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9)
2023(15231)
2022(13139)
2021(12434)
2020(10132)
2019(23425)
2018(23338)
2017(45555)
2016(24472)
2015(27441)
2014(27409)
2013(26858)
2012(24924)
2011(22511)
2010(22520)
2009(20648)
2008(19838)
2007(17598)
2006(15657)
2005(13310)
作者
(68423)
(57058)
(56404)
(54064)
(36422)
(27259)
(25842)
(22260)
(21720)
(20408)
(19521)
(19165)
(18101)
(17909)
(17485)
(17373)
(16964)
(16861)
(16220)
(16175)
(13997)
(13953)
(13664)
(13109)
(12727)
(12651)
(12629)
(12587)
(11393)
(11238)
学科
(96671)
经济(96559)
(69080)
管理(68629)
(54046)
企业(54046)
方法(39832)
(37220)
数学(34204)
数学方法(33768)
中国(26625)
地方(24552)
农业(24548)
(24488)
业经(24286)
(19531)
(18745)
(16981)
贸易(16971)
(16595)
(16411)
理论(15469)
环境(15278)
(14964)
技术(14764)
(14413)
银行(14381)
(14243)
财务(14178)
财务管理(14151)
机构
学院(341370)
大学(339683)
管理(137943)
(135143)
经济(131894)
理学(119499)
理学院(118123)
管理学(116238)
管理学院(115581)
研究(113900)
中国(84808)
(72522)
科学(69350)
(61850)
(55672)
(55196)
中心(52832)
(50803)
研究所(50166)
业大(49992)
财经(49123)
(47958)
师范(47647)
北京(45686)
(44642)
农业(42171)
(41904)
(41452)
经济学(39095)
师范大学(38449)
基金
项目(234967)
科学(185699)
研究(176985)
基金(169698)
(145792)
国家(144471)
科学基金(125256)
社会(111530)
社会科(105402)
社会科学(105378)
(91636)
基金项目(91188)
教育(80439)
自然(80085)
自然科(78159)
自然科学(78143)
自然科学基金(76722)
(76711)
编号(74484)
资助(68012)
成果(60466)
重点(51794)
(51625)
(51018)
课题(50611)
(48466)
创新(44962)
国家社会(44933)
教育部(44576)
项目编号(44549)
期刊
(155202)
经济(155202)
研究(101902)
中国(65815)
(54874)
学报(49304)
管理(48453)
科学(48111)
(45003)
教育(39995)
大学(38280)
农业(37045)
学学(35825)
(31583)
金融(31583)
技术(28793)
业经(28479)
经济研究(22766)
财经(22519)
问题(20722)
(19184)
图书(19093)
(16689)
理论(16613)
科技(16395)
现代(16346)
(16095)
资源(16052)
技术经济(15785)
实践(15363)
共检索到502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峰  张梦然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社区居住空间营建已经成为影响乡村振兴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乡村生产模式、生活方式转变前后社区空间特征的研究,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快速且高效地发展、提升乡村社区整体空间品质、促进乡村社区与城市协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天津市乡村社区居住空间的分析研究,运用建筑计划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乡村社区居住空间特征及规律,为乡村社区居住空间营建提出相应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睿  
文章结合“三生”空间功能协调规划,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用地保障,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以天津市段截庄村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规划探索,根据所在村庄的影像数据、规划数据和自主调查等相关数据,对不同的空间要素按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种类型进行空间要素功能的识别与分类;然后,基于段截庄乡村空间载体的识别,建立以村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要素为对象的“空间适应性”评价体系;最后从“三生”协调融合的创新角度,提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建议:北部区域,以生态空间为绝对主导;中部区域则以生活空间为主,生态空间为辅进行优化建设;南部区域以生产空间为主,生活空间为辅,并最终总结出其对乡村振兴的启发与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姬翠梅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往往被忽视。而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本文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以及综合指数法,从多方面构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16-2020年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两系统高度耦合,存在较强互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菁  毛艳飞  张良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振兴乡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应从整体上进行战略布局,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应注重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和生态宜居环境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林娟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乡村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文化传承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本文详细分析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促进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全面实现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丹婷  
