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1)
2023(4238)
2022(3414)
2021(3271)
2020(2531)
2019(5578)
2018(5532)
2017(10038)
2016(5791)
2015(6674)
2014(7080)
2013(6882)
2012(6606)
2011(6130)
2010(6372)
2009(6082)
2008(6081)
2007(5833)
2006(5345)
2005(4714)
作者
(16399)
(13657)
(13310)
(12941)
(8455)
(6535)
(6124)
(5166)
(5155)
(5121)
(4645)
(4632)
(4258)
(4196)
(4118)
(4012)
(3991)
(3839)
(3765)
(3728)
(3554)
(3282)
(3246)
(3231)
(3221)
(3055)
(2995)
(2979)
(2887)
(2861)
学科
(22422)
(21796)
经济(21760)
(16253)
农业(15073)
管理(10771)
业经(10335)
(9041)
企业(9041)
中国(8467)
(7090)
农业经济(6880)
地方(6705)
(6433)
(5927)
教育(5870)
方法(5591)
发展(5445)
收入(5438)
(5432)
理论(5011)
(4937)
农村(4918)
(4675)
教学(4593)
(4471)
银行(4471)
建设(4434)
(4275)
工作(4118)
机构
学院(85610)
大学(82908)
(29836)
研究(29109)
经济(28750)
管理(27878)
理学(22915)
理学院(22538)
中国(22330)
管理学(21927)
管理学院(21750)
(18438)
师范(18391)
(17858)
(17741)
科学(16767)
(15759)
(15308)
中心(14636)
(14490)
师范大学(14451)
教育(13404)
(12558)
研究所(12499)
农业(12126)
北京(11891)
财经(11325)
业大(11293)
(11254)
(9997)
基金
项目(48866)
研究(43226)
科学(38623)
基金(32299)
社会(26630)
(26099)
国家(25670)
社会科(24665)
社会科学(24661)
教育(21628)
科学基金(21584)
(21228)
编号(20677)
成果(19429)
(17481)
基金项目(16653)
课题(15528)
(13358)
资助(12550)
(12169)
(11999)
规划(11812)
(11668)
重点(11248)
(11031)
项目编号(11013)
(10782)
(10745)
阶段(10722)
自然(10703)
期刊
(47151)
经济(47151)
研究(30196)
中国(25276)
(24675)
教育(23032)
农业(15522)
(11739)
业经(11716)
科学(11418)
(11265)
金融(11265)
学报(11235)
大学(9762)
管理(9102)
学学(8874)
农业经济(8364)
农村(7987)
(7987)
技术(6932)
问题(6623)
(5875)
财经(5728)
社会(5356)
农村经济(5228)
(5054)
(5010)
经济研究(4930)
职业(4910)
经济问题(4879)
共检索到146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正德  
教师学习文化具有复杂的结构,它被赋予不同的载体之后,形成教师学习物质文化、教师学习制度文化、教师学习精神文化三个层面。通过田野考察发现,当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物质文化匮乏、学习制度文化僵化、学习文化价值功利。因此,要制定乡村教师学习专项资金制度和学习援助计划,建立乡村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保障乡村教师的学习经费和学习资源,重构乡村教师学习物质文化;制定支持乡村教师学习的政策规章,建立科学的教师学习评价制度和持续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重构乡村教师学习制度文化;更新教师学习文化价值观念,变革个人主义学习文化样态,并通过优秀教师学习文化的引领,重构乡村教师学习精神文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对学习缺乏内在的热情与兴趣,难以突破考试或其他外在的功利限制来理解学习的丰富内涵,是学习文化危机的惯常表象。从文化角度透视人类学习史可以发现,真正的学习乃是一种文化活动,选择它,人类能将自身的创造力与优秀品质释放出来,品尝其他活动难以得到的自由、幸福与成功。因此学习并非绝对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关键就在于能否转换学生的学习文化观。在考试或其他外在功利压力无法消除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学习史,建构一种大气的专业生活和专业发展文化,并通过自己的求知与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文化意义,而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师之所以能使学生喜爱学习,不仅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学习文化,更在于他们是一个榜样学习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帅良余  
当前,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正在我国不断地深入发展,它既是建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途径,也是成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推进学习型组织全面深入的发展,这是各级组织十分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从组织学习文化的视角进行相关探索,解析组织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内涵,以使人们更好地深化认识,把握学习型组织的本质,依托组织学习文化的力量,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效率,促进组织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申卫革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只有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才有条件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表现为对乡村文化脉络的清晰认知,对表征文化之习俗伦理的认同,对滋养了自我之文化的依恋,以及对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信心。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教师文化自觉缺失,表现为乡村伦理认知的缺失以及乡村伦理教育实践的匮乏。专业化运动加剧了乡村教师的城市化倾向和对乡村生活本质的遗忘。建构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才能在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博弈中走出一条乡村现代性之路,达到费孝通提出的不同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境地,从而使得乡村教师拯救乡村文化成为可能。构建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需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席  
