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18)
2023(18847)
2022(15787)
2021(14362)
2020(11875)
2019(27056)
2018(26332)
2017(50069)
2016(27294)
2015(30404)
2014(30261)
2013(30150)
2012(28144)
2011(25627)
2010(26133)
2009(24765)
2008(24704)
2007(22575)
2006(20285)
2005(18465)
作者
(80839)
(67819)
(67790)
(63644)
(42791)
(32708)
(30832)
(26542)
(25635)
(24407)
(23074)
(22707)
(21642)
(21379)
(21132)
(20763)
(20576)
(20076)
(19575)
(19404)
(16993)
(16840)
(16551)
(15557)
(15358)
(15349)
(15138)
(15113)
(13843)
(13659)
学科
(124533)
经济(124393)
(100109)
管理(84515)
(80667)
企业(80667)
(52297)
方法(47622)
数学(38112)
数学方法(37706)
业经(36822)
中国(35009)
农业(34749)
(33710)
地方(31428)
(24427)
(22225)
(22089)
财务(22037)
财务管理(21995)
(21605)
贸易(21588)
技术(21384)
(20953)
(20870)
企业财务(20778)
理论(19643)
环境(19391)
(18897)
(18731)
机构
学院(399880)
大学(391888)
(166378)
经济(162849)
管理(154139)
研究(136927)
理学(131274)
理学院(129783)
管理学(127686)
管理学院(126935)
中国(106835)
(85357)
科学(83976)
(80340)
(75814)
(70344)
(64089)
中心(63837)
研究所(63292)
业大(62511)
农业(61818)
财经(58799)
北京(53962)
(53067)
(52658)
师范(52164)
(50397)
经济学(49290)
(48882)
(45160)
基金
项目(258592)
科学(203757)
研究(191553)
基金(184816)
(160373)
国家(158864)
科学基金(136543)
社会(122454)
社会科(115737)
社会科学(115703)
(104927)
基金项目(97853)
(86471)
自然(85965)
教育(85927)
自然科(83936)
自然科学(83912)
自然科学基金(82389)
编号(79331)
资助(73877)
成果(63344)
(61197)
重点(58303)
(55871)
(55822)
课题(54867)
创新(51630)
国家社会(50167)
(50012)
发展(49384)
期刊
(200167)
经济(200167)
研究(116046)
中国(85759)
(79715)
学报(60995)
(60554)
科学(58439)
管理(58176)
农业(53727)
大学(46516)
学学(44033)
教育(41848)
(39789)
金融(39789)
业经(38295)
技术(37236)
经济研究(29332)
(28588)
财经(28468)
问题(26671)
(24604)
技术经济(22305)
(20748)
商业(19516)
世界(19272)
资源(19124)
现代(19057)
(18997)
统计(18849)
共检索到616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姬翠梅  
[目的]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期为该区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构建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2010—2020年京津冀及其各区域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结果](1)2010—2020年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其中贡献率最大的是环境友好,其次是农村发展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贡献率最小。(2)区域发展相同点:2020年京津冀3地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不大,表现为协同发展趋势,并且3地区均表现为环境友好贡献率最大,资源利用变化趋势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区域发展不同点:3地农业绿色发展变化趋势、变化幅度和变化的时间点不同,河北表现为更大的变化幅度,尤其是生态保护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结论]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尤其表现在化肥、农药减施和地膜回收等方面,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提升。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如农业水资源和节水灌溉面积不足,水土流失治理水平、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从区域差异看,北京资源利用水平较低,天津和河北生态保护水平较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资源利用仍然是主要短板,其次是生态保护和农村发展,创新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仍然任重道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亮亮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本文依据可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原则,从农药化肥使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农田面积和农民收入四个方面建立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水足迹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估价以及农民收入的经济效益分析等四种评价方法,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制定绿色农业政策、提供农民培训和教育、投资并支持技术创新、增加市场需求、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统筹各领域资源,协调各方力量,通过产业、市场、科技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更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当前,全社会已经形成了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共识,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全面推动绿色转型,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国辰  冀雪华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借助DPSR模型和产业发展的环境-能力-绩效理论,本文构建了符合京津冀物流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京津冀地区2013-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发展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北京核心地位稳固,津冀差距呈缩小趋势,这与三地物流发展现实情况相符。最后,根据当前物流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巍  
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绿色是农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即用绿色发展理念谋划现代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深刻理解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个维度来思考,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保障、农耕文化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绿色民生是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瑾  张金星  
为揭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基于熵权TOPSIS法对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使用标准差椭圆和Kernel密度估计法探察其时序变化态势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全国范围内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农业数字化的综合系统和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数字化应用子系统发展潜力最大。从时间演变序列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逐年增大,但中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却在不断缩小。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区位分布总体呈“偏东北—偏西南”走向,空间形态呈明显“高—低”集聚特征,三大区域空间集聚形态同全国保持一致。据此,应挖掘各区域农业数字化应用潜能、发挥各区域“先富带动后富”效应、激发各区域协同转型升级动能,以此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提高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瑾  张金星  
为揭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基于熵权TOPSIS法对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使用标准差椭圆和Kernel密度估计法探察其时序变化态势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全国范围内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农业数字化的综合系统和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数字化应用子系统发展潜力最大。从时间演变序列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逐年增大,但中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却在不断缩小。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区位分布总体呈“偏东北—偏西南”走向,空间形态呈明显“高—低”集聚特征,三大区域空间集聚形态同全国保持一致。据此,应挖掘各区域农业数字化应用潜能、发挥各区域“先富带动后富”效应、激发各区域协同转型升级动能,以此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提高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丽波  
