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62)
2023(17607)
2022(15204)
2021(14422)
2020(11844)
2019(26880)
2018(26692)
2017(51085)
2016(27553)
2015(31264)
2014(31305)
2013(31287)
2012(29094)
2011(26648)
2010(26978)
2009(25055)
2008(24496)
2007(21676)
2006(19882)
2005(17905)
作者
(80858)
(67857)
(66954)
(63949)
(42925)
(32425)
(30215)
(26491)
(25734)
(24153)
(23121)
(22760)
(21487)
(21479)
(20981)
(20567)
(19804)
(19453)
(19374)
(19074)
(17092)
(16627)
(16328)
(15614)
(15137)
(15107)
(14862)
(14685)
(13810)
(13365)
学科
(132464)
经济(132315)
(79129)
管理(77022)
(56824)
企业(56824)
(52630)
方法(50120)
数学(43592)
数学方法(43113)
农业(34909)
中国(34902)
业经(30608)
地方(29460)
(28461)
(26114)
(25567)
(22248)
贸易(22233)
(21553)
(18863)
银行(18819)
环境(18440)
(18061)
(18020)
(17852)
金融(17851)
(17843)
(17632)
理论(17428)
机构
大学(406429)
学院(404345)
(175491)
经济(171810)
管理(158021)
研究(145169)
理学(135933)
理学院(134382)
管理学(132276)
管理学院(131546)
中国(110850)
(87583)
科学(85852)
(77210)
(76945)
(73366)
研究所(66193)
中心(65116)
业大(61265)
财经(61102)
(60327)
农业(58664)
北京(55999)
(55644)
(54400)
师范(54022)
经济学(52906)
(51697)
(47922)
经济学院(47280)
基金
项目(267180)
科学(211042)
研究(198599)
基金(195652)
(169844)
国家(168380)
科学基金(143988)
社会(128485)
社会科(121333)
社会科学(121300)
基金项目(103362)
(101293)
自然(90614)
教育(89304)
自然科(88466)
自然科学(88446)
自然科学基金(86890)
(85413)
编号(80836)
资助(80016)
成果(66718)
(60592)
重点(59425)
(58022)
课题(55351)
(54317)
国家社会(53414)
教育部(52002)
创新(50679)
人文(50635)
期刊
(206522)
经济(206522)
研究(128117)
中国(82649)
(77059)
学报(62593)
科学(59859)
管理(57207)
(56986)
农业(52250)
大学(48613)
学学(45777)
教育(42330)
(39589)
金融(39589)
业经(34719)
技术(33343)
经济研究(31375)
财经(30890)
问题(27646)
(26609)
(25209)
世界(21798)
技术经济(20901)
(20100)
(20057)
图书(19512)
理论(18907)
现代(18649)
资源(18405)
共检索到620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华章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规划又衍生出一个新的表征点"三生"(生产、生态、生活),它对应着"农村、农业、农民",让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的"三农"问题更加具体和细致,一方面揭示出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障碍,一方面对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规划提出落实路径与方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运伟  景杰  
基于江苏苏北536份蔬菜大棚种植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的个体自然特征、家庭绿色生产能力、绿色生产认知和政府政策导向对农户的绿色生产意愿有较强的影响,是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深层根源因素,农户的社会身份特征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农户的影响较小。农户的收益感知和成本感知在显著性影响因子与绿色生产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是影响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最直接因素。加快构建农业绿色生产的政策体系以提高农户的获得感,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以增强绿色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注重农户内在利益需求以激发农户内生活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睿  
文章结合“三生”空间功能协调规划,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用地保障,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以天津市段截庄村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规划探索,根据所在村庄的影像数据、规划数据和自主调查等相关数据,对不同的空间要素按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种类型进行空间要素功能的识别与分类;然后,基于段截庄乡村空间载体的识别,建立以村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要素为对象的“空间适应性”评价体系;最后从“三生”协调融合的创新角度,提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建议:北部区域,以生态空间为绝对主导;中部区域则以生活空间为主,生态空间为辅进行优化建设;南部区域以生产空间为主,生活空间为辅,并最终总结出其对乡村振兴的启发与思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仁安  
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环境的长远发展,要求对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和科技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区域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英国和美国农村区域规划的成功经验。研究发现,英美农村区域规划有法律体系健全、支持力度较大、土地使用原则先进以及重视居民参与性等特征。最后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中国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颖  
<正>农村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内农村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其在地理空间内部具有高度相似性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布局、农村经济效益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农村资源的利用和发展水平,但同时受政策环境、科技水平、人力资源等外部因素差异影响而呈现地区不平衡的特点。一些地区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市场机制,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其加快发展。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洁  
