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0)
- 2023(12106)
- 2022(9855)
- 2021(9220)
- 2020(7525)
- 2019(16817)
- 2018(16462)
- 2017(32507)
- 2016(17513)
- 2015(19328)
- 2014(19128)
- 2013(19100)
- 2012(17700)
- 2011(15842)
- 2010(16522)
- 2009(15795)
- 2008(15690)
- 2007(14285)
- 2006(13004)
- 2005(11816)
- 学科
- 业(87548)
- 济(78113)
- 经济(78002)
- 企(69444)
- 企业(69444)
- 管理(61439)
- 农(50401)
- 农业(33564)
- 业经(31488)
- 方法(29096)
- 财(27544)
- 数学(21230)
- 数学方法(21009)
- 中国(20259)
- 策(18956)
- 制(18823)
- 务(18485)
- 财务(18467)
- 财务管理(18449)
- 企业财务(17445)
- 技术(16612)
- 贸(15721)
- 贸易(15713)
- 易(15381)
- 地方(15017)
- 体(14129)
- 划(13546)
- 和(13169)
- 融(13030)
- 金融(13030)
- 机构
- 学院(254589)
- 大学(244493)
- 济(116196)
- 经济(114079)
- 管理(105500)
- 理学(90166)
- 理学院(89413)
- 管理学(88425)
- 管理学院(87945)
- 研究(81472)
- 中国(68633)
- 财(54954)
- 农(51934)
- 京(49614)
- 科学(42791)
- 财经(42012)
- 江(40797)
- 所(39456)
- 中心(39100)
- 农业(38845)
- 经(38102)
- 业大(36781)
- 研究所(34758)
- 经济学(33852)
- 州(31585)
- 北京(30877)
- 经济管理(30833)
- 经济学院(30592)
- 财经大学(30275)
- 范(30267)
- 基金
- 项目(158419)
- 科学(128089)
- 研究(125266)
- 基金(116478)
- 家(97688)
- 国家(96560)
- 科学基金(85500)
- 社会(83358)
- 社会科(78724)
- 社会科学(78704)
- 省(62945)
- 基金项目(61052)
- 教育(55266)
- 编号(52515)
- 自然(51060)
- 划(50265)
- 自然科(49937)
- 自然科学(49928)
- 自然科学基金(49124)
- 资助(46518)
- 成果(42423)
- 部(36520)
- 业(36337)
- 发(36128)
- 创(35797)
- 课题(34923)
- 重点(34230)
- 国家社会(34200)
- 制(34120)
- 性(33426)
- 期刊
- 济(143481)
- 经济(143481)
- 研究(77776)
- 农(57744)
- 中国(52324)
- 财(43699)
- 管理(40848)
- 农业(38896)
- 融(32703)
- 金融(32703)
- 科学(31883)
- 业经(30488)
- 学报(29016)
- 大学(25003)
- 学学(23989)
- 教育(22543)
- 技术(22529)
- 财经(20701)
- 经济研究(20453)
- 业(19447)
- 问题(19088)
- 经(17898)
- 世界(16270)
- 农村(15727)
- 村(15727)
- 农业经济(15433)
- 贸(15141)
- 技术经济(14766)
- 国际(14537)
- 现代(13645)
共检索到39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屹 武拉平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从重商主义到重农学派、古典学派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到发展经济学派、贸易理论到农业多功能性、工业化阶段思想到结构主义、经济重要性到社会重要性、"两个趋向"到"粮食安全战略"等七方面出发,系统梳理与总结关于农业支持的理论,为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欧美日的农业支持实践,发现各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都施行了诸多农业支持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因此,对农业进行适度支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最后,通过欧美日等国的政策体系演变,提出乡村振兴阶段中国农业支持政策调整建议。
关键词:
农业支持 支持理论 政策演变 乡村振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启龙 韩振 陈珏颖
本文阐述了美国农村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特点与主要成就,分析了驱动美国农村发展演变的政策因素和非政策因素。通过对中美农村发展条件和路径的比较分析,本文提出目前中国农村发展大致处于美国农村由加速发展向法治化发展转换的阶段,这一阶段美国经验主要包括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重视农村功能分区规划五个方面,可以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推进乡村振兴政策法治化、提高农民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科学开展农村规划与建设等启示。
关键词:
美国农村 阶段发展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琼 李冬霞 王伟
政策性金融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金融“国家队”的引领作用。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从国外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经验比较中,总结出政策性金融在乡村振兴中所特有的政策性导向、专业性服务与协调、逆周期调节、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性等功能实践。国外政策性金融在支持乡村振兴中“兴人”“兴地”“兴生态”“兴产业”的“四兴”经验,也进一步佐证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殊的功能作用。为此,新时代需要从主动引导与激励、金融产品创新、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构筑我国功能完善的政策性金融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机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策性金融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的农业农村政策经历了从注重建设共同农业市场、推进农业现代化到广泛关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就业和生活、资源环境保护等多元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过程。目前,欧盟正着力创新竞争导向的多元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构建魅力导向的农村社区发展政策,增强创新导向的农村组织培育政策,完善兼容导向的自然环境保护政策。欧盟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主要体现为:注重建立城乡平等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框定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自下而上激发各方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增强不同政策之间的互补性,增强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策略性,简化冗余政策、废止过时政策来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关键词:
欧盟 农业农村政策 乡村振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红根 宋成校
本文以欧美典型发达国家、亚洲发达国家以及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为研究视角,在深入探讨其乡村振兴背景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不同类型国家法律约束、环境保护以及政府与社会资金共同发力等共性措施;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在具体实践中的个性方案:德国"城乡等值化"、日本"一村一品"、韩国"新村运动"、俄罗斯"土地改革"等;同时,本文在深度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同类型国家乡村振兴的路径图。借鉴国际乡村振兴措施与逻辑,本文进一步设计了中国乡村振兴逻辑关系图,并提出中国应当建设中国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链;适度引入乡村工业,注入内生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引导现代元素与历史文化相融合;优化乡村治理水平,向治理现代化转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均衡。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云华
