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3)
- 2023(16183)
- 2022(13981)
- 2021(13047)
- 2020(10679)
- 2019(24477)
- 2018(24296)
- 2017(46712)
- 2016(25653)
- 2015(28628)
- 2014(28850)
- 2013(28144)
- 2012(25845)
- 2011(23594)
- 2010(23872)
- 2009(21752)
- 2008(21161)
- 2007(18867)
- 2006(16773)
- 2005(14558)
- 学科
- 济(102055)
- 经济(101943)
- 管理(70310)
- 业(69599)
- 企(54074)
- 企业(54074)
- 方法(42136)
- 农(37395)
- 数学(36401)
- 数学方法(35908)
- 中国(28687)
- 地方(26301)
- 财(25063)
- 农业(24798)
- 业经(24421)
- 学(23288)
- 制(19142)
- 环境(18139)
- 理论(17490)
- 策(16879)
- 贸(16797)
- 贸易(16789)
- 易(16242)
- 和(16077)
- 银(15505)
- 银行(15462)
- 发(15377)
- 划(15168)
- 技术(15134)
- 行(14806)
- 机构
- 学院(362988)
- 大学(360441)
- 管理(141719)
- 济(141236)
- 经济(137837)
- 研究(125415)
- 理学(122788)
- 理学院(121289)
- 管理学(119149)
- 管理学院(118453)
- 中国(91240)
- 科学(79150)
- 京(76857)
- 财(64424)
- 农(63274)
- 所(62817)
- 研究所(57427)
- 中心(56633)
- 业大(55182)
- 江(54529)
- 财经(51332)
- 范(51261)
- 师范(50840)
- 北京(48379)
- 农业(48326)
- 经(46655)
- 院(46166)
- 州(44206)
- 经济学(41246)
- 师范大学(40820)
- 基金
- 项目(250750)
- 科学(197255)
- 研究(184740)
- 基金(180395)
- 家(157328)
- 国家(155951)
- 科学基金(133614)
- 社会(115695)
- 社会科(109391)
- 社会科学(109364)
- 省(99014)
- 基金项目(96215)
- 自然(86607)
- 教育(84753)
- 自然科(84503)
- 自然科学(84483)
- 划(83178)
- 自然科学基金(82921)
- 编号(76424)
- 资助(73376)
- 成果(62389)
- 重点(56387)
- 发(54636)
- 部(54622)
- 课题(53178)
- 创(51428)
- 创新(47867)
- 科研(47298)
- 国家社会(47016)
- 教育部(46428)
- 期刊
- 济(161126)
- 经济(161126)
- 研究(106303)
- 中国(70952)
- 农(61556)
- 学报(57923)
- 科学(54689)
- 管理(49962)
- 财(46056)
- 教育(44743)
- 大学(43968)
- 农业(41692)
- 学学(41482)
- 融(32544)
- 金融(32544)
- 技术(30283)
- 业经(28806)
- 经济研究(23930)
- 财经(23927)
- 问题(21118)
- 经(20382)
- 业(19421)
- 图书(18307)
- 版(18065)
- 科技(17848)
- 资源(17647)
- 理论(16613)
- 现代(16578)
- 技术经济(16469)
- 实践(15273)
共检索到531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仝晓晓 井渌
生态康养小镇是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新型实践平台与重要载体,但在其开发建设中对地产模式的过度依赖造成了康养空间普遍缺乏对抗变化的综合应对能力,导致乡村生态资源不同程度地流失。文章以推动乡村生态环境和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从生态康养小镇的韧性空间构成出发,通过营造模糊空间、可变空间、协作空间、留白空间等弹性空间,结合集约高效的多功能适老化康养建筑及附属服务设施设计,实现多功能农业、多样化康养和地域文化特色体验等多重服务价值,以此提升康养小镇应对乡村未来发展变化的动态平衡能力,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和康养全产业链的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婉音 宁国辉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双线推进,将绿色理念融入农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且生态农业正在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产业效应。生态农业是高效生态创新型农业,不仅可推动农业经济高效发展,还可显著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必须强化乡村生态文明发展建设,以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为核心,生成生态农业战略实施叠加经济振兴的双向效应。本文就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农业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环成
康养小镇建设不仅迎合了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同时,作为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发展。近些年,在政策支持下,康养小镇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具有推动我国乡村产业完善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康养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开展探讨,在分析康养小镇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康养产业链完善和乡村产业支撑等几方面给出康养小镇未来发展策略,为发挥康养小镇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康养小镇 老龄化 康养产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晓霞 王梅雪 庄均强
以广西为例,实证研究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以构建地域特色模式为抓手,从创新理念、平台搭建、完善体系、整合资源、推进合作五个方面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构建的策略,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高校 创新创业生态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晓晴 宋官东
高水平人才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当前在高水平人才赋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才引进与留用的难题、培养体系的不完善、人才使用环境的欠佳以及产学研融合的不足。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高水平人才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乡村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深入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从政策、环境、资源等多方面出发,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赋能策略。通过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本土人才培训体系、优化人才使用环境以及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可以为高水平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激发高水平人才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水平人才 赋能策略 人才引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宝玲
特色产业小镇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各地区的发展实践中,特色产业小镇体现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特别是在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进程中,特色产业小镇通过推动乡村产业融合、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乡村就业渠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考量,分析了产业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以辽宁省喀左县紫陶特色产业小镇为例,阐述了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产业小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 特色小镇 资源优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杜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发展、新部署、新要求,是当前和今后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关键词:
