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1)
- 2023(15490)
- 2022(12439)
- 2021(11503)
- 2020(9164)
- 2019(20391)
- 2018(20118)
- 2017(37263)
- 2016(20221)
- 2015(22350)
- 2014(21993)
- 2013(20921)
- 2012(18550)
- 2011(16478)
- 2010(16940)
- 2009(16054)
- 2008(15515)
- 2007(14673)
- 2006(12798)
- 2005(11170)
- 学科
- 业(87641)
- 企(75920)
- 企业(75920)
- 济(75392)
- 经济(75293)
- 管理(72563)
- 农(38873)
- 业经(32559)
- 农业(27345)
- 财(27174)
- 方法(27155)
- 中国(22891)
- 技术(20740)
- 务(19362)
- 财务(19333)
- 财务管理(19303)
- 制(18783)
- 数学(18714)
- 数学方法(18462)
- 企业财务(18224)
- 理论(17812)
- 策(15825)
- 地方(15622)
- 和(14491)
- 划(14304)
- 体(13765)
- 技术管理(13737)
- 教育(12959)
- 贸(12798)
- 贸易(12784)
- 机构
- 学院(277848)
- 大学(266561)
- 济(109733)
- 管理(109555)
- 经济(107246)
- 理学(93556)
- 理学院(92637)
- 管理学(91185)
- 管理学院(90650)
- 研究(79600)
- 中国(64355)
- 京(53925)
- 财(53627)
- 江(45466)
- 科学(45195)
- 农(44000)
- 财经(41384)
- 中心(38825)
- 范(37587)
- 经(37328)
- 师范(37318)
- 所(36803)
- 业大(36627)
- 州(36470)
- 北京(33255)
- 农业(32897)
- 研究所(32447)
- 经济学(32192)
- 商学(30329)
- 技术(30292)
- 基金
- 项目(176562)
- 研究(143397)
- 科学(141801)
- 基金(124173)
- 家(103418)
- 国家(102231)
- 社会(91890)
- 科学基金(91182)
- 社会科(86723)
- 社会科学(86706)
- 省(74844)
- 教育(67232)
- 基金项目(65516)
- 编号(61930)
- 划(58746)
- 自然(53527)
- 自然科(52339)
- 自然科学(52332)
- 自然科学基金(51447)
- 成果(50887)
- 资助(46930)
- 课题(43258)
- 创(43159)
- 发(40193)
- 创新(39107)
- 重点(38869)
- 部(37999)
- 项目编号(37888)
- 制(37724)
- 业(37685)
- 期刊
- 济(135986)
- 经济(135986)
- 研究(82685)
- 中国(64324)
- 农(47708)
- 财(45986)
- 管理(45670)
- 教育(45064)
- 科学(33218)
- 学报(31949)
- 农业(31850)
- 业经(29240)
- 技术(28018)
- 大学(27312)
- 融(26541)
- 金融(26541)
- 学学(24739)
- 财经(20375)
- 经济研究(19408)
- 经(17815)
- 业(16978)
- 问题(16938)
- 技术经济(15269)
- 财会(14766)
- 现代(14372)
- 图书(14117)
- 商业(14072)
- 职业(13981)
- 科技(13826)
- 版(13521)
共检索到426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宁高倩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乡村振兴有效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为农业农村提供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文章从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概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在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提出具体的提升路径和策略。达到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优化创新创业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创新创业 路径探究 高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潇凝
文章探讨了在“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民族地区高校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分析了“互联网+”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探讨了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深入研究了融入实践、多元化资源支持和跨学科合作等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以及“互联网+”在赋能创新创业方面的应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阐释了“互联网+”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创业成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悦 王振伟
创新创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和"新动能",是高职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途径。当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现实困境,据此文章提出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构建基于专业的递进式创新创业教学平台;打造"教学—实践—落地—市场"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基于"创客空间—创业园—创新创业基地—科技园"的"1+1+1+1"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学院专业导师+创业实践导师"的"双师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 实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全艺美
农业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农村财税改革是一项具有建设性的举措,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应从财税改革创新为着眼点,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存在的财税问题的深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建立完善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为农业农村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财税问题 改革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静 于艳丽 郭洪水
以三类新型农业创业者成功创业经验为案例,探讨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型农业创业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表明,新型农业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创业者领导特质及其庇护关系的有效获取,庇护关系的获取途径随创业者领导特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庇护关系形成的各利益主体而言,庇护关系获取可归纳为政绩-经济利益型、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型、声誉-经济利益型、社区服务-经济利益型以及实践基地-人力资本型等五种。同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中的五种庇护关系获取过程提炼出创业者创业过程中庇护关系实现路径的雪球效应模型,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俊 邓显石
