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2)
2023(5157)
2022(3941)
2021(3899)
2020(2741)
2019(6472)
2018(6243)
2017(9810)
2016(6348)
2015(6987)
2014(7147)
2013(6321)
2012(5841)
2011(5786)
2010(6139)
2009(5457)
2008(5057)
2007(4839)
2006(4576)
2005(3790)
作者
(14650)
(12445)
(12186)
(11728)
(7627)
(5885)
(5683)
(5030)
(4680)
(4545)
(4223)
(4114)
(3896)
(3877)
(3791)
(3775)
(3621)
(3472)
(3461)
(3378)
(3354)
(3068)
(2990)
(2981)
(2825)
(2814)
(2752)
(2710)
(2623)
(2509)
学科
(22197)
教育(18620)
(17119)
经济(17095)
农业(15166)
中国(13046)
(12053)
业经(8039)
(7820)
发展(7543)
(7420)
农业经济(6659)
管理(6129)
收入(6080)
理论(5880)
教学(5626)
地方(5589)
(5214)
(4823)
(4630)
(4614)
农村(4596)
分配(4307)
建设(4100)
(3748)
工作(3679)
及其(3611)
方针(3594)
土地(3533)
政策(3493)
机构
大学(80570)
学院(79767)
研究(31568)
教育(26895)
(24214)
(23283)
经济(23263)
师范(23228)
管理(22083)
师范大学(18981)
理学(18704)
理学院(18354)
(18009)
管理学(17871)
管理学院(17675)
中国(17606)
科学(16990)
(16361)
(14695)
(14141)
中心(13968)
职业(13343)
研究所(13260)
北京(12186)
技术(11965)
(11253)
(11217)
农业(11164)
(10880)
教育学(10540)
基金
项目(48750)
研究(46917)
科学(39826)
基金(30905)
教育(29227)
社会(28263)
社会科(26039)
社会科学(26037)
(25089)
国家(24578)
编号(23357)
成果(22075)
(21474)
科学基金(20170)
课题(19293)
(19156)
(17172)
基金项目(15512)
规划(14130)
(13494)
(13057)
(13045)
(12349)
重点(12245)
项目编号(12244)
(12168)
(12125)
阶段(12092)
(11881)
研究成果(11666)
期刊
教育(45578)
(35856)
经济(35856)
研究(34787)
中国(29160)
(23088)
农业(14755)
职业(11077)
业经(9924)
科学(9811)
学报(9768)
大学(9719)
技术(9683)
(7768)
金融(7768)
农业经济(7647)
学学(7491)
农村(7263)
(7263)
技术教育(7165)
职业技术(7165)
职业技术教育(7165)
(6946)
(5652)
(5217)
管理(5150)
(5132)
论坛(5132)
高等(5066)
社会(4974)
共检索到134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玉国  
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走向"离土"。"离土"下的乡村权力格局正走向解体,乡村教育正遭遇着城市取向的教育设计,乡村教育成为城市教育的翻版。因此,乡村教育必须挖掘乡村潜在的教育因素,树立乡村的权威格局,走一条人文重建的道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晓时   李谷成  
乡村教育是积累国家发展和乡村建设所需人才资本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当前,城乡教育仍然面临较大差距,乡村教育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制度设计缺陷及社会文化引导不充分等现实问题。为应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新挑战,瞄准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教育建设的优化路径应聚焦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政府五大主体,通过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教育建设体系,发挥各方优势和能动性,整合和完善城乡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和改革乡村教育管理制度。同时,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带动和鼓励各方主体共同参与,补齐乡村教育的发展短板,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中国城乡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司建   张立昌  
乡村教育强,则中国教育强。当前,我国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势在必行。发展乡村STEM教育有助于让每个孩子享有“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乡村STEM教育实现可能依存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乡村存有可以培育的STEM学科素养,另一方面乡村存在STEM教育的跨学科探索。实现乡村的STEM教育存在三重困境:一是空间正义的鸿沟是乡村STEM教育的公平之殇;二是文化资本的差距说明乡村STEM教育存在先天不足;三是教育模仿的惯习表明乡村STEM教育具有后天差距。乡村STEM教育的实现路径需以“城乡共进”的方式建立乡村STEM师资培训机制,用“以城带乡”的思路创建乡村主题的STEM教学模式,靠“自力更生”的勇气开展乡村STEM教育的本土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文勇   孙婵婵  
乡村工匠是乡村技艺的传承者,是美丽乡村的助力者,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职业教育作为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类型教育,承担着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培育乡村工匠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存在培育对象离农意识强和培训意愿低、培育内容和方式不合理、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影响着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数量和质量。为此,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进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工作:唤醒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感,提升其对乡村文化和传统的认同感,激发其参与乡村工匠培育的意愿;对培育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培育方式进行充分的调整,确保培训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紧密贴合乡村工匠的实际需求,使培养更富有成效;完善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确保培育乡村工匠所需的师资、设施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建立起严密有效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韦妙   刘小艳   谯欣怡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职业教育承担着为乡村振兴培育各类紧缺人才的历史重任。