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3)
2023(12044)
2022(9971)
2021(9369)
2020(7482)
2019(16666)
2018(16491)
2017(32082)
2016(17203)
2015(19087)
2014(18420)
2013(18108)
2012(16616)
2011(14845)
2010(15198)
2009(14177)
2008(13513)
2007(12251)
2006(10940)
2005(9731)
作者
(45078)
(38035)
(37770)
(35909)
(23985)
(18097)
(17105)
(14577)
(14362)
(13734)
(12913)
(12508)
(11814)
(11811)
(11686)
(11561)
(11441)
(11019)
(10906)
(10819)
(9417)
(9298)
(9021)
(8843)
(8677)
(8663)
(8467)
(8173)
(7737)
(7696)
学科
(63271)
经济(63205)
(55456)
(50417)
管理(43164)
农业(33565)
(31433)
企业(31433)
业经(22296)
中国(19988)
方法(19758)
(17400)
数学(16118)
数学方法(15877)
(15843)
地方(15662)
(14082)
贸易(14074)
(13931)
(13760)
农业经济(12748)
(12025)
及其(11068)
(11052)
银行(11045)
(10701)
(10617)
工作(10425)
(10255)
发展(10056)
机构
学院(232435)
大学(223081)
(96497)
经济(94264)
管理(90287)
理学(77214)
研究(76882)
理学院(76453)
管理学(75290)
管理学院(74839)
中国(60882)
(54585)
(45422)
(44637)
科学(44406)
农业(41122)
中心(37861)
(37531)
(37469)
业大(37254)
财经(33635)
研究所(33423)
(32009)
师范(31796)
(30599)
(29512)
北京(27777)
经济学(27684)
(26999)
(26337)
基金
项目(153099)
研究(122148)
科学(121156)
基金(108381)
(92409)
国家(91408)
科学基金(78611)
社会(78389)
社会科(73737)
社会科学(73721)
(62246)
基金项目(56752)
教育(54201)
编号(54179)
(50450)
自然(46078)
自然科(44992)
自然科学(44984)
成果(44690)
自然科学基金(44177)
资助(42027)
(36005)
课题(36000)
(33811)
重点(33775)
(32577)
(32120)
国家社会(31850)
(31787)
(31414)
期刊
(118870)
经济(118870)
研究(68058)
(60532)
中国(52335)
农业(40874)
(32320)
学报(32120)
科学(30692)
管理(29159)
教育(28284)
业经(27252)
(26797)
金融(26797)
大学(25944)
学学(24353)
技术(19039)
(18949)
经济研究(16646)
问题(16494)
图书(15907)
财经(15599)
农村(15451)
(15451)
农业经济(15437)
(13590)
(13214)
世界(12678)
书馆(11954)
图书馆(11954)
共检索到360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万君  姚娟娟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正从“送文化”向“种文化”与“送文化”相结合不断地完善优化。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支持不足与人才短缺、政策的执行效率有待提升、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仍不高。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效果需要加强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明确权责关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并健全政策执行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鹏飞  
农村公共体育是一种可以让大家娱乐消遣、增强身体素质的一个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发展直接展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当地人们的精神面貌。近些年来,河南省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快速发展。这个发展速度彰显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实力。在河南省经济与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南省农村的公共体育也在快速发展。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河南省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现状,针对它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困扰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传洲   李国辉   滕皓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利于乡风和美,乡村和谐。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关键时刻,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仍需要直面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有待补足、已有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仍有改善空间、配套公共服务发展较缓等问题,通过扩宽公共文化产品增量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统筹各项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等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协奎  唐文倩  于保成  
随着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顺利收官,乡村振兴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同地区的农村住房各具特色,但我国农村住房建设的不平衡发展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宜居的需要。通过分析我国乡村振兴中农村住房发展现状,剖析农村住房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提升农村住房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峰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共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服务"三农",从教育供给侧层面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保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不断提升涉农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以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产业、技术和文化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杨嵩  
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从宏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从微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但当前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程中,还存在诸如培育对象识别机制不精确、内生动力不足、供需矛盾显著、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导致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变乏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从健全精准识别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完善内生动力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解决供需矛盾关系;实施第三方考核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四个方面着力,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伟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经过精准扶贫,全国的农村地区实现了脱贫摘帽,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减贫奇迹。此后,中央成立了国家乡村振兴局,拉开了乡村振兴大幕。从扶贫到乡村振兴,农村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党支部+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农户”为主的产业运营新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提升产业运营水平,具有多方面的运营优势。但同时,在产业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主体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以及空间地理劣势等问题,从而制约农村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因此,从组织、运营视角完善产业运营新模式,有利于以乡村产业兴旺为抓手,巩固脱贫产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早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洪成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农村社区教育承担着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及社区居民素质、搞好精准扶贫、促进农业技术转化与推广、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需要新途径、新对策,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突出特色品牌建设可以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俊华  王阳  
目前,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优化调整农村产业政策是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的关键,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以2013年1月—2021年7月中央层面发布的121份农村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结构、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政策工具法和PMC政策效力评价模型,对农村产业政策的成效与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存在"局部聚集"现象;政策工具呈现"重环境型、轻需求型";政策效力整体处于良好及以上,部分政策在政策受众、政策作用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梳理政策退出、延续、升级、新增的优化调整清单,提出政策优化调整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慧敏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了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制定了时间表、绘制了路线图。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笔者将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新政加以梳理,为乡村振兴之路上,加快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雁  周伟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生态文明为目标,加强农村绿水青山建设,不仅是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促进“美丽农村”实现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生态意识不足、组织实力不足,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工业化质量低,发展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必须推进“文化适应性”乡村战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从而全面塑造“美丽乡村”文化,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关乎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整体进程,应在乡村振兴中具备以点带面的"点睛"与带活全局的"铸魂"功能。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以政策体系及结果的低效、失效为特点的功能性失灵问题,表现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空心化与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空无化。应从供给逻辑、主体、路径等层面系统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确立以供需平衡为导向的服务逻辑,通过还权赋能重塑农民主体性,基于合作治理增加社会化供给,进而超越功能性失灵,充分发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岱  杨佳骏  柏群  饶静  姜文  
本文结合西部农村电商发展遇到的瓶颈,提出以城乡共同配送和区域公共品牌为依托的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探索产能共享、物流共享的环境,以及通过制度设计激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等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嵩  赵栓  李明  
相较于传统的块(片)状供地,"点状供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地供应方式,可有效降低项目开发的用地成本,有利于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成为统筹解决乡村产业振兴项目落地实施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梳理"点状供地"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方相关探索实践,总结了"点状供地"的政策内涵及管控、审批方式,并就进一步完善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晓龙  
着力推动“形神”相融,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结构基本形成,但其“形散”乃至“神散”的问题逐渐显现。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形神”相融,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新型供给机制。由乡村文艺自组织、村两委组织、村民小组村贤理事会和农民家庭等自主参与集合而成的农村“自主文化社会”中,行政化供给错位为其创造发展空间,市场化供给缺位为其提供发展机遇,互助文化延续为其营造参与氛围,家庭代际连接为其赋予经济基础。农村“自主文化社会”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文化供给机制,能够释放成本低廉、内容丰富、辐射面广的“高福利”简约治理成效,除有公益性与市场性、乡土性与现代性、创新性与融合性、自主性与组织性等复合性内在特质的“硬支撑”外,还与乡村社会关系良性互动的“软保障”密切相关。厘清农村“自主文化社会”这一新型公共文化供给机制,对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供需动态平衡,避免多中心、“形神”不融合供给弊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