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91)
2023(20289)
2022(16877)
2021(15829)
2020(12920)
2019(29283)
2018(29256)
2017(54549)
2016(30469)
2015(34219)
2014(34546)
2013(33270)
2012(31098)
2011(28217)
2010(28785)
2009(26514)
2008(25613)
2007(23108)
2006(20876)
2005(18644)
作者
(87804)
(72563)
(72057)
(69027)
(46488)
(34706)
(33036)
(28394)
(27877)
(26393)
(24681)
(24589)
(23241)
(23168)
(22570)
(22465)
(21694)
(21443)
(20934)
(20831)
(18408)
(18213)
(17620)
(16771)
(16531)
(16391)
(16386)
(16212)
(14700)
(14599)
学科
(117900)
经济(117770)
管理(80358)
(79519)
(60550)
企业(60550)
方法(43909)
(43520)
中国(40099)
数学(37302)
数学方法(36778)
地方(31458)
业经(29916)
(29325)
农业(28897)
(27444)
教育(24546)
(23618)
理论(21421)
(21031)
贸易(21016)
(20313)
(20281)
银行(20232)
(19782)
(19474)
(19253)
金融(19251)
环境(18840)
技术(18750)
机构
学院(424011)
大学(423685)
(163301)
经济(159186)
管理(158764)
研究(151978)
理学(135278)
理学院(133613)
管理学(131136)
管理学院(130346)
中国(111696)
科学(93951)
(92822)
(77745)
(76756)
(75119)
研究所(70323)
中心(68727)
(67596)
(65859)
师范(65311)
业大(63235)
北京(59419)
财经(59126)
农业(57682)
(54884)
(54132)
(53556)
师范大学(52633)
(48445)
基金
项目(280065)
科学(219658)
研究(211777)
基金(197692)
(171609)
国家(169952)
科学基金(144515)
社会(130585)
社会科(123184)
社会科学(123151)
(112691)
基金项目(103793)
教育(100754)
(94299)
自然(91303)
编号(89848)
自然科(89090)
自然科学(89066)
自然科学基金(87420)
资助(80283)
成果(75885)
课题(64488)
重点(63770)
(63677)
(61512)
(57723)
项目编号(53704)
创新(53608)
教育部(52579)
(52436)
期刊
(193559)
经济(193559)
研究(135238)
中国(97128)
教育(73157)
(72986)
学报(66852)
科学(61537)
管理(58489)
(56978)
大学(51343)
农业(49469)
学学(47047)
(42651)
金融(42651)
技术(39014)
业经(34393)
经济研究(29170)
财经(28025)
问题(25135)
(24382)
图书(24181)
(23980)
(20785)
科技(20218)
(19458)
论坛(19458)
理论(19318)
技术经济(19124)
职业(19113)
共检索到660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桂琼   刘玮  
教育是促进湖南省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的关键途径,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使教育发展更加精准和深入。过去的教育扶贫在学生精准资助、基础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帮扶工程和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实现了五步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出湖南省连片地区教育精准发展的实施战略,构建“五维”机制,包括精准识别机制、资源精准配置机制、智能化监测服务机制、教育精准运行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琼  陈国生  范润卿  陈慧卿  
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乡村振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在综合专家访谈结果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设计了一系列的科学化评价指标;对具体权重进行分析时,利用了层次分析法,明确了指标的具体比重,实现了量化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文章基于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常宁市为例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做出了分析,利用科学且全面化的方法,对区域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价内涵做出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新宇  
推动农村客运和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尤其是当下面对农村客运经营难、农村物流配送成本高等困境,迫切需要推动两者融合发展。本文以湖南省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为背景,分析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机理,提出“小融合”“中融合”和“大融合”三种不同融合形态;通过典型案例归纳城乡公交带货补充模式和物流专线共配模式的主要发展模式;并从经营主体、物流节点、运输配送和信息化等方面梳理我国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实践面临的难题;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建议,旨在为农村客运和农村物流深度“抱团”、实现两者“共赢”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会平  蒋淑玲  陈洁  刘宏亮  
文章在提出乡村人才创业素质评价的一般程序的基础上,结合乡村人才自身特点,建立了乡村人才创业素质指标体系和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该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模型具备较高的科学性,进而提出乡村人才素质的提升路径,为政府提升乡村人才创业素质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方醒  
安徽省是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的农业大省,而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且发展滞后。通过分析安徽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找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以促进安徽省农业发展,助力安徽省乡村振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峰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共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服务"三农",从教育供给侧层面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保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不断提升涉农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以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产业、技术和文化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俊柯   张哲   尹奇  
