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7)
- 2023(15824)
- 2022(13100)
- 2021(12013)
- 2020(10162)
- 2019(23131)
- 2018(23233)
- 2017(44638)
- 2016(24501)
- 2015(27817)
- 2014(27878)
- 2013(27425)
- 2012(25468)
- 2011(23017)
- 2010(23665)
- 2009(22615)
- 2008(22494)
- 2007(20844)
- 2006(18676)
- 2005(16970)
- 学科
- 济(98693)
- 经济(98574)
- 管理(65704)
- 业(65330)
- 企(48882)
- 企业(48882)
- 农(39495)
- 方法(38566)
- 数学(33156)
- 数学方法(32729)
- 中国(31921)
- 财(27141)
- 农业(25510)
- 业经(25344)
- 制(24444)
- 学(20924)
- 地方(20722)
- 贸(19687)
- 贸易(19676)
- 银(19056)
- 银行(19015)
- 易(19010)
- 行(18226)
- 融(16921)
- 金融(16913)
- 体(16609)
- 理论(15920)
- 务(14953)
- 财务(14896)
- 财务管理(14850)
- 机构
- 学院(354211)
- 大学(351617)
- 济(142495)
- 经济(139146)
- 管理(128266)
- 研究(122508)
- 理学(108183)
- 理学院(106949)
- 管理学(104818)
- 管理学院(104176)
- 中国(95819)
- 京(75684)
- 科学(74308)
- 财(70536)
- 农(66563)
- 所(63589)
- 中心(57308)
- 研究所(56897)
- 江(56866)
- 财经(54249)
- 业大(52814)
- 农业(51377)
- 经(48822)
- 范(48695)
- 北京(48210)
- 师范(48204)
- 州(45339)
- 经济学(43600)
- 院(43350)
- 财经大学(39510)
- 基金
- 项目(221941)
- 科学(172125)
- 研究(166848)
- 基金(156530)
- 家(135854)
- 国家(134629)
- 科学基金(113098)
- 社会(103578)
- 社会科(97605)
- 社会科学(97574)
- 省(88742)
- 基金项目(81732)
- 教育(77195)
- 划(73994)
- 编号(71219)
- 自然(69897)
- 自然科(68220)
- 自然科学(68200)
- 自然科学基金(66925)
- 资助(63864)
- 成果(60299)
- 重点(50490)
- 课题(49986)
- 发(49395)
- 部(48570)
- 创(45619)
- 性(42950)
- 创新(42549)
- 项目编号(42229)
- 国家社会(42151)
- 期刊
- 济(170908)
- 经济(170908)
- 研究(109361)
- 中国(76178)
- 农(65935)
- 学报(57148)
- 财(55243)
- 科学(50708)
- 管理(46826)
- 教育(44371)
- 农业(43348)
- 大学(43202)
- 学学(40284)
- 融(38697)
- 金融(38697)
- 业经(31908)
- 技术(30510)
- 经济研究(27134)
- 财经(26933)
- 问题(23482)
- 经(23251)
- 业(21059)
- 贸(19042)
- 版(18820)
- 图书(18651)
- 商业(17471)
- 理论(17077)
- 技术经济(16762)
- 统计(16263)
- 国际(15835)
共检索到552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慧娟 郭云贵
流通业已经成为我国先导性、基础性的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流通业,流通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逐渐显现,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较为明显,造成城乡之间出现经济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流通市场分割,因此城乡之间流通业竞争力差距较为显著,不仅对流通业统筹长效发展形成影响,也对城乡一体化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促进城市流通业和农村流通业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流通产业 城乡一体化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文溥 唐文倩 王燕武
在中国即将步入高收入经济体、人口城市化率接近70%的经济发展新阶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当更加重视非农产业支援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以及财政对于乡村建设的作用。基于福建省永安市曹远镇22个村的村财收支数据调查发现,各村的村财收入主要依赖于政策性补助收入和“租金”收入,具有偶然性,缺乏持续性,难以承担起提供农村公共品及农民社会保障的重任;不同村之间收入差距悬殊,限制了公共品供给的公平性和村民最低水平福利的保障程度;现有的财政补贴提供方式缺乏公平性和普惠性,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存疑。因此,应当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制度,通过财政的经常性拨款,实现政府提供村级公共品服务,推动村域开放;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纳入这一体系;增加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比较收益,促进农地流转、资本与技术流入农业,振兴农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公共财政 城乡一体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纪德奎
我国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不均衡的历史导致城乡二元机制的形成,农村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给相对不足,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解决农村义务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华 王松磊
我国城乡一体化给乡村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公司下乡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难题。本文对公司下乡给乡村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公司下乡后的村一级自治组织即村委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现象。为了获得强有力的主体支撑、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必须从农民以及各种形式的农民自组织中借力,通过村委会与农民自组织的有机对接来承接"地气",实现村民自治力量的内在强化,由此走向真正的农村基层自治和乡村民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齐春莹 齐君伶
我国长期受到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形成城乡市场分割、城乡商贸流通不畅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农民的收入、农村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分析城乡商贸流通不畅的原因和商贸流通建设环境,提出建设城乡双向流通商贸体系:强化农副产品流通网络、构建高效互通的农产品信息网络、不断加强市场制度建设,以促进双向商贸流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双向流通 建设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广竹 李红平
本文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以重庆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选取重庆部分区县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重庆农村信息化存在设施配置不足,使用率低,信息平台流于形式等问题,同时,农村家庭信息化硬件设施不足,信息化意识欠缺及信息运用能力低制约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论文最后从农户需求的视角建议加强农村信息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建设,提升农户满意度,并重视农户信息化技能培训,提升农户信息化运用能力,从而推进重庆农村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重庆 农村信息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信科
