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7)
- 2023(15659)
- 2022(12781)
- 2021(11572)
- 2020(9243)
- 2019(20526)
- 2018(20089)
- 2017(37477)
- 2016(20192)
- 2015(22033)
- 2014(21620)
- 2013(21155)
- 2012(19515)
- 2011(17484)
- 2010(17983)
- 2009(17009)
- 2008(16666)
- 2007(15301)
- 2006(13748)
- 2005(12532)
- 学科
- 济(90633)
- 经济(90531)
- 业(85682)
- 企(72242)
- 企业(72242)
- 管理(68935)
- 农(40457)
- 业经(33184)
- 方法(30025)
- 农业(28295)
- 财(27835)
- 中国(27632)
- 地方(24168)
- 数学(21650)
- 数学方法(21455)
- 制(19705)
- 务(19115)
- 财务(19086)
- 财务管理(19061)
- 技术(18581)
- 企业财务(18036)
- 策(16300)
- 贸(15863)
- 贸易(15846)
- 和(15834)
- 发(15677)
- 理论(15516)
- 易(15355)
- 划(14704)
- 银(14254)
- 机构
- 学院(287259)
- 大学(275822)
- 济(120603)
- 经济(118130)
- 管理(111337)
- 研究(96063)
- 理学(94283)
- 理学院(93312)
- 管理学(92042)
- 管理学院(91482)
- 中国(76676)
- 京(58374)
- 财(56664)
- 科学(55676)
- 农(52367)
- 所(47537)
- 江(46679)
- 中心(44617)
- 财经(43394)
- 研究所(42279)
- 业大(40674)
- 农业(39589)
- 经(39192)
- 州(37498)
- 范(37443)
- 师范(37123)
- 北京(36763)
- 经济学(35445)
- 院(35008)
- 省(32275)
- 基金
- 项目(183184)
- 科学(146122)
- 研究(141480)
- 基金(130761)
- 家(112036)
- 国家(110867)
- 科学基金(96724)
- 社会(91984)
- 社会科(86999)
- 社会科学(86981)
- 省(75348)
- 基金项目(68588)
- 教育(63300)
- 划(60456)
- 编号(59117)
- 自然(58381)
- 自然科(57041)
- 自然科学(57031)
- 自然科学基金(56016)
- 资助(50978)
- 成果(47278)
- 发(45832)
- 创(41360)
- 课题(41067)
- 重点(41023)
- 部(39189)
- 业(38876)
- 国家社会(37833)
- 创新(37784)
- 发展(37679)
共检索到455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军 潘丽莎
我国畜牧业在各阶段的发展重点与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变紧密联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当前阶段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对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未来畜牧业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妥善处理供需不平衡、环境约束和经济发展、大市场和小生产这三大主要矛盾,可从强化技术创新、推动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完善产业保障政策等入手解决。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畜牧业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迎霄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兴旺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当前河南省民营畜牧企业市场已将竞争重点由价格、质量转移到强调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上,高质量发展已是民营畜牧企业发展道路的必经之路。本文以河南省民营畜牧企业发展现状为问题导向,对河南省民营畜牧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实现提升河南省民营畜牧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畜牧企业 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姝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人才振兴要求,而实现人才振兴的前提是农村拥有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农村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会严重制约中国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事业迎来新契机、新机遇,但同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何借助时代和政策红利实现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为农村建设和发展培养大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时代有志青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教育 高质量发展 现实路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丽芳 董蕾
乡村振兴战略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二者协同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面临着乡村文化娱乐消费不足、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等困境。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产业的"民族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明确地区资源优势;抓住高新技术的机遇,为文化产业赋能;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深入开发和打造文化IP。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王欣
分析梳理了当下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性技术瓶颈,并借助2006—2019年畜牧业R&D投入与科技奖励成果进一步呈现了相应的研发现状与特征。研究发现,畜牧业科技成果总量呈现平稳态势,主要类型成果数量差异明显并具有阶段性波动特征,高校和农业科学院等机构是畜牧业科技成果研发主体,R&D投入与其产值不适配。基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科技瓶颈,提出需从加大畜牧业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畜牧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促进畜牧业机械化和信息技术的联动发展、构建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等4个方面助力推进畜牧业科技优化,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畜牧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瓶颈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许梦博 王明赫 李新光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作为农业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同样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制约农业保险功效的发挥。以吉林省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供求失衡和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调整和明确政府职能,真正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保险市场结构性改革,搭建以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为主的农业保险创新体系,重视农业保险人才的培养,加强农业保险知识的教育宣传,以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探索适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和改革路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重谱 高强