<正>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扩展,乡村战略以及农村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农业水土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得到了持续完善。基于此,农村经济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由王立胜、张弛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的《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书,是农村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该书使用专业的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方式,对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系统介绍,重点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思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案例等内容,能够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冀佳   张鑫燚  
<正>乡村聚落的形成是一个受多重因素长期影响的过程,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自然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风俗及生活习惯等。正因如此,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才会展现出各自独特的形态。其中,作为乡村聚落重要构成的农村庭院,不仅承载着满足农民生活需求的重任,更是家庭副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场所。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当下,传统的乡村景观空间尺度和庭院规划设计已无法满足新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红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三农”问题与打造新农村、开创新农业、塑造新农民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则是重中之重,只有如此农村才能获得充足金融支持,才能让农村发展“有米下炊”。国有农业投资公司,通过基金、委贷、担保、小贷、保险等金融工具,助力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志雄  
书名:乡村振兴战略:理论、政策和规划研究作者:姜长云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年6月定价:58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并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2018年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
关键词: 振兴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长云  
《乡村振兴战略:理论、政策和规划研究》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研究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根据党的十九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进行的探索和思考。本书深入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定位、中国特色和战略导向,全面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和基点,并对若干新思想、新论断进行了专门讨论,以及作者
关键词: 振兴战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柳建平  方志文  
乡村人口和经济状况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条件。文章利用甘肃14个贫困村的调查数据,就不同类型农户的人口结构和经济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农村非常住人口已近半,年轻男性多外出务工,大龄女性多留守务农,常住及农业人口的"老龄化"、"妇女化"、"低素质化"现象严重;二是大量较高人力资本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农村经济的最主要支柱,而农业经济十分薄弱、但同时又是贫困农户的主要依赖,乡村振兴的任务艰巨。西部贫困乡村人口和经济的这一现实状况决定了实现其振兴战略目标的艰难性和长期性,在实施路径上应做好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围绕人口振兴和产业振兴两大主题,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展开和推进。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苏建  王鹏翔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治理精英在中国乡村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宏观制度安排的不断推演和乡村地区的不断发展,不同时期的乡村治理精英类型也有所不同。当前,国家进入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乡村治理精英在原有"内生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驻村"第一书记"为代表的"嵌入型乡村治理精英"。各类乡村治理精英的行动逻辑表明,"能人型乡村治理精英"与"嵌入型乡村治理精英"的长期组合,能够有效地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昊颖  
“三农”是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三个必须”和“三个坚定不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融合。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带来了新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和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部分地区依托数字经济脱贫摘帽。本文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我国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数字化建设、产业融合和普惠金融的角度对数字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广文  刘甜  
农户创业是推进产业兴旺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通过缓解创业农户资金约束、分担风险和约束行为、提供便捷安全的资金服务、增强产业连接紧密度等提升农户创业的绩效。就贫困地区创业农户而言,金融支持对农户创业绩效整体上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提升信贷可得性仍是为贫困村创业农户提供金融支持的重点。现行对农户创业的金融支持存在供求难以匹配、信息资源不足等困境。深化对创业农户的金融支持,要依托乡村振兴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从完善信用环境建设、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生态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合作金融机制、完善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加强对创业农户的教育培训、激励中青年农民创业等方面着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新艳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实现了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依然发展缓慢,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就业不足,中西部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乡教育差距大等很多问题依然突出。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计划,这是党在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由杜茂华、陈莉著,经济管理出版社于2020年7月出版的《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与实践》一书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该书内容详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