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2)
- 2023(12434)
- 2022(10184)
- 2021(9690)
- 2020(7614)
- 2019(16856)
- 2018(16643)
- 2017(29794)
- 2016(16986)
- 2015(18998)
- 2014(18374)
- 2013(17139)
- 2012(15339)
- 2011(14284)
- 2010(14866)
- 2009(13683)
- 2008(12287)
- 2007(11269)
- 2006(10319)
- 2005(9176)
- 学科
- 济(56415)
- 经济(56369)
- 农(49836)
- 业(45666)
- 管理(35308)
- 农业(33425)
- 中国(28790)
- 融(25128)
- 金融(25126)
- 企(24393)
- 企业(24393)
- 银(23002)
- 银行(22993)
- 行(22371)
- 教育(20873)
- 业经(19897)
- 地方(17269)
- 方法(16246)
- 制(15472)
- 财(15358)
- 发(14337)
- 数学(14231)
- 数学方法(13994)
- 理论(13026)
- 农业经济(12710)
- 学(12539)
- 发展(12212)
- 展(12089)
- 环境(11747)
- 中国金融(10973)
- 机构
- 学院(218791)
- 大学(210440)
- 济(81163)
- 经济(79101)
- 研究(76423)
- 管理(74710)
- 理学(64093)
- 理学院(63359)
- 管理学(61972)
- 管理学院(61579)
- 中国(59791)
- 农(54164)
- 科学(45460)
- 京(44546)
- 农业(40693)
- 范(38976)
- 师范(38739)
- 中心(37809)
- 所(37397)
- 财(36725)
- 业大(36617)
- 江(35454)
- 研究所(33817)
- 教育(32823)
- 师范大学(30702)
- 州(28677)
- 财经(28251)
- 北京(28209)
- 技术(27691)
- 院(26541)
- 基金
- 项目(143642)
- 研究(117829)
- 科学(113849)
- 基金(97983)
- 家(83632)
- 国家(82603)
- 社会(72642)
- 科学基金(70246)
- 社会科(68152)
- 社会科学(68137)
- 省(61764)
- 教育(59454)
- 编号(53758)
- 基金项目(51450)
- 划(51061)
- 成果(44487)
- 自然(40281)
- 课题(39408)
- 自然科(39172)
- 自然科学(39166)
- 自然科学基金(38394)
- 资助(37545)
- 发(35129)
- 重点(33690)
- 年(33598)
- 部(32006)
- 农(31680)
- 性(30890)
- 创(30648)
- 规划(30452)
- 期刊
- 济(98730)
- 经济(98730)
- 研究(70432)
- 农(60397)
- 中国(58478)
- 教育(56587)
- 农业(40482)
- 融(34530)
- 金融(34530)
- 学报(31013)
- 科学(29066)
- 财(26386)
- 大学(25806)
- 业经(24123)
- 学学(23303)
- 技术(22878)
- 管理(21216)
- 业(18476)
- 职业(16793)
- 农村(15358)
- 村(15358)
- 农业经济(14993)
- 问题(13288)
- 版(12800)
- 财经(12623)
- 经济研究(12535)
- 技术教育(11128)
- 职业技术(11128)
- 职业技术教育(11128)
- 经(10866)
共检索到344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刚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机制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但仍面临着产教脱节、供需错位、资源错配等现实困境。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剖析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结构,把握"产""教"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和系统运行规律,基于教育生态系统演进和发展规律,可以从主体维度、环境维度、结构维度、机制维度四个方面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生态圈,进而推动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政府、涉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动力机制,影响着动力的生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发育缓慢,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话语权式微及配套政策制度建设滞后,亟须构建基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理念的动力生成聚合机制、一主多元共治机制、利益平衡调节机制、动力系统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田真平 王志华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推动农村三产融合进程,农村三产融合反哺职业教育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交互耦合的关系。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揭示要素、结构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耦合所存在的阻力,提出增强内生动力、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专业结构、多渠道建设服务农村产业融合的职教师资队伍、构建区域协同的紧密型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的耦合路径,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农村三产融合 耦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荣胜
乡村振兴战略是带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打开、经济发展提速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改革发展必须要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有效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实现专业与产业有机对接、人才供给需求深度匹配、发展动力与科学技术有效转化,优化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高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刚
教育生态学作为一种新兴交叉学科为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体系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但当前系统内供需错位、产教脱节、资源错配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其服务乡村振兴功能与作用的发挥。究其原因,在于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分割、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度与政策环境不健全、思维理念滞后等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必须要强化产教生态系统平衡观、明确产教实施主体生态位、优化生态系统环境、调整生态系统结构、强化城乡融合生态发展路径,进而促进自身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玉芬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非生态现象"突出,表现为政府的行政职能发挥不足,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的主动性不强,校企合作生态圈尚未建立。破解产教融合的非生态桎梏,关键在于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生态圈。具体而言,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配套制度建设,引导建立关系形态多元的产教联合体;企业要转变观念,主动参与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职业院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对接;创新和完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保障产教融合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生态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容 李炯光 苟淋