新型订单农业是在传统订单农业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主体更为多元化、形式更为多样化、内容逐步拓展化、风险更加集中化。新型订单农业在运作模式上有如下特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固合作关系;实施生产统一管理,动态实现规模效益;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拓展农户增收空间;精准传递市场需求,促进产销有效对接。推动新型订单农业高质量发展,应拓展订单农业功能,注入现代生产要素;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助农增收空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多元化经营主体格局;明确政府职责,找准角色定位。
关键词:
新型订单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珈 马晋文 朱莉
乡村文化旅游作为农业产业新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帮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较快,但也暴露出建设模式单一、产品定位不准、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面临高质量发展困境。本文在总结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应具备的价值特征,并从加强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重乡村文化元素的挖掘、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和发挥政府组织决策职能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旅游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新文 张国磊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传统乡村管理模式显现出基层政权"悬浮化"、乡村管理"单一化"、自治组织"行政化"、村支"两委""不在场"与农民态度"冷漠化",使得城乡二元制的结构性矛盾难以消解,也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局面。因此,应通过乡村治理转型来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政府下沉衔接乡村治理事务;构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增强自治组织的乡村治理主体责任意识;提升"第一书记"的乡村治理水平;积极培育"新乡贤"来激活内生型乡村治理力量,由此形成政府治理、社会参与和群众自治的合作共治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荣
乡村人才振兴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应有之义。受农村发展进程缓慢的影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人才瓶颈制约的严峻挑战,缺乏管理型、技术型及创新型等多类人才,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能不足,这将成为农村长期发展的短板。鉴于人才战略对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挖掘乡村振兴背景优势,建立和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实现农村人才聚集将成为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方案的实施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乡村振兴战略为高职院校发展带来生源充足、就业质量提升及办学领域拓展等机遇。高职院校应借助政策"利好",结合自身优势优化办学领域与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职院校 机遇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熊学振 熊慧 马晓萍 孙雨萌 杨春
[目的]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稳秩序、保民生的现实需要,科学设计评价体系和开展测度分析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方法]本文依据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构建涵盖绿色循环发展、供给提质增效、经营管理优化3个维度的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2010—2019年全国及31省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研究表明:2010—2019年全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19.20%,时间上具有向好发展态势,空间上呈现自西向东发展水平依次提高的格局;全国发展水平具有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总体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东部地区内差距扩大态势明显、东部与西部两地区间差距最大,地区内差距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全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单极化趋向逐步凸显,从长期看三大区域均存在发展差距扩大的倾向,但呈现中东部趋向多极化、西部趋向单极化的变化态势。[结论]发展畜牧业应当坚持生产规模与资源环境相匹配,因地制宜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方向的生态生产型体系,积极发挥好东、中、西部地区在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探索种养结合、草牧一体的现代畜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皮策民
赣南既是老区又是山区,它不仅地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而且地表农业资源也极为丰富。怎样化本区农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是推动赣南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一)地利与天时是赣南农业全面发展的两大优势条件。赣南下辖18市、县,人口为641.35万,其中农村人口为566.16万,土地总面积39.083平方公里,界于东经113°54′~116°38′和北纬24°24′~27°09′之间。古生代原为大海,至中生代经多次造山运动到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物,才奠定了今日地貌的基本轮廓。再经近代地质外力内营的作用,形成了当前多姿的地形外貌。全区东、南、西环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习波 李育好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国家为改进农村生产经济模块、促进其经济体系改革所推出的重大举措,其对巩固农村生产基础、强化产业科技发展、调整和改进生产产业结构等,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基于当前政策的大力推行和不断深入,本文立足于当前乡村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机遇,结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日常工作的积累,深度剖析原因,积极改进方案,努力探索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对推动国民生活的质量提升,推进乡村经济体的高效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发展机遇 推进举措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玉福,刘彦随,阎建苹
草原牧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特殊区域.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赋予它独特的资源优势。然而,严重的草原荒漠化,致使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发展受阻。在经济全球化和人地矛盾突出的新形势下,深入探讨我国草原牧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途径.势在必行。基于对草原牧区功能、现状与困境分析,提出了牧区畜牧业与乡村发展须依托本地自然、人力和文化资源优势。以市场培育、管理规范、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等政府政策服务系统建设为支撑.重点发展优质绿色畜牧业和草原生态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并以此带动源头与下游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牧民增收、畜牧业增效和乡村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草原 牧区 畜牧业 乡村发展 三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