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62)
- 2023(18153)
- 2022(14720)
- 2021(13623)
- 2020(11084)
- 2019(24540)
- 2018(24509)
- 2017(46476)
- 2016(25259)
- 2015(28217)
- 2014(27765)
- 2013(27248)
- 2012(24691)
- 2011(22158)
- 2010(22663)
- 2009(21598)
- 2008(21338)
- 2007(19844)
- 2006(18005)
- 2005(16306)
- 学科
- 济(105251)
- 经济(105106)
- 业(100297)
- 管理(82278)
- 企(81231)
- 企业(81231)
- 农(51917)
- 方法(38421)
- 业经(37877)
- 农业(34641)
- 中国(32974)
- 财(31490)
- 数学(28754)
- 数学方法(28489)
- 制(24827)
- 技术(23386)
- 地方(22361)
- 务(20476)
- 财务(20442)
- 财务管理(20403)
- 贸(19661)
- 贸易(19644)
- 理论(19627)
- 企业财务(19217)
- 易(19101)
- 策(18843)
- 银(18230)
- 银行(18204)
- 体(18113)
- 和(17664)
- 机构
- 学院(361703)
- 大学(350752)
- 济(152213)
- 经济(149121)
- 管理(142473)
- 理学(120938)
- 理学院(119810)
- 管理学(118125)
- 管理学院(117466)
- 研究(114007)
- 中国(92815)
- 京(73114)
- 财(72302)
- 农(64890)
- 科学(64795)
- 江(58630)
- 财经(55912)
- 所(55589)
- 中心(53858)
- 业大(51371)
- 经(50349)
- 研究所(49153)
- 农业(49009)
- 州(46492)
- 范(46333)
- 师范(45941)
- 北京(45725)
- 经济学(45060)
- 院(40841)
- 经济学院(40753)
- 基金
- 项目(226135)
- 科学(180375)
- 研究(177189)
- 基金(161782)
- 家(137169)
- 国家(135756)
- 科学基金(118570)
- 社会(114944)
- 社会科(108603)
- 社会科学(108581)
- 省(92674)
- 基金项目(85618)
- 教育(80166)
- 编号(75193)
- 划(74036)
- 自然(70710)
- 自然科(69052)
- 自然科学(69040)
- 自然科学基金(67842)
- 资助(62578)
- 成果(60915)
- 创(52290)
- 发(51969)
- 课题(51382)
- 重点(49941)
- 部(49373)
- 创新(47993)
- 国家社会(47114)
- 制(46121)
- 性(45711)
- 期刊
- 济(185938)
- 经济(185938)
- 研究(108865)
- 中国(78476)
- 农(67082)
- 财(58026)
- 管理(57509)
- 科学(47083)
- 学报(46743)
- 农业(44832)
- 教育(42334)
- 融(39329)
- 金融(39329)
- 大学(37834)
- 业经(37507)
- 学学(35472)
- 技术(34588)
- 财经(27731)
- 经济研究(27437)
- 问题(25333)
- 经(24113)
- 业(23752)
- 技术经济(20183)
- 商业(18816)
- 贸(18615)
- 现代(18556)
- 版(17913)
- 世界(17561)
- 科技(17404)
- 农村(16766)
共检索到562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晓乐 陈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所在,能够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关乎各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关注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绩效,避免由于组织模式不合理而导致产业发展受到约束。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加以探讨,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以期能够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效果,全面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帮助。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化 组织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朝晖
文化具有精神指引与引领作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作为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村文化产业兼具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我国农村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由于农村仍然存在一系列限制性发展因素,导致文化产业受到发展限制。基于此,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其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枫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务院多次发布乡村振兴战略性文件。在国家整体布局指导下,辽宁省如何能更准确地找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创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增效。目前,我省面临着对农业信息化认识不足、政府各部门权责不清、对农业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关注不够、农业信息资源管理不规范、对农金融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的困境。针对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建议考虑从打造农业信息化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完善农业标准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打造省级统一农业服务平台、提升对农金融服务水平、建立人才培训体系等方面推进我省农业生产信息设备产业化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若羚 赵海峰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备受瞩目。农户是乡村振兴的主体,鼓励农户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需要资金的投入。但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仍处于滞后阶段,尤其是农户融资,面临多维度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融资现状和农户融资的困境及产生原因,提出破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现实困境的路径,以改善农户生产经营融资约束难题,切实推进农村金融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户融资 困境 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云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理论逻辑上的内在契合性和实践逻辑上的协同耦合性“。十四五”时期,我国已进入绿色发展驱动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时期,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然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农业绿色发展成效可持续性不足,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尚待优化;小农户绿色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与现代农业难以有机衔接;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产品质量尚待提升。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状况,通过对“安丘模式”的调研分析,本文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着眼战略任务,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升级体制机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秋英
