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07)
2023(18209)
2022(15586)
2021(14336)
2020(11887)
2019(26631)
2018(26385)
2017(50693)
2016(26895)
2015(30199)
2014(29903)
2013(29740)
2012(27071)
2011(24765)
2010(25222)
2009(23669)
2008(22124)
2007(19667)
2006(17762)
2005(15693)
作者
(77566)
(64850)
(64070)
(60854)
(40657)
(30882)
(29036)
(25226)
(24465)
(22942)
(21823)
(21719)
(20332)
(20216)
(19930)
(19772)
(18983)
(18797)
(18350)
(18340)
(16139)
(15803)
(15586)
(14917)
(14742)
(14470)
(14180)
(14139)
(13190)
(12722)
学科
(130677)
经济(130562)
(80190)
管理(73783)
(57883)
企业(57883)
(52183)
方法(47773)
数学(41628)
数学方法(41202)
中国(34898)
农业(34798)
地方(32782)
业经(31467)
(27787)
金融(27785)
(26885)
(26484)
银行(26447)
(25538)
(24557)
(23969)
(19320)
贸易(19303)
(18670)
环境(18052)
理论(17894)
地方经济(17356)
(17259)
(17165)
机构
学院(387513)
大学(382575)
(167397)
经济(163990)
管理(152222)
研究(133107)
理学(131697)
理学院(130316)
管理学(128180)
管理学院(127495)
中国(104176)
(80223)
科学(80172)
(74505)
(71498)
(66393)
中心(61830)
研究所(60279)
业大(59839)
财经(57203)
(57154)
农业(56892)
(51893)
经济学(50545)
北京(50242)
(50104)
师范(49699)
(47368)
(46351)
经济学院(45318)
基金
项目(261771)
科学(206400)
研究(195202)
基金(189260)
(163611)
国家(162186)
科学基金(139733)
社会(125418)
社会科(118685)
社会科学(118653)
(103673)
基金项目(100287)
自然(87711)
教育(86764)
自然科(85607)
自然科学(85592)
(85031)
自然科学基金(84036)
编号(80717)
资助(76890)
成果(64199)
(58889)
重点(58285)
(57144)
课题(54640)
(54290)
国家社会(51844)
创新(50677)
科研(48869)
教育部(48842)
期刊
(194130)
经济(194130)
研究(115308)
(75071)
中国(75029)
学报(57796)
科学(55393)
管理(53843)
(52015)
农业(50596)
(45845)
金融(45845)
大学(44797)
学学(42849)
教育(36784)
业经(35083)
技术(33931)
经济研究(30078)
财经(27856)
问题(25501)
(24034)
(23716)
技术经济(20393)
世界(18849)
(18799)
现代(18288)
理论(18273)
科技(18125)
商业(17809)
经济问题(17538)
共检索到580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拓巍峰   沈春强  
产业链金融是现代金融嵌入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破除农村产业金融约束的重要手段。以往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影响了产业经济的智慧转型、绿色发展。基于此,应以通过集聚农村金融服务要素,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农村产业向融合、集群及多元等方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晓哲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探索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的农村产业融合,对于激发小农组织化潜能、提升农业产出效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合作社带动产业融合的政策调整可以看出,农民合作社经历了初期起步、产业破壁、快速发展与带动农村三产融合等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合作社展现出了资源整合、乡村治理和农民增收的独特优势。然而,当前合作社还面临着规模较小、配套机制不完善、利益关系松散等问题,必须从壮大合作社规模、优化各项制度保障体系以及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等方面着手,构建农民合作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建军  胡文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数字经济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多元化功效,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业态产生,也有利于实施农业农村建设供给侧改革,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后发优势,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但是,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存在供给侧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数据共享体系落后以及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探讨了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机理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原忠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已经在学界达成共识。实施农村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性发展,是缩短城乡发展差距,补齐农业短板的重要环节。农村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发展存在农业、农村、农民三大主体制约问题。二者要实现关联性协同发展,须遵循“聚集、重组、创新、绿色、开放”的发展路径,通过促融合、保权益、提技术、拓重组、引才智五个方面实现农村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性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学昌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在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在明确协调城乡文化发展关系和高质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和原则基础上,构建"过程相嵌-资源共享-主体合作"的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框架,以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协同推进"两创"、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共育共享为抓手,以乡村文化振兴决策的协作优化机制、乡村文化振兴资源的动态倾斜机制、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多元合作机制、乡村居民文化权益的共同保障机制、乡村文化安全风险的协同防范机制为保障,全方位、全过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蔚  姜铁军  张艳莹  郭孔福  周向红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金融支持是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的基石。近年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面临较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信贷政策不够精准、金融从业人数和机构数偏少、金融配套不尽合理、金融体系不完善、内在动力不足等方面。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我国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湖南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总结区域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并据此给出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瑞怀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重新定义农村产业融合概念并重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金融支持影响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具体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在逐年提升,但以融合路径方面的提升为主,融合成效提升不明显,融合可持续自2016年开始加速提升,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存在不明显的区域差异并在逐年缩小。