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30)
- 2023(17651)
- 2022(15157)
- 2021(14253)
- 2020(11677)
- 2019(26530)
- 2018(26648)
- 2017(50521)
- 2016(27621)
- 2015(30923)
- 2014(30658)
- 2013(29957)
- 2012(26976)
- 2011(24598)
- 2010(24796)
- 2009(23171)
- 2008(22344)
- 2007(19714)
- 2006(17724)
- 2005(15552)
- 学科
- 济(110505)
- 经济(110361)
- 业(79201)
- 管理(76700)
- 企(57853)
- 企业(57853)
- 农(52204)
- 方法(42670)
- 数学(36753)
- 数学方法(36305)
- 农业(34730)
- 业经(30101)
- 中国(29974)
- 财(28398)
- 制(26552)
- 地方(25858)
- 学(22023)
- 体(19017)
- 贸(18195)
- 贸易(18185)
- 银(17694)
- 易(17654)
- 银行(17654)
- 理论(17295)
- 环境(17032)
- 行(16896)
- 融(16669)
- 金融(16664)
- 发(16404)
- 技术(16369)
- 机构
- 学院(384105)
- 大学(380335)
- 济(152528)
- 管理(149714)
- 经济(149107)
- 研究(130118)
- 理学(129358)
- 理学院(127917)
- 管理学(125724)
- 管理学院(125009)
- 中国(98401)
- 京(80634)
- 科学(80204)
- 农(75806)
- 财(71045)
- 所(65029)
- 业大(60976)
- 中心(59652)
- 研究所(58828)
- 江(58166)
- 农业(57922)
- 财经(55268)
- 范(52416)
- 师范(51979)
- 北京(50426)
- 经(50174)
- 院(47021)
- 州(46488)
- 经济学(44382)
- 师范大学(41631)
- 基金
- 项目(261858)
- 科学(206162)
- 研究(196892)
- 基金(187959)
- 家(163092)
- 国家(161623)
- 科学基金(138680)
- 社会(123969)
- 社会科(116995)
- 社会科学(116967)
- 省(103937)
- 基金项目(99822)
- 教育(89822)
- 自然(87626)
- 划(86376)
- 自然科(85487)
- 自然科学(85470)
- 自然科学基金(83911)
- 编号(82901)
- 资助(75269)
- 成果(67613)
- 重点(58825)
- 部(57473)
- 发(57439)
- 课题(56915)
- 创(54459)
- 制(51320)
- 创新(50730)
- 国家社会(50670)
- 教育部(49040)
- 期刊
- 济(177479)
- 经济(177479)
- 研究(114803)
- 中国(80623)
- 农(76549)
- 学报(59951)
- 科学(56084)
- 财(53406)
- 管理(52447)
- 农业(51638)
- 教育(47802)
- 大学(46564)
- 学学(43902)
- 融(36325)
- 金融(36325)
- 业经(34056)
- 技术(33338)
- 财经(26313)
- 经济研究(25786)
- 业(24351)
- 问题(23784)
- 经(22458)
- 版(20231)
- 科技(18586)
- 图书(18246)
- 理论(18024)
- 技术经济(17649)
- 现代(17611)
- 资源(17162)
- 世界(16566)
共检索到574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雨晴 张立恒
农村宅基地是保障农村民众生产生活、维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能够有效维护农户合法权益,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条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众多农民宅基地被长时间荒废,却依然被“保留”“留存”,农村宅基地制度已滞后于时代发展,对农村持续发展、农业产业链完善形成约束。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重点,剖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宅基地改革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宅基地 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商梦雅 李江
当前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以使用权流转为着力点,要实现宅基地的合理配置依赖于使用权的流转。运用法经济学效率与公平两大价值目标,在构建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体系过程中寻找效率与公平的契合点,创建市场交易机制、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借助资源匹配化解农村发展要素的短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第一,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各项权利的立法工作;第二,构建完善的宅基地产权制度;第三,坚持价值选择防范路径内卷化:第四,规范现代化的宅基地管理体系;第五,建设全方位的配套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自然过渡,加快乡村经济振兴,助推城乡融合。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制度 价值选择 现实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勇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乡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制度变迁的"内卷化"提示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性。目前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的关键在于还权赋能,着眼点在于走出宅基地保障维稳功能的惯性及财产功能限制性的"双重困境",打破农民与农村宅基地之间的"脐带"关系,进一步细化和充实宅基地产权权能,将宅基地权能由目前的"两权"拓展为可以促进宅基地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及加快农民市民化和乡村振兴的"三权",并按照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思路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城镇化 农村宅基地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东辉 万子涵 侯美鹏 杜志章
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经过一段时间试点,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主要面临着农民腾退意愿不高、村集体回收能力不足以及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推动该机制进一步完善,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好农民切身利益;再就是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既要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也要防范化解可能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此外,还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重点明确宅基地的物权属性和法权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并强调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政策思路。尽管这一政策思路甫一提出,也曾有"语惊四座"之效应,但短暂的学术讨论与争议后,业界便已基本形成共识,确认"三权分置"是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制度 宅基地使用权 集体所有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2018年5月5日,由《中国土地科学》、《土地科学动态》编辑部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经济分会、成都市郫都区土改办主办,由成都农交所郫都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协办的"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14所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专家领导以及四川大学的
