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3)
- 2023(17243)
- 2022(14295)
- 2021(13253)
- 2020(10934)
- 2019(24618)
- 2018(24412)
- 2017(46262)
- 2016(24518)
- 2015(26937)
- 2014(26329)
- 2013(25664)
- 2012(23086)
- 2011(20388)
- 2010(20342)
- 2009(18989)
- 2008(18059)
- 2007(16377)
- 2006(14069)
- 2005(12033)
- 学科
- 济(99991)
- 经济(99879)
- 业(96923)
- 企(82709)
- 企业(82709)
- 管理(82587)
- 方法(43130)
- 农(42973)
- 业经(34299)
- 数学(34267)
- 数学方法(33822)
- 财(31654)
- 农业(29730)
- 中国(26008)
- 技术(22148)
- 务(22022)
- 财务(21974)
- 财务管理(21936)
- 地方(21687)
- 制(21047)
- 企业财务(20745)
- 理论(18672)
- 和(17216)
- 策(17144)
- 贸(16777)
- 贸易(16762)
- 划(16521)
- 易(16269)
- 体(15148)
- 环境(14697)
- 机构
- 学院(336671)
- 大学(324116)
- 管理(138037)
- 济(137467)
- 经济(134636)
- 理学(118893)
- 理学院(117761)
- 管理学(115906)
- 管理学院(115257)
- 研究(98382)
- 中国(79034)
- 京(65193)
- 财(63834)
- 科学(58207)
- 农(55208)
- 江(53329)
- 财经(50339)
- 中心(49105)
- 业大(47625)
- 所(46080)
- 经(45663)
- 范(42165)
- 州(42029)
- 农业(41830)
- 师范(41814)
- 研究所(41220)
- 经济学(40911)
- 北京(39153)
- 经济管理(37180)
- 经济学院(37075)
- 基金
- 项目(226271)
- 科学(181536)
- 研究(172899)
- 基金(163867)
- 家(139130)
- 国家(137781)
- 科学基金(122553)
- 社会(112115)
- 社会科(106090)
- 社会科学(106067)
- 省(94230)
- 基金项目(87394)
- 教育(79509)
- 自然(76914)
- 自然科(75203)
- 自然科学(75187)
- 划(74210)
- 自然科学基金(73853)
- 编号(71939)
- 资助(64283)
- 成果(55665)
- 创(52236)
- 发(50081)
- 重点(49880)
- 部(49013)
- 课题(48570)
- 创新(47950)
- 国家社会(45710)
- 制(44561)
- 人文(43824)
- 期刊
- 济(159675)
- 经济(159675)
- 研究(93263)
- 中国(67012)
- 农(56082)
- 管理(54655)
- 财(53128)
- 科学(43170)
- 学报(42013)
- 农业(37986)
- 教育(36459)
- 大学(34590)
- 技术(34039)
- 业经(32908)
- 学学(32811)
- 融(31295)
- 金融(31295)
- 财经(24282)
- 经济研究(22875)
- 经(20963)
- 问题(20570)
- 业(20181)
- 技术经济(18480)
- 财会(16661)
- 现代(16622)
- 科技(16483)
- 商业(16466)
- 版(16180)
- 策(15303)
- 统计(15045)
共检索到497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武汉大学国家发展战略智库课题组
返乡入乡“创业潮”是当前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新现象。“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更多的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对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形成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格局、促进县域城镇化和城乡共同繁荣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湖北省枝江市、武汉市黄陂区和黄冈市3个典型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近年来中国城乡发展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乡村发展机会不断增加,而城镇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学生、科技人员和企业家能人开始返乡创业,形成新一轮返乡入乡“创业潮”。返乡入乡创业者职业背景和来源多元化,文化素质较高,积累的创业资源多;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创业和利用互联网从事的创业活跃;带动城市资本下乡和企业兴乡的效应显著。最后,文章为进一步因势利导推动中国返乡入乡“创业潮”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克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鼓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利于扩宽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渠道、实现自身价值,更有益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面对当前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困境和矛盾,通过获取政府宏观政策支持、加强高校及社会教育引导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方面宣传教育,突破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困境与矛盾,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乡村振兴 政策支持 宣传引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在土地制度、融资渠道以及创业项目等方面给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各种便利与支持。河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大多数返乡农民工选择创办经验型企业、小商小户型企业、依靠本地资源型企业以及产业集群型企业等。但由于缺乏项目指导等原因,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最可行的创业路径仍是创办小商小户型企业,但该类型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为了卓有成效地解决当前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趋势,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河南省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工 返乡创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闽江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发展人才是关键,而大学生返乡创业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对962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调查发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并不高。在"双创"背景下,如何推动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持,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返乡创业 意愿 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建海 曹艳 王轶
基于2019年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税费减免政策能显著拉动返乡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创业培训政策和产业扶贫政策能显著拉动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人数。异质性分析发现,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不能拉动生存型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创业培训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和产业扶贫政策能显著拉动发展型返乡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能显著拉动价值型返乡创业企业的雇用员工人数;东部地区金融扶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明显,中部地区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创业培训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和产业扶贫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明显,西部地区产业扶贫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拉动效应。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不同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对当地就业劳动效应存在时滞性,创业培训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一般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产业扶贫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建议地方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力求做到精准施策,进一步发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赛特 陈子云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补齐“三农”短板、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创业环境存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策制定不精准、落实不到位,市场规范缺失,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不强,文化认同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应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精准制定、严格落实创业政策,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增强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营造返乡创业文化氛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不断优化农村创业环境,让农民工等返乡创业群体愿意回到家乡创业、留在家乡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工 返乡创业 创业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毋靖雨
