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3)
- 2023(13330)
- 2022(10611)
- 2021(9345)
- 2020(7219)
- 2019(15716)
- 2018(15447)
- 2017(28447)
- 2016(14818)
- 2015(16323)
- 2014(16175)
- 2013(16110)
- 2012(15303)
- 2011(14378)
- 2010(14723)
- 2009(14024)
- 2008(13184)
- 2007(12055)
- 2006(11232)
- 2005(10258)
- 学科
- 济(88594)
- 经济(88523)
- 业(38858)
- 管理(36472)
- 农(31958)
- 地方(27161)
- 中国(25903)
- 企(24480)
- 企业(24480)
- 业经(22902)
- 农业(21992)
- 方法(21965)
- 数学(18914)
- 数学方法(18768)
- 财(16179)
- 地方经济(15916)
- 学(14733)
- 发(14645)
- 制(14068)
- 融(13712)
- 金融(13711)
- 银(13349)
- 银行(13339)
- 行(13084)
- 产业(12579)
- 贸(11961)
- 贸易(11950)
- 环境(11794)
- 易(11425)
- 收入(11336)
- 机构
- 学院(223775)
- 大学(217845)
- 济(103391)
- 经济(101282)
- 研究(84235)
- 管理(79326)
- 理学(66486)
- 理学院(65683)
- 管理学(64656)
- 中国(64604)
- 管理学院(64217)
- 科学(47690)
- 京(46352)
- 财(45435)
- 所(42086)
- 农(38826)
- 中心(37885)
- 研究所(37519)
- 江(35681)
- 财经(34533)
- 经济学(33079)
- 范(32275)
- 师范(32008)
- 经(31105)
- 院(29941)
- 北京(29764)
- 业大(29613)
- 经济学院(29386)
- 州(28770)
- 农业(28656)
- 基金
- 项目(140053)
- 科学(110713)
- 研究(108621)
- 基金(99553)
- 家(85256)
- 国家(84440)
- 社会(72610)
- 科学基金(72211)
- 社会科(68635)
- 社会科学(68622)
- 省(56351)
- 基金项目(51213)
- 教育(47516)
- 划(45418)
- 编号(45160)
- 自然(40532)
- 自然科(39554)
- 自然科学(39546)
- 资助(39095)
- 自然科学基金(38793)
- 发(37608)
- 成果(37405)
- 课题(31904)
- 重点(31558)
- 发展(31326)
- 国家社会(30867)
- 展(30826)
- 部(29602)
- 创(28881)
- 性(27430)
- 期刊
- 济(135705)
- 经济(135705)
- 研究(74447)
- 中国(51778)
- 农(42443)
- 财(32674)
- 管理(30507)
- 科学(30295)
- 学报(30282)
- 农业(28095)
- 融(26003)
- 金融(26003)
- 教育(24862)
- 业经(24126)
- 大学(24112)
- 学学(22718)
- 经济研究(22209)
- 技术(19936)
- 财经(17474)
- 问题(16917)
- 经(15303)
- 世界(12570)
- 业(12221)
- 技术经济(12167)
- 贸(12047)
- 商业(11545)
- 经济问题(11495)
- 农业经济(11281)
- 图书(11165)
- 农村(10774)
共检索到365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豫新 李枝轩
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整体呈现“倒U型”关系。当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创新活力较弱、城镇化率较低时,数字经济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当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创新活力较强、城镇化率较高时,数字经济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路径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分别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创新活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三条路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玉霞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较多,如乡村旅游管理体系不健全、乡村旅游地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可从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力度、健全乡村旅游的政策、创新开发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品质等方面着手,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 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艳 臧志谊
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数字经济深刻改变着居民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内容,已成为推动农村消费增长、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所缩减,表明数字经济在平衡城乡消费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这种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为突出,并伴随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相较于城镇居民,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促进效应更强,对农村消费扩容的赋能效应更明显。因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利用数字技术红利,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关佳佳
能人带动已成为当下村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重要条件,对能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对更好发挥能人作用、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能人在农村集体经济产生、发展、壮大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起步期能人领导谋划发展方向,高速发展期能人引智拓宽发展路径,稳步增长期能人建制推动长效发展。能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决策风险与责任承担、精英俘获与资源分配不均、发展模式固化与创新驱动不足、人才匮乏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挑战,文章从完善多元参与和科学决策机制、健全能人监督机制、建立多元创新机制、构建能人合作型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能人治村 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强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公共网络共享平台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这为乡村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增强城乡互融互通。本文基于此背景分析了乡村共享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当前现存的问题,并为今后乡村共享经济如何进一步推进提供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共享经济 公共网络平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小华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伟大征程中,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石,其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关键。同时,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激活农村内生动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课题。文章旨在深入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级集体经济 对策 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寒
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构建,为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文章在简要概述乡村振兴背景的基础上,说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根据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优化建议及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习波 李育好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国家为改进农村生产经济模块、促进其经济体系改革所推出的重大举措,其对巩固农村生产基础、强化产业科技发展、调整和改进生产产业结构等,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基于当前政策的大力推行和不断深入,本文立足于当前乡村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机遇,结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日常工作的积累,深度剖析原因,积极改进方案,努力探索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对推动国民生活的质量提升,推进乡村经济体的高效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发展机遇 推进举措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丹燕
梅州市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经济发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县(市、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等问题。作为乡村振兴改革综合试点的梅州,应该立足优势,深化改革,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深挖各县(市、区)发展亮点,促进合作,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业生产模式等方式,推动梅州市经济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梅州市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长浩 衣文
随着近年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成为了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虽然我国正在向工业化发展,但是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经济稳定运行,有关部门还是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制定相应改革计划。因此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就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合理的方式推动我国乡村经济与农业经济共同发展,以保证在工作中可以为农业产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帮助。不仅如此,在工作中还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素质与专业能力,以保证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方向。文章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笑梅 杨露露 陈冬生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一种管理民主、利益共享、发展模式多元的现代经济形态,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弥合城乡鸿沟、振兴乡村经济,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优化人才队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经营方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德林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形成了城市化发展模式。为了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重点。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进一步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牢固基础,并且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由唐小凤著、中国原子能出版社于2020年3月出版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一书,梳理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情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耀华
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战略。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不仅为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有效推动了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与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成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关键,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也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因此,本研究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展开城乡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路径机制研究。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一、引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新时代城乡关系演变的现实背景。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快速城镇化持续发展,积累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显现,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从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荣
乡村人才振兴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应有之义。受农村发展进程缓慢的影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人才瓶颈制约的严峻挑战,缺乏管理型、技术型及创新型等多类人才,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能不足,这将成为农村长期发展的短板。鉴于人才战略对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挖掘乡村振兴背景优势,建立和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实现农村人才聚集将成为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