第二,整体看,以信贷支持为主的正规金融、传统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提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不利于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正向影响低于传统金融。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支持和财政支持均采用以规模的增量扩张为主的粗放方式支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提升,在引导高质量发展即促进融合成效和融合可持续提升的积极作用有待增强;农业保险虽然会对融资可持续产生正向影响,但仅作为传统金融的补充手段发挥辅助作用;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会强化金融支持对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安帮   赵晨曦   岳莉莉   刘青春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高校教育与“三农”文化的融合已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三农”文化作为乡村的精神内核和宝贵财富,对于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教育与“三农”文化的融合,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庄天慧主编的《大国“三农”发展概论》一书就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教育与“三农”文化融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宏伟  仝红亮  
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驱动力。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发挥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持续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农业产业链金融概念、发展现状为研究切入点,对农业产业链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进行系统论证。进而立足金融服务模式、产品体系、现代科技应用三方面,梳理总结了各地开展农业产业链金融业务的实践情况。最后,基于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面临的顶层设计尚不完善、涉农金融配置不健全、农业产业链基础薄弱等难题,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夯实农业产业链基础建设等政策建议,以实现农业产业链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民学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农村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产业振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而金融服务则是支持产业振兴的重要助力,不仅能推动农业实现规模化、数字化转型,更能引导农村产业标准化运营,对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局限性,难以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服务升级成为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丽君  施六林  王艳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协调发展可延伸农业经济增值空间、拓展农业文化功能、强化农业生态功能,促进农村社会整体发展,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以安徽为例,从美丽乡村建设视域探讨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融合模式及可供借鉴的外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培育农村产业融合的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秀慧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需融合发展,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内在统一。目前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存在着盲目向“城镇化”看齐、盲目追求产业“规模化”、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及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亟待加强等难题,需要通过强化乡村振兴产业政策的融合性服务功能、完善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培育乡村产学研融合发展体系及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路径促进乡村产业融合,以产业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凡钊  董彦佼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因此农村产业融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更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保障,为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新见解、新模式,对催化新的科技成果和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现阶段,农村产业融合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阻碍,比较突出的就是缺乏科技基础、专业人才和资金保障等问题,因此如何借助乡村振兴背景优势,有效解决发展难题成为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顾巧静   陈秀凤   李小平   鞠荣华   司伟  
发展和培育农业全产业链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大型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是赋能乡村振兴的主要手段,探索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是商业银行开展相关工作的有力切入点。大型商业银行提供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既可以从开展农业全产业链经营的企业着手,也可以从农业全产业链上的某一类主体或环节切入,二者的金融服务模式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大型商业银行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实践的两种模式——农业全产业链经营金融服务模式和农业全产业链主体金融服务模式,并在分析两类模式各自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海军   邹银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催生了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该模式以旅游业为主、农业为辅,以旅游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由单一结构转向多元化结构,以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发展。论文采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以及理论逻辑,通过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农旅融合以及乡村振兴三个主要变量的发展水平。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引入农旅融合中介变量,借助中介模型验证数字经济通过间接促进农旅融合新产业模式兴起带动乡村振兴。实证回归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西部地区的作用效果大于中部和东部地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2.间接影响机制分析显示,农旅融合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间接影响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生态、治理以及生活方面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乡村产业的影响效果最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