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86)
2023(18523)
2022(15839)
2021(14912)
2020(12298)
2019(28051)
2018(27810)
2017(53563)
2016(28739)
2015(32041)
2014(31584)
2013(30876)
2012(27992)
2011(25064)
2010(24843)
2009(22932)
2008(21757)
2007(18994)
2006(16411)
2005(13760)
作者
(80284)
(67232)
(66499)
(63559)
(42217)
(32317)
(30092)
(26331)
(25279)
(23563)
(22724)
(22645)
(20949)
(20656)
(20603)
(20459)
(20079)
(19742)
(19183)
(19065)
(16565)
(16395)
(16238)
(15469)
(15159)
(14912)
(14804)
(14733)
(13501)
(13273)
学科
(113881)
经济(113755)
(82364)
管理(77405)
(60162)
企业(60162)
(52355)
方法(51450)
数学(45286)
数学方法(44643)
农业(34794)
中国(29985)
业经(29169)
(28297)
(23849)
地方(23382)
(20681)
(19460)
贸易(19452)
(18890)
理论(18074)
技术(17754)
(17378)
财务(17298)
财务管理(17264)
环境(16867)
企业财务(16362)
(16088)
(16039)
银行(15999)
机构
学院(397676)
大学(394095)
管理(157240)
(156539)
经济(153218)
理学(137973)
理学院(136468)
管理学(133690)
管理学院(132977)
研究(129623)
中国(96215)
科学(82412)
(81603)
(79669)
(68903)
业大(65362)
(63886)
农业(61273)
中心(60678)
研究所(58549)
(57162)
财经(56085)
(53169)
师范(52669)
(51415)
北京(50128)
(47292)
经济学(46605)
(46091)
经济管理(42497)
基金
项目(282552)
科学(222984)
研究(206081)
基金(205610)
(179459)
国家(177936)
科学基金(153589)
社会(130635)
社会科(123455)
社会科学(123425)
(111196)
基金项目(109484)
自然(100321)
自然科(98030)
自然科学(98005)
自然科学基金(96206)
教育(94672)
(92845)
编号(84863)
资助(83807)
成果(66997)
重点(62857)
(62013)
(60343)
(58481)
课题(57289)
创新(54532)
科研(54369)
国家社会(53793)
教育部(53039)
期刊
(169155)
经济(169155)
研究(109614)
(79411)
中国(74081)
学报(64915)
科学(59790)
农业(54131)
管理(52923)
(51193)
大学(50143)
学学(47628)
教育(42192)
技术(34052)
业经(33945)
(32832)
金融(32832)
财经(25915)
(25524)
经济研究(25490)
问题(23118)
(22170)
(21313)
科技(19484)
图书(18820)
技术经济(18310)
资源(18212)
业大(17948)
理论(17630)
现代(17518)
共检索到562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芳华  姬晨阳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本文基于2015—2019年河南省新县各行政村经济活动发生的随机差异性变化,以农村生产性用电量指标度量村级经济活动强度,构造准自然实验,利用村边界的外生性以及“断头路”导致的劳动力需求冲击的非连续性,采用空间断点回归的方法,估算了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弹性。本文发现:在当前农村经济活动增长幅度下,男性劳动力的流动选择没有显著变化,中青年女性劳动力留在本地工作的概率显著提高,回流弹性为0.28,原因在于女性劳动力留在当地的非经济收益更高。进一步分析表明,女性劳动力回流损失了家庭收入(相比基础年份,样本期内处理组家庭年人均自有收入的总增长量比控制组低6576元),但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非经济收益(处理组学生中考成绩平均比控制组高108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非经济收益越大的家庭,中青年女性的回流概率越大,回流弹性也越大。本文的发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鋆  张宓之  王薇  谢文武  
文章首先运用归纳法,提出时间断点回归的概念内涵和基本模型,并按"准随机实验"标准分析其存在的原理缺陷。然后通过梳理国外相关前沿成果,总结出时间断点回归有别于传统计量操作的方面:在适用性判断上,强调内生分组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协变量连续性的提前估计;在稳定性检验上,包含更换变量指标等正向思路、对照组检验等反向思路、时间序列特征处理和其他非断点回归方法。最后,绘制时间断点回归的估计流程图,主要涉及适用性检验、处理效应的初步判定、模型构建与估计和稳健性检验四个部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进  张涛  
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是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本文考察工资上涨能否增加转移劳动力供给。将劳动供给弹性区分为外出持续时间弹性和外出的参与弹性。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发现外出持续时间弹性远小于外出参与弹性,提高工资可以增加外出打工的可能性,但对外出持续时间影响较小,男性的时间弹性为0.40,女性为0.68。时间弹性在不同群体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工资对较高教育程度者、老一代的外出时间并没有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川川  
中国农村老年人被认为普遍存在"无休止的劳动",即由于缺乏足够的养老保障,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辛苦劳作。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口劳动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劳动供给,使农村老年人工作的概率下降了25—33个百分点。本文的研究表明,"新农保"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轻农村老年人的劳动负担,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枫  雍飞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关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两项战略目标。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导致经济市场出现严重的资源配置不当现象,严重制约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从而减缓农村发展的进程。当前农村正呈现出严重的青年劳动力外流现象,老龄化、空心化等社会问题也日益激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则成为农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珺   张玉梅  
农村劳动力就业事关民之根本,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缓和城乡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做出重要贡献,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来源。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知识文化水平偏低、就业教育师资力量有限、就业扶持力度不足及就业保护体系尚未健全等问题,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基于此,本文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有所帮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湛晨  刘富华  
