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9)
- 2023(10660)
- 2022(8800)
- 2021(8232)
- 2020(6310)
- 2019(13795)
- 2018(13294)
- 2017(25038)
- 2016(13221)
- 2015(13906)
- 2014(13196)
- 2013(12693)
- 2012(11455)
- 2011(10556)
- 2010(10480)
- 2009(9956)
- 2008(9299)
- 2007(8456)
- 2006(7391)
- 2005(6179)
- 学科
- 济(49751)
- 经济(49686)
- 业(38117)
- 管理(32676)
- 农(29638)
- 企(25183)
- 企业(25183)
- 农业(20585)
- 方法(17132)
- 业经(15464)
- 中国(14944)
- 数学(14634)
- 数学方法(14435)
- 财(14064)
- 地方(13800)
- 制(12134)
- 学(10119)
- 收入(9287)
- 发(8755)
- 银(8629)
- 银行(8620)
- 融(8532)
- 金融(8529)
- 贸(8387)
- 贸易(8382)
- 行(8305)
- 体(8170)
- 农业经济(8128)
- 易(8112)
- 环境(7698)
- 机构
- 学院(180980)
- 大学(173637)
- 济(69716)
- 经济(68142)
- 管理(65117)
- 研究(61436)
- 理学(56556)
- 理学院(55905)
- 管理学(54796)
- 管理学院(54465)
- 中国(45592)
- 科学(38035)
- 农(36447)
- 京(34848)
- 财(32831)
- 所(30181)
- 中心(28991)
- 业大(28042)
- 研究所(27487)
- 农业(27243)
- 江(27109)
- 财经(26000)
- 范(25449)
- 师范(25194)
- 经(23596)
- 州(22423)
- 院(22374)
- 经济学(21628)
- 北京(20935)
- 省(20088)
- 基金
- 项目(126899)
- 科学(100383)
- 研究(95576)
- 基金(91462)
- 家(80166)
- 国家(79403)
- 科学基金(67701)
- 社会(62492)
- 社会科(58786)
- 社会科学(58770)
- 省(51288)
- 基金项目(48221)
- 教育(43363)
- 划(42309)
- 自然(41524)
- 自然科(40545)
- 自然科学(40535)
- 编号(39777)
- 自然科学基金(39773)
- 资助(35024)
- 成果(32211)
- 发(29275)
- 重点(28914)
- 课题(27679)
- 部(27164)
- 创(26843)
- 性(26470)
- 国家社会(26117)
- 创新(24968)
- 制(24642)
共检索到262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巩蓉蓉 何定泽 吴本健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是未来"三农"工作的重点。脆弱性治理适时转向韧性治理,提升脱贫地区乡村系统主动、有效应对风险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韧性治理理论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契合性基础上,探讨韧性治理模式的内在机理,并以浙江省云和县黄处村的乡村韧性治理实践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抵抗多因素扰动是乡村韧性治理模式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前提;实现多主体协同管理,调和政府、社会与农户多方利益,推动形成"参与式共享"的管理模式是组织保障;协调多维度耦合互动,提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韧性能力,从内部解决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模式落后等问题是重要抓手。展望未来,脱贫地区乡村治理应实现多主体参与与多维度协同的统一,从"源"头控制扰动,加强"流"的管理,建立"长"效互动机制,增强乡村韧性,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韧性治理 脱贫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军帅
语言扶贫机制曾在助力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脱贫地区区域语言能力的持续提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议脱贫地区从壮大语言文化产业、完善语言培训体系、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健全监测与帮扶机制、完善社会动员机制等方面,走语言能力提升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小溪 王磊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了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推进脱贫农户生活持续改善的重要时期。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全面剖析脱贫农户生活持续改善面临的制约性因素,并从生计资本积累、生计策略优化、生计能力和脱贫动力提升等层面提出促进脱贫农户生活持续改善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决策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晶晶
当前我国集中于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也在密切跟进。从政策角度来看,两大战略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加快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能够使脱贫攻坚的成果得以巩固和延续,另一方面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要实现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需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对贫困动态识别机制,加强短周期动态监测;开展常态化长效治理,推动治理模式平稳转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强化保障兜底衔接,增强弱势群体防护性保障。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瑜 苍巍巍
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内在需要。然而,在“空心化”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还面临着缺乏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三产融合缓慢以及生产基础薄弱等困境。对此,各地区还需从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建立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加快生产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龙海 戚敏 刘丽丹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能完成我国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文章首先从有利于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四个方面分析了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对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然后通过分析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党建扶贫四种方式在提升内生动力方面的有益探索以及农村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资源未能有效挖掘盘活、先进生产组织方式尚未形成、农民职业素养普遍偏低、扶贫机制与贫困群众需求错位,进而从深化"三变"改革、培育多层次新型职业农民、选树典型、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农村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贫困群体 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晴 卢凤君 姚建忠 黄怡博
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针对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瓶颈和短板问题,以察哈尔右翼前旗为实践案例,构建了乡村产业振兴促进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的结构模型,提出了乡村产业增值发展、聚集发展、提升发展和融合发展的路径模式和对策建议,为全国中西部脱贫地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案例借鉴和模式参考。
关键词:
脱贫地区 乡村产业振兴 路径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雁
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消灭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但相对贫困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脱贫地区也依然存在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相关问题,同时脱贫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所以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不仅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对切实改变脱贫地区的现状,推进脱贫地区的全面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脱贫地区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建军 胡文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数字经济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多元化功效,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业态产生,也有利于实施农业农村建设供给侧改革,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后发优势,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但是,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存在供给侧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数据共享体系落后以及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探讨了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机理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产业数字化 普惠金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金辉 刘程军 王睿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首先归纳研究了农村金融与民间投资在推动扶贫工作过程中的现状困境,在此基础上,就农村金融与民间投资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 农村金融 民间投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兴长 王韫玉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以来党的重点战略,城乡融合则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城乡融合与乡村融合战略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存在诸多掣肘。文章基于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要素展开研究,剖析现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融合 问题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藻洱
深化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发展,对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农业的迅猛发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乡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而且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实现稳健且持久的增长。因此,深入剖析乡村数字农业的发展机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积极探索出切实有效的优化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农业 农业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传洲 李国辉 滕皓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利于乡风和美,乡村和谐。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关键时刻,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仍需要直面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有待补足、已有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仍有改善空间、配套公共服务发展较缓等问题,通过扩宽公共文化产品增量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统筹各项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等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南。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丽
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的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社会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当前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治理体系不完善、基层政府行政权力垄断、基层自治能力不足和村民缺乏法律意识等问题,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社会治理 法治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毓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逐步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快速向农村社区下移,传统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逐渐脱节于现代农村社区发展需求,各种矛盾开始在此集聚,新的治理问题凸显。如何通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强化民生保障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工作开展,但还存有一些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优化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农村 社区治理 优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