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7)
2023(11099)
2022(9194)
2021(8529)
2020(6713)
2019(14986)
2018(14855)
2017(26478)
2016(14628)
2015(16434)
2014(16277)
2013(15237)
2012(13758)
2011(12825)
2010(13313)
2009(12392)
2008(11912)
2007(11106)
2006(9898)
2005(8630)
作者
(38845)
(32307)
(31835)
(30510)
(20242)
(15380)
(14786)
(12321)
(12263)
(11860)
(10855)
(10785)
(10326)
(9925)
(9846)
(9822)
(9665)
(9462)
(9286)
(9143)
(8108)
(7867)
(7627)
(7603)
(7524)
(7213)
(7200)
(7104)
(6537)
(6394)
学科
(53292)
经济(53232)
管理(35206)
(33751)
(27234)
(23888)
企业(23888)
农业(18333)
中国(17717)
地方(16593)
业经(15652)
方法(15505)
(13369)
教育(13060)
数学(12512)
理论(12334)
数学方法(12226)
(11359)
(10871)
教学(10447)
(9324)
(8557)
贸易(8547)
地方经济(8454)
(8441)
银行(8433)
(8228)
(8207)
金融(8205)
(8049)
机构
学院(193971)
大学(191547)
(68938)
管理(67171)
经济(66887)
研究(63774)
理学(56338)
理学院(55552)
管理学(54143)
管理学院(53757)
中国(48269)
(41041)
科学(38487)
(33416)
(33414)
(33019)
师范(32779)
(31960)
(30796)
中心(30451)
研究所(27329)
(27131)
业大(26145)
北京(25884)
师范大学(25764)
财经(25241)
技术(24276)
(23578)
农业(23331)
教育(22684)
基金
项目(123028)
研究(100309)
科学(96380)
基金(83493)
(70393)
国家(69604)
社会(61234)
科学基金(59826)
社会科(57365)
社会科学(57354)
(51913)
教育(49425)
编号(45566)
基金项目(43197)
(42298)
成果(39133)
自然(34598)
自然科(33725)
自然科学(33718)
课题(33139)
自然科学基金(33020)
资助(32471)
(29038)
重点(28365)
(28256)
项目编号(26419)
(26072)
(25937)
(25927)
规划(25369)
期刊
(92136)
经济(92136)
研究(62193)
中国(51701)
教育(45212)
(35565)
(27587)
学报(27527)
科学(25197)
管理(24407)
农业(23247)
大学(22978)
技术(19658)
学学(19481)
业经(19240)
(18039)
金融(18039)
图书(14591)
经济研究(13052)
职业(13041)
财经(11931)
(11175)
书馆(10986)
图书馆(10986)
问题(10858)
(10415)
(10165)
(9755)
论坛(9755)
农业经济(9463)
共检索到314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翁贞林  刘馨怡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是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二爱"、扎根农村本土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以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例,分析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价值意义,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完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招生政策,优化一村一名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强化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教育过程管理,改革一村一名大学生的考核办法,构建一村一名大学生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曼茵  李广德  夏冬梅  
国家开放大学2004年启动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应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形式就地培养乡村振兴本土人才的先行探索。计划实施14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培养乡村本土人才的经验,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政治素质高、有管理能力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带动地域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培养乡村本土人才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新时期,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吸收借鉴项目实施的先行经验,通过加大办学支持、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均衡发展、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扩展社会参与等方面推动项目持续发展,以更好培育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佳伟  吴芝花  乔金笛  邹佳敏  廖文梅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将人才留在农村,对于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家庭农地流转的角度,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为例,利用江西省12县(市、区)2 55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参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的“留农”效果,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参加过“一村一名大学生” 人才培养工程的农民其家庭转入农地的概率比没有参加过的高56.7%,表征农民参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能显著地促进农民其家庭转入农地的概率,提高了“留农务农”的人才培养政策效果。人才培养的留农效果因培养方式、学历层次和农民年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函授教育方式比远程教育方式高7.1%、专科教育比本科教育高17.9%、低龄组比高龄组高23%。因此,为提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留农效果,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投资和宣传力度;根据不同培养方式、学历层次和农民年龄,制订差异化培养方案;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积极提升教育水平,优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铁军  
“春天的河北农大,一派生机。天还没亮,38岁的荆春平就轻轻地起床了,她要去西校区上食用菌实验课。荆春平是河北农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首批学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她和她的202名同学一样都来自农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林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庄严地提出了我国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申要造就培养一支爱农民、爱农村、懂农业的新型"三农"工作队伍,这也是我国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为全面发展"三农"事业而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大学生村官工程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应该密切分析、纠正他们的诸多认识误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综合能力,尽可能早日适应村官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服务基层的水平和能力。强化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群众路线,正视现实,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基层问题,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和专业技能,和当地干部群众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产管理密切结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健   赵华平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研究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对推动乡村振兴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行为激励理论,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文本挖掘法提取影响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关键因素,并以山西省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并对组态解开展典型案例分析,以探究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差异化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任一影响因素都不能单独作为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是多种要素协作的结果;(2)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共存在四种组态路径,分别是“多元协同驱动型”路径、“认知—经验双驱动型”路径、“双重环境型”路径和“保障型”路径;(3)乡村振兴认知、成长环境和社会保障是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重要条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施蕾芬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新举措,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些不公平的现象,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且会影响到"一村一"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影响"一村一"发展的政府、高校、社会、农民大学生等四维度入手,对"一村一"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实现"三个转变"、推进"三项改革"、做好"三项服务"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诉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潇凝  
文章探讨了在“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民族地区高校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分析了“互联网+”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探讨了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深入研究了融入实践、多元化资源支持和跨学科合作等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以及“互联网+”在赋能创新创业方面的应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阐释了“互联网+”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创业成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翠霞  
乡村振兴是党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布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并不断赋予新内涵,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既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精神滋养,又能够激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广东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实施广东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用红色文化引领和凝聚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正能量。本文主要探讨了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价值以及红色文化在广东乡村振兴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实践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英  胡玉鑫  
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经济的振兴,而是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而"文化"建设乃是五位一体系统工程中的核心,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基石。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升级过程中,应以"家文化"内涵建设(修身齐家、孝悌忠义、诚信友善、谦敬和合)为中心,以"敬老爱小"为抓手和切入点,以相关激励措施为保障,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力推动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广德  付晋峰  赵婷婷  赵燕飞  宁可  
培育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以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例分析发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支持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学习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建设,完善相关服务;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发挥系统优势,推进项目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卫红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决策部署应用于解决农村问题之中。林业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振兴战略下的具体措施之一,其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林业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将其发展成为联结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将会为乡村林业资源和产业振兴搭建起双向互通的桥梁。由高岚、林超和郑彬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一书,以林业和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为思路,梳理了林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收录了诸多经典案例,为我国林业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嵩  赵栓  李明  
相较于传统的块(片)状供地,"点状供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地供应方式,可有效降低项目开发的用地成本,有利于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成为统筹解决乡村产业振兴项目落地实施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梳理"点状供地"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方相关探索实践,总结了"点状供地"的政策内涵及管控、审批方式,并就进一步完善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春福  姜雨晴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具备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潜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把大学生培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实现农业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乡村振兴活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面临一定的政策困境、能力困境、舆论及观念困境等因素。应当在完善大学生涉农方面就业政策、培育大学生农业就业能力、改善大学生就业舆论环境及观念等方面给大学生予以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