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59)
2023(20742)
2022(17234)
2021(16055)
2020(13172)
2019(29660)
2018(29504)
2017(56233)
2016(30714)
2015(34483)
2014(34394)
2013(33906)
2012(31071)
2011(28057)
2010(28487)
2009(26750)
2008(26307)
2007(23830)
2006(21604)
2005(19647)
作者
(89442)
(74284)
(73969)
(69872)
(47214)
(35537)
(33500)
(29019)
(28253)
(26725)
(25217)
(25111)
(23690)
(23615)
(22890)
(22643)
(21927)
(21826)
(21434)
(21223)
(18633)
(18522)
(18011)
(17217)
(16705)
(16681)
(16631)
(16518)
(14998)
(14780)
学科
(131466)
经济(131303)
(107032)
管理(95075)
(87280)
企业(87280)
(52713)
方法(50407)
数学(39964)
数学方法(39497)
业经(38924)
中国(38916)
(36035)
农业(35112)
地方(31926)
(27074)
(25285)
(23517)
财务(23427)
财务管理(23384)
技术(22968)
理论(22910)
(22802)
贸易(22785)
(22349)
企业财务(22106)
(22048)
(21161)
银行(21117)
(20281)
机构
学院(440950)
大学(435937)
(178311)
经济(174347)
管理(173170)
研究(149906)
理学(147659)
理学院(146038)
管理学(143662)
管理学院(142853)
中国(116621)
(94232)
科学(91494)
(82733)
(81780)
(75963)
(69482)
中心(68712)
研究所(68269)
业大(66725)
财经(64360)
农业(62482)
(59677)
北京(59645)
师范(59164)
(58242)
(55862)
(53992)
经济学(52009)
(47958)
基金
项目(288732)
科学(228056)
研究(216222)
基金(207530)
(179629)
国家(177924)
科学基金(153427)
社会(137138)
社会科(129557)
社会科学(129522)
(114905)
基金项目(109660)
教育(98008)
自然(97060)
(95058)
自然科(94782)
自然科学(94762)
自然科学基金(93055)
编号(90421)
资助(83719)
成果(73450)
(65446)
重点(64491)
(62837)
课题(62071)
(61093)
创新(56533)
国家社会(56042)
项目编号(54061)
科研(54004)
期刊
(213627)
经济(213627)
研究(133232)
中国(93698)
(80581)
学报(67032)
管理(66839)
(64777)
科学(63929)
农业(54283)
教育(52504)
大学(51633)
学学(48544)
(44511)
金融(44511)
技术(40012)
业经(39692)
财经(31507)
经济研究(31323)
问题(28495)
(28094)
(27067)
技术经济(22785)
图书(22698)
(21991)
现代(21083)
科技(20983)
商业(20421)
世界(20223)
理论(20161)
共检索到680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新时代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农村要素市场配置不均衡,资源不足和绿色低碳要求,农业生产效率相对低下等都制约和影响着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村要素市场配置;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低碳农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丰安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农业生态治理现代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经济收益,提高农户综合素质,培养农业环保意识,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等。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目前中国农业环境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个别基层环保执法懈怠,农民环保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农业高科技人才短缺,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污染等。因此,推进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生态治理现代化,应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基层环保执法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农民生态意识;建立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大科技投入,落实资金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益龙  
实施乡村振兴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推进路径进行理论辨析,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要通过农业变革,实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村现代化的真实内涵则是乡村主体性的维续和乡村新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即以粮食安全为核心、以农户为主体、由农民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的多样性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沛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取得很大成就。本文从农村党的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和完善财政支持保护体系等6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辽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娜  麦思超  
农村智慧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能够赋能乡村振兴。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国农村智慧物流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技术、智慧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构建及人才专业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赋能乡村振兴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在剖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农村智慧物流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提升农村智慧物流的技术水平、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优化农村智慧物流行业的标准化体系、进一步优化物流网络体系等,以期推动农村智慧物流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亮亮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本文依据可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原则,从农药化肥使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农田面积和农民收入四个方面建立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水足迹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估价以及农民收入的经济效益分析等四种评价方法,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制定绿色农业政策、提供农民培训和教育、投资并支持技术创新、增加市场需求、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统筹各领域资源,协调各方力量,通过产业、市场、科技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更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当前,全社会已经形成了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共识,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全面推动绿色转型,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海芳   郭跃军  
