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00)
2023(20864)
2022(17499)
2021(16361)
2020(13481)
2019(30804)
2018(30476)
2017(57046)
2016(31435)
2015(35169)
2014(34954)
2013(33943)
2012(30885)
2011(27840)
2010(28297)
2009(26328)
2008(25113)
2007(22648)
2006(20216)
2005(17960)
作者
(86656)
(71854)
(71557)
(67914)
(45418)
(34429)
(32525)
(27949)
(27418)
(25824)
(24504)
(24193)
(22697)
(22564)
(22159)
(22009)
(21511)
(21253)
(20747)
(20514)
(17944)
(17706)
(17297)
(16605)
(16262)
(16217)
(16072)
(16002)
(14373)
(14370)
学科
(119171)
经济(119030)
(108824)
管理(95137)
(89951)
企业(89951)
(52180)
方法(50648)
数学(40601)
中国(40266)
数学方法(40157)
业经(37985)
(35593)
农业(34770)
(27919)
金融(27917)
(26948)
银行(26899)
(26832)
理论(26749)
(25940)
技术(25806)
教育(25231)
地方(25227)
(24249)
财务(24181)
(24169)
财务管理(24149)
企业财务(22885)
(21032)
机构
学院(436416)
大学(431152)
管理(171259)
(170345)
经济(166536)
理学(147620)
理学院(146018)
管理学(143680)
管理学院(142849)
研究(141629)
中国(108877)
(91751)
科学(85163)
(78660)
(78656)
(69445)
(67019)
中心(66275)
业大(65529)
(63291)
研究所(62898)
师范(62834)
财经(62577)
农业(60219)
北京(57555)
(56939)
(53941)
(50480)
师范大学(50358)
经济学(50234)
基金
项目(289973)
科学(230734)
研究(222231)
基金(207623)
(178474)
国家(176674)
科学基金(153305)
社会(139878)
社会科(132162)
社会科学(132129)
(116576)
基金项目(109913)
教育(106624)
(96912)
自然(96293)
编号(94151)
自然科(94091)
自然科学(94073)
自然科学基金(92441)
资助(82940)
成果(77464)
课题(65843)
重点(65135)
(64709)
(63660)
(63467)
创新(58573)
项目编号(56949)
国家社会(56493)
教育部(56346)
期刊
(193719)
经济(193719)
研究(133180)
中国(95027)
(77859)
教育(74534)
学报(63852)
管理(63615)
(61520)
科学(60423)
农业(52559)
大学(50676)
(47469)
金融(47469)
学学(46748)
技术(42567)
业经(37249)
财经(30511)
经济研究(28428)
(27159)
(26282)
问题(25224)
技术经济(21833)
(21122)
科技(21039)
职业(20821)
图书(20754)
现代(20085)
理论(19500)
商业(19240)
共检索到656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冠文  黄征  曾璇  
知识产权素养融入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农科"人才培养、农业知识产权运用和创业成果法律保护的使然,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科技支撑。知识产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上具有融合性。本文基于此提出融合策略:完善"三位一体"螺旋式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多课并存"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双师协同"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打造"四维驱动"的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毋俊泓  
广大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输送“一懂两爱”乡村振兴人才的补给站。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指引下,高校为农村地区输送了一大批青年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乡村人才队伍,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但不可忽视的是,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在在广袤的乡间地头可能会存在匹配度低、供给不足、水土不服等问题。青年人才在校期间接受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文化洗礼同农村的契合程度,自身认知同推动乡村振兴的使命感,仍然存在较大疏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冬冬  
当前我国以硬法规制为核心的农业知识产权治理存在保护成本较高、交易与转化机制不畅、海外纠纷应对软法规范缺乏等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的农业发展需求。软法保护是硬法规制的有力补充,软法保护可以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交易和转化效率、形成海外保护合力。应从加强政社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数字化信息资源法律指引机制、推动涉农机构海外纠纷应对联动机制三个方面,完善农业知识产权软法保护。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秀丽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为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了可持续生态,也为构建城乡等值化格局提供了现实性指导。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返乡农民工作为研究主体,以农村创新创业作为研究目标,拟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注重乡村振兴的统筹作用、凝聚创新精神的激励作用、发挥返乡农民工的主体作用、强化资本的整合作用以及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等对策建议,以期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岗位不匹配问题,帮助农民工提升返乡创新创业成功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宁高倩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乡村振兴有效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为农业农村提供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文章从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概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在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提出具体的提升路径和策略。达到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优化创新创业效果的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潇凝  