全球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各国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划时代意义。我国顺应发展潮流,利用新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农业,是落实“数字中国”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多地深化数字化同农业领域融合,建立起多样化发展模式,但在平台建设、财政和研发投入以及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亟需巩固数字化转型支撑保障,为农业产业赋能添翼。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传统农业 数字化转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俊梁 史欢欢 林影 毛丹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统领三农发展的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则肩负着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使命。因此,检视长三角区域内部乡村振兴实施成效、制定一体化背景下各地的差异化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乡村振兴的内涵和长三角地区乡村发展的实践,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20个指标在内的乡村振兴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TOPSIS法测算了2018年沪苏浙皖乡村发展水平并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差异化策略。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宋颖杰 王维维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确立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2020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杨嵩
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从宏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从微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但当前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程中,还存在诸如培育对象识别机制不精确、内生动力不足、供需矛盾显著、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导致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变乏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从健全精准识别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完善内生动力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解决供需矛盾关系;实施第三方考核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四个方面着力,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蕾
数字经济时代下,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加快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助力城乡深度融合的关键。本文选取2013-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地区异质性特征。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金融可得性这一中介变量,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据此,提出驱动数字基础建设网络化发展、助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普惠化发展、推动地区间数字乡村建设均衡化发展的解决对策,以期助推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高水平建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龚毓烨
新乡贤作为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人才要素之一,必然会影响乡村振兴的效果,进而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破解产生影响。梳理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发现,对新乡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历史角度、能力角度、范围角度和时代角度来考察新乡贤的内涵;从乡村治理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乡村文化传承与社会道德引领功能等方面来考察新乡贤的效用。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对新乡贤缺乏法律意义上的角色定位、城乡人才循环机制不健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经济封闭性和传统小农思想的局限性等因素存在,极大地抵消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预期。要想发挥新乡贤在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可通过探索转变基层政府治理方式,合理定位新乡贤功能;赋予新乡贤一定的政治待遇,促进新乡贤与其余治理主体的交流协作;完善城乡人才要素自由流动的交流和激励机制;弘扬新乡贤文化,增强乡村的内在软实力;结合乡村发展实际情况吸纳和培育专业化的新乡贤,转变小农思想等方面入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玲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下补足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举措,能够促进城乡信息融合,为流通业一体化发展提供持续的动能支持。文章基于2014-2020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信息融合对流通业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城乡信息融合有利于推动流通业一体化发展,对物流和信息流一体化的正向影响最为明显。此外,城乡信息融合还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给区域范围内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带来良性循环。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城乡信息融合 流通业一体化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彩艳 刘修岩
通过构建市场可达性指标——市场准入,定量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引致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引致的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显著促进了乡村振兴,并且铁路比公路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大,来自省内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比来自国内其他地方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内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分别通过促进城乡人口流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降低城市间行政壁垒推动了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翔 辛绪红 王华
我国水果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水果生产国与消费国,近十年来,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当前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种植者生产投入增加与效益下降之间的矛盾,消费者对优质果品的需求与国产水果总体质量不高的矛盾,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产效益逐步下降、竞争能力相对较弱、优质化提升存在瓶颈等问题,对此建议,加强规划指导,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强化政策引导,激励生产主体向品质提升要效益;促进品牌建设,推进水果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协同发展;强化科技赋能,加强种质资源、技术装备开发应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水果产业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