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89)
- 2023(18053)
- 2022(15277)
- 2021(14250)
- 2020(11566)
- 2019(26712)
- 2018(26671)
- 2017(50896)
- 2016(27136)
- 2015(30656)
- 2014(31029)
- 2013(30673)
- 2012(28418)
- 2011(26014)
- 2010(26462)
- 2009(24557)
- 2008(23540)
- 2007(20995)
- 2006(18798)
- 2005(16665)
- 学科
- 济(130725)
- 经济(130593)
- 管理(74200)
- 业(73480)
- 企(56765)
- 企业(56765)
- 方法(50745)
- 数学(44164)
- 数学方法(43457)
- 农(39797)
- 中国(35207)
- 地方(32364)
- 业经(29141)
- 农业(26567)
- 学(25971)
- 财(25705)
- 制(21657)
- 贸(19714)
- 贸易(19698)
- 理论(19393)
- 易(18960)
- 银(18682)
- 银行(18642)
- 融(18573)
- 金融(18568)
- 环境(18195)
- 和(18065)
- 行(17991)
- 地方经济(17865)
- 发(17680)
- 机构
- 学院(396242)
- 大学(395590)
- 济(165073)
- 经济(161497)
- 管理(154463)
- 研究(138022)
- 理学(133002)
- 理学院(131450)
- 管理学(128975)
- 管理学院(128262)
- 中国(103364)
- 京(85032)
- 科学(83775)
- 财(72881)
- 所(69291)
- 农(65402)
- 研究所(62797)
- 中心(62074)
- 江(58776)
- 财经(57658)
- 业大(57530)
- 范(54783)
- 北京(54419)
- 师范(54328)
- 经(52277)
- 经济学(49912)
- 农业(49741)
- 院(49713)
- 州(47996)
- 经济学院(44520)
- 基金
- 项目(264771)
- 科学(208333)
- 研究(196351)
- 基金(190732)
- 家(165510)
- 国家(164017)
- 科学基金(140767)
- 社会(124664)
- 社会科(117914)
- 社会科学(117882)
- 省(103453)
- 基金项目(100315)
- 教育(89977)
- 自然(89290)
- 自然科(87212)
- 自然科学(87197)
- 划(86515)
- 自然科学基金(85593)
- 编号(80884)
- 资助(78753)
- 成果(66266)
- 发(59907)
- 重点(59204)
- 部(57963)
- 课题(56195)
- 创(54267)
- 国家社会(51220)
- 创新(50529)
- 教育部(49992)
- 科研(49565)
- 期刊
- 济(193743)
- 经济(193743)
- 研究(122400)
- 中国(80803)
- 农(63825)
- 学报(60128)
- 管理(57894)
- 科学(57426)
- 财(53037)
- 教育(47554)
- 大学(46555)
- 学学(43813)
- 农业(43338)
- 融(36998)
- 金融(36998)
- 技术(36348)
- 业经(32702)
- 经济研究(30786)
- 财经(28251)
- 问题(24527)
- 经(24312)
- 技术经济(20706)
- 业(20571)
- 图书(20442)
- 统计(19002)
- 科技(18582)
- 版(18502)
- 理论(18239)
- 商业(18109)
- 现代(17990)
共检索到600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龙燕 姚翼源
"乡村振兴"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新概念与新时代主张,能够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思路。当前乃至以后,中国社会不但要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全面提升农民收入,还应将乡村振兴当做工作的重点。文章以此为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庭院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现实支撑等问题进行研究,借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信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经济体制 体制重构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莞
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民族地区的农旅融合产生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村寨旅游等新兴形态,其本质是产业融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从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要素,以及动因、过程和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旅融合的内在机理。针对目前农旅融合面临的障碍因素和现存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农旅融合的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村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发挥村寨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主体作用,整合农业、生态、村寨和文化等各种资源,开发以农文旅为主的综合性产业融合,提升融合水平和融合效应。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村寨 农旅融合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振国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地区分布广泛,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增加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地区经济的重要路径,对于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导向,对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兔儿干村乡村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和面临困境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产业发展 路径 多元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广西植物研究所"石山"课题组
一、庭院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特点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并取得巨大的成就。目前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不少农户除经营责任田外,在住宅周围的土地上发展经济作物、经济林、用材林、果树等为主的种植业和养猪、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时万
在新农村建设中,庭院经济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式。发展庭院经济要走产业化、市场化、养殖规模化之路。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立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完善投融资机制等。
关键词:
新农村 庭院经济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永斌
一、庭院经济的发展阶段1.个体农户时期的庭院经济。我国从春秋战国到解放前的几千年封建社会和近百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除少数大地主庄园外,大多数农民是自耕农。其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庭院经济则多是与这种小农经济相适应的附属经济。在资本主义侵入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德庆 廖小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乡村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除具有基本的致富性经济功能外,也具有强化社会保障、传承农耕文化、美化乡村环境、优化基层治理等多维延展性现实功能。数智时代的到来为推进乡村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最先进的第一生产力——数智技术,即“数字技术+智能算法”的集合体。数智技术赋能乡村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包括:地域性市场有限与流通性空间赋能、发展性知识需要与传播性技术赋能、劳动力解放渴求与管理性手段赋能、独立式熟人互助与连接性规模赋能、竞争性能力不足与生产性动力赋能、旧有模式低效运作与综合型模式创新赋能等。面对传统乡村庭院经济空间封闭、产业滞后、布局分散“、小农思维”、资源难取等问题的存在,应以数智技术与庭院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着力从经营主体、技术主体、制度安排、组织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着手,构建长效赋能机制,有效确保数智技术赋能渠道始终畅通。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清龙 李凯