关键词:
研讨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龙友
近期,笔者先后对江西省余江县、安徽省金寨县、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浙江省义乌市和湖南省浏阳市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就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关于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方式问题调查:余江县多措并举,引导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如: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提高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公信力;优先鼓励在城镇已稳定就业的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或自愿放弃申请宅基地而进城落户;给予多宅或多占宅基地的农民一定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超 谭峻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宅基地功能演变历史,理清宅基地三大功能演变趋势,即政治稳定功能保持不变,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削弱,经济财产功能日益凸显。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参考上述宅基地功能演变路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保持政治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差别化宅基地制度设计;加快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激活农民手中土地财产。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宅基地功能 宅基地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川 李建强 林楠 杨雨山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政策虽然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但现有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区政策对于探索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对国外产权界定、市场交易、治理结构以及居民点建设进行阐释,再从我国宅基地使用制度的变迁、制度障碍及改革着力点、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效果3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结果发现,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提升了农民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缓解了宅基地闲置、一户多宅和低效利用等问题,但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仍然以政府主导为主,缺乏考虑农民的利益诉求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制度改革 政策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川 李建强 林楠 杨雨山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政策虽然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但现有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区政策对于探索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对国外产权界定、市场交易、治理结构以及居民点建设进行阐释,再从我国宅基地使用制度的变迁、制度障碍及改革着力点、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效果3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结果发现,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提升了农民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缓解了宅基地闲置、一户多宅和低效利用等问题,但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仍然以政府主导为主,缺乏考虑农民的利益诉求和保障机制。因此,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政策还应该针对农民的实际诉求,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谨慎推进改革速度。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制度改革 政策 研究进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欢
现行立法就农村宅基地继承问题所作的规定存在诸多模糊、不确定甚至冲突问题,导致学界出现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农村宅基地继承不仅成为客观事实,更具有重要价值。现行农村宅基地继承制度存在着主体身份受限制、客体范围不明确、期限未确定以及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农村宅基地继承制度,要扩大继承主体、明确客体范围和继承期限、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关键词:
宅基地继承 制度构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美球 黄唱 张婷 郭细根 刘桃菊
研究目的:系统剖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逻辑,并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系统推论。研究结果: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已难以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逻辑起点,构建有效的“三权分置”制度体系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逻辑目标,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顺应人们对乡村高品质居住生活空间的需求、统筹好宅基地保障功能与资产功能的关系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逻辑主线。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改革必须兼顾宅基地制度自身的特殊性及其改革的敏感性,改革路径主要包括:一是聚焦于制度建设,并确保制度能得以落实;二是以系统思维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并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三是立足于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破解宅基地利用与管理中的难题;四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提升其行使所有权人的能力,并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其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方林 朱大威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抓手之一。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存在的闲置率高、权能受限、混乱无序、确权颁证缓慢等阻点问题,总结了典型省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提出了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主要内容和选择策略。
关键词:
宅基地 改革 路径 案例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