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0)
- 2023(10373)
- 2022(8773)
- 2021(8165)
- 2020(6512)
- 2019(14599)
- 2018(14408)
- 2017(27821)
- 2016(14852)
- 2015(16196)
- 2014(15485)
- 2013(15089)
- 2012(13642)
- 2011(12564)
- 2010(12988)
- 2009(12299)
- 2008(11723)
- 2007(10831)
- 2006(10039)
- 2005(8878)
- 学科
- 济(58798)
- 经济(58734)
- 农(51905)
- 业(51699)
- 管理(37461)
- 农业(35092)
- 企(28905)
- 企业(28905)
- 业经(20181)
- 中国(17403)
- 方法(16845)
- 地方(15170)
- 财(14773)
- 策(14656)
- 数学(14482)
- 数学方法(14233)
- 制(13929)
- 农业经济(12771)
- 发(11996)
- 贸(11396)
- 贸易(11389)
- 收入(11253)
- 易(11131)
- 及其(10812)
- 发展(10098)
- 展(10081)
- 银(9984)
- 银行(9981)
- 政策(9946)
- 村(9907)
- 机构
- 学院(205734)
- 大学(195617)
- 济(87677)
- 经济(85819)
- 管理(80842)
- 理学(69319)
- 研究(69100)
- 理学院(68678)
- 管理学(67618)
- 管理学院(67223)
- 中国(55302)
- 农(51953)
- 科学(39482)
- 京(39477)
- 财(39118)
- 农业(38938)
- 业大(34429)
- 中心(33778)
- 所(33492)
- 江(33183)
- 研究所(29857)
- 财经(29689)
- 范(27602)
- 师范(27434)
- 经(26899)
- 州(25932)
- 经济管理(24517)
- 经济学(24281)
- 院(23988)
- 北京(23901)
- 基金
- 项目(133105)
- 科学(105855)
- 研究(105644)
- 基金(95278)
- 家(80955)
- 国家(80086)
- 科学基金(69358)
- 社会(68121)
- 社会科(64062)
- 社会科学(64052)
- 省(54206)
- 基金项目(49491)
- 编号(46835)
- 教育(46540)
- 划(43249)
- 自然(40859)
- 自然科(39909)
- 自然科学(39902)
- 自然科学基金(39173)
- 成果(38319)
- 资助(37051)
- 发(31387)
- 课题(31055)
- 农(30802)
- 重点(29147)
- 部(29120)
- 国家社会(27901)
- 创(27879)
- 性(27824)
- 制(27102)
- 期刊
- 济(110094)
- 经济(110094)
- 研究(60107)
- 农(59192)
- 中国(45228)
- 农业(39828)
- 科学(28295)
- 财(27429)
- 学报(27051)
- 管理(26400)
- 业经(25868)
- 融(25031)
- 金融(25031)
- 教育(22761)
- 大学(22357)
- 学学(21410)
- 业(18050)
- 技术(17382)
- 农村(15634)
- 村(15634)
- 农业经济(15563)
- 问题(15254)
- 经济研究(14980)
- 财经(13348)
- 版(12392)
- 世界(12181)
- 经(11493)
- 经济问题(11275)
- 现代(10481)
- 社会(10287)
共检索到318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恒 王博 朱玉春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致贫因素复杂,扶贫任务艰巨。基于秦巴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A-F测度方法对农户多维贫困进行测度与分解,并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在厕所类型、做饭燃料、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贫困现象普遍。K=3时,农户多维贫困发生率高达90.56%,多维贫困指数为0.391 6;农户家庭65岁以上人数、耕地面积、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家庭人口数量等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从生活水平、健康医疗、养老保障和教育等方面进行重点扶贫,使农户早日脱贫致富。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户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涛 黄春媛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从精准扶贫审计的现实困境出发,从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监督机制、专业配合和审计管理制度等方面分析精准扶贫审计的难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精准扶贫审计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精准扶贫审计 大数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郝晓薇 黄念兵 庄颖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运用国际上最通用的多维贫困指数测算的AF方法的原理和测算步骤。本文先以K=2维度下的各省各年的农村多维贫困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再构建出基本公共服务指标框架,以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四类基本公共服务为解释变量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结论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村多维贫困存在减贫效益,而且不同基本公共服务的减贫效应不一致,在"赋能"机制上占主导地位的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减贫效应更大。因此大力发展公共基本服务,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及有效脱贫意义重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青
当前,我国农村旅游扶贫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产业投入力度不足、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等诸多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应积极开发农村旅游扶贫策略,完善配套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调动农村居民参与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旅游 扶贫 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恒 王征兵 朱玉春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精准识别连片特困地区绝对贫困农户和测度农户多维贫困状况,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本文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为例,基于陕西、甘肃和四川3省1316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劳动力流动比例每提升1单位,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显著降低23.2%,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显著增加8.4%,表明劳动力流动会显著缓解农户收入贫困,但也会加剧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2)在控制变量中,户主年龄、人口规模和户主婚姻对农户收入贫困有显著影响;户主婚姻、人口规模、抚养负担和医疗条件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影响。建议重点改善秦巴山区农户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减缓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明华
乡村振兴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策略,精准扶贫则是针对贫困地区的专项农村工作,但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为了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脱贫攻坚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与其他农村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缺乏内生性发展动力,存在返贫致贫的诱因和可能性,如何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后扶贫时代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贫困地区仍然需要在精准扶贫政策下,转变发展观念,借鉴乡村振兴建设的先进经验,针对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发力,夯实产业扶贫的发展基础,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政策有效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彩云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转型,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手段,乡村旅游扶贫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贫困地区人们参与度不够,扶持力度有限,难度大以及人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扶贫的深度与广度,不利于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旅游扶贫困境的一系列因素,给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扶贫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克松 刘璐璐
