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0)
- 2023(6126)
- 2022(4267)
- 2021(3693)
- 2020(2704)
- 2019(5902)
- 2018(6000)
- 2017(10872)
- 2016(6097)
- 2015(6852)
- 2014(7199)
- 2013(6698)
- 2012(5992)
- 2011(5622)
- 2010(5699)
- 2009(5471)
- 2008(5250)
- 2007(4977)
- 2006(4693)
- 2005(4033)
- 学科
- 济(27214)
- 经济(27182)
- 农(24419)
- 业(18071)
- 农业(16519)
- 业经(11734)
- 管理(11715)
- 中国(10853)
- 企(8587)
- 企业(8587)
- 发(8181)
- 地方(7936)
- 发展(7600)
- 展(7594)
- 农业经济(7315)
- 制(6860)
- 方法(6059)
- 财(5702)
- 村(5512)
- 农村(5494)
- 收入(5179)
- 数学(5133)
- 数学方法(5075)
- 建设(4882)
- 策(4821)
- 体(4772)
- 银(4668)
- 银行(4663)
- 人口(4637)
- 产业(4496)
- 机构
- 学院(90632)
- 大学(87338)
- 济(35373)
- 经济(34419)
- 研究(31784)
- 管理(30389)
- 理学(25966)
- 理学院(25650)
- 管理学(25002)
- 管理学院(24840)
- 中国(23308)
- 农(21470)
- 科学(18839)
- 京(18285)
- 范(16460)
- 师范(16357)
- 财(15626)
- 所(15340)
- 农业(15293)
- 中心(15162)
- 江(15130)
- 业大(14128)
- 研究所(13840)
- 师范大学(12842)
- 财经(12091)
- 州(11970)
- 北京(11256)
- 经济学(11245)
- 省(11036)
- 经(10930)
- 基金
- 项目(59183)
- 研究(47829)
- 科学(47270)
- 基金(41590)
- 家(35325)
- 国家(34902)
- 社会(31585)
- 科学基金(29807)
- 社会科(29520)
- 社会科学(29515)
- 省(24775)
- 教育(22420)
- 基金项目(21728)
- 编号(21180)
- 划(19971)
- 成果(18267)
- 自然(16152)
- 自然科(15779)
- 自然科学(15777)
- 自然科学基金(15479)
- 课题(15260)
- 资助(15241)
- 发(14785)
- 农(14019)
- 重点(13545)
- 国家社会(13182)
- 部(12991)
- 年(12702)
- 性(12666)
- 发展(12481)
共检索到140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阳 陈国华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就了乡村教师城市化的特征,使得他们在居住环境、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不断趋于城市,远离农村。在离土离农离乡化价值取向的驱使下,乡村教师本土化自觉的缺失表现为在传承本土文化中无担当、不自觉,教学使命感淡化。即"本土的根植自觉"的缺失和"化为本土的教育自觉"的缺失。长此以往,将会使乡村文化淹没在荒漠化的边缘。本研究通过对乡村教师本土化自觉进行透视,试图通过国家、学校特别是教师自身的支持路径唤醒乡村教师的本土化自觉,淡化乡村教师离土离农离乡化的价值取向,稳定和提升乡村教师队伍。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本土化自觉 支持路径 教师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申卫革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只有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才有条件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表现为对乡村文化脉络的清晰认知,对表征文化之习俗伦理的认同,对滋养了自我之文化的依恋,以及对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信心。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教师文化自觉缺失,表现为乡村伦理认知的缺失以及乡村伦理教育实践的匮乏。专业化运动加剧了乡村教师的城市化倾向和对乡村生活本质的遗忘。建构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才能在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博弈中走出一条乡村现代性之路,达到费孝通提出的不同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境地,从而使得乡村教师拯救乡村文化成为可能。构建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需要...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文化自觉 乡村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洋洋
在城市化步伐快速前进的列车上,乡村文化受到来自城市强势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地成为列车上被落下的乘客,淹没在荒漠的边缘。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却由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原因,陷入了观念、知识以及能力自卑的困境之中。因此,构建乡村教师自信特质的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教师自身支持路径,是乡村教师克服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自信特质 文化自信 教师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任家乐
唤醒民众是党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是与经济制度改革相结合的社会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作为社会教育重要机构及方法运用的图书馆及读书报活动,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学界研究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中国共产党摸索建设乡村图书馆制度,以及后来与之相结合的读书报活动模式的形成过程,考察了从中央苏区开始到陕甘宁边区时期这种基层社会教育模式的形成,以及如何促进农民思想解放,使之构成积极拥护中国革命的群众基础的过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晋 刘嘉琪
乡村生态价值转化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和底色所在。本文立足乡村生态资源集体产权特性与半封闭性公共池塘资源特征,结合自主治理理论,提出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基于川西林盘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一是集体行动,以唤醒沉睡生态资源,实现整体生态空间打造与生态资源要素化;二是共同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且发挥互补性作用的中国特色治理规则,以多要素集聚、多业态拓展实现生态要素产品化;三是利益共享,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调节利益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乡村集体产权与乡村主体的新视角,不仅为推动乡村生态价值实现与振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通过中国特色实践丰富了自主治理理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显章