“三农” 模具小镇 乡村振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景新 支晓娟
中国农村全面复兴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推进中国乡村振兴进入地域空间重构和综合价值追求的新阶段。农业产业多元价值追求拓展到农村地域空间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现代化推向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同步规划建设新阶段,农民与市民的收入水平、生活品质、权益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全面缩小;农村地域空间内同时嵌入了"四化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等多重愿景,伟大复兴中国梦赋予"乡村振兴"的重大历史使命将逐步实现。下一步,应该以县域为单
关键词:
特色小镇建设 乡村振兴 空间重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维浩
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在政策支持层面,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生态产品提供更多税收优惠、补贴等,推动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市场运作层面,通过建立功能完备的市场平台,将生产者、消费者及相关服务机构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在技术创新层面,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有效提升生态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在产业协同层面,生态产品企业应积极寻求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共同推动生态产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丹婷
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坚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这项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之源与灵魂所在。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起到关键作用。文章结合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针对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过程中出现的三类问题,分别是物理维度上的空间规划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精神维度上的机制不全面、价值内涵浅薄等问题,以及社会维度上的文化单向输出、参与主体单一且孤立等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构路径与方法。第一,在建构物理空间过程中应科学规划空间、整合空间资源;第二,在建构精神空间过程中应建设长效机制、打造文化符号;第三,在建构社会空间过程中应实现向双向互动模式的转型,同时协同多元力量主体共同参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工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晓
乡村振兴视角下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对乡村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目前,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仍然存在监管不足、定价标准缺乏统一性等问题。结合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及市场结构等相关理论,分析了生态产品定价的方法及框架。以农村旅游及农产品为案例,对这两类生态产品定价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市场供需及需求弹性对生态产品定价具有重要意义,内在价值评估可提升生态产品的附加值,竞争格局能够影响竞争战略的决策。最后,提出了优化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产品 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雁 周伟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生态文明为目标,加强农村绿水青山建设,不仅是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促进“美丽农村”实现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生态意识不足、组织实力不足,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工业化质量低,发展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必须推进“文化适应性”乡村战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从而全面塑造“美丽乡村”文化,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地区 生态文明 美丽乡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长宁 汪浩
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引我国农业、农村未来30年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目前已基本迈进服务经济时代,因此,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该产业长期处于粗放发展的状态,乡村旅游企业普遍亏损经营,旅游者满意度较低。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供应链的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构建了基于社区服务共享中心的乡村旅游供应链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的思路与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 供应链整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春
区域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及品牌化建设当中,农产品包装优化是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在区域特色农产品包装升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与现实矛盾,归纳农产品包装优化的“四化”基本思路:标准化、体系化、差异化、信息化,并提出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绿色理念促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促设计升级、信息手段助新功能等对策建议,助力区域农业品牌化建设及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区域特色农产品 产业化 包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玉霞 汪圣
推进农村社区教育不仅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调研山东青岛市、潍坊市、泰安市基础上,梳理了三地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理路,发现农村社区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即发展空间失衡、理性认知和参与不足、工作队伍人员匮乏及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数字化发展较为落后、教育评价体系尚未成熟等。为此,应基于政策供给和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强化教育理念和内生动力,积极进行人才引进和培训,提供数字化平台和技术,完善评价体系等,多措并举以优化农村社区教育。
关键词:
农村社区教育 乡村振兴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