱动力等方面厘清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发展机理,并找准实施路径,才能更好的激发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的活力,更快更好的实现乡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乡村数字经济 新业态 产业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翔 辛绪红 郭泉 修文彦
乡村振兴要求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机农业是重要途径和抓手,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有机农业管理架构、有机农业政策支持,并梳理有机农业认证规模、有机土地规模和有机养殖业生产规模现状,提出完善有机农业制度、加大力度出台政策、合理安排资金补贴和拓展有机全产业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有机农业 发展 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宏伟 仝红亮
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驱动力。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发挥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持续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农业产业链金融概念、发展现状为研究切入点,对农业产业链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进行系统论证。进而立足金融服务模式、产品体系、现代科技应用三方面,梳理总结了各地开展农业产业链金融业务的实践情况。最后,基于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面临的顶层设计尚不完善、涉农金融配置不健全、农业产业链基础薄弱等难题,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夯实农业产业链基础建设等政策建议,以实现农业产业链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俊玲 李子琪
大数据技术嵌入乡村治理过程,可以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产业结构多元化、生态环境健康化和乡村文明高质化,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但是在数字乡村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治理思维束缚、内驱动力不足和外部支撑乏力问题,因此,乡村数字治理现代化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点在于培养数据思维、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和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治理 数据思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虹 殷志扬
促进农业产业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基础上的和谐发展。研究阐述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意蕴;从明确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定位、产业调控和产业配套政策等方面理顺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产业扶持机制建设思路;给出了创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经营模式,开发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旅游产品和建设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利益分配机制等促进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特色农业 乡村旅游 产业协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俊丽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发展休闲农业可以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业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山西自然资源独特,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具有发展休闲农业良好的资源条件和环境优势。在剖析休闲农业发展原则和动力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山西休闲农业总体发展布局、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山西特色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以期突破瓶颈、寻求机遇、科学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谋求休闲农业发展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彩红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出的重大工程,在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培养农业人才、土地改革、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延长农业产业链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对现代农业的深入探讨,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 路径探讨 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然 张鹏 李云飞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进生态农业绿色转型制度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生态农业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农业资源保育能力稳步增强,生态农业产地环境保护能力稳步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了重要部署,指出应当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观念来发展生态农业,规划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提升生态农业发展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已经有一些成果,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农业 特色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婷婷 辛绪红 焦翔
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苏州通过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加强品牌农业建设,助力培养树立农业品牌闯市场,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效益得到一定彰显,但也存在着品牌发展水平不够高、品牌建设体系不健全,品牌富农成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基于分析最后提出以全面建立标准化质量管控体系、加强品牌经营主体培育、打造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品牌农业 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晖 陆滨强 权天舒
增强农业发展韧性是我国农业系统应对内外部各种风险与挑战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分析各省市的农业发展韧性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乡村数字化水平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韧性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地区农业发展韧性,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中低数字化水平地区和产粮大省,其增强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规模化经营、数字金融发展、农业技术应用和市场信息利用是乡村数字化影响农业发展韧性的重要中介渠道,而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正向调节乡村数字化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系列补齐各地区农业发展短板、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活力和提供数字技术培训与支持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华琳 周成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能促进共同富裕,旅游经济能够作为乡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打造满足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产业体系,提高农户经济收入。而农村集体经济整合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使空心村提高产业规模,达成脱贫致富目标。本文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切入点,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对应机理以及障碍做出分析,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创新升级,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创造出更多效益。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农村经济 乡村旅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俊柯 张哲 尹奇
[目的]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方法]本文构建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9省75村为代表案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维度深入探究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结果]整体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偏低并呈现多维特征。结构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偏重于交易领域,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较为滞后;农业数字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渐进发展过程,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是农业数字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从提升路径看,“组织—技术”型是以农业数字化基础带动农业数字化的政策资本驱动路径,“环境—技术”型是以农业交易数字化引领农业生产、服务与基础的社会资本驱动路径,“技术—组织—环境”型是以局部农业生产数字化辐射农业数字化的政企民协同路径,这3条路径能够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结论]为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提出加大数字农业基础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夯实数字人力基础以及厘清政府主体责任边界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