[目的]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方法]本文构建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9省75村为代表案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维度深入探究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结果]整体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偏低并呈现多维特征。结构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偏重于交易领域,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较为滞后;农业数字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渐进发展过程,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是农业数字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从提升路径看,“组织—技术”型是以农业数字化基础带动农业数字化的政策资本驱动路径,“环境—技术”型是以农业交易数字化引领农业生产、服务与基础的社会资本驱动路径,“技术—组织—环境”型是以局部农业生产数字化辐射农业数字化的政企民协同路径,这3条路径能够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结论]为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提出加大数字农业基础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夯实数字人力基础以及厘清政府主体责任边界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蒋淑玲  周宇霞  喻琨  
在全民创业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人才素质决定着乡村振兴的进程。文章在提出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素质一般程序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实用人才,运用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湖南省农村实用人才自身特点和创业素质培育现状,找出影响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以便于对影响因素做定量分析,计算出各类主要因子对人才创业能力的影响,进而提出农村实用人才素质的提升路径,为政府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贺兰  乔德华  
增强发展能力是提高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基础。2020年,我国顺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相对贫困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为主题,对甘肃省驻村帮扶干部进行了实名制调查,指出了影响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突出问题。从持续培育壮大富民产业、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持续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强化“精神扶贫工程”实施、持续强化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瑞云  刘志华  李焱  郭广伟  
“三农”短视频是基于乡村振兴背景迅速崛起的以“农业、农村、农民”为创作内容的短视频类型,“三农”短视频用第一视角构建了乡土场景传承乡土文化,不仅可以助力乡村产业兴旺,还可以打造新型城乡关系,对支农兴村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三农”短视频发展存在创新动力不足、过度依赖流量等一系列问题,由此提出细化审核机制,深耕垂直市场,整合当地资源,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乡村振兴与转型发展背景下,以有机更新视角探索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与发展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旅游驱动下中国传统村落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有机更新理论,并以湖南省十八洞村为例,深入探讨旅游型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①基于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困境识别和乡村振兴内在发展需求辨识,提出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由物质空间更新、社会网络和谐、文化基因延续局部更新到整体更新的实践路径;②2013—2022年,十八洞村人居环境物质空间由产业单一、设施欠缺、环境污损向宜业、宜居、宜游转变;社会网络由关系网络断裂、社会秩序失衡向有机秩序传承、权力场域协调转变;文化基因由文化景观破碎、传承主体流失向聚落“双修”和文化“双创”转变;③十八洞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过程中,主体培育、动力激活、党建引领、政策保障、创新驱动机制协同,推动人居环境由单向局部更新转向多维整体更新,扎实筑牢了乡村振兴的空间、社会、文化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巴玥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经济、文化、生态等全面振兴。其中,通过文化振兴,培育淳朴、良好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基。以文化人,教育担此重任。然而,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影响,农村教育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市教育。近年来,农村教育是否有改观,如何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城乡公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迫切需要调研和研究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刘小凤  蒋淑玲  丁翠翠  郭庆然  杨柳  
乡村发展不仅要全面发展,更要各方面协调发展,所以各方面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文章基于耦合协调的视角对湖南乡村振兴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协调发展构建适当的指标体系,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6年,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这五方面之间存在着正向交互效应;"产业兴旺"是五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生态宜居、生活宽裕"对生态宜居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影响相对较弱,但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据此,给出推进湖南乡村振兴建设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惠新华  
旅游扶贫在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强烈的带动作用和有力的造血功能。在具备一定旅游价值或可开发性较强的贫困地区,将旅游产业开发与乡村地区的生态资源、土特产品、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等密切结合起来,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精准脱贫找到可靠的路径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1998年至今,人民银行总行已相继出台18项主要政策推动消费信贷发展,用以促进消费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但据我行调查,湖南的消费信贷发展并不理想,其实施效果也远未达到当初的预期。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确实已成为我省金融经济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