职业教育是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基于角色理论,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色分析框架,以洞察职业教育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困境。分析发现,在结构层因多重角色冲突存在合力落差,在过程层因认知角色模糊发生供需错配,在功能层因教师角色过载出现效能差距。因此,应变革组织结构以化解职业教育角色冲突、重构运行机制以提升职业教育角色认知、推进战略耦合以促进职业教育角色调试,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色重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明慧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是继绝对贫困治理之后面临的新贫困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是遏制返贫现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化解农村主要矛盾,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需要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治理机制,即相对贫困衔接机制、脱贫内生动力机制、多方力量扶持机制,从而发挥各项制度、政策、法规的常态化贫困治理功能。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相对贫困 治理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常春 翟羽佳 车震宇
文章基于云南省四大连片特困区家庭入户调查数据,从5个维度、13个指标,对云南省四大片区多维贫困状况进行测度,不同地区和维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家庭教育贫困程度最深,随着贫困维度的升高,健康逐渐替代教育,成为农村家庭陷入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随着贫困维度的升高,四个片区的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中等维度贫困发生率最高,其中,滇西边境片区和迪庆藏区贫困主要发生在中低维度,石漠化片区和乌蒙山区在中高维度的贫困指数较高。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云南省 扶贫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扬扬 詹鹏 李实
借助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本文测算了1995-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多维贫困跨期变化,分解出主要减贫因子,并建立了减贫因子与国家惠农、减贫政策之间的关联。结论显示:整体上,农村多维贫困得到极大缓解,彰显超越收入维度的多维扶贫成效。具体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户自费医疗支出负担对整体贫困的贡献度最高,后期"新农合"普惠项目弥补了这块短板。缺乏经济能力在20年前是第二突出的多维贫困表现形式,但伴随民生发展得到缓解。现阶段,多维贫困农户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健康和医疗。细分群体中,老年人、教育程度低、居住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县等子群体的贫困程度很高,说明多维贫困集中分布于弱势群体和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区域,这些群体是政策的着力点。稳健性分析显示,改变子维度的代理变量、改变权重结构或去掉某些维度,本文结论仍然成立。
关键词:
扶贫政策 多维贫困 跨期变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文 罗岚 王雅楠 周雪 杨小芳 陈伟 姚顺波
为实现精准识别和精准扶贫的目标,通过多维贫困测度法探索贫困的深度和诱因变得尤为重要。基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的调研数据,采用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度方法从收入、健康、教育、生活设施和自然地理环境5个维度对贫困地区农户进行多维贫困测度与分解。研究表明:(1)单一维度上,农户贫困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各维度贫困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2)多维度贫困测度上,多维贫困指数随着贫困剥夺维度K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变化趋势呈现倒"S"型曲线,变化速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3)多维贫困指数以及发生率高于其他研究,表明生态敏感区的异质程度高;(4)多维贫困指数存在地区异质性;(5)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存在维度差异性,教育、收入、健康和基础设施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均华 刘璨
研究目标: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与反贫困策略。研究方法:采用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和回归分解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差异化的变化趋势。家庭储蓄、支农政策、社会保障、通信设施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脱贫有全面性影响;人力资本、耕地和林地、农业经营劳动投入、非农经营劳动投入和社会网络对农户脱贫有结构性影响。诸因素对农户脱贫贡献率达76.25%。研究创新:从回报率和贡献率视角,分析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路径及贡献。研究价值: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农村反贫困策略提供可靠的实证数据,也为农户脱贫决定因素提供量化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琼峰 宁志中
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优先任务,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推动旅游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文献述评、调研认知与研究思考,探讨旅游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主要作用、现实问题和推进途径。研究表明,旅游精准扶贫可以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已成为各方共识,同时也面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内生增长乏力、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乡村旅游扶贫需精准识别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资源、区位、市场等条件和可行性,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旅游精准扶贫计划与行动之中。具体需要准确把握好适宜区域、实施主体、主导产业、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创新乡村旅游扶贫的商业模式、聚合乡村旅游扶贫的智力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底蕴、坚守乡村旅游扶贫的绿色发展底线、优化乡村旅游扶贫管理和组织机制,进而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全方位精准有效地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露 仲黍林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三阶段DEA模型以及Malmquist指数,在乡村振兴视角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产业扶贫效率进行了静态分析以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灾害、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宏观经济、产业结构都会对农业产业扶贫效率造成显著影响,而且第三阶段所得到的效率值要大于第一阶段,同时约束我国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提升的因素主要为农业管理技术水平以及规模化生产水平。因此,我国各地区应该着重改善自身面临的外部环境,并且要完善农村农业管理经营模式以及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