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3)
- 2023(15895)
- 2022(12692)
- 2021(11461)
- 2020(9079)
- 2019(20389)
- 2018(19904)
- 2017(37327)
- 2016(19650)
- 2015(22034)
- 2014(21932)
- 2013(21162)
- 2012(19708)
- 2011(17797)
- 2010(17563)
- 2009(15620)
- 2008(14771)
- 2007(12945)
- 2006(11297)
- 2005(9611)
- 学科
- 济(89475)
- 经济(89397)
- 业(58318)
- 管理(54109)
- 企(42701)
- 企业(42701)
- 农(34745)
- 方法(33589)
- 数学(29713)
- 数学方法(29320)
- 中国(26880)
- 业经(25305)
- 地方(23712)
- 农业(23633)
- 财(18862)
- 技术(18828)
- 制(14891)
- 发(14852)
- 贸(14667)
- 贸易(14656)
- 易(14184)
- 学(13892)
- 银(13809)
- 产业(13803)
- 银行(13790)
- 融(13678)
- 金融(13677)
- 环境(13537)
- 行(13362)
- 理论(12963)
- 机构
- 学院(277756)
- 大学(271554)
- 济(115382)
- 经济(112957)
- 管理(108574)
- 理学(93702)
- 理学院(92693)
- 研究(92094)
- 管理学(91135)
- 管理学院(90575)
- 中国(68663)
- 京(56312)
- 科学(54152)
- 财(50147)
- 农(46601)
- 中心(44323)
- 所(43481)
- 江(41903)
- 范(40362)
- 师范(40008)
- 财经(39863)
- 业大(39672)
- 研究所(39446)
- 经(36410)
- 经济学(35380)
- 北京(34929)
- 农业(34847)
- 州(33836)
- 院(33571)
- 师范大学(31999)
- 基金
- 项目(192463)
- 科学(153817)
- 研究(147914)
- 基金(138187)
- 家(118909)
- 国家(117822)
- 科学基金(102813)
- 社会(95689)
- 社会科(90699)
- 社会科学(90684)
- 省(77780)
- 基金项目(73049)
- 教育(68846)
- 划(64116)
- 自然(62608)
- 编号(61408)
- 自然科(61219)
- 自然科学(61208)
- 自然科学基金(60058)
- 资助(54051)
- 成果(48613)
- 发(47200)
- 重点(43422)
- 部(42569)
- 课题(42443)
- 创(41715)
- 国家社会(40214)
- 创新(38897)
- 发展(38231)
- 展(37589)
- 期刊
- 济(130834)
- 经济(130834)
- 研究(80487)
- 中国(59920)
- 农(47877)
- 管理(39247)
- 教育(38598)
- 科学(37786)
- 学报(37539)
- 财(36975)
- 农业(32456)
- 大学(30463)
- 技术(29776)
- 学学(28486)
- 融(26596)
- 金融(26596)
- 业经(25956)
- 经济研究(19877)
- 财经(18893)
- 问题(17063)
- 经(16392)
- 业(15112)
- 技术经济(14650)
- 图书(14050)
- 科技(13955)
- 版(13004)
- 坛(12829)
- 论坛(12829)
- 商业(12588)
- 职业(12260)
共检索到413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宇祥 张丽 汤倩雯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制约着乡村教育的未来及我国教育发展质量。本研究在厘清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高原现象”内涵及影响的基础上,对其背后致因及破局策略予以探赜。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理想信念逐渐弱化、专业培训收效甚微、传统教师评价方式滞后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囿于该现象的关键致因。基于此,本研究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需求,以数字技术赋能为视角,从借力数字技术,重塑乡村教师理想信念;运用数字技术,加快乡村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善用数字技术,实现乡村教师评价方式变革等方面精准施策,以破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高原”困局,进而助推乡村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心军
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是其根本目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依赖教育行政资源配送和学校教育机制建设,更应拓展路径赋予教师专业能量和专业能力,实现教育赋能强师,这也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样态。教育赋能应探寻教师专业发展内需,明晰教育赋能的内在教育机理,解析影响赋能效益的影响因子,探寻实施教育赋能新样态,理性面对教育赋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完善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支持,厘清教育赋能乡村教师逻辑,优化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优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教育赋能 乡村教师 专业发展 新样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鑫垚 叶家硕 李杰 胡瑜洁
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各省份的乡村振兴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并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2011-2021年我国乡村振兴水平提升趋势明显,但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省份乡村振兴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第二,数字普惠金融既直接促进乡村振兴,又通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而间接助力提升乡村振兴水平。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水平的直接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强,但是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在东部地区不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水平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在数字经济高关注地区比较显著,在数字经济低关注地区并不明显。第四,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中存在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的门槛效应。当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较高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有所下降。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要按照系统集成的改革思路,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机制设计,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乡村发展硬实力,注重农村居民教育以增强乡村发展软实力,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陈姝伊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现实。高职院校教师应以怎样的姿态适应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环境,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专业发展已成为未来已来的课题。高职院校亟需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努力降低和克服数字鸿沟、环境缺陷和因治理缺位而导致的数字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赋能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数字技术素养薄弱、智慧校园基础建设滞后以及提升数字技术能力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引导教师以数字技术重塑专业素质、强化专业精神、彰显专业身份,成为“德”“才”兼备、“教”“学”双修、“知”“行”合一的数字化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振华 江金启
利用全国1869个县域数据,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测度并描述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从技术进步偏向的视角分析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综合指数均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集聚效应和地域差异,障碍因素诊断发现创新相较于其他四个维度障碍度的比例较大。第二,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县域的高质量发展。第三,技术进步偏向在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加快促进中国县域技术进步发生由劳动偏向型向资本偏向型的转变,并进而增加县域创新产出来显著推动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继续强化数字赋能,引导资本更多向县域流动,强化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以发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露
数字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资源信息化、学习个性化、教育泛在化、融合自主化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考察数字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明确数字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工具、一种资源,厘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教师素养局限的技术壁垒、责任伦理风险挑战、数字异化导致数字人文精神隐匿、教师专业发展角色定位重构等瓶颈,围绕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关键,呼吁价值理性回归关注教师自我价值选择、技术加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及内涵、理性审思规避责任伦理风险、自我复归唤醒数字人文精神等路径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郝建江 郭炯