[目的]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构建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发展水平及系统内部耦合协调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将农村发展纳入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中,然后基于内蒙古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指数法测算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同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农业绿色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结果] (1)2015—2021年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子系统变化波动性较大,其中的上升因素主要源于资源环境和农村发展两子系统;绿色生产和资源利用两子系统波动性较大。从区域发展特征来看,蒙中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高,增长趋势稳定;蒙西增长趋势不明显;蒙东发展水平最低,波动性最大,增长速度也最大。各盟市中以乌海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农业绿色发展较好,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发展水平较差。(2)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耦合协调水平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从耦合协调度来看,包头市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最好,其次是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协调度最差;从提升速度来看,呼伦贝尔市耦合协调度增长最快,其次是赤峰市和兴安盟,巴彦淖尔市提升最慢。[结论] 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日益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耦合协调水平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差异性较大,区域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逐年拉大,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应因地制宜制定相应发展政策和措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贾伶  曹瑾  周樱佬  
本文构建了张掖市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自然断裂点分级法对其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9年张掖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大体呈上升态势,主要制约因素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地均产量减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养卉  刘路国  
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对2005—2019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2005—2019年我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2005年的0.126增长到2019年的0.605。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化特征,即东北地区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基于全国30个省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2005年到2012年为第一阶段,2012年到2019年为第二阶段。根据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从2005年到2019年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变异系数呈现出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即农业现代化的区域差异呈现出先逐渐增加后放缓的趋势。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元锋  严立冬  陆金铸  屈志光  
本文结合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背景和现状,通过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系统研究,从生态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三个方面分别建立评价指标子系统,最后通过各子系统的整合得出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指出实际运用该体系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祝宏辉  杜美玲  尹小君  张朝辉  
农地规模经营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简称农业绿色TFP)指标表征农业绿色发展,运用SSBM-GML生产率指数模型对其进行测算,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全国农业绿色TFP时序上呈波动平缓上升趋势、空间上存在省际差异性特征;在全国层面,直接效应模型下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TFP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效应,门槛效应模型下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TFP产生边际递减的正向效应;在区域层面,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TFP存在异质性影响,东部地区与全国样本回归特征一致,中部和西部地区农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TFP的关系不显著。规模化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是双向的,研究建议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等采取符合自身的规模化经营方式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建连  魏胜文  张邦林  张东伟  
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甘肃多样化的农业资源被发掘利用,气候、生态、土地、产业、物种、文化等资源潜力被进一步激活,通过不同地带性的资源类型、产业结构、组织形态、信息平台等优势,形成新的生产格局和发展势头;同时,由于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代价大、产业发展动能弱、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低等制约因素短期难以改观,导致新发展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资源安全、食物安全任务艰巨;因此,探索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集聚政策、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合力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对推进甘肃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娜  柴智慧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51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在乡村生态振兴语境中探究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时期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呈现出农业资源节约保育水平有效提升、农业产地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绿色产品供给优质多元、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效显著的全新面貌。但也要认识到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存在绿色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效应无法有效发挥;农户生态意识缺乏,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随意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约束成为发展短板;绿色农业科技供给不足,技术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下一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应在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科技研发与供给实现科技兴农四个方面予以重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畜牧业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产业,实现其绿色高效协同发展非常重要和紧迫。论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等对其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耦合协同程度及收敛性进行测度并剖析原因,研究结论为:(1)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值为1.51,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0.632,均逐年上升,但二者偏离度呈现上升和下降的趋势。(2)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总体为勉强协调状态,阶段增速加快,但其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滞后。(3)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α收敛特征明显,主要在于效率水平收敛拉动;β收敛特征不明显,主要在于绿色发展指数β收敛效应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强绿色生产模式协同、数字等技术的应用、绿色产品开发,进行制度、金融工具创新等建议推进京津冀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畜牧业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产业,实现其绿色高效协同发展非常重要和紧迫。论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等对其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耦合协同程度及收敛性进行测度并剖析原因,研究结论为:(1)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值为1.51,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0.632,均逐年上升,但二者偏离度呈现上升和下降的趋势。(2)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总体为勉强协调状态,阶段增速加快,但其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滞后。(3)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α收敛特征明显,主要在于效率水平收敛拉动;β收敛特征不明显,主要在于绿色发展指数β收敛效应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强绿色生产模式协同、数字等技术的应用、绿色产品开发,进行制度、金融工具创新等建议推进京津冀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