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5)
2023(11182)
2022(9292)
2021(8662)
2020(6735)
2019(14504)
2018(14078)
2017(26633)
2016(14277)
2015(15555)
2014(14774)
2013(14418)
2012(12815)
2011(11855)
2010(11912)
2009(11129)
2008(10323)
2007(9376)
2006(8526)
2005(7359)
作者
(37766)
(32358)
(31860)
(30127)
(19807)
(15482)
(14113)
(12336)
(12059)
(11118)
(10877)
(10680)
(9909)
(9842)
(9833)
(9745)
(9450)
(9342)
(9173)
(9118)
(7928)
(7814)
(7799)
(7423)
(7327)
(7073)
(7065)
(7038)
(6457)
(6340)
学科
(61957)
经济(61903)
(49937)
(43609)
农业(33481)
管理(33209)
(22560)
企业(22560)
业经(20201)
地方(19827)
中国(17248)
方法(16717)
数学(14575)
数学方法(14381)
(13524)
农业经济(12762)
(12217)
(12090)
(10203)
发展(10014)
(9996)
(9836)
(9738)
农村(9718)
(9531)
贸易(9521)
环境(9465)
地方经济(9180)
(9178)
(9147)
机构
学院(194628)
大学(183438)
(79368)
经济(77634)
管理(72987)
研究(66720)
理学(63330)
理学院(62645)
管理学(61605)
管理学院(61244)
(52167)
中国(52142)
科学(40619)
农业(39238)
(37030)
业大(34452)
(32723)
(32644)
中心(32599)
(31090)
研究所(29549)
(27216)
师范(27020)
财经(25408)
(24513)
农业大学(24011)
(23750)
(23046)
(22965)
经济管理(22634)
基金
项目(134572)
科学(107112)
研究(105084)
基金(95405)
(82743)
国家(81889)
科学基金(70186)
社会(68144)
社会科(63980)
社会科学(63963)
(56226)
基金项目(50684)
教育(46689)
编号(45911)
(45382)
自然(41709)
自然科(40677)
自然科学(40668)
自然科学基金(39885)
成果(36074)
资助(35440)
(32632)
课题(31247)
(31243)
重点(30631)
(29187)
(28759)
国家社会(27992)
(27326)
发展(26971)
期刊
(99607)
经济(99607)
(59238)
研究(52856)
中国(43970)
农业(40040)
学报(28717)
科学(28428)
业经(24687)
大学(23011)
(22839)
教育(22649)
学学(22161)
管理(22149)
(20862)
金融(20862)
(18069)
技术(16801)
农业经济(15281)
农村(15072)
(15072)
问题(13937)
经济研究(12918)
(12432)
财经(11216)
资源(11176)
世界(10686)
经济问题(10647)
社会(10321)
农村经济(9947)
共检索到293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炜  赵烁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不仅履行了对村域禀赋要素和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统筹,更成为村治模式的改良因子,使得治理生态系统的重构与新主体的深度嵌入成为可能。农民合作社嵌入乡域治理蕴含了关系嵌入、功能嵌入和结构嵌入三重路径:关系嵌入以信任为首要前提,以协作为过程表征,以竞争为辅助信号;功能嵌入以组织的价值属性能够满足治理需求为基础,可区分“本源功能嵌入”与“溢出功能嵌入”;结构嵌入具有高阶属性,侧重强调主体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中心性”位置。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农民合作社嵌入基层治理的双重显性要素,基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强弱程度及其不同组合,既可识别农民合作社“组织脱嵌”的风险,也可区分农民合作社关系嵌入、功能嵌入或结构嵌入的差异性样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悦  
现阶段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基层组织涣散、产业结构不完善、经济发展缓慢、公共事务受关注度不高等现象。农民合作社可以呈现出多项乡村治理优势,能够满足乡村治理实践工作开展,以农民为主体能够发挥资源共享作用,使得农民个体力量得到有效集中,从而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推广。本文梳理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具体嵌入背景,结合相应原因,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建议,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晓哲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探索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的农村产业融合,对于激发小农组织化潜能、提升农业产出效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合作社带动产业融合的政策调整可以看出,农民合作社经历了初期起步、产业破壁、快速发展与带动农村三产融合等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合作社展现出了资源整合、乡村治理和农民增收的独特优势。然而,当前合作社还面临着规模较小、配套机制不完善、利益关系松散等问题,必须从壮大合作社规模、优化各项制度保障体系以及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等方面着手,构建农民合作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体现出了经营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法律规定不够完备、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供给侧结构不科学、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功能和作用,应当采取壮大发展规模、完善组织架构、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优化供给侧结构、健全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慈教进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十九大以来,农村农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农民合作社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现已进入了转型阶段,农民合作社数量增多,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合作社存在规模小、人才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服务链条不完整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政府引导规范管理、与高校建立人才输送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健全合作社服务体系等路径提升农民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连刚  陈天庆  文枚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农民合作社通过发挥自身经济功能可推动乡村发展,并不断向社会领域拓展和延伸,已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通过分析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基于嵌入性视角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三重路径,即资本嵌入、政治嵌入和文化嵌入,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即规范合作社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雯雯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之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精英俘获"、普通社员主体性发挥不够、管理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佳希  
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村人才的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面临着培育对象、培育主体、培育政策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应该通过增能突出其主体地位、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构建科学的培育体系、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路径进行优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义  
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其中农民的现代化是关键所在。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应担负起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导者、现代生活方式的引领者、现代农业科技的使用者和农村民主自治的实践者等多重职能,且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不过,虽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集中体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而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燕  卢东宁  
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给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和要求,从职业道德和民主法治角度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与路径。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应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引领者、乡村现代生活方式与乡风文明的倡导者、农村现代科技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传承者、乡村民主自治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践行者。研究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围绕"爱农"精神、"懂农"能力、"强农"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等方向展开。因此,需要调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具体路径主要有:在培育内容上,注重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相结合;在培育方式上,强化培育方法与措施的精准性;在培育体系上,构建基础教育与示范实践相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培育管理上,建立制度引领与政策扶持相协调的管理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瞿冰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共同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目前农民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着城乡收入差距鸿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乡村振兴的人才匮乏等诸多挑战,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以基层党组织引领、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发展农村经济、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等路径来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凤霞  
本文以农村经营方式转变为切入点,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主要论述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二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实现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炜达  李鑫  赵欣云  
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既是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层面的具体实践,也是支撑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举措,其生成逻辑具有多重向度。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法律制度不健全、农民群体法治意识淡薄、司法资源供给不足等诸多障碍。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以权力规制、权利保障为核心,夯实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基础,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加强农村基层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基层法治理念培塑,籍以助推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向纵深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吕建春  
乡村对人才有着强烈渴求,专家人才也有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和服务基层的愿望。理顺专家服务基层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逻辑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专家服务基层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升农业农村科技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此,需从顶层政策设计高度优化专家服务基层路径,最终促进不同面向的乡村振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吕建春  
乡村对人才有着强烈渴求,专家人才也有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和服务基层的愿望。理顺专家服务基层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逻辑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专家服务基层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升农业农村科技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此,需从顶层政策设计高度优化专家服务基层路径,最终促进不同面向的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