农村内生发展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仍然普遍落后于城市,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集体观念弱化、治理体系松散和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持续发展,未来应明确集体土地产权、发挥村庄能人的领导带头作用、充分利用技术等先进要素、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瑾  张金星  
为揭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基于熵权TOPSIS法对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使用标准差椭圆和Kernel密度估计法探察其时序变化态势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全国范围内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农业数字化的综合系统和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数字化应用子系统发展潜力最大。从时间演变序列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逐年增大,但中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却在不断缩小。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区位分布总体呈“偏东北—偏西南”走向,空间形态呈明显“高—低”集聚特征,三大区域空间集聚形态同全国保持一致。据此,应挖掘各区域农业数字化应用潜能、发挥各区域“先富带动后富”效应、激发各区域协同转型升级动能,以此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提高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瑾  张金星  
为揭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基于熵权TOPSIS法对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使用标准差椭圆和Kernel密度估计法探察其时序变化态势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全国范围内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农业数字化的综合系统和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数字化应用子系统发展潜力最大。从时间演变序列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逐年增大,但中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却在不断缩小。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区位分布总体呈“偏东北—偏西南”走向,空间形态呈明显“高—低”集聚特征,三大区域空间集聚形态同全国保持一致。据此,应挖掘各区域农业数字化应用潜能、发挥各区域“先富带动后富”效应、激发各区域协同转型升级动能,以此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提高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每年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18年的新年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乡村振兴谈两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第一是为什
关键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兴元  鲍曙光  孙同全  
“十三五”时期,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资金规模持续增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规模显著扩大,形式不断创新,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的组织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逐步多样化。但是土地、融资、人才和科技瓶颈是社会资本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投资效率不高,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政府过度干预加大政策风险,资本下乡监督管理机制严重滞后。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扩展的威廉姆森经济治理分析框架,对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点、现状与问题做以较为全面的分析。总体上看,在“十四五”时期,应创新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操作方案,加快健全社会资本下乡的用地、人才和融资保障机制,吸引、培养和保护更多的企业家型人才,健全社会资本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社会资本参与政策环境,健全利益联结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和完善农业产权市场,增强投资吸引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玉友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在城强乡弱语境下展开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自信危机,提升自信是农村教育现代化推进的重要议题。乡村振兴特别是乡村振兴对接脱贫攻坚背景下,亟须重新思考农村教育现代化自信问题,不断加强价值自信、实践自信与理论自信。在价值定位上,农村教育现代化需要从其目标群体规模、服务对象功能以及自身人类学意义方面,加强农村教育现代化价值重要性挖掘,确立价值自信。在实践改进上,农村教育现代化需要反思输血式现代化,优化"在地化"现代化,探索共生型现代化,推进农村教育实践思维方式反思,提升实践自信。在理论探索上,农村教育现代化在其方法论上,需要推进逻辑思辨、经验行动、实证实验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理论建设,强化农村教育现代化理论规范自觉,增强理论自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群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农业创新发展速度较快,涌现出沭阳县域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盱眙龙虾地标特色农产品品牌创新发展模式、锡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模式等典型模式,可为其他地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发展现代农业要调整发展理念,构筑核心竞争力,基于功能区战略实现新布局,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拓展农业合作新的增长点。同时,要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创新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多层次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化税银互动;重视乡村人才振兴,为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寒  
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构建,为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文章在简要概述乡村振兴背景的基础上,说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根据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优化建议及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冀  
农村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受到了国家的关注与重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深挖农村治理存在的不足,逐个攻破,探索农村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的相关策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