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20)
2023(18524)
2022(15922)
2021(14669)
2020(12053)
2019(27351)
2018(27025)
2017(51252)
2016(28196)
2015(31618)
2014(31626)
2013(31130)
2012(29291)
2011(26648)
2010(27300)
2009(25513)
2008(25622)
2007(23541)
2006(21050)
2005(19477)
作者
(83039)
(69814)
(69549)
(66038)
(44166)
(33631)
(31543)
(26921)
(26286)
(25220)
(23908)
(23326)
(22430)
(22098)
(21982)
(21419)
(21091)
(20479)
(20227)
(20056)
(17678)
(17427)
(16989)
(15981)
(15926)
(15705)
(15613)
(15604)
(14318)
(14068)
学科
(118151)
经济(118002)
(83624)
管理(80488)
(60422)
企业(60422)
(52756)
方法(43298)
数学(36955)
数学方法(36555)
中国(34992)
农业(34982)
(32654)
业经(30708)
地方(29342)
(28926)
(24562)
(21506)
银行(21466)
(21399)
贸易(21384)
(20713)
(20614)
环境(20266)
(20264)
金融(20260)
(19606)
(18907)
财务(18851)
财务管理(18789)
机构
学院(407784)
大学(401822)
(165626)
经济(161834)
管理(148763)
研究(142677)
理学(126092)
理学院(124626)
管理学(122393)
管理学院(121645)
中国(110832)
科学(87326)
(86213)
(84193)
(80570)
(74172)
中心(66623)
(66522)
研究所(66263)
农业(64909)
业大(63770)
财经(61471)
(55424)
(54989)
师范(54408)
北京(54322)
(52600)
(50732)
经济学(50004)
(48797)
基金
项目(259982)
科学(202906)
研究(193682)
基金(184814)
(161004)
国家(159502)
科学基金(135060)
社会(121938)
社会科(115036)
社会科学(115003)
(104683)
基金项目(97197)
教育(88866)
(86492)
自然(84620)
自然科(82526)
自然科学(82501)
自然科学基金(81035)
编号(80933)
资助(74654)
成果(67041)
(60290)
重点(59191)
(57251)
课题(57016)
(54088)
(50901)
(50838)
创新(50586)
国家社会(49998)
期刊
(199967)
经济(199967)
研究(123679)
中国(93275)
(84009)
学报(65982)
(64555)
科学(60240)
农业(56271)
管理(53695)
大学(50386)
教育(48989)
学学(47528)
(44360)
金融(44360)
业经(37043)
技术(35709)
财经(30623)
经济研究(29941)
(28208)
问题(26929)
(26339)
(22745)
技术经济(19683)
世界(19563)
(19328)
图书(18929)
科技(18489)
商业(18443)
现代(18143)
共检索到638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而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阻滞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本文从“内发性治理”理念出发,认为农村环境治理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探索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治理路径,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统一”,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再忠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是实现乡村振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措施之一,那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法治化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基本方略和促进乡村社会生态宜居的必然选择。当下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如若要想在巩固此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大胜利,则须走一条长效治理的法治化之路。当下治理的法治化却面临着法律体系缺失、权责界限模糊、参与主体法治意识淡薄及法律监督机制缺位等现实困境。于此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整体思维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律体系、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参与主体的权责界限;增强参与主体的法治思维,提升其法治意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法律监督管护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再忠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是实现乡村振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措施之一,那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法治化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基本方略和促进乡村社会生态宜居的必然选择。当下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如若要想在巩固此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大胜利,则须走一条长效治理的法治化之路。当下治理的法治化却面临着法律体系缺失、权责界限模糊、参与主体法治意识淡薄及法律监督机制缺位等现实困境。于此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整体思维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律体系、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参与主体的权责界限;增强参与主体的法治思维,提升其法治意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法律监督管护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培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契机,而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环境问题早已成为乡村社会持续发展的障碍,如不能很好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乡村振兴也无从谈起。通过对浙江里家村的实地调查和相关学术理论的梳理,形成农村环境"内发性治理"的概念。该概念认为农村环境治理应体现"中和位育"的治理理念,充分发挥农民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农村环境治理应回归乡村生活主体。只有发动农民参与环境治理,才能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特点的环境治理路径,保护农村环境的同时也能顾及农民生活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理解农村环境内发性治理方式产生背后的社会逻辑,掌握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一"目标实现的社会规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明慧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是继绝对贫困治理之后面临的新贫困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是遏制返贫现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化解农村主要矛盾,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需要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治理机制,即相对贫困衔接机制、脱贫内生动力机制、多方力量扶持机制,从而发挥各项制度、政策、法规的常态化贫困治理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金金  
