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6)
- 2023(13767)
- 2022(12042)
- 2021(11253)
- 2020(9213)
- 2019(21144)
- 2018(21019)
- 2017(40008)
- 2016(21649)
- 2015(24249)
- 2014(23900)
- 2013(23466)
- 2012(21243)
- 2011(19199)
- 2010(19146)
- 2009(17979)
- 2008(16827)
- 2007(14733)
- 2006(12898)
- 2005(10724)
- 学科
- 济(84758)
- 经济(84666)
- 管理(60753)
- 业(59213)
- 企(46462)
- 企业(46462)
- 方法(38147)
- 农(33101)
- 数学(32978)
- 数学方法(32563)
- 中国(22125)
- 农业(21885)
- 业经(21523)
- 财(21124)
- 地方(19544)
- 学(18862)
- 环境(17149)
- 制(15041)
- 贸(14122)
- 贸易(14113)
- 理论(13995)
- 和(13796)
- 易(13660)
- 划(13382)
- 务(12709)
- 财务(12642)
- 财务管理(12618)
- 技术(12563)
- 发(12367)
- 企业财务(11908)
- 机构
- 学院(302869)
- 大学(300592)
- 管理(121915)
- 济(114615)
- 经济(111896)
- 理学(106352)
- 理学院(105202)
- 管理学(103280)
- 管理学院(102772)
- 研究(98717)
- 中国(71674)
- 科学(63685)
- 京(63362)
- 农(52505)
- 财(50580)
- 所(48803)
- 业大(47424)
- 中心(45307)
- 研究所(44830)
- 江(43260)
- 范(42064)
- 师范(41734)
- 财经(40952)
- 农业(40044)
- 北京(39414)
- 经(37078)
- 院(36112)
- 州(35634)
- 师范大学(33549)
- 经济学(32752)
- 基金
- 项目(214637)
- 科学(168259)
- 研究(158323)
- 基金(153828)
- 家(133364)
- 国家(132186)
- 科学基金(113859)
- 社会(99173)
- 社会科(93619)
- 社会科学(93594)
- 省(85488)
- 基金项目(82521)
- 自然(73593)
- 教育(71962)
- 自然科(71825)
- 自然科学(71809)
- 划(71027)
- 自然科学基金(70435)
- 编号(66278)
- 资助(62267)
- 成果(52774)
- 重点(47614)
- 发(46146)
- 部(46067)
- 课题(45138)
- 创(44123)
- 创新(41045)
- 科研(40918)
- 国家社会(39992)
- 项目编号(39862)
- 期刊
- 济(128101)
- 经济(128101)
- 研究(84758)
- 中国(55517)
- 农(52202)
- 学报(48196)
- 科学(44969)
- 管理(40804)
- 财(36647)
- 大学(36526)
- 农业(35726)
- 教育(34616)
- 学学(34448)
- 技术(25683)
- 业经(24703)
- 融(22877)
- 金融(22877)
- 经济研究(19231)
- 财经(18173)
- 问题(16500)
- 图书(16394)
- 业(15988)
- 科技(15522)
- 版(15378)
- 经(15370)
- 资源(14895)
- 理论(14242)
- 技术经济(14138)
- 现代(13375)
- 商业(13336)
共检索到428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志远
[目的] 乡村振兴背景下,探析广西乡村人居环境演变趋势,识别发展短板,为区域乡村建设提供借鉴。[方法] 基于狭义的乡村人居环境概念和乡村振兴背景构建广西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熵值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其乡村人居环境水平进行测算,并分别从市和县级层面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结果] (1)2012—2022年间广西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指数水平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指数值由2012年的0.379增长至2022年的0.670,年均增长率为6.27%。其中,公共服务和卫生环境2个子系统指数值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99%和12.78%,是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主要因素;居住设施和交通条件2子系统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农业环境子系统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增长幅度不明显。(2)市域层面,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指数值以桂林最高,其次是北海、白色、防城港,其他市相对较低,河池和梧州2市最低;从变化趋势来看,提升最快的是柳州,其次是桂林、河池和来宾,其他区域增长相对较低;贺州和崇左2市乡村人居环境虽然整体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研究期内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崇左市下降趋势明显。(3)县域层面,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指数基本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区域发展变化差异较大。从2012年和2022年各县域乡村人居环境排序等级划分来看,研究期间,等级提升的县市共计有14个,占比16.28%;等级下降的县市共计29个,占比33.72%,其他区域排序等级不变。(4)2012—2022年广西县域乡村人居环境整体呈现向东北高西南低的方向演变。其中,桂南区域的各县市指数相对较高并略有提升,但该增长优势不断在弱化;桂东北区域指数水平较高,区域变化波动较大;桂西和桂西北山区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分布区,除了桂林市,其他区域乡村人居环境指数值整体提升不明显,指数等级基本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广西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整体得到持续改善,但是区域发展不协同和不平衡的特点突出,尤其是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未来需要加强桂北、桂西北少数民族区域间合作,促进地区资源整合和乡村建设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勇 张美琪
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事关广大农民的生活福祉以及农村社会的长足发展,更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发展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人居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文章基于基层调研结果阐述了哈尔滨市双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本地区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富忠 胡燕
南疆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南疆地区农村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行动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基础设施、专业人才、资金配套、农牧民意识等方面仍有诸多短板,这些短板成因既有思想意识认识不到位方面,也有人才、资金短缺方面。为此要针对短板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南疆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造福南疆各族人民。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南疆地区 人居环境整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凡 裴春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良好的人居环境作为基础。有了优质的人居环境,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凡 裴春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良好的人居环境作为基础。有了优质的人居环境,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岩 李世泰 秦伟山 胡宇娜
