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6)
- 2023(17496)
- 2022(15068)
- 2021(14181)
- 2020(11631)
- 2019(26310)
- 2018(26347)
- 2017(49684)
- 2016(27322)
- 2015(31062)
- 2014(31006)
- 2013(30529)
- 2012(28263)
- 2011(25727)
- 2010(26200)
- 2009(24133)
- 2008(23311)
- 2007(20807)
- 2006(18777)
- 2005(16791)
- 学科
- 济(113849)
- 经济(113727)
- 业(77677)
- 管理(72031)
- 企(54564)
- 企业(54564)
- 农(52354)
- 方法(42243)
- 数学(35924)
- 数学方法(35452)
- 农业(34872)
- 中国(34351)
- 地方(30667)
- 业经(29394)
- 财(25388)
- 学(23752)
- 制(22059)
- 贸(19562)
- 贸易(19548)
- 理论(19038)
- 易(18879)
- 发(18430)
- 银(18392)
- 银行(18342)
- 技术(18170)
- 环境(17623)
- 行(17622)
- 融(17235)
- 金融(17233)
- 和(16956)
- 机构
- 学院(387659)
- 大学(382928)
- 济(151976)
- 管理(149088)
- 经济(148352)
- 研究(135088)
- 理学(127700)
- 理学院(126235)
- 管理学(123948)
- 管理学院(123268)
- 中国(102659)
- 科学(84729)
- 京(83135)
- 农(79187)
- 所(69213)
- 财(68122)
- 业大(62508)
- 研究所(62438)
- 中心(62169)
- 农业(60537)
- 江(60484)
- 范(55256)
- 师范(54760)
- 财经(52963)
- 北京(52737)
- 州(49030)
- 院(48557)
- 经(47980)
- 省(44069)
- 师范大学(43481)
- 基金
- 项目(258636)
- 科学(202457)
- 研究(194089)
- 基金(183077)
- 家(159138)
- 国家(157657)
- 科学基金(134409)
- 社会(120031)
- 社会科(113156)
- 社会科学(113127)
- 省(104303)
- 基金项目(97357)
- 教育(89091)
- 划(86525)
- 自然(85475)
- 自然科(83404)
- 自然科学(83388)
- 编号(82587)
- 自然科学基金(81832)
- 资助(74272)
- 成果(67520)
- 发(59599)
- 重点(58288)
- 课题(57372)
- 部(56179)
- 创(53757)
- 创新(49982)
- 科研(48404)
- 国家社会(48234)
- 项目编号(47951)
- 期刊
- 济(181587)
- 经济(181587)
- 研究(116770)
- 中国(86347)
- 农(79589)
- 学报(62062)
- 科学(57948)
- 农业(53971)
- 教育(53417)
- 管理(52982)
- 财(49681)
- 大学(47371)
- 学学(44415)
- 融(38062)
- 金融(38062)
- 技术(35392)
- 业经(34925)
- 经济研究(26055)
- 业(25832)
- 财经(24790)
- 问题(24534)
- 经(21195)
- 图书(21190)
- 版(20140)
- 科技(19286)
- 技术经济(18635)
- 资源(18351)
- 理论(18002)
- 现代(17595)
- 世界(17358)
共检索到595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海芳 郭跃军
农村内生发展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仍然普遍落后于城市,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集体观念弱化、治理体系松散和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持续发展,未来应明确集体土地产权、发挥村庄能人的领导带头作用、充分利用技术等先进要素、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生发展能力 农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娜 麦思超
农村智慧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能够赋能乡村振兴。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国农村智慧物流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技术、智慧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构建及人才专业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赋能乡村振兴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在剖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农村智慧物流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提升农村智慧物流的技术水平、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优化农村智慧物流行业的标准化体系、进一步优化物流网络体系等,以期推动农村智慧物流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村智慧物流 乡村振兴 物流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冀
农村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受到了国家的关注与重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深挖农村治理存在的不足,逐个攻破,探索农村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的相关策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 治理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新时代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农村要素市场配置不均衡,资源不足和绿色低碳要求,农业生产效率相对低下等都制约和影响着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村要素市场配置;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低碳农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化 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秋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于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呈现出政府支持明显加大但外部支撑仍显薄弱、培育工作不断深化但培育体系有待健全、培育范围不断扩大但培育主体有待挖掘的状况。应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的契机,发挥政府职能、优化外部环境,构建科学的培育体系、提高培育的精准性,拓宽培育主体来源、不断培育新能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培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扬 乐晶
在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特殊阶段,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农村人口技能素质、促进乡村内生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将"资本"引入到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出"技能资本"的概念:技能资本的在体化、集体化和象征化过程从本质上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对于丰富农村内生资源、提升农民内在参与以及重构乡村社会认同的价值意蕴,形成"资源—参与—认同"的乡村内生发展逻辑理路。最后,从技能资本视域出发,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欣 杜敏
