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4)
2023(14933)
2022(12818)
2021(11916)
2020(9568)
2019(21965)
2018(21960)
2017(41690)
2016(22638)
2015(25366)
2014(25704)
2013(25615)
2012(23899)
2011(21987)
2010(22172)
2009(20272)
2008(19569)
2007(17405)
2006(15657)
2005(13859)
作者
(67343)
(55806)
(55453)
(52345)
(35395)
(26761)
(25185)
(22011)
(21344)
(20031)
(19116)
(18800)
(17760)
(17706)
(17116)
(17003)
(16443)
(16432)
(15848)
(15837)
(13961)
(13906)
(13458)
(12860)
(12624)
(12478)
(12393)
(12340)
(11354)
(11083)
学科
(99910)
经济(99808)
(62258)
管理(59423)
(45330)
企业(45330)
(38186)
方法(38076)
数学(32586)
数学方法(32225)
中国(29799)
地方(28687)
农业(25776)
业经(24418)
(21095)
(20764)
(17554)
(16078)
环境(15818)
(15786)
贸易(15772)
(15660)
银行(15619)
(15516)
金融(15513)
(15199)
地方经济(15180)
(15174)
(15091)
理论(14910)
机构
学院(325560)
大学(325227)
(128976)
管理(127692)
经济(125941)
研究(115259)
理学(109862)
理学院(108544)
管理学(106732)
管理学院(106135)
中国(85759)
科学(71880)
(70756)
(58706)
(58316)
(57089)
研究所(52977)
中心(52130)
业大(49731)
(49206)
(46908)
师范(46498)
北京(45172)
财经(44929)
农业(44496)
(41750)
(40765)
(40201)
师范大学(37561)
经济学(37445)
基金
项目(221406)
科学(173778)
研究(164933)
基金(158163)
(137305)
国家(136033)
科学基金(116251)
社会(103293)
社会科(97524)
社会科学(97501)
(87942)
基金项目(84513)
教育(74353)
自然(73776)
(73501)
自然科(71980)
自然科学(71966)
自然科学基金(70615)
编号(68892)
资助(63995)
成果(56328)
(51902)
重点(49576)
(48006)
课题(47762)
(45526)
创新(42361)
国家社会(41823)
发展(41680)
科研(41523)
期刊
(153427)
经济(153427)
研究(98862)
中国(68856)
(58978)
学报(51429)
科学(49098)
管理(46071)
教育(40628)
农业(40068)
(39846)
大学(39165)
学学(36637)
(30857)
金融(30857)
技术(28596)
业经(28364)
经济研究(22432)
财经(20682)
问题(19938)
图书(18882)
(18020)
(17589)
科技(16552)
(16057)
理论(15822)
资源(15731)
技术经济(15652)
现代(14912)
商业(14627)
共检索到493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郅玉玲  严佳琴  
近年来,乡村民宿迅猛发展,已逐步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展开,对乡村民宿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并提出国内乡村民宿研究的未来展望,以期为我国乡村民宿的研究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从而更好发挥其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亮  颜亭玉  
[目的]促进乡村民宿产业健康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产业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2011以来乡村民宿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理论内容,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重点。[方法] 基于知网期刊数据库及其配套的文献计量法。[结果] (1)近 12 年来,乡村民宿的研究维度呈现由单一的国外经验的引进学习,向结合中国自身文化特色、配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应对新冠疫情进行产业升级等更多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也由单一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混合方法转变。(2)从研究内容看,分为乡村民宿概念、发展策略、服务特色、法律标准、空间布局、规划设计等六大方面。[结论] 从乡村民宿的研究方法、案例空间选择和理论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研究述评,并提出未来可以从独立的乡村民宿理论体系构建、乡村民宿产业跨越式创新发展模式、乡村民宿经营者、多学科知识在乡村民宿规划方面的结合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筱萍  陈珉希  
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文明价值的发现与重构对于激发乡村振兴主体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多维度协同发展、奠定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文明的价值和作用,并从主体唤醒、资源拓展、顶层设计、力量整合、机制创新和环境优化六个方面实现乡村文明的价值重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丹婷  
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坚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这项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之源与灵魂所在。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起到关键作用。文章结合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针对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过程中出现的三类问题,分别是物理维度上的空间规划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精神维度上的机制不全面、价值内涵浅薄等问题,以及社会维度上的文化单向输出、参与主体单一且孤立等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构路径与方法。第一,在建构物理空间过程中应科学规划空间、整合空间资源;第二,在建构精神空间过程中应建设长效机制、打造文化符号;第三,在建构社会空间过程中应实现向双向互动模式的转型,同时协同多元力量主体共同参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工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邱梦真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多维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得到的2007—2023年1 546篇文献为样本,综合运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关键词图谱分析,总结研究热点与前沿进展。结果表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献发布数量时序上呈明显的阶段性与政策性,空间上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呈现出区域差异性与孤立性;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领域研究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文旅融合、休闲农业为主的热点问题,并围绕乡村人、地、业要素推动其由抽象概念到具象模式的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转化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问题与发展策略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前沿方向;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可分为探索期(2007—2016)和成长期(2017—2023),探索期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农业旅游的广泛研究为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成长期,文旅融合、城乡融合、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等研究热度持续提高,研究趋于多元化与复杂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邱梦真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多维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得到的2007—2023年1 546篇文献为样本,综合运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关键词图谱分析,总结研究热点与前沿进展。结果表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献发布数量时序上呈明显的阶段性与政策性,空间上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呈现出区域差异性与孤立性;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领域研究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文旅融合、休闲农业为主的热点问题,并围绕乡村人、地、业要素推动其由抽象概念到具象模式的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转化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问题与发展策略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前沿方向;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可分为探索期(2007—2016)和成长期(2017—2023),探索期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农业旅游的广泛研究为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成长期,文旅融合、城乡融合、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等研究热度持续提高,研究趋于多元化与复杂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娜  麦思超  