在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而出现的“城归”群体,有望成为农业农村改革的支撑性力量。其实,这是“合理性”与“合情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契合城乡主客观推拉力量的运行方向。因此,在乡村振兴语境下,探索“城归”现象出现的逻辑成因,考查“城归”群体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和促进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与经济迎来蓬勃发展,信息化和现代化推进让城市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相较于城镇区域,农村地区社区治理发展相对薄弱,存在基层党建不足、农村机构组织化程度较低、社区组织发展不完全、社区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等普遍问题,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其中,农村社区协商治理作为当下热门的新型乡村社区治理机制,能够兼顾整合多重利益方,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得到了大力推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学界也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农村社区协商治理机制探索的研究书籍和专项论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斌斌  冯彦明  
乡村生态振兴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着长效机制之困,这是由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因素造成的。解决乡村生态振兴的长效机制之困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在妥善协调三大矛盾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的针对性措施,建立乡村生态振兴的长效机制,保证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永续发展,使乡村生态振兴从战略变成现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余宜珂  杜妍  王云驰  
当前我国进入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税收政策和税务服务对于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意义重大。在新形势下,乡村振兴税收政策体系和税务服务应立足于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战略导向;在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加强两个阶段的政策衔接;大力发挥税务大数据优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丽琼  张云峰  
[目的]农村环境治理是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中核心问题之一。[方法]文章首先基于利益相关理论从政府、企业、城市、村民、环保组织、科研院校6个不同利益相关者层面分析出农村环境多元共治的17个影响因素;其次采用SNA-ISM方法定量辨识影响泉州市农村环境多元共治的关键因素及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层次关系。[结果]农村环境多元共治各影响因素之间关联作用较强,城市污染企业为转嫁排污成本转入偏远农村和农村承载城市发展中一些污染转移为表层直接影响因素,在资源输出上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他因素;轻视产生较少经济效益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设施资金投入、乡村企业粗放型发展模式、忽视农村环境保护技术有别、重视事前环保技术研发而忽视之后的应用和改进和缺乏政府、科研院校和农村三方合作的乡村环保科研产业链为中间层间接影响因素,中介传输作用较强;地方保护主义、城市发展汲取农村资源是深层根源影响因素,在资源输入上较大程度上受其他因素的控制。[结论]最后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分析结果,为解决泉州市农村环境多元治理失灵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小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须之策。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量多质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人才流失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最大障碍。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尤其是持续投资于人力资本并创造使之发挥作用的体制环境,以保证乡村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涌现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进而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瑜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国家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仍然面临农村优秀人才外流、引人留人困难、创新创业条件不足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综合运用人才输出、引进、就地开发、循环开发等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最大限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封市新型集体经济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普遍存在着党建引领力有待提升、集体经济要素亟待整合、发展后劲不足等现实问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供给侧改革,整合资源促发展,实施“人才工程”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勇  张美琪  
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事关广大农民的生活福祉以及农村社会的长足发展,更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发展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人居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文章基于基层调研结果阐述了哈尔滨市双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本地区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凡   裴春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良好的人居环境作为基础。有了优质的人居环境,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