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73)
2023(16514)
2022(13690)
2021(12529)
2020(10364)
2019(22771)
2018(22567)
2017(44055)
2016(23739)
2015(26284)
2014(25901)
2013(25759)
2012(23660)
2011(21422)
2010(21981)
2009(21135)
2008(20978)
2007(19240)
2006(17464)
2005(15885)
作者
(67281)
(56106)
(55996)
(53167)
(35644)
(26826)
(25329)
(21571)
(21044)
(20293)
(19113)
(18656)
(18002)
(17783)
(17453)
(17086)
(16598)
(16433)
(16406)
(15983)
(13955)
(13953)
(13563)
(12942)
(12729)
(12639)
(12568)
(12563)
(11288)
(11168)
学科
(104430)
经济(104306)
(97510)
管理(78842)
(78526)
企业(78526)
(51621)
方法(39760)
业经(34487)
农业(34245)
(32733)
数学(31286)
数学方法(30976)
中国(29326)
(24936)
地方(22743)
(21277)
财务(21249)
财务管理(21219)
(21113)
企业财务(20081)
技术(19362)
(19278)
贸易(19265)
(18784)
(17811)
银行(17799)
(17505)
(17179)
(17147)
机构
学院(348095)
大学(337517)
(150039)
经济(147012)
管理(137465)
理学(117364)
理学院(116203)
管理学(114652)
管理学院(113982)
研究(113137)
中国(91946)
(72612)
(69470)
(66211)
科学(64959)
(56361)
财经(56149)
(55111)
中心(52922)
(50753)
农业(50312)
业大(50283)
研究所(50166)
经济学(44693)
(43484)
北京(43244)
(42951)
师范(42628)
财经大学(40759)
经济学院(40344)
基金
项目(219759)
科学(175463)
研究(167623)
基金(159975)
(136786)
国家(135405)
科学基金(117782)
社会(109524)
社会科(103490)
社会科学(103470)
(87799)
基金项目(83768)
教育(75032)
自然(72477)
(71473)
自然科(70821)
自然科学(70803)
编号(69611)
自然科学基金(69565)
资助(63923)
成果(56329)
(49619)
(49055)
重点(48674)
(48024)
课题(47450)
国家社会(45014)
(44766)
创新(44216)
(44184)
期刊
(180421)
经济(180421)
研究(104238)
中国(69553)
(68272)
(57267)
管理(53228)
科学(47106)
学报(46345)
农业(45734)
(40569)
金融(40569)
大学(36827)
业经(35586)
学学(35330)
教育(32918)
技术(30023)
财经(28028)
经济研究(27179)
问题(24136)
(24110)
(23439)
技术经济(18873)
(18368)
商业(17606)
现代(17414)
世界(17307)
(17254)
农村(16593)
(16593)
共检索到534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达  温涛  
政策性农业担保是新时期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完善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体系中的重点任务。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担保在提升金融包容性、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帮助农村居民增收致富上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反担保实质功能不强、考核监管体系不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设计不合理、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滞后、保障措施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下一步应从以下五大方面完善政策性农业担保的制度设计:一是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设计,科技赋能推动农业担保技术革新;二是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强化风险识别和防控,规范“业务离农”现象;三是健全政府、银行、担保公司间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四是优化担保制度构建,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担保机构服务质量;五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完善配套保障措施,优化组织协调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郑晶  
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机构(以下简称"农担公司")的出现,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农业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农担公司这一角色定位也被写入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该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国家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依法完善乡村资产抵押担保权能,改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玉霞  汪圣  
推进农村社区教育不仅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调研山东青岛市、潍坊市、泰安市基础上,梳理了三地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理路,发现农村社区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即发展空间失衡、理性认知和参与不足、工作队伍人员匮乏及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数字化发展较为落后、教育评价体系尚未成熟等。为此,应基于政策供给和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强化教育理念和内生动力,积极进行人才引进和培训,提供数字化平台和技术,完善评价体系等,多措并举以优化农村社区教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纪芬  
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缺抵押、少担保、风险高仍是困扰金融资本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在对现有广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政策以及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等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梳理当前全区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在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提出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海波  李苍舒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农业政策目标,针对三农领域实施的特殊金融制度性安排。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融资手段和优惠存贷利率,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进行资金扶持。实践表明,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方式必须不断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与地方政府特色优势产业和特殊担保方式相结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婉音   宁国辉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双线推进,将绿色理念融入农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且生态农业正在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产业效应。生态农业是高效生态创新型农业,不仅可推动农业经济高效发展,还可显著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必须强化乡村生态文明发展建设,以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为核心,生成生态农业战略实施叠加经济振兴的双向效应。本文就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迪力努尔·阿力木  
现代农业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城乡融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顶层设计不健全,扶持补贴政策缺位,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低位运行等现实症结,制约了现代农业长效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超强引擎,以政策支持为根本保障,以金融投入为重要支撑,以国际农业发展经验为重要参考,更高效地服务于我国现代农业转型,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注入持久动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晓晴   宋官东  
高水平人才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当前在高水平人才赋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才引进与留用的难题、培养体系的不完善、人才使用环境的欠佳以及产学研融合的不足。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高水平人才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乡村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深入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从政策、环境、资源等多方面出发,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赋能策略。通过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本土人才培训体系、优化人才使用环境以及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可以为高水平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激发高水平人才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兴艺   谢闯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号角,勾画了未来三农经济高效率发展的蓝图,要求各地区落实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坚定地朝着农民富裕、农村振兴的方向迈进。智慧农业作为未来农业形态的核心趋势,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在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凭借云计算及智能化管理技术和手段发展智慧农业,能够切实提升农业产品生产质量,实现农业全面升级目标。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红松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各服务供给主体在自身及彼此协同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因此,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使各服务供给主体克服自身局限并协同发挥作用,才能最终形成合力,高效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农业生产性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瑞  
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本应契合乡村振兴的要求,进而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必然。但是,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思维观念滞后、投入主体单一和供给结构失衡等诸多内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因此,亟需突破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实践困境,从根本上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逸风  
如何实现农产品营销的快速增长,这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了助力农产品营销的动力因素,与乡村振兴的发展内在要求相契合。为了更好地探究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媒体助力农产品营销的相关情况,首先分析了基于新媒体视域下农产品营销的主要特征,指出了目前新媒体在农产品营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系统论述了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媒体助力农产品营销的有效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晓霞  王梅雪  庄均强  
以广西为例,实证研究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以构建地域特色模式为抓手,从创新理念、平台搭建、完善体系、整合资源、推进合作五个方面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构建的策略,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保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群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农业创新发展速度较快,涌现出沭阳县域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盱眙龙虾地标特色农产品品牌创新发展模式、锡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模式等典型模式,可为其他地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发展现代农业要调整发展理念,构筑核心竞争力,基于功能区战略实现新布局,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拓展农业合作新的增长点。同时,要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创新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多层次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化税银互动;重视乡村人才振兴,为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吕盈  彭伟奇  
面临的机遇资金需求庞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将产生庞大的金融需求,为农发行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职能定位使然。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配置工具和贯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农业政策性金融通过提供长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