在乡村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村青年创业正迎来一系列政策利好和广阔市场空间。根据创业项目内容,农村青年创业模式主要分为农产品生产加工、乡村旅游开发服务、农村生产生活消费服务以及工业加工等四种模式。农村青年创业的有效路径需要从创业者和政府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对于农村青年创业者而言,应当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创业风险,关注产品或服务质量,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电商平台等,大力拓宽市场渠道。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需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力度,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创业环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青年 创业模式 创业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子娜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其本质上就蕴含着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而成功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就在于人。对我国农村当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可知,其开发前景并不明朗,呈现出规模大质量低的特点。因此,应优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扩大技能培养方面的投资,推进农村高职教育,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技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优化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瑞燕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研究农业产业化路径对于县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研发现,“企业+村社集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路径能够有效组织带动小农户完成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龙头企业以资本、技术和市场优势培育新型农业产业,村社集体发挥统筹、动员和对接功能,小农户负责具体生产环节。研究表明,产业发展公共化、发展规划自主化和发展风险内部化是坚持村社本位的“企业+村社集体+农户”模式的关键运作机制,有效将不同产业发展主体整合为一体。“企业+村社集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既能够有效组织农民对接龙头企业,又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助推乡村振兴事业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刁晓辉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构建一条充满活力、和谐有效的乡村治理之路,可以更加有效地建设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快速实现乡村治理阶段性目标。在我国治理内容体系中,乡村治理是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新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当前在乡村治理工作中仍存在多种困境,使治理过程变得复杂、困难。为提高乡村治理效用,满足当前乡村发展需要,应采取改进措施,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优化路径,为乡村提供更好的治理前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毓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逐步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快速向农村社区下移,传统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逐渐脱节于现代农村社区发展需求,各种矛盾开始在此集聚,新的治理问题凸显。如何通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强化民生保障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工作开展,但还存有一些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优化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农村 社区治理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红玲 张宜红 陈昭玖
[目的]通过系统论、分工深化等理论引导生态农业产业化,探索生产性服务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形成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生态效益最大化。[方法]文章在梳理生态农业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理清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生产性服务等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并以江西林下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为例,探索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利益联结机制及三产融合实现方式。[结果](1)生态农业产业化需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拓展林下经济、复合经营等多种生态模式;(2)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提供,注重生产性组织培育和支持;(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践行生态农业认证机制和生态农业绿色清单制度,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探索和江西现实依据。[结论]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选择,而生产性服务则是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全艺美
农业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农村财税改革是一项具有建设性的举措,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应从财税改革创新为着眼点,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存在的财税问题的深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建立完善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为农业农村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财税问题 改革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婷
产业发展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力量。以鲁西南农村的农业产业振兴实践为例,探讨就地城镇化的均衡发展过程及其实践机制。结果发现,鲁西南的农业产业振兴加速了乡村城镇化进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成为农民“迁移进城”的替代选择;经营产业与经营家庭过程同构的家庭组织机制、产业配套与日常生活需求契合的政府服务机制以及农民转型与村庄发展目标整合的职业化动力机制共同形塑了就地城镇化实践,并实现了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均衡的城镇化发展可以依托于农业产业化路径来实现,关键在于要实现以农民为实践主体和以村庄为建设载体的有机统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婷
产业发展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力量。以鲁西南农村的农业产业振兴实践为例,探讨就地城镇化的均衡发展过程及其实践机制。结果发现,鲁西南的农业产业振兴加速了乡村城镇化进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成为农民“迁移进城”的替代选择;经营产业与经营家庭过程同构的家庭组织机制、产业配套与日常生活需求契合的政府服务机制以及农民转型与村庄发展目标整合的职业化动力机制共同形塑了就地城镇化实践,并实现了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均衡的城镇化发展可以依托于农业产业化路径来实现,关键在于要实现以农民为实践主体和以村庄为建设载体的有机统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涛 牟苑双
政府作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牵头人,应承担起在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职责与使命。通过实践考察发现,政府在治理农村集体经济中存在理念错位、方式失当、权限模糊、保障不足等多重困境,其困境产生的根源是乡村振兴政绩考核制度不完善、项目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权责不清、自治主体能力不足以及政府监管保障制度不健全和人员技术供给缺乏。因此,多元设置,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统筹互动,优化资源配置运作机制;协调内生,构建政府与自治主体有效协同机制;多维合力,健全监管制度和技术监管保障机制是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府治理 农村集体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