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增强与振拔和学生关于学习的文化信念、价值观念与思维范型(即学习文化观)有着紧密关联。囚禁于苦楚学习文化观视域,学习者因对"苦学"信条的恪守与服膺以及对"苦学"路径的遵从和依赖,从而导致其学习力的贫困、乏力与积弱。立足于"享受"学习文化观,赋予人类学习以鲜明的内在满足性、精神超越性和自主反思性逻辑与品质,则可以驱动学生学习力呈现丰富和充盈之态。我国乐学思想生命力的释放、儿童兴趣取向课程教学观的构筑、教师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学生协同性学习方式的建立是促进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伍乐平  肖美娟  苏颖  
日本的乡村旅游对国内外游客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带动了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地方文化认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再创造。不过,一些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的破坏,并使传统文化发生了异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心军  
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是其根本目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依赖教育行政资源配送和学校教育机制建设,更应拓展路径赋予教师专业能量和专业能力,实现教育赋能强师,这也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样态。教育赋能应探寻教师专业发展内需,明晰教育赋能的内在教育机理,解析影响赋能效益的影响因子,探寻实施教育赋能新样态,理性面对教育赋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完善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支持,厘清教育赋能乡村教师逻辑,优化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优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闫小斌  范红  闫毅  
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鲜明"自组织"特性的乡村文化"再生产"过程。然而在社会大变革、文化大变迁以及城市化、现代化的多重"挤压"下,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化"自组织"能力也日渐式微。"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就是要通过主动干预,建构起乡村文化"再生产"的新秩序,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与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无疑是介入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的重要"他组织"力量,为乡村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重构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提供了路径探索和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利  
本文认为,高职学习文化的培育必须以资源导向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学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高职学习文化建设的路径在于以办学理念统领学习文化方向,以高职学科建设为平台,以课程教学为主要载体,加强教师对学习文化的引导与培育作用,打造学习团队,为学习文化建设开辟道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马琳琳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繁荣、政体不断完善,中国文化形态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终身学习文化在价值理念、行为和风尚上面临着大众文化对其的消解、网络文化对其的冲击以及外来文化对其解构的当代境遇。进而在群体内部、"虚"与"实"的社会间、国与国的差异化下,中国终身学习文化一方面基于传统,另一方面与时俱进,从而焕发新的生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龙花楼  屠爽爽  
面向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域日益复杂的人地关系,乡村重构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乡村重构即行为主体通过优化配置和有效管理影响乡村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重构乡村社会经济形态和优化地域空间格局的过程。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视角,从乡村重构的行为主体、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等方面进一步阐释了乡村重构的概念内涵,剖析了由诱发机制、支撑机制、约束/促进机制、引导机制、引擎机制构成的乡村重构作用机制框架。最后,基于政府行为对推动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乡村重构的引领作用,认为有必要重构乡村社会经济的政府干预框架,并对未来中国乡村重构需进一步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展开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悦  刘义兵  
乡村教师的专业学习参与对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以及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依据Cross提出的成人参与学习的障碍理论,从体制障碍、情景障碍以及意向障碍三个方面对现今乡村教师专业学习参与的阻碍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从培训活动、教师供给、教师工作边界、教师乡土情怀等方面出发阐述了破解之策,以期能为乡村教师专业学习的开展提供有益启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晓燕  
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主要表现为专业性基础之上的公共性发挥。我国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经历了历史变迁,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日渐式微。其现实表征与原因主要有:由于时间精力的匮乏与空间距离的疏离,乡村教师极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由于社会距离的疏离,中青年一代乡村教师普遍对乡村情感淡漠;乡村民众文化水平提高等因素致使乡村教师失去了文化资本优势。面对诸多困难,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身份重构的可能路径为:守护乡村教育的公共性,扩展家校合作关系,传承、创生乡村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卫才  
本文在乡村旅游视域下,以传统乡村文化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原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势态,聚焦于乡村旅游中传统乡村文化重构与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传统乡村文化重构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推动传统乡村文化资源的合理规范重构,促进传统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