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5)
- 2023(5238)
- 2022(4228)
- 2021(3877)
- 2020(2977)
- 2019(6783)
- 2018(6262)
- 2017(11651)
- 2016(5923)
- 2015(6111)
- 2014(5624)
- 2013(5565)
- 2012(5275)
- 2011(4995)
- 2010(5128)
- 2009(4881)
- 2008(4566)
- 2007(4287)
- 2006(3945)
- 2005(3219)
- 学科
- 济(27138)
- 经济(27109)
- 农(23456)
- 业(18033)
- 农业(15805)
- 管理(11961)
- 贸(11508)
- 贸易(11507)
- 易(11424)
- 出(10596)
- 业经(9749)
- 企(9007)
- 企业(9007)
- 财(8630)
- 中国(8273)
- 方法(7889)
- 出口(7761)
- 出口贸易(7761)
- 口(7761)
- 数学(7171)
- 数学方法(7132)
- 制(6920)
- 地方(6904)
- 农业经济(6865)
- 收入(6456)
- 发(6071)
- 发展(5559)
- 展(5553)
- 村(4835)
- 农村(4818)
- 机构
- 学院(82602)
- 大学(79106)
- 济(37559)
- 经济(36774)
- 管理(30261)
- 研究(27347)
- 理学(26140)
- 理学院(25889)
- 管理学(25547)
- 管理学院(25394)
- 中国(21523)
- 农(17821)
- 财(17593)
- 京(15121)
- 科学(13819)
- 财经(13647)
- 中心(13639)
- 经济学(12733)
- 江(12686)
- 经(12436)
- 农业(12320)
- 所(11943)
- 经济学院(11702)
- 业大(11662)
- 范(11391)
- 师范(11345)
- 研究所(10575)
- 州(9965)
- 财经大学(9860)
- 院(9799)
- 基金
- 项目(55983)
- 研究(45705)
- 科学(44832)
- 基金(41327)
- 家(34773)
- 国家(34372)
- 社会(32355)
- 社会科(30406)
- 社会科学(30400)
- 科学基金(29539)
- 省(22039)
- 基金项目(21551)
- 教育(19772)
- 编号(19143)
- 划(17273)
- 成果(15872)
- 资助(15307)
- 自然(15165)
- 自然科(14803)
- 自然科学(14802)
- 自然科学基金(14521)
- 国家社会(14128)
- 发(13231)
- 部(12935)
- 课题(12901)
- 制(12844)
- 农(12652)
- 性(12439)
- 重点(12264)
- 社科(12021)
共检索到126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会萍 周靖方 赵保海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着眼新的历史方位,原有的乡村治理体系在解决乡村问题时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到位、乡村文化教育问题突出等,势必会对乡村治理造成滞后性影响,成为乡村治理进程中的绊脚石。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乡村治理格局,应通过建构乡村社会治理多重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等有效措施,以此为基础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出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治理有效 困境与出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梦娟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乡村社会的重要发展战略,这必然涉及到乡村社会的全面变革,为乡村治理转型提出了新挑战和新契机。而当前乡村治理转型在实践中出现了制度、职能、组织、社会和文化等五个方面的实践困境,严重制约着乡村治理转型,因此,需要从明确职能定位、夯实组织基础建设"、三治"合力,激发动力以及推动数字化建设,实现智能治理等方面进行突破,从而有效实现乡村治理转型,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实践困境 智能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磊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针对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村民自治水平不高、政府越位干涉、乡村文化异化、村干部工作能力亟待提升等诸多困境这一现状,应该从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理顺乡镇与村委的关系、完善乡村文化繁荣机制、提升村干部乡村自治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推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治理工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困境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博琛
加强基层治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要求。目前,乡村治理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滞后、村民自治虚置、乡村文化衰弱、法治氛围未形成、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乡村文化认同感,并不断强化村民及基层组织干部的法律意识与生态意识。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基层组织 村民自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义
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产业的引擎作用,产业振兴是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持续动力,有利于带动农村的全面发展与转型。我国推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产业振兴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城乡差距成为制约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因素。如何以城乡融合为切入点,化解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产业发展制约,是乡村产业振兴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城乡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刁晓辉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构建一条充满活力、和谐有效的乡村治理之路,可以更加有效地建设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快速实现乡村治理阶段性目标。在我国治理内容体系中,乡村治理是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新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当前在乡村治理工作中仍存在多种困境,使治理过程变得复杂、困难。为提高乡村治理效用,满足当前乡村发展需要,应采取改进措施,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优化路径,为乡村提供更好的治理前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国河 江小玲
资本下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助推力量。在现实中,资本下乡企业也遭遇到各种发展的难题和困境。已有研究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以及外来资本与乡土社会互动不足对下乡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尚待揭示其具体过程、逻辑和机制。本研究以Z村外来资本H公司的茶产业项目为例,深入考察村企的互动过程及其背后的行为逻辑和机制,从而理解和阐释资本下乡企业为何与村庄互动困难,村企合作为何会陷入僵局和困境及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村企双方建构关系的行动逻辑有根本差异,外来资本主要是经济人的工具理性和秉持权力逻辑、精英导向,而村庄既具有利益导向的工具理性,还有希望把村庄建设好的价值理性,双方在企业做大的过程中尚能合作,但在H公司锐意做强而忽视与村庄互惠性的利益和情感共享之际,企业资本的理性和Z村的互惠、道义性需求产生难以互融的分歧,村企合作开始陷入困境。为了破解下乡资本面临的村企关系困局,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地发挥资本下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和贡献。