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融合关系。因各方条件限制,这种融合关系往往表征为"彼此脱嵌"与"半融半嵌"两种现实状态。产教间的彼此"脱嵌",使职教系统与产业系统处于相互"隔离"状态,阻断了两者互利共生的发展之路;产教间的半融半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双方有限资源的浪费。作为产教融合关系中的能动主体,职业教育需有效发挥其服务功能,在保障供需结构平衡的基础上,主动建构与乡村产业间的空间互嵌、结构互嵌、要素互嵌与功能互嵌关系,并充分发挥自身在乡村产业过程性发展中的中介和纽带作用,推动产教之间从"脱嵌"走向"互嵌",从浅层融合走向深度融合,从而在达成产业振兴目标旨归的同时,也能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社会的共生共赢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晓梅
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的根本路径,是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格局的关键环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进行农村三产融合路径的研究,就要从二者的逻辑关系入手,剖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实现三产融合存在的困难,从实践中探索融合路径,为乡村振兴助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三产融合 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忠岘 陆俊汕
<正>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农村职业教育发挥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于为农村输送实用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技术赋能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随着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持续深入,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呈现出融合共生、相互促进的态势。鉴于此,深入剖析并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互促互进关系,对于实现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新跨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一书,就是其中成果之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金林 韦家旭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振兴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厘清发展思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办学定位错位、办学条件制约、专业设置"去农化"、人才培养脱离实际、教师队伍落后等困境。农村职业教育应坚持"三农"特色办学,紧抓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实现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师队伍转型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转型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乡村振兴战略对传统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使命和同步转型升级提质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要改革与发展,必须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要素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破思维理念禁锢、办学功能缺陷、办学机制单一、法制供给不足等现实困境,确立面向农村的发展观、城乡融合的新理念、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多元办学模式、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发挥政府"元治理"作用、构建多元协同机制,推动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进而从根本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晓哲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探索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的农村产业融合,对于激发小农组织化潜能、提升农业产出效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合作社带动产业融合的政策调整可以看出,农民合作社经历了初期起步、产业破壁、快速发展与带动农村三产融合等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合作社展现出了资源整合、乡村治理和农民增收的独特优势。然而,当前合作社还面临着规模较小、配套机制不完善、利益关系松散等问题,必须从壮大合作社规模、优化各项制度保障体系以及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等方面着手,构建农民合作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机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合作社 产业融合 机制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忠义 郭广军 周凌博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是增强新时代高职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当前,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人才培养规格和社会服务供给与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社会治理等存在不匹配的问题。高职教育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必须以"面向乡村""干在乡村""反哺乡村"为基本方向,进一步强化校村产教融合顶层设计,加快校村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校村产教融合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文贤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机制的改革是生态圈重构的重要任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核心、政府统筹的产教融合体系,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成为当下改革的重要任务。只有突破内部封闭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和教育发展机制,紧密联系企业,以产定教、以教促产,积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生态圈的平衡,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态圈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安帮 赵晨曦 岳莉莉 刘青春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高校教育与“三农”文化的融合已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三农”文化作为乡村的精神内核和宝贵财富,对于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教育与“三农”文化的融合,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庄天慧主编的《大国“三农”发展概论》一书就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教育与“三农”文化融合进行了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