[目的]通过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厘清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格局,探究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路径,为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在讨论乡村人居环境内涵与乡村振兴逻辑关联基础上,从乡村生产环境、乡村生活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社会文化环境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对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结果]按照评价得分可以将17地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分为4类,即高质量地区、较高质量地区、较低质量地区、低质量地区,在分析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地区乡村人居环境优化途径。[结论]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存在区域间的不均衡,大致呈现半岛地区优于内陆地区的空间格局,其中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分最高;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提升要坚持各子系统的整体协调与差异化的路径选择,不同类型地区应采取相对应的优化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倩 李瑾
智慧乡村的主要内涵体现在信息技术与乡村各领域的良好融合,充分发挥人的创新精神,不断优化乡村系统功能,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国内外智慧乡村实践体现出突出的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特征,也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功能互补的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对于智慧乡村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既要评价已取得的应用成效,也要重视未来发展能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智慧乡村 城乡关系 信息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解睿 何燕 樊晓璐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传统家庭农业向新型现代农业的转换,乡村振兴的载体是传统自然村庄向新型田园社区的转换,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传统农耕农民向新型现代农人的转换。随着这种转换,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农民物质生活得到提高。但是乡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乡村人居环境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现。文章分析了当前山西乡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乡村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 环境整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裕瑞 曹丽哲 王鹏艳 常贵蒋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仍为乡村发展的短板。2018年初,国家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解析了农村人居环境及其整治的概念与内涵,阐释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机理,剖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运行模式,梳理了整治成效的评价方法与结果,并展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的重点领域。农村人居环境科学在过去十余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基本理论、演化机理、质量评价、调控策略等方面有明显进展。但是,当前研究对于实践的指导性和支撑性仍存在明显不足,地方具体整治工作仍存在一些认识上或实践上的误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新时期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认识和实践方面要形成"八项共识"。在研究层面,应强化乡村地理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城乡规划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交叉与融合,着力形成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机制剖析、成效评估、模式优化等于一体的系统性研究体系,可更好地支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地域功能显化和价值提升,进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静雯
加快优化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从乡村振兴视角来看,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还存在诸多不足,对此,各地区还需制定科学村庄规划,多方筹集人居环境优化资金;完善人居环境优化配套设施;激发人居环境优化主体内生动力,提高人居环境优化宣传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静雯
加快优化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从乡村振兴视角来看,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还存在诸多不足,对此,各地区还需制定科学村庄规划,多方筹集人居环境优化资金;完善人居环境优化配套设施;激发人居环境优化主体内生动力,提高人居环境优化宣传力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昊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其乡村建设经历了3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中国乡村在传统文化、人口分布及面临的发展问题上与日本有颇多相似之处,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分析了日本乡村建设经历的3个历史阶段,总结了日本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人居建设创新实践和农业环境建设的经验,并结合中国乡村建设的现状,得出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即创新乡村区域规划、构建创新农业生产环境和加强乡村人文社会环境建设。
关键词:
日本乡村 人居环境 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会平 蒋淑玲 陈洁 刘宏亮
文章在提出乡村人才创业素质评价的一般程序的基础上,结合乡村人才自身特点,建立了乡村人才创业素质指标体系和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该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模型具备较高的科学性,进而提出乡村人才素质的提升路径,为政府提升乡村人才创业素质提供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AHP 乡村人才 创业素质 评价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申探明
乡村人口“上位流动”与“返乡流动”共同推进的“两难疑惑”备受关注并且引起学术争论,理顺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剖析争论的关键环节,也是改变“谈空心色变”政策窠臼的重要依据。依照对乡村人口疏化的认同程度,将前人立场划分为三种类型,并梳理其主要观点及分歧来源。然后从“产业规律—城乡社会—历史演化—政策调控—资源整合”五个视界对乡村人口疏化与乡村振兴对立统一关系的困惑展开思考,将人口疏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相反相成的“两难疑惑”置于乡村发展的产业要求、疏散特质、时代特征、逆向调节、要素重构之中进行解释和理解。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环成
康养小镇建设不仅迎合了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同时,作为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发展。近些年,在政策支持下,康养小镇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具有推动我国乡村产业完善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康养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开展探讨,在分析康养小镇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康养产业链完善和乡村产业支撑等几方面给出康养小镇未来发展策略,为发挥康养小镇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康养小镇 老龄化 康养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