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出发,乡村人才振兴实质上是乡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和优化问题,职业教育应确立在乡村人才振兴进程中的价值定位,发挥自身多层次、宽口径的技能供给优势,着力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的创新型生产经营人才、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以及终身学习型科技人才。然而,师资配置结构失衡、人才培养方向偏离以及乡土吸引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严重限制了现阶段职业教育作为乡村优质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渠道的效能释放。因此,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首先应完善乡村优质职教师资补充机制,厚植创新型生产经营人才成长土壤;其次应填补非认知能力培养短板,优化复合型乡村治理人才培育模式;再次应重视人力资本长期投资,支撑终身学习型科技人才生涯全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琴  肖芒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了重大的决策部署,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乡村发展经历了乡村社会改良与乡土重建、土地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变迁。当前乡村振兴面临乡村产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诸多现实困境,并提出建立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农业要素运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多元化治理体系建设等提升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玉霞  汪圣  
推进农村社区教育不仅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调研山东青岛市、潍坊市、泰安市基础上,梳理了三地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理路,发现农村社区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即发展空间失衡、理性认知和参与不足、工作队伍人员匮乏及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数字化发展较为落后、教育评价体系尚未成熟等。为此,应基于政策供给和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强化教育理念和内生动力,积极进行人才引进和培训,提供数字化平台和技术,完善评价体系等,多措并举以优化农村社区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红霞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宏观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贯彻落实可赋能并助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打造高素质农村从业人才的切实保障,更是促进乡风文明的有效抓手。然而,农村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受重视程度偏低、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和创新等现实困境,亟待通过具体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予以突破和转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世虹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不但不应弱化,反而应该加强和振兴。通过明晰价值定位,改革创新趋动,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从扫文盲到扫科盲再到深度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转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波   戎成   严洪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基石和支撑。通过详尽剖析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大逻辑,对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探讨。研究发现,长三角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职业教育认同不高、职教办学离农远农、职教主体单兵作战以及职业教育前后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聚焦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及推动创新性平台建设的改进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长三角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冬冬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乡村治理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与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民教化、乡村服务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成为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以新乡贤文化为视角,对乡贤文化及其属性进行解读,分析总结新时期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并从四个方面提出新乡贤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实施路径,以此促进乡风文明和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闫守轩  
乡村教育的"悬浮态势"是乡村教育在城市文明主导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整体性表现,表现在乡村教育在国家教育规划中的缺席、与本土文化的断裂、乡村少年身份认同的迷失及乡村教师脱离乡土的城市情结等,这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教育制度的失衡、乡村文化的虚化与受教育者个体精神价值的迷失等所致。提升乡村教育在教育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加强乡村本土文化与乡村教育的融合,立足乡村教育实施制度化改造,建立"平等且融合"的城乡教育交流机制,将乡村教育推向新的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清楠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美育教育发展对提升乡村地区的美育教育水平,构建完善的美育教育体系,提升乡村地区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构建新时代“五育”并举的义务教育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地区美育存在认知不足、师资匮乏、课程建设迟缓,推进困难等方面的困境,文章从挖掘当地资源特色重构地方本土化美育体系、推进美育浸润行动,强化地方艺术院校的美育援助作用、搭建美育课程共享平台,推进美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