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坚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这项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之源与灵魂所在。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起到关键作用。文章结合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针对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过程中出现的三类问题,分别是物理维度上的空间规划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精神维度上的机制不全面、价值内涵浅薄等问题,以及社会维度上的文化单向输出、参与主体单一且孤立等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构路径与方法。第一,在建构物理空间过程中应科学规划空间、整合空间资源;第二,在建构精神空间过程中应建设长效机制、打造文化符号;第三,在建构社会空间过程中应实现向双向互动模式的转型,同时协同多元力量主体共同参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姗姗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提出了总体要求,这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要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撑起乡村振兴战略"台柱子"。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首先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乔陆印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乡村差异性与发展分化原则,科学识别乡村类型、明晰乡村振兴导向,对于编制区域乡村振兴规划与分类施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村域尺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尺度,但囿于微观尺度统计数据与基础资料的缺乏,亟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乡村类型识别方法体系。论文简要解析了影响村庄分布、演进与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据此构建乡村振兴村庄类型识别指标体系,并按照"自然因素→振兴潜力→发展现状→资源基础"的逻辑思路逐级识别乡村主导类型。结果表明:①自然因子限制了村落的基本格局与演变方向,经济区位决定了村落的发展潜力与转型能力,二者在村落演进与乡村振兴中起到决定性作用;②从农户视角看,村落的空间区位效能是否适应农户生产生活需求和生计方式,决定了农户居住场所是否发生空间迁移,并通过闲置废弃宅基地得到呈现;③将长子县村庄识别为城郊融合型、集聚提升型、传统农业型、特色保护型、搬迁撤并型5类,结合不同的乡村振兴模式提出相应的发展导向与振兴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分类施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文斌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乡村的治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作为有效推动乡村发展,推进依法治国和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因素,乡村治理成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在乡村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必须从提高自治主体治理水平,夯实乡村治理经济发展基础,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支撑体系,实现以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的现代化科学治理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希   张茜   张汝婷   盛韵琦   舒馨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乡村旅游人才短缺和人才培养路径不完善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本文以湖南省为例,系统分析了湖南省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优势、培养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湖南省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对策。研究表明,湖南省具有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优质的培养平台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构建了全方位联动的在职培训和立体化的“双创”孵化培养模式,稳步提升了湖南省乡村旅游领域人才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然而,湖南省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乡村旅游师资不足、乡村旅游本土课程开设不足、复合创新型人才紧缺、人才培养合作衔接不畅等问题。因此,为推进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加强师资培训、开设乡村旅游特色课程、实施复合型创新型紧缺人才工程、健全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等优化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彦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乡村治理对推动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强化巩固基层执政基础、提高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治理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与约束:治理主体和村民主体性缺失、治理体制尚待完善、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缺乏动力及主体法治观念不强。由此提出乡村有效治理的推进策略:激励农民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充分活化利用乡村社会资源;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增强干群法治观念,培育和弘扬乡村德治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洪成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农村社区教育承担着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及社区居民素质、搞好精准扶贫、促进农业技术转化与推广、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需要新途径、新对策,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突出特色品牌建设可以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雁  周伟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生态文明为目标,加强农村绿水青山建设,不仅是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促进“美丽农村”实现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生态意识不足、组织实力不足,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工业化质量低,发展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必须推进“文化适应性”乡村战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从而全面塑造“美丽乡村”文化,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长宁  汪浩  
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引我国农业、农村未来30年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目前已基本迈进服务经济时代,因此,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该产业长期处于粗放发展的状态,乡村旅游企业普遍亏损经营,旅游者满意度较低。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供应链的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构建了基于社区服务共享中心的乡村旅游供应链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的思路与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慧  李和勇  张锦秋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乡村发展迎来了新局面,而特色产业构建与经济发展在乡村社区永续发展中的驱动力作用倍受关注。论文基于当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将城市养老问题与近郊乡村发展结合起来,从人、文、地、产、景五个方面,探讨"享老"产业驱动下城郊乡村社区再生营建策略,以期为我国近郊乡村社区的永续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