农村智慧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能够赋能乡村振兴。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国农村智慧物流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技术、智慧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构建及人才专业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赋能乡村振兴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在剖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农村智慧物流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提升农村智慧物流的技术水平、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优化农村智慧物流行业的标准化体系、进一步优化物流网络体系等,以期推动农村智慧物流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磊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针对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村民自治水平不高、政府越位干涉、乡村文化异化、村干部工作能力亟待提升等诸多困境这一现状,应该从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理顺乡镇与村委的关系、完善乡村文化繁荣机制、提升村干部乡村自治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推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治理工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柳菲  李惠青  
在乡村经济全面振兴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而全面阐述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业高效发展和农村治理有效的基础。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依靠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探索数字经济与农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力求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发展,不断优化乡村治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民宿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当地闲置资源为游客提供当地的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自诞生以来,民宿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新兴业态。辽宁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民宿的良好的基础。推动辽宁乡村民宿发展具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意义。现阶段辽宁在发展乡村民宿的过程中集中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统一发展规划及发展思路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针对未来乡村民宿发展趋势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即全面提升对乡村民宿发展的重视程度,制定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推动乡村民宿的差异化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松涛  张伸阳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需进一步探讨。基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实践,以海南乡村旅游业的典型代表为分析对象,提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实践模式,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中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与意义。采用内容分析法,阐释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内生动力机制、差异化策略及乡村旅游空间生产能力的意义。其中,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包括识别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吸引力和塑造品牌文化;差异化策略在于技术创新、关系网络重构和乡村性意义建构;空间生产是由感知下的乡村空间实践、主题化的乡村空间表征和流动性的乡村表征空间共同呈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松涛  张伸阳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需进一步探讨。基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实践,以海南乡村旅游业的典型代表为分析对象,提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实践模式,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中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与意义。采用内容分析法,阐释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内生动力机制、差异化策略及乡村旅游空间生产能力的意义。其中,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包括识别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吸引力和塑造品牌文化;差异化策略在于技术创新、关系网络重构和乡村性意义建构;空间生产是由感知下的乡村空间实践、主题化的乡村空间表征和流动性的乡村表征空间共同呈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婷  张淼  
[目的]文章旨在对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关于城乡融合、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不同角度的土地整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基于该战略的土地整治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农村土地整治、规划与管理、统筹安排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提供参考。[方法]该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及总结归纳法,对不同角度的土地整治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土地整治研究集中于整治策略与路径选择;产业发展角度的相关研究则集中于土地整治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影响路径与模式;与生态建设相关的土地整治研究偏重于对土地整治的生态评价,包括生态效益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结论]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整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有待深入研究;应进一步加深土地整治与农业产业发展之间相关研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机制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国土整治工作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倩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而乡村民宿作为农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的核心主题,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减少、农业产业衰退、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手段,实现农村全面振兴。本论文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策略,旨在为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