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是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实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灿烂多元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本然旨归、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推进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不可忽视产业规模单一的“广度”困境、科技赋能缺失的“热度”困境、新型人才不足的“硬度”困境、文化价值偏离的“温度”困境以及文化品牌孱弱的“黏度”困境。纾解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要从立足差异性、注重集聚性、聚焦创新性、落实双效性、把握延展性着手,深挖民族文化资源以明确产业方向、统筹规划发展战略以增加产业产出、依托新兴科学技术以促进产业升级、统筹协调价值归属以助力产业发展、开发打造特色品牌以提升产业美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云霞 李峻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契合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求、平衡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内生动力与外在动力的必然选择、缓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有效供给与个性需求的内在要求。应以“创新驱动”系统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多维创新;以“自觉协同”有效强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多方联动;以“样态精准”合理满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多元需求;以“高度开放”积极践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多态融合;以“标准高效”适切衡量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多重效益,从而展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回应现实、应对挑战的高质量解题能力。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在于加强顶层设计,凝聚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质量变革的认知广度;落实以人为本,汇聚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动力变革的实在温度;依托村镇经济,积聚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效率变革的强大力度;嵌合乡土文化,归聚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价值变革的内驱深度。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芳
<正>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不断增加,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其可持续的发展,旨在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实现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由贺卫光、尹伟先、祁进玉等人编写的《民族地区发展与乡村振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6月)一书,通过对不同民族地区的调研和分析,探讨民族地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全书主要特点如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富瑞 张天兴 马富裕 夏文生 惠建庄 汤其林
庭院开发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农村商品经济的主要途径,也是农业区域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典型开发乡、村、户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对商水县庭院经济发展变化特点,开发模式和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对推动我省平原农区庭院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
庭院经济 种植业 养殖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婧
本文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表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痛点及文创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阐述,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赋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策略,旨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文化创意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仕蓉 张军以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地省份,同时又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综合水平低。本文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庭院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及效益评价,提出了喀斯特山区庭院循环经济优化导向模式。即喀斯特峰丛谷地的畜-沼-稻-果-鱼模式;丘陵平坝区的畜-沼-稻-鱼-桑-蚕模式;平坝传统农耕区的猪-沼-稻-酒-果模式;庭院景观型优化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仲威
实行农户庭院空间战略发展庭院经济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仲威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我力主在大田空间,采取主攻中低产田战略;在农村空间,实行农户庭院空间战略。我的观点是否具有理论性、学术性、超前性、实践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供同行评论与指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珙 张志军 常红军
农村庭院经济是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一个新的生产领域,它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农用利用其庭院周围特有的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劳力资源所形成的以商品经营为目的庭院种植业、庭院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等多种综合经营为主的庭院生产体系。庭院经济与大田经济、乡镇企业一块构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也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武威市清源镇从1988年开始,致力于发展庭院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全省庭院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