基于断点回归对后靠式移民政策的收入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移民政策对于涉及群体存在显著的负收入效应,移民使得涉及家庭收入减少超过3000元;相对于从事农业生计家庭超过4000元的收入损失,从事非农业生计策略的家庭具有更高的抗政策波动能力,损失1800元左右远小于农业生计策略;移民对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影响不尽相同,整体上呈现为倒U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伟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民工的回流无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然而,面临新的政治经济环境,回流农民工能否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目前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农民工回流的时代背景、意义和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需多方努力:建立回流农民工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备且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科学规划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樊帅帅   尹冠球  
[目的]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剖析资本下乡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对于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2014、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资本下乡对劳动力回流的影响,探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进一步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资本下乡显著促进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且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资本下乡可以通过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两条路径吸引外出劳动力回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水平正向调节了资本下乡的劳动力回流效果;资本下乡显著增强了回流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意愿,更能吸引创业型、务工型劳动力回流。无论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纯农型,还是以非农就业为主的Ⅱ兼型家庭,资本下乡均可以促进其劳动力回流。且相较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效果显著。[结论]应进一步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构建城—乡劳动力流动机制,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进而拉动“智力回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怡然  李治兵  董法尧  
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是促进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对阿坝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现状及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发现: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大,二三产业吸纳能力弱,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较大困难。结合阿坝州州情,在分析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加农民受益面;提升劳动力文化素质,努力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推进旅游产业振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边作为  龚贤  
审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所面临的严重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问题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有着积极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解决人力资源困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推进就业提高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以达到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结构,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祖云  姜姝  
在乡村空心化的背景下,"城归"所引发的乡村人力资本革命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城归"作为乡村"人的回归",它是一种主体性的回归。"城归"之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以倾向于乡村的姿态而出现,二是他们对中国乡村问题具有深切的社会知觉。以"城归"为核心,在乡村振兴的策略上,需要保持文化的"乡土性",需要培育乡村的"情感共同体"与塑造"新乡贤"的角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翔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战略中,离不开人才振兴。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乡村人才资源缺乏的矛盾性问题,通过加强和完善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保障体系、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宣传引导、注重农村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等策略解决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困境,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娜  廖培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三农领域各方面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日益增多,尤为显著的是农村人力资源回流速度加快。它可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发展能力。受到知识技能掣肘、人力资本回报较低、人力资源回流意愿薄弱等,都影响着人力资源回流到农村。因此,政府部门应协同企业、培训机构等,强化面向农村回流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培训、增大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以多元扶持强化回流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娜  廖培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三农领域各方面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日益增多,尤为显著的是农村人力资源回流速度加快。它可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发展能力。受到知识技能掣肘、人力资本回报较低、人力资源回流意愿薄弱等,都影响着人力资源回流到农村。因此,政府部门应协同企业、培训机构等,强化面向农村回流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培训、增大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以多元扶持强化回流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