关键词:
资本下乡 村企关系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柯婧秋 石伟平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新审视县级职教中心的功能定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作用。文章基于学校功能理论与战略要求,结合职教中心特点确定了应然功能定位,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从实然层面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职教中心的功能定位还比较传统,基本沿用原有的办学功能,但原有办学功能定位存在结构性缺失的问题,且功能发挥不畅。自身服务战略理念被动滞后、"普教化""去农化"办学问题严重、办学条件薄弱的内源性原因和制度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不畅通的外源性原因共同导致了当前的功能困境。要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不断优化职教中心办学,完善国家与地方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县级职教中心 功能定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泽莹 韩一军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推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前提。当前粮食供给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种粮效益持续下降、农业劳动力转移、国际竞争力弱、支持保护政策空间有限等突出问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供给,同时注重产量结构与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既是基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必要条件。为细化和落实粮食安全新战略目标,提出构建新型粮食供给体系的思路与具体路径:从保供给向绿色可持续转变;从小而散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从价补合一向价补分离转变;从注重产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应对,构建更有保障、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粮食供给体系,切实确保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韬
人才是制约乡村社会发展的瓶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关键。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同样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空间。但是,在实践中,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不明确、资源较为分散、培育方式不尽合理、培育内容不尽科学以及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建设;注重主体协同合作,理顺培训机制;创新制度体系,加大政策支持;明确培育对象,完善培育内容和方法以及构建多样化的培育模式,进而在整体上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段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乡村文化通过发挥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消弭成员矛盾的“软治理”功能,为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空间。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流失、发展空间受阻、传承危机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错位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根基、强化保护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 岳谦厚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消除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这与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的法制观念有着共同的理念。从经济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联系、经济法保障原则与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的契合、经济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所在三个方面介绍了经济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和意义,从主体认定、激励方式和资金管理三个维度分析了经济法视阈下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困境。经济法视阈下乡村振兴战略法律完善的建议包括主体制度层面、激励机制层面和资金管理层面,在经济法视阈下还要完善政府主体制度、市场主体制度和乡村经济主体制度,优化经济法激励机制、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进行乡村振兴激励机制的长远规划。通过经济法的完善拓宽乡村振兴的资金来源、规范乡村振兴资金的应用制度、加强对乡村振兴资金的监督。
关键词:
经济法 乡村振兴战略 困境 法律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吉庆 田庆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极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才能够深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高效且有序地进行。文章着重于从价值、困境及路径三个主要方面入手,就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问题展开探究。其中,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包括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有助于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面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困境,在于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某些陈规陋习尚存,农民主体意识缺乏。对此,可以通过强化思想引导,提升政治素养;完善制度设施,创新治理体系;发挥主体作用,培育新型农民;优化人文环境,弘扬优秀文化等有效路径,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成效。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明建设 价值 困境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建国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的重要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的持续优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仍存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弱化等多方面问题。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积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治理体系 基层党组织 三级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彩云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转型,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手段,乡村旅游扶贫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贫困地区人们参与度不够,扶持力度有限,难度大以及人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扶贫的深度与广度,不利于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旅游扶贫困境的一系列因素,给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