文章探讨了在“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民族地区高校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分析了“互联网+”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探讨了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深入研究了融入实践、多元化资源支持和跨学科合作等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以及“互联网+”在赋能创新创业方面的应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阐释了“互联网+”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创业成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渔珽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许多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迫于现实的压力返乡就业创业,但由于专业的不对接、农村支持系统的不完善、心理缺乏归属感,社会融入困难。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建立健全农村支持系统、营造返乡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培养返乡大学生社会融入的信心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房宇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将会对我们国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要积极保护和发展农业知识产权,探索农业新产业的规律特点,探索适应时代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举措,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晓霞  王梅雪  庄均强  
以广西为例,实证研究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以构建地域特色模式为抓手,从创新理念、平台搭建、完善体系、整合资源、推进合作五个方面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构建的策略,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保障。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广文  刘甜  
农户创业是推进产业兴旺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通过缓解创业农户资金约束、分担风险和约束行为、提供便捷安全的资金服务、增强产业连接紧密度等提升农户创业的绩效。就贫困地区创业农户而言,金融支持对农户创业绩效整体上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提升信贷可得性仍是为贫困村创业农户提供金融支持的重点。现行对农户创业的金融支持存在供求难以匹配、信息资源不足等困境。深化对创业农户的金融支持,要依托乡村振兴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从完善信用环境建设、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生态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合作金融机制、完善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加强对创业农户的教育培训、激励中青年农民创业等方面着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辉  许传洲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面对东北农业技术发展滞后、人才加速流失等问题,亟待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以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东北农业现代化发展。从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入手,从政府、当地、高校角度针对政府的组织领导主体责任、政策保障规范化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进行探究,旨在为东北提供高素质人才红利,推动东北农业向高质量农业转变发展,以人才振兴实现东北乡村振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静  于艳丽  郭洪水  
以三类新型农业创业者成功创业经验为案例,探讨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型农业创业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表明,新型农业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创业者领导特质及其庇护关系的有效获取,庇护关系的获取途径随创业者领导特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庇护关系形成的各利益主体而言,庇护关系获取可归纳为政绩-经济利益型、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型、声誉-经济利益型、社区服务-经济利益型以及实践基地-人力资本型等五种。同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中的五种庇护关系获取过程提炼出创业者创业过程中庇护关系实现路径的雪球效应模型,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俊  王庭俊  
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需要实施的"七大策略",其中针对"三农"建设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表明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成为政府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当前大学生农村创业仍面临创业环境欠佳、资金短缺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创业者应充分发挥合力,努力探索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对策,具体可从构建政策体系、强化培训力度、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入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肖丽  耿黎  陈珂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未来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方式。基于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现状,分析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五组模式。以课外、长期、精英组队、全产业链、委托或自我创业模式为主,结合双创教育实践,深入分析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所涉及到的六个主体的定位与职能,并将双创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对应专业教育的三个模块分析长期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度融合要做到各专业有机结合,尊重大学生成长阶段性,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真正结合起来,并加大专业教师培训力度,促进资源整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然  张彦  
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很多农民工在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的相互促进下陆续返乡就业创业。作为乡村振兴主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返乡农民工对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实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压力较大,为此,政府加强了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教育。鉴于此,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合理性建议,以期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教育质量,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