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40)
2023(20290)
2022(17187)
2021(15957)
2020(13251)
2019(29771)
2018(29621)
2017(56383)
2016(30643)
2015(34329)
2014(34092)
2013(33877)
2012(31139)
2011(28151)
2010(28572)
2009(26936)
2008(26532)
2007(23966)
2006(21690)
2005(19607)
作者
(88747)
(73826)
(73513)
(69518)
(46959)
(35301)
(33267)
(28769)
(27979)
(26556)
(25131)
(24958)
(23528)
(23494)
(22860)
(22360)
(21770)
(21710)
(21194)
(21126)
(18447)
(18291)
(17811)
(17039)
(16631)
(16567)
(16542)
(16460)
(14900)
(14624)
学科
(128918)
经济(128733)
(110004)
管理(98773)
(90218)
企业(90218)
(52831)
方法(49951)
数学(39586)
数学方法(39165)
业经(38778)
(38484)
中国(36763)
农业(35174)
(29856)
地方(29629)
(25044)
财务(24965)
财务管理(24923)
(24102)
企业财务(23621)
技术(22878)
(22591)
贸易(22573)
理论(22357)
(22002)
(21880)
(21400)
银行(21354)
(21054)
机构
学院(440617)
大学(436100)
(178571)
经济(174612)
管理(174209)
理学(148829)
研究(148227)
理学院(147233)
管理学(144930)
管理学院(144124)
中国(115127)
(93850)
科学(88864)
(85325)
(81343)
(74301)
(68918)
中心(68147)
业大(66711)
研究所(66584)
财经(66036)
农业(62138)
(59787)
北京(59242)
(58045)
师范(57545)
(55087)
(53373)
经济学(52026)
财经大学(48311)
基金
项目(288368)
科学(227695)
研究(216498)
基金(207978)
(179408)
国家(177703)
科学基金(153644)
社会(137406)
社会科(129821)
社会科学(129787)
(114259)
基金项目(110035)
教育(98295)
自然(97295)
自然科(94983)
自然科学(94963)
(94303)
自然科学基金(93268)
编号(90449)
资助(84011)
成果(73720)
(64408)
重点(63937)
(63281)
课题(61858)
(61206)
创新(56625)
(56151)
国家社会(56056)
项目编号(54468)
期刊
(214160)
经济(214160)
研究(133684)
中国(94492)
(80540)
(67658)
管理(67356)
学报(66082)
科学(63002)
农业(54207)
大学(51563)
教育(50703)
学学(48717)
(44698)
金融(44698)
业经(39700)
技术(39286)
财经(32498)
经济研究(31414)
问题(28091)
(27831)
(27787)
技术经济(22409)
(22134)
现代(21259)
图书(21031)
科技(20994)
理论(20299)
商业(20294)
世界(20289)
共检索到678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琳璐  
社区支持农业本质上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切入点做出的制度选择,它在为消费者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通过将消费者端内部化到生产者端,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者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并在实践中发挥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互动和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等旁侧效益。但目前,我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存在融资渠道缺乏、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信任基础不牢靠等困境。为此,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全程可追溯,增加农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实际和虚拟平台,增加消费者和生产者间的互动频次;设计严格的约束制度来增进双方信任;引入第三方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创新经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突破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困境。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红宇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农业在实现总量安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多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经历了从现代农业1.0版向4.0版逐渐演变的过程,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被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坚持优先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以多元化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通过明确重点任务和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谷成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围绕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日益升级,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从需求侧角度来看,市场需求多样化已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特征,农产品的营养性、保健性、安全性和健康性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昶霖  南丽军  
2019年是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交汇之年,在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后,需要谋求在农业生产与农村建设方面的新发展,为此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作为新时代指导农业突破发展瓶颈、取得新发展的总抓手和总指引。文章通过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引出能够实现农业新发展新动能的概念,通过介绍农业发展新动能的概念,寻找实现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路径与方法,接着在进一步解释农业发展新动能的内涵与外延的过程中,介绍新动能的培育方法,并提出在培养新动能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推进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建言献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彩红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出的重大工程,在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培养农业人才、土地改革、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延长农业产业链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对现代农业的深入探讨,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娜娜  
农业价值链金融是涉农金融模式创新的结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主导、龙头企业主导和买方担保三种典型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农业价值链金融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还能够弥补农户信用水平不足及实现农业价值链增值。但是,在实践中因农业产业化水平、小农户的信用水平不高,加上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不足,影响了农业价值链金融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美国、秘鲁、日本三国的农业价值链金融运作模式,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加强要素聚集和融合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来提升农户整体信用水平,以多元金融主体互动来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能力,进而不断推进农业价值链金融的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丽  
高效生态农业是顺应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也是推动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筑基之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将为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增续动力,是在新时代中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需充分认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综合研究与分析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构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技术体系及生产系统,从而有力推动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建连  魏胜文  张邦林  张东伟  
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甘肃多样化的农业资源被发掘利用,气候、生态、土地、产业、物种、文化等资源潜力被进一步激活,通过不同地带性的资源类型、产业结构、组织形态、信息平台等优势,形成新的生产格局和发展势头;同时,由于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代价大、产业发展动能弱、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低等制约因素短期难以改观,导致新发展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资源安全、食物安全任务艰巨;因此,探索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集聚政策、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合力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对推进甘肃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辽宁振兴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相对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辽宁的现代农业仍然相对落后,农业发展的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新常态和新经济的背景下,辽宁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辽宁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玉林  唐剑  
数字农业发展契合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求,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桎梏,数字经济潜力未完全释放,无法发挥数字农业规模收益与经济效益。对此,应加强数字农业协同发展顶层设计,长远谋划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实现数字农业集成式发展,并建立数字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培育现代化新农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藻洱  
深化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发展,对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农业的迅猛发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乡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而且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实现稳健且持久的增长。因此,深入剖析乡村数字农业的发展机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积极探索出切实有效的优化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光娟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引领农村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观光农业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借鉴国内外观光农业发展的经验及模式,解决我国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瓶颈,对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然   张鹏   李云飞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进生态农业绿色转型制度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生态农业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农业资源保育能力稳步增强,生态农业产地环境保护能力稳步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了重要部署,指出应当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观念来发展生态农业,规划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提升生态农业发展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已经有一些成果,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新娜  赵世冲  赵康平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形态,主要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村人文的资源以及农村生活用地等,让游客通过对农村的了解以及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同时也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现从辽宁省休闲农业的基本现状入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对此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使得农村的休闲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志红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融合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和农村社区建设难的思考摆在我们面前。经济增长缓慢、资源利用率低下、社区建设存在较多障碍以及乡土文明逐渐消失是现阶段其两者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要立足农村现实情况,找准二者融合点,实现协同联动,在治理农村空心化过程中为社区建设指明方向,在加强社区建设时为破除农村空心化问题提供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