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3)
- 2023(16619)
- 2022(14212)
- 2021(13140)
- 2020(10861)
- 2019(24849)
- 2018(24375)
- 2017(47078)
- 2016(25261)
- 2015(28271)
- 2014(28394)
- 2013(27941)
- 2012(25572)
- 2011(23192)
- 2010(23591)
- 2009(22363)
- 2008(21039)
- 2007(18677)
- 2006(16748)
- 2005(14842)
- 学科
- 济(102990)
- 经济(102847)
- 管理(76287)
- 业(75386)
- 企(61168)
- 企业(61168)
- 方法(41905)
- 数学(36178)
- 农(36164)
- 数学方法(35784)
- 中国(32041)
- 财(30732)
- 融(28761)
- 金融(28757)
- 银(27651)
- 银行(27611)
- 制(26894)
- 行(26559)
- 业经(26110)
- 地方(25151)
- 农业(24061)
- 学(22016)
- 务(19278)
- 财务(19204)
- 财务管理(19169)
- 企业财务(18270)
- 体(17500)
- 理论(16424)
- 贸(16413)
- 贸易(16397)
- 机构
- 大学(358339)
- 学院(357886)
- 济(142860)
- 管理(141498)
- 经济(139545)
- 理学(121767)
- 理学院(120396)
- 研究(119033)
- 管理学(118438)
- 管理学院(117781)
- 中国(95966)
- 京(75975)
- 科学(71972)
- 财(69677)
- 农(59172)
- 所(59001)
- 中心(56109)
- 财经(54865)
- 江(53543)
- 研究所(53243)
- 业大(52390)
- 经(49753)
- 北京(47890)
- 范(46877)
- 师范(46483)
- 农业(45024)
- 州(43517)
- 院(43468)
- 经济学(43331)
- 财经大学(40788)
- 基金
- 项目(243349)
- 科学(191941)
- 研究(180710)
- 基金(177036)
- 家(153165)
- 国家(151822)
- 科学基金(130840)
- 社会(115438)
- 社会科(109298)
- 社会科学(109271)
- 省(94980)
- 基金项目(94231)
- 自然(83185)
- 教育(81443)
- 自然科(81159)
- 自然科学(81143)
- 自然科学基金(79672)
- 划(79320)
- 编号(74370)
- 资助(71693)
- 成果(60741)
- 重点(54283)
- 部(53576)
- 发(52176)
- 课题(50749)
- 创(50390)
- 制(48034)
- 国家社会(47644)
- 创新(47033)
- 教育部(46090)
- 期刊
- 济(162427)
- 经济(162427)
- 研究(107486)
- 中国(74359)
- 农(57871)
- 学报(55069)
- 财(53719)
- 科学(52272)
- 管理(50831)
- 融(46423)
- 金融(46423)
- 大学(42665)
- 学学(40417)
- 农业(37933)
- 教育(37335)
- 技术(28863)
- 业经(28152)
- 财经(27069)
- 经济研究(23851)
- 经(22961)
- 问题(21065)
- 理论(18282)
- 版(17554)
- 业(16900)
- 科技(16853)
- 实践(16732)
- 践(16732)
- 图书(16612)
- 技术经济(16168)
- 现代(16133)
共检索到537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杨 孙蕊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经营权性质和担保形式,对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法律制度提出完善建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1)现行法下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属性为物权,融资担保形式为抵押。(2)地上农作物原则上不纳入抵押权效力范围,但农业设施等其他地上构筑物除外。(3)土地经营权抵押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更能确保交易安全。(4)合理限制承包方对流转合同的单方解除权可以保障抵押权稳定。(5)通过执行程序实现抵押权时,价值较小的土地经营权不宜坚持拍卖优先原则;增加强制管理这一实现方式,并允许与拍卖程序并行。研究结论:土地经营权是农地财产归属与利用相分离的结果,基于权利结构与权利客体的特殊性,其融资担保制度不能被一般规则所涵括。在未来出台的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立法中,应当在给予土地经营权人更多法律保护的基础上兼顾其他主体利益,并针对不同特点的土地经营权采用相适应的担保权利实现方式,促进融资担保功能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秀鹏
放活土地经营权旨在盘活农村土地的生产要素价值,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于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但面临法律与现实双重困境。破解困境的对策主要在于激活土地经营权的活力,使其市场流通性显著增加。法律规范层面应将土地经营权限定为物权,对其设立及其抵押权的设立采登记生效模式,且应明确抵押权的客体就是土地经营权本身。社会实践层面应构建规范的流转市场,引入第三方专业的价值评估机构,并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运仓 申倩芳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土地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因此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是“三农”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当前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建议通过制定专门法、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相应保险制度来予以完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经营权 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中杰
由于我国"三农"资金短缺的状况较为严重,农村融资需求强烈,各地陆续出现诸如农村房屋及宅基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的担保融资及其他权利质押融资等对农村融资担保法律制度的改革性尝试。然而,目前我国农村融资担保的法制障碍仍未完全消除,操作细则和配套机制也尚未完善,无法满足农村社会经济的现实需求。对农村融资担保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应当引入新的价值理念,保持农村融资担保多元功能间的协调性,完善农村融资担保的主体运作机制和配套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广华 毋彤彤
研究目的:探究乡村振兴视域下,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法律规制。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研究结果:基于防控农地流转风险的法政策考量,《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5条对工商资本设定了"资格项目审查"和"管理费用收取"等多项法律规制。依法理视角检视,上述规制存在"审查范围过宽易于诱发违约"、"管理费用收取缺乏充足法理依据"等诸多不合理性。研究结论:为完善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法律规制,首先应限缩审查范围、取消"管理费用收取",同时通过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制度、健全土地经营权市场退出机制等综合举措加以制度上的统筹规划,以期实现政策鼓励与法律规制的动态平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名峰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动产的价值不断增加,动产成为现代信用交易中日益重要的担保资源。美国是世界上动产担保制度最为发达的国家,动产融资占小企业融资的70%,其发达的信用经济得益于以美国统一商法典所建构的动产担保交易体系。本文将我国与美国的动产担保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检讨我国动产担保法律制度的缺失,以期对于完善我国动产担保法律制度有所借鉴。
关键词:
动产担保 担保公示 登记制度 比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卜祥瑞
动产登记的目的是在一物多押的情况下,防止参与的金融机构之间互不知情,因此国家建立统一的登记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中国目前的动产资产达到50万亿~70万亿元,金融机构每年短期贷款余额30万亿元左右,其中动产担保贷款只有5万亿~10万亿元,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连峰 黄英