当前,中国正在加速向创新型国家转型,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国家的基础与内涵。大学是国家创新事业的重要生力军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高地,应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营造创新文化,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成果的积累,并肩负起积极的引领社会发展的任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平辉
教师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展现。传统教师专业发展以普适性知识和经验为内容,通过有组织的外在灌输,把教师训练为能履行社会职责的"工具人",教师教学个性被严重遮蔽。要解放教师教学个性,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以体验和反思为途径,注重教师个体实践知识的生成,从而使教师成为"自我"与角色相统一的"生命人"。
关键词:
自我 教师教学个性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薛兴华
大量闲置专利不仅不能发挥专利的价值,反而造成专利技术的贬值。企业重视对闲置专利的使用和运营,这往往能够产生特殊的价值。本文指出了企业专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应从专利保护转变为专利运营,并总结出运营的主要路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忠华 陈林
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我国一直重视监控机制的研究,高校也都建立了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如何真正将"提升质量"内化到每位教师的心目和行动中,成为自觉的行为,还有待深入探讨。而只有真正将"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教师的育人激情才能真正迸发,高校的教学质量文化才能真正形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通过一次区域性系列教学调研活动发现,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传统且单一。结合针对"教学方法"的问卷表明,中职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概念认识是模糊、混沌的,普遍缺乏对教学的理性反思与显性提炼,这反映了中职教师教学方法意识的贫困。要提升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意识,首先要唤醒他们的自我成长需求,其次要通过让中职教师主体参与教学研究,创设比较情境及构建反思策略来唤醒其反思性思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顾小清 舒杭 白雪梅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最先进的智能技术之一,正在以其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诸多行业。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取代教师这一职位,但智能技术能为教师增能已逐渐被人接受。近年来,研究者认识到,对于教学实践来说,最有价值的智能技术是数据智能,即学习分析技术所关注的数据支持的教学决策。延续本团队在教学设计工具以及学习分析技术方面的研究,本文对"学习地图"这一教学设计工具加以数据智能的拓展。文章首先从基于模型的教学设计工具的角度,对学习地图这一教师工具进行分析;然后从利用学习分析工具提供数据支持的学习改进角度,提出挖掘数据智能以便为教学设计增能的可能性及其设计,以期为智能时代的教师工具提供开发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一鑫 党子奇 李军靠
在资源富集的教育信息化时代,新技术颠覆了传统教育样态,重构了学生受众的学习场域,但这也让学生线上沉默现象成为普遍存在的真命题,学生随时都可能从线上学习中"主动出逃",从而违背了线上教育"共享、众筹、众创"价值理念,大大削减了线上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效力。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重塑教育传播产品、完善线上线下育人体系、妙用教育心理学规律三条路径来唤醒学生受众中的沉默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新会 蔡会明
本文论述了农民工乡村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进城社会资本缺失的补救。目前与农民工有关的城市社会资本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有关的正式制度安排,农民工很难利用,农民工进城社会资本严重缺失。补救办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引导;除政府组织外,倡议建立一些帮助农民工的社会组织;鼓励发展一些服务农民工的非政府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芳
乡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业态,已然渗透到农业产业链全过程,逐渐改变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方式与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推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然而,电子商务在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还缺乏必要的保障,还需通过加强产业战略保障、网络应用保障、区域空间保障以及环境支撑保障,有效发挥电子商务在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乡村产业结构 结构转型 保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震方
长期以来,中国的旅游研究主要是借鉴和引进西方的理论范式。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和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研究本土化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央大力倡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下,深刻理解旅游研究本土化内涵,积极推动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实践,对形成中国的旅游科学特色和学术优势,提高旅游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