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5)
- 2023(6210)
- 2022(5150)
- 2021(4667)
- 2020(3529)
- 2019(7545)
- 2018(7543)
- 2017(13897)
- 2016(7080)
- 2015(8272)
- 2014(7859)
- 2013(7654)
- 2012(6129)
- 2011(5519)
- 2010(5724)
- 2009(5692)
- 2008(4999)
- 2007(4632)
- 2006(4216)
- 2005(3186)
- 学科
- 济(27981)
- 经济(27954)
- 农(23631)
- 业(19840)
- 管理(17651)
- 农业(15324)
- 企(11839)
- 企业(11839)
- 业经(11564)
- 中国(10847)
- 地方(8394)
- 方法(7718)
- 农业经济(7038)
- 财(6943)
- 数学(6674)
- 数学方法(6580)
- 制(6494)
- 发(6298)
- 发展(5585)
- 展(5580)
- 村(5542)
- 农村(5523)
- 收入(5436)
- 贸(5234)
- 贸易(5231)
- 易(5082)
- 策(4677)
- 环境(4672)
- 学(4569)
- 建设(4536)
- 机构
- 学院(100038)
- 大学(90577)
- 济(37132)
- 管理(36538)
- 经济(36192)
- 理学(31399)
- 理学院(31099)
- 管理学(30457)
- 管理学院(30287)
- 研究(29923)
- 中国(22915)
- 农(20453)
- 科学(18048)
- 京(17856)
- 财(16141)
- 江(15247)
- 业大(14995)
- 中心(14834)
- 农业(14588)
- 范(14098)
- 师范(13989)
- 所(13849)
- 州(12691)
- 财经(12541)
- 研究所(12463)
- 技术(11536)
- 经(11173)
- 职业(10948)
- 院(10691)
- 经济学(10652)
- 基金
- 项目(66658)
- 研究(52849)
- 科学(52283)
- 基金(46156)
- 家(38702)
- 国家(38272)
- 社会(34066)
- 科学基金(33422)
- 社会科(31927)
- 社会科学(31921)
- 省(29139)
- 基金项目(24441)
- 教育(23612)
- 编号(23466)
- 划(22401)
- 自然(19308)
- 自然科(18836)
- 自然科学(18833)
- 自然科学基金(18398)
- 成果(18304)
- 资助(17457)
- 课题(16206)
- 发(16155)
- 年(14526)
- 重点(14526)
- 创(13938)
- 农(13799)
- 国家社会(13537)
- 发展(13471)
- 展(13241)
共检索到145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晖
“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一方面需要根据错综复杂的国家环境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另一方面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完善国内大循环的条件和基础。大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现内部可循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已具备了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和持久的供给能力,未来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城乡区域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物流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宁珍 张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从当前农村年轻人口流出多、补充少而导致产业发展能力与动力不足的现实出发,按照城镇化和逆城镇化两方面都要致力推动的精神,落实二十大提出的“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要求,引导城市要素向乡村汇聚,以增加乡村就地创业就业人口促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城镇化 逆城镇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中春
乡村治理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对治理问题的分析必须尊重治理规律。现阶段探讨我国的乡村治理问题有特定的背景。目前我国的乡村治理已进入历史新方位。乡村治理的关键是要解决人的精神思想问题、人的社会管理问题和人的公共服务问题等三大问题。做好乡村治理工作责任重大,它的紧迫任务是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最终目标是要在乡村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实践中,要应对城乡人口流动,扩大乡村治理主体的范围,实行共建共治共享,建立治理框架;加强村庄人员管理和服务,了解乡村居民现状,健全联系机制,完善登记制度;引导乡村居民的进步,改造人的精神思想,推动人的现代化,夯实善治之基;调控乡村居民的矛盾,重视改革"三有结合",完善治理体系,保证社会稳定;服务乡村居民的需求,强调分类分级施策,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决问题;疏导乡村居民的转变,正确解释人的差异,支持社会流动,搭建转变阶梯。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正芬 余彬文
乡村生态资本化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是实现生态资源价值的主要方式与根本路径,对于乡村绿色发展、环境优化、生态治理等具有直接影响。在乡村生态资本化试运行或准备运行的当下,必须发挥前瞻性,系统分析生态资本化面临的问题,探索产权明晰、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多元协同的科学规划路径,深入挖掘乡村生态资本化发展的科学途径,为赋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生态 资本化 问题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毅鹏 于涵
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政策经历了“城乡统筹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三个阶段的演进,始终将城乡交流作为乡村社会摆脱衰退、实现振兴的关键。21世纪初期,城乡统筹被列入“五大统筹”之首,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城乡统筹原则被具体化,切实提升了乡村与城市交流的基准和条件。而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后,在将乡村振兴置于国家战略高度的前提下,国家通过庞大的政策群,建构起城乡交流的政策体系。城乡交流主体由单一到多元。国家通过政策创新实现城乡交流的条件积累,建立起包括人才、土地、资本等在内的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城乡交流”获得新的战略定位并被充分展开。同时,重视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战略相衔接,建立起城乡间相互援助体系。但长期以来较为突出的发展落差导致城乡关系错综复杂,因此我国城乡交流政策依然存在较大的政策调整和提升空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兴长 王韫玉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以来党的重点战略,城乡融合则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城乡融合与乡村融合战略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存在诸多掣肘。文章基于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要素展开研究,剖析现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融合 问题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毅鹏 于涵