高职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就业创业作为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展示,其成效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文章首先论述了高职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然后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困境,最后从政策制定与宣传、高职院校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等角度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策略探究。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高职毕业生 就业创业 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陆娟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创新创业已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美国北爱荷华州区社区学院是乡村社区学院的典范。该学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探索其实现路径包括创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剖析帕帕约翰创业中心的功能和运行模式;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主推全校性创业教育模式,涵盖学位、证书等学分式项目以及针对乡村创业者的非学分式项目;创业服务体系和合作伙伴建设,包括与区域大学创业中心的合作、各级政府对乡村创业的支持、创业网络平台的搭建、非营利机构的广泛参与和创业融资渠道的探索等,以期能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海艳 唐礼智
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的产业发展决定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度。面对农村技术落后与人才流失较大等现状问题,应以培养农村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核心,注重农业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引导农户掌握多种技术手段,加强农业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相关补助和激励政策,全面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提升农业经费投入力度,勇于创业创新,融合多渠道、多策略驱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培养路径 策略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克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鼓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利于扩宽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渠道、实现自身价值,更有益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面对当前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困境和矛盾,通过获取政府宏观政策支持、加强高校及社会教育引导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方面宣传教育,突破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困境与矛盾,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乡村振兴 政策支持 宣传引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德万
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结合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现状,剖析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资源缺乏、经验不足等困难和问题,提出“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四方联动,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创业支持与资源、搭建创业平台、发挥大学生创业优势、营造创业氛围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返乡创业 大学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党森
"三农"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催生更多的创业机会,为农村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去农村创业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提高大学生社会价值。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平台,探究大学生农村创业路径,解决促进乡村振兴的依赖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大学生 农村创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虹 张妍 张行发 呼延文娟
公司社会创业通过参与第三次分配,重构公益与社会问题解决的生态系统,是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价值共创视角出发,基于万达集团扶贫丹寨县的案例考察,探索政府、企业和农民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路径。研究发现,公司社会创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二者协调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深入实施。通过借鉴价值共创三阶段过程模型,构建了多元主体价值共创机制。研究进一步发现,社会创业主导角色经历了“中央政府—大型企业—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转变,社会创业网络日益复杂。在公司社会创业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国家—市场—社群协同治理相互嵌入机制和多元主体地方文化认同机制在多元主体价值共创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立足于“国家—市场—社会”的合作互动,为大型企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定茜 阮银兰
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且社会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群体到农村创业是国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的重要举措。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等原因,大学生群体到农村创业的意愿和动机不足。因此,高校和政府必须从教育引导、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意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 创业意愿 创业动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毋俊泓
广大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输送“一懂两爱”乡村振兴人才的补给站。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指引下,高校为农村地区输送了一大批青年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乡村人才队伍,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但不可忽视的是,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在在广袤的乡间地头可能会存在匹配度低、供给不足、水土不服等问题。青年人才在校期间接受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文化洗礼同农村的契合程度,自身认知同推动乡村振兴的使命感,仍然存在较大疏离。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秀丽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为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了可持续生态,也为构建城乡等值化格局提供了现实性指导。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返乡农民工作为研究主体,以农村创新创业作为研究目标,拟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注重乡村振兴的统筹作用、凝聚创新精神的激励作用、发挥返乡农民工的主体作用、强化资本的整合作用以及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等对策建议,以期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岗位不匹配问题,帮助农民工提升返乡创新创业成功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返乡农民工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