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成长、教学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和驱动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教育融合应用,促逼教育生态的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系统性变革,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契合教育的发展转变。本研究先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方面分析了新兴技术教育应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如教育观的转变、技术认知与应用、创新教学能力、数据应用能力、职业定位转变等;然后从专业发展意识不足、发展机会不平等、发展需求难以满足、发展成果难以落地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文章最后聚焦新兴技术应用引发的教育发展变革,从新空间、新模式、新要素、新制度、新理念方面,分析和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如虚实融合的实践空间,精准研修的发展模式,平台、资源与数据成为关键要素,研修与评价机制的转变,终身学习与跨界融合的理念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贺丹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新的模式与方法,同时也带来新的困境。如何实现教师培训精准化与个性化需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变革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当前所需。本研究通过变革实验室——一种形成性干预方法,并根据其方法论指导将其应用在实践中,变革当前团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方法路径指导。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变革实验室 拓展性学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左崇良
教师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源头活水,教师教育事关国家未来。振兴师范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服务于乡村教育,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国家和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乡村教育的政策文本,并明确“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教师培养院校主动融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在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发挥理论引领和服务支撑作用,帮助乡村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质、促进乡村学生发展的根本途径。“十四五”时期,需要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调整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建设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构建多方协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敦培 鄢雨晴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与乡村教师培训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有些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很好地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问题在于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要优化培训内容,采取的基本策略是:瞄准现实问题,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立足培养目标,促进专业发展;满足教师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依据专业标准,培养专业发展能力。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专业发展 培训内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菊梅 周婷 赵洁岩
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乡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结构得以明显改善,但教师专业发展仍存在资源匮乏、培训渠道单一和学习支持体系欠缺等不足。近年来,教育公益组织的兴起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需求,改变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教育公益组织在参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时面临着物资嵌入空间窄化、成员关系补偿弱化、文化框架搭建空心化等窘境。为提高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性、适切性和实效性,可借助资源动员理论的"资源动员"、"成员动员"与"框架动员"作为分析框架,探寻公益组织助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转向,即多渠募集,健全"分层式"公益筹资机制;内外兼修,构建"复合型"社会关系网络;以柔克刚,重塑"生态型"价值目标框架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晓韵 潘爱民 袁永发
产业智能化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离不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支撑。在当前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相较于数据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算法基础设施建设是核心也是短板,故亟需加强,进而发挥其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算法基建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以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生产力再造、生产关系重构实现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创新发展。但由于存在科技创新资源支撑不足、算法技术水平不高、体制机制改革尚待深化等现实问题,需要从要素、制度、生态三个层面设计实践对策,即通过加强算法基建要素供给、加快算法基建制度供给、构筑算法基建生态共同体来使算法基建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
算法基建 产业智能化 新基建 大模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常咏梅 危齐敏 李杰丽
为了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解决乡村教师研修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纳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视角,探索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乡村教师研修的支持作用,并基于活动理论提出了平台支持的可持续专家引领研修模式、平台支持的规模化同伴互助研修模式和平台支持的常态化自主反思研修模式,或将成为乡村教师开展研修的新路径。最后,本文剖析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能为三种研修模式提供科学、专业、客观评价的可行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庄玉昆 褚远辉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建设是一项影响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质量的系统工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过程既要体现支持体系的保障性、学习性、激励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也要实现内外支持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融合,用政策与合作机制融通各层级人员之间的协作关系,通过学习支持环境建设孕育学习磁场,不断优化和创新专业性支持的途径和方法,把可持续的外部支持力量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融合起来,最终实现支持体系建设"外塑—外生"和"内塑—内生"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小兰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和挑战。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现实困境,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存在不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伴随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转向,须构建卓有成效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立足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围绕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诉求,呼吁国家、社会、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及乡村学校等多元支持主体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文化支持、专业支持等多层次多维度的支持与服务。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专业发展 支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