语言具有的多种属性与功能使语言能力的提升成为消除贫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国、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推普工作仍然是农村语言能力建设的第一要务。不仅要持续提升村民的普通话习得能力、普通话交际能力,还要提高现代社会对村民更高层级语言能力的要求,即适应新业态的语言传播能力、语言信息处理能力、语言的自我管理能力。要将语言能力的提升与村民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注重结合大数据、智能化等在农牧业使用所形成的新业态,提升村民全面发展所需的各种语言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文勇
从共生的视角审析,农村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存在与发展的空间,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共生性质的生态关系。然而,在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角色的迷失与错位;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供需对接脱节;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保障环境缺失等生态之殇。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应正确定位,回归农村职业教育"为农而教"的价值本体性;立足需求,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的供需对接;强化于境,营建"软、硬"兼具的共生发展保障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佳希
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村人才的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面临着培育对象、培育主体、培育政策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应该通过增能突出其主体地位、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构建科学的培育体系、建立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路径进行优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制约因素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燕 卢东宁
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给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和要求,从职业道德和民主法治角度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与路径。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应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引领者、乡村现代生活方式与乡风文明的倡导者、农村现代科技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传承者、乡村民主自治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践行者。研究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围绕"爱农"精神、"懂农"能力、"强农"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等方向展开。因此,需要调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具体路径主要有:在培育内容上,注重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相结合;在培育方式上,强化培育方法与措施的精准性;在培育体系上,构建基础教育与示范实践相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培育管理上,建立制度引领与政策扶持相协调的管理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艳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有效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而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从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主要路径,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打下夯实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培育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义
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其中农民的现代化是关键所在。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应担负起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导者、现代生活方式的引领者、现代农业科技的使用者和农村民主自治的实践者等多重职能,且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不过,虽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集中体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而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内涵 价值 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实 杨宏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推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对改变农村地区消费市场结构,提高农村地区服务消费产业质效,扩大农村居民服务消费比重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实现农村服务消费的“质”与“量”齐升,依然有待深入检验。本文首先从理论视角分别考察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居民消费服务比重提升及农村服务消费产业优化的内在机理,结合频数分析法对关键变量进行量化测算,并采用面板数据对三个核心变量的数量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有效优化农村服务消费产业,同时也能提高农村居民服务消费比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在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农村服务消费产业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从控制变量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控制变量对优化农村服务消费产业优化有显著正向作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维持当前农村消费升级趋势,优化农村服务消费产业的重要手段,必须因地制宜、全面覆盖,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语心
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而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创新型农村经济形态,两者在产权体系、发展模式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通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因此,应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宜娟
农村老年教育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振兴的重要辅助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农村老年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与严峻挑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应通过理念赋新、制度赋规、供给赋能、社会赋力构建农村老年教育的新发展理路,通过扩大规模、优化配置、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提升教育效益实现农村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体现适农化、乡土化、数字化推动农村老年教育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