纵览农业农村改革四十年的历程,有两条经验最为关键,即赋权和市场化。主要表现在: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自主权;逐步赋予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权利,建立并完善土地经营权市场;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权能;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与价格形成机制,从计划管制、双轨制到逐步推进市场化;放开农村劳动力政策,实现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放松农村投资限制,乡镇企业整合凝聚各类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搞活。加快乡村振兴,应进一步赋权,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与集体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制度与交易市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收储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祎 陈文 马健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对美国扶持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举措进行梳理,明确了生产者导向的扶持政策、循环一体的生产技术体系、协同推进的发展机制、持续有效的CSA经营模式等措施对美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农村的振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鉴于美国经验,中国应当构建以生产者为主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创新有机农业经营模式,以及加大对有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胜 宋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中国广大农村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总结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发展经验对中国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区丘陵型国家意大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专家座谈、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作为世界农业发展引领国的意大利农业呈现出个性化、协调化、精细化和艺术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又与意大利农业复兴一脉相承,且其成就的取得与意大利对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介组织对农业的保驾护航和农民的自信与自强是分不开的。基于此,笔者从尊重山区农业传统产业与文化、加强山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引导山区农民加入协会与科研项目、实现山区农业多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意大利 农业复兴 中国 山区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海波 李苍舒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农业政策目标,针对三农领域实施的特殊金融制度性安排。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融资手段和优惠存贷利率,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进行资金扶持。实践表明,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方式必须不断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与地方政府特色优势产业和特殊担保方式相结合,
关键词:
创新支持 农业政策性金融 乡村振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继明 朱睿博
金融科技在“三农”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目前已从提供基础金融服务逐步扩展到农村清洁能源使用、定制化服务、低碳农业生产、智能投顾等诸多场景。本文总结了国际上金融科技支持“三农”、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和国内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及“政府+市场“”线上+线下“”普惠+绿色/科创“”创新+风险防范”等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最后,本文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业可持续性、丰富应用场景、建设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仁安
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环境的长远发展,要求对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和科技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区域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英国和美国农村区域规划的成功经验。研究发现,英美农村区域规划有法律体系健全、支持力度较大、土地使用原则先进以及重视居民参与性等特征。最后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中国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区域规划 农村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梅坚颖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不高、农产品价格支持和补贴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农业补贴的公平性有待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支出不足、对青年农民回乡务农扶持力度不大等问题,亟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解决。欧盟最新共同农业政策通过采取统筹安排支农资金、推进农业补贴"绿箱化""公平化""绿色化"以及加大对青年农民补贴和职业化培训力度,在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动植物品种多样性、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农产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构建、青年农民职业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为此,我国可以考虑借鉴欧盟的做法和经验,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对支农资金使用进行明确安排和分配,引导农业补贴向"绿箱化"方向演进,强化农业补贴在地区间以及不同耕种责任农户间的公平性,建立健全绿色补贴的支持条件,加大对青年农民补贴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构建和完善农业技术转化网络,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昭沄 江金启 孙学涛
韩国新村运动对韩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韩国在快速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的局面,对中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韩国新村运动发起的背景出发,系统梳理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演进,探讨其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开展系列新村教育、完善新村组织结构、完善法律保障、开发区域特产品及观光农业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依据韩国新村运动的重要经验,中国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构建健全的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特色农业园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乐
农村收入分化的出现既有地理区位的客观影响,也不乏政策体系和观念想法的影响。如何盘活村镇既有资源、壮大特色产业,并构建更为积极、开放、多元的政策体系,是减少农民收入差距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但不主张一刀切式的形式趋同,反而鼓励各区域农村结合自身情况创新拓展致富道路,着重从产业结构、农业全产业链、非农收入占比和城镇化方面提升村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可以技术融合与功能互补催生农村新业态,以农业全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产业结构升级与合理化调整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以城镇化步伐加速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入市”。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未来政府应优化农村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拓展农村产业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进一步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创新集体经济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鹏 刘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指引了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本文在回溯日本和韩国的乡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乡村发展经验与教训,并分析了目前中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从顶层设计、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体系和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关键词:
日韩 乡村振兴 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