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政策经历了“城乡统筹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三个阶段的演进,始终将城乡交流作为乡村社会摆脱衰退、实现振兴的关键。21世纪初期,城乡统筹被列入“五大统筹”之首,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城乡统筹原则被具体化,切实提升了乡村与城市交流的基准和条件。而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后,在将乡村振兴置于国家战略高度的前提下,国家通过庞大的政策群,建构起城乡交流的政策体系。城乡交流主体由单一到多元。国家通过政策创新实现城乡交流的条件积累,建立起包括人才、土地、资本等在内的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城乡交流”获得新的战略定位并被充分展开。同时,重视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战略相衔接,建立起城乡间相互援助体系。但长期以来较为突出的发展落差导致城乡关系错综复杂,因此我国城乡交流政策依然存在较大的政策调整和提升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留青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乡融合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带动了电商经营模式逐渐向农村迁移,激活了农村市场,为农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将农村电商做大做强已经成为各地地方政府的重要研究课题。但农村电商经营仍然存在物流运输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产品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及产品品牌化不足等多种问题,需提高农村产能,促进产品升级,培养专业的电商人才,制定完善的物流管理以及产品服务体系,抓住“互联网+”的重大机遇,实现共同富裕美好愿景。
关键词:
城乡融合 电商模式 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钰
乡贤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乡贤文化具有教化民众、延伸管理、造福家乡的作用。在国家致力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我们更应看到乡贤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在继承传统乡贤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联系实际,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关键词:
乡贤文化 时代价值 创新路径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璐
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与精神动力。乡村振兴视阈下乡风文明建设存在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不高以及部分优秀乡村文化逐渐遗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护传统文化以及重视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建设 破解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胜 汪义力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国家政权组织、共和国大厦的基石,如何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农民与土地等多重关系,是现实焦点,也是现实难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镇政府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表现出权责不对等,从而导致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顺利推进乡镇治理现代转型,回答好乡镇职能如何定位、乡镇治理如何转型的问题,本文通过历史和现实的考察,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探讨通过乡镇职能边界要从属地管理向职权管理转变、公共产品供给要从政府目标主导向农民群众最现实需求主导转变、乡镇治理机制要从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考核导向要从注重工作过程向注重工作结果转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从注重领导群众向同时注重发动群众转变等基本途径,以期为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基本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镇治理 现代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璐
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与精神动力。乡村振兴视阈下乡风文明建设存在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不高以及部分优秀乡村文化逐渐遗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护传统文化以及重视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建设 破解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苑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指出"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加强和完善乡镇预算管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在辽宁省的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提出当前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完善建议。
关键词:
乡镇财政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珺珺 徐莉
当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五年,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年。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力点。脱贫攻坚阶段,我国乡村教育囿于传统的学校体制框架内。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的未来》报告。这昭示着全球的终身教育进入实质推进期。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的乡村教育也必然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实现人的可持续成长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关切问题。2050年乡村振兴的社会化图景必然是“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化乡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念
思政教育高度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命线。学校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将思政课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于此,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22年6月出版的《青春力行之国情观察:行走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思政课堂》一书,以实践育人工作为导向,
关键词:
大思政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