文章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发现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意愿主动强烈、创业动机较多元,创业规模小、同质化现象严重,创业资源利用率不足、寻求支持意识有待提升,创业教育零散缺乏系统性、难以应对各种创业环境等现状。对此,文章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心理支持体系,强化创业政策的导向性构建制度支持体系,加强创业金融服务构建经济支持体系,增强创业教育实效构建教育支持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欢
文章阐述了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新机遇,进而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诸多阻力,如农村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过程服务"力度不够,大学生的旧观念仍未改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经验不足。最后,从支持创业政策向"返乡大学生"倾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工作重心转为"过程服务"和高校要加强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方面提出了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路径选择,旨在吸引更多的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 返乡创业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姿璇 潘方杰 黄琦 王璐瑶
特色保护类村庄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类型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该研究基于湖北省特色保护类村庄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网格维分析等方法,从空间分布类型、分布方向、分布密度、分布均衡性等方面识别空间演化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湖北省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分布为集聚型结构类型,呈现出集聚型趋势逐渐增强的演化特征,其中传统村落类集聚程度最高。2)湖北省特色保护类村庄呈现“东(略偏南)—西(略偏北)”态势,空间分布向心力较强,方向性较为明显,且呈现出向东、西两边逐渐扩散态势。3)湖北省特色保护类村庄高密度区呈现出由散点独立结构向块状组团结构演化的态势,大体上呈现出横“V”字形核密度结构,宜昌始终是核密度最高的区域,不同类型村庄高密度区差异显著。4)湖北省特色保护类村庄在空间上呈不等概率分布态势,存在围绕宜昌、荆州、十堰、襄阳、恩施等集聚分布的态势,且呈现出逐渐均衡的发展趋势。5)自然环境是特色保护类村庄的选址与布局的本底和基石,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和政策环境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不断增强,不同类型村庄受到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俊 邓显石
高职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就业创业作为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展示,其成效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文章首先论述了高职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然后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困境,最后从政策制定与宣传、高职院校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等角度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策略探究。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高职毕业生 就业创业 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家伟 张文怡
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各地农民工等返乡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逐渐凸显。本文基于孟津县的实地调查,考察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路径选择和耦合机理,得出以下结论:返乡创业在助推乡村振兴中具有扭转乡村"空心化"局面、缓解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内在逻辑;返乡创业可从发力平台建设、政策资金扶持、提升培训技能和发挥示范引领四个方面进行推进;返乡创业通过聚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发挥作用。基于此,提出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应注重优化政府职能、营造创业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和注重乡情引导等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别远刚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阶段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目的是要扶持乡村产业,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乡村发展面貌,缓解城乡发展矛盾。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发展实践进行分析,明确乡村经济发展的助力因素,并采用科学的措施进一步的强大助力因素,从而突出乡村发展的效果。分析可知,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活力,也成了乡村经济提升的重要推动因素,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有积极的意义。文章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与农村经济提升的互动关系做分析,旨在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大鸣 刘重麟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吸引人才回流与培育本土人才是人才振兴的两种途径。本文以湖南省攸县渌田镇返乡能人的创业过程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劳务型能人、经济型能人、农技型能人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以及发挥的作用,进一步讨论返乡创业模式引领乡村人才振兴的机制。研究表明,农村产业与人才的良性互动是人才振兴的基本逻辑。能人返乡创业改变了农村生产要素匮乏的困境,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兴旺进一步吸引各类专业人才的回归。然而,高度依赖返乡创业能人的个人能力,村庄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才振兴 能人 返乡创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大鸣 刘重麟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吸引人才回流与培育本土人才是人才振兴的两种途径。本文以湖南省攸县渌田镇返乡能人的创业过程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劳务型能人、经济型能人、农技型能人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以及发挥的作用,进一步讨论返乡创业模式引领乡村人才振兴的机制。研究表明,农村产业与人才的良性互动是人才振兴的基本逻辑。能人返乡创业改变了农村生产要素匮乏的困境,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兴旺进一步吸引各类专业人才的回归。然而,高度依赖返乡创业能人的个人能力,村庄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才振兴 能人 返乡创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健 赵华平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研究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对推动乡村振兴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行为激励理论,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文本挖掘法提取影响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关键因素,并以山西省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并对组态解开展典型案例分析,以探究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差异化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任一影响因素都不能单独作为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是多种要素协作的结果;(2)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共存在四种组态路径,分别是“多元协同驱动型”路径、“认知—经验双驱动型”路径、“双重环境型”路径和“保障型”路径;(3)乡村振兴认知、成长环境和社会保障是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重要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