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5)
2023(14934)
2022(12814)
2021(11898)
2020(9782)
2019(22456)
2018(22374)
2017(43130)
2016(23213)
2015(26135)
2014(26203)
2013(25810)
2012(23453)
2011(21380)
2010(21426)
2009(19906)
2008(19353)
2007(17107)
2006(15129)
2005(13135)
作者
(66279)
(55219)
(54782)
(52191)
(34917)
(26442)
(24824)
(21527)
(20970)
(19667)
(18789)
(18548)
(17510)
(17189)
(16911)
(16794)
(16410)
(16246)
(15751)
(15638)
(13569)
(13560)
(13127)
(12601)
(12294)
(12242)
(12232)
(12218)
(11109)
(10772)
学科
(91698)
经济(91555)
管理(71838)
(68875)
(54286)
企业(54286)
方法(39607)
(38116)
数学(33950)
数学方法(33589)
(25895)
业经(24272)
中国(23886)
农业(23448)
(21700)
(19561)
地方(19059)
(17377)
环境(17372)
贸易(17369)
(16948)
(15352)
财务(15285)
财务管理(15253)
理论(14937)
(14866)
银行(14828)
(14681)
(14659)
企业财务(14448)
机构
学院(332054)
大学(331697)
管理(133763)
(132456)
经济(129460)
理学(116297)
理学院(115051)
管理学(113239)
管理学院(112632)
研究(108223)
中国(80852)
(69735)
科学(65881)
(62356)
(56229)
(52769)
业大(50369)
中心(50144)
财经(49560)
(48610)
研究所(47853)
(45005)
(43794)
北京(43673)
师范(43451)
农业(42856)
经济学(39536)
(39243)
(39130)
财经大学(36809)
基金
项目(229434)
科学(181210)
研究(171369)
基金(167091)
(144186)
国家(142945)
科学基金(123555)
社会(109096)
社会科(103173)
社会科学(103147)
(89484)
基金项目(89216)
自然(78691)
教育(77406)
自然科(76765)
自然科学(76751)
自然科学基金(75359)
(74411)
编号(70672)
资助(67229)
成果(57227)
(50879)
重点(50703)
(48750)
课题(47743)
(47654)
(45925)
国家社会(44719)
创新(44377)
教育部(43912)
期刊
(149928)
经济(149928)
研究(97331)
中国(62920)
(56101)
学报(50924)
科学(47695)
管理(47224)
(46722)
大学(39694)
农业(37984)
学学(37497)
教育(35335)
(29046)
金融(29046)
业经(27857)
技术(26881)
财经(23730)
经济研究(22034)
(20164)
问题(19765)
理论(18048)
(17118)
实践(16708)
(16708)
(16614)
科技(16182)
图书(15678)
现代(15136)
技术经济(15119)
共检索到482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晓  
乡村振兴视角下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对乡村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目前,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仍然存在监管不足、定价标准缺乏统一性等问题。结合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及市场结构等相关理论,分析了生态产品定价的方法及框架。以农村旅游及农产品为案例,对这两类生态产品定价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市场供需及需求弹性对生态产品定价具有重要意义,内在价值评估可提升生态产品的附加值,竞争格局能够影响竞争战略的决策。最后,提出了优化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维浩  
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在政策支持层面,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生态产品提供更多税收优惠、补贴等,推动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市场运作层面,通过建立功能完备的市场平台,将生产者、消费者及相关服务机构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在技术创新层面,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有效提升生态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在产业协同层面,生态产品企业应积极寻求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共同推动生态产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  王双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目标。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了一系列重大计划、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这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斌斌  冯彦明  
乡村生态振兴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着长效机制之困,这是由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因素造成的。解决乡村生态振兴的长效机制之困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在妥善协调三大矛盾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的针对性措施,建立乡村生态振兴的长效机制,保证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永续发展,使乡村生态振兴从战略变成现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洪良  周建华  
生态产业化将乡村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生态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以浙江湖州为例,梳理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演变与特征,揭示了生态产业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乡村生态产业化沿着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阶段、农家乐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升级演进;通过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等多种方式促进乡村生态资源的累积,形成以自然生态资源、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和田园综合体带动的四种乡村生态产业化模式。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形成主要是政府行为、生态资源、区位条件、农民生态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姗姗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提出了总体要求,这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要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撑起乡村振兴战略"台柱子"。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首先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温铁军  罗士轩  董筱丹  刘亚慧  
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条是产业兴旺,其关键是推动以三产融合为主要方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基本取向是通过"加杠杆"促进过去一产化农村长期沉淀的自然资源,实现价值显化和价值增值。本文在关照现实条件、历史经验与理论逻辑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发挥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的核心作用,构建促进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三级市场"制度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嘉奇   李晓华   王德才  
数字经济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不仅能为乡村产业技术革新提供平台支撑,还有助于乡村产业生产力的提升。但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不足,农业科创体系发展滞后,农业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不成熟等因素制约了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因此要通过改善乡村数字技术应用环境,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数据要素流动共享效率,完善乡村数字人才体系建设等措施推动数字经济更好驱动乡村振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曾恒源  殷婧钰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实现转移,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无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换,还是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挑战,都要求加快构建新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力机制的重点在于建设有为政府、建立有效市场和培育有志农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互补互促,以及发挥有志农民的主体作用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内涵。稳固的制度基石以及人民性的价值取向,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与有志农民有机结合的重要保障。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力机制需要多措并举,实现制度、政策、机制等多方面创新,不断推动有为政府建设,促进有效市场建立和加快有志农民培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曾恒源  殷婧钰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实现转移,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无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换,还是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挑战,都要求加快构建新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力机制的重点在于建设有为政府、建立有效市场和培育有志农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互补互促,以及发挥有志农民的主体作用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内涵。稳固的制度基石以及人民性的价值取向,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与有志农民有机结合的重要保障。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力机制需要多措并举,实现制度、政策、机制等多方面创新,不断推动有为政府建设,促进有效市场建立和加快有志农民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婉音   宁国辉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双线推进,将绿色理念融入农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且生态农业正在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产业效应。生态农业是高效生态创新型农业,不仅可推动农业经济高效发展,还可显著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必须强化乡村生态文明发展建设,以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为核心,生成生态农业战略实施叠加经济振兴的双向效应。本文就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仝晓晓   井渌  
生态康养小镇是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新型实践平台与重要载体,但在其开发建设中对地产模式的过度依赖造成了康养空间普遍缺乏对抗变化的综合应对能力,导致乡村生态资源不同程度地流失。文章以推动乡村生态环境和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从生态康养小镇的韧性空间构成出发,通过营造模糊空间、可变空间、协作空间、留白空间等弹性空间,结合集约高效的多功能适老化康养建筑及附属服务设施设计,实现多功能农业、多样化康养和地域文化特色体验等多重服务价值,以此提升康养小镇应对乡村未来发展变化的动态平衡能力,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和康养全产业链的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剑锋   杨宜男  
乡村振兴生态美百姓富的要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汇补偿出现了耦合。福建省作为生态资源优势省份,拥有丰富的碳汇资源,在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特”等生进程中,应科学开展碳汇资源核算,充分挖掘碳汇的生态产品价值内涵,明晰碳汇的生态价值特征和功能,通过碳汇确权确量,构建市场化碳汇补偿机制,推进乡村碳汇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延伸等途径,探索碳汇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