当前农业生产片面追求耕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其本身具有的生态价值,导致耕地被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面临的不利影响愈发严重。为有效协调农业经济发展与耕地生态保护的冲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势在必行。然而,当前我国的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在内生的立法架构和外化的运行目的方面均存在问题,亟待完善。本文通过汲取西方相关制度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实情况,探讨完善我国特色的耕地补偿法律制度,以实现农村“生态振兴”宏伟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耕地保护 生态补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付琪琪
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制度既满足了农业经营者的融资需求,也盘活了农村土地资产以及发展了新型农业,对助力乡村振兴大有裨益。然而,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制度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除发达地区外,其他地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践明显运行不畅,风险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中存在抵押物相关风险、违约风险以及抵押权实现风险,对抵押物相关风险的防范可从化解评估风险、价值波动风险,合理限制承包方单方解除权来应对。对违约风险可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分险等方面进行防范。尽管对土地经营权抵押权实现方式问题存有争议,但是不应否定传统抵押权实现方式即折价、拍卖、变卖在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中的适用,同时可运用创新管理、托管等创新方式,结合诉讼程序和非讼程序、庭内实现和庭外实现方式多角度、多方面促进抵押权的高效实现,促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践的开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经营权 抵押融资 风险防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付琪琪
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制度既满足了农业经营者的融资需求,也盘活了农村土地资产以及发展了新型农业,对助力乡村振兴大有裨益。然而,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制度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除发达地区外,其他地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践明显运行不畅,风险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中存在抵押物相关风险、违约风险以及抵押权实现风险,对抵押物相关风险的防范可从化解评估风险、价值波动风险,合理限制承包方单方解除权来应对。对违约风险可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分险等方面进行防范。尽管对土地经营权抵押权实现方式问题存有争议,但是不应否定传统抵押权实现方式即折价、拍卖、变卖在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中的适用,同时可运用创新管理、托管等创新方式,结合诉讼程序和非讼程序、庭内实现和庭外实现方式多角度、多方面促进抵押权的高效实现,促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践的开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经营权 抵押融资 风险防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改芹
“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农地权利分置制度”“进一步放活经营权”。当前土地经营权性质悬而未决的状态及相关配套制度等欠缺不利于法律统一适用,不利于农地流转秩序稳定和农民利益保护。完善土地经营权释放土地要素活力,后续立法应以司法解释形式明确土地经营权性质,以“农地流转法定保险”代替“风险保障金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等相关配套。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经营权流转 立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甜甜 杨云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经营权可以设立融资担保,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自设融资担保的客体存在争议。从规范层面入手,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包括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两项权利,后者可基于包含关系成为融资担保的客体,不违反物权法定原则。土地经营权担保价值通常体现为土地流转价格,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自设担保时价值较稳定,但在土地经营权人设立担保时,担保价值取决于其是否支付流转对价,影响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的实施效果。土地经营权人可以约定方式将土地上其他财产一并纳入担保财产范围,对融资担保客体进行适当扩张,增强融资担保设立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树荣
土地整治之于乡村振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秉持长期形成的"城市偏向",只为攫取农村土地指标,不顾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善,土地整治就可能沦为"拆村"运动,把乡村振兴做成"夹生饭"。如果土地整治的目标能够导向"乡村振兴",在制度设计合理、集成系统健全、土地整治力度(主要是农民集中居住度)与乡村转型阶段(主要是农民对土地依附度)相适应的条件下,土地整治就有可能激活乡村,在产业、村庄、农民和治理等方面引发连锁反应,助推乡村平稳有序转型。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民集中居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忠奎
当前各地试行的"三权"抵押融资担保业务,对缓解农业生产经营者融资难的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相关顶层设计的缺失应依赖物权法定缓和理论之应用予以填补。"三权"抵押融资担保业务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充分推行,则需要与其相关的法律激励体系之构建予以保障,并以农村内生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目标。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补贴、片面强调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在"三权"抵押融资中的作用,无益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经营者融资难的困境,而且与农村内生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相背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传华
土地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核心的制度,关系着农村发展和农民生存。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进程加剧,农村土地经营权能否抵押成为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国城乡二元体系下,土地承载了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土地承包经营权究竟能否抵押融资,如何进行抵押融资等却在实践操作中遭遇了很多困难。为了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亟需进行抵押担保制度创新,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建立与市场挂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变更机制等,同时在金融制度和法律制度方面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益进行保障。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抵押担保 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