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2)
- 2023(8259)
- 2022(6805)
- 2021(6466)
- 2020(5110)
- 2019(11180)
- 2018(11068)
- 2017(20862)
- 2016(11363)
- 2015(12592)
- 2014(12717)
- 2013(12430)
- 2012(12022)
- 2011(10937)
- 2010(11536)
- 2009(11003)
- 2008(10820)
- 2007(10301)
- 2006(9491)
- 2005(8299)
- 学科
- 济(43984)
- 经济(43851)
- 业(34439)
- 管理(31703)
- 农(28008)
- 企(23826)
- 企业(23826)
- 农业(18225)
- 中国(14523)
- 方法(13699)
- 业经(13660)
- 财(13320)
- 制(12154)
- 策(11528)
- 数学(11487)
- 数学方法(11180)
- 地方(10890)
- 学(8907)
- 及其(8782)
- 贸(8607)
- 贸易(8597)
- 银(8418)
- 银行(8411)
- 易(8389)
- 行(8090)
- 发(8078)
- 政策(7983)
- 农业经济(7812)
- 方针(7454)
- 融(7371)
- 机构
- 学院(165534)
- 大学(161344)
- 济(65261)
- 经济(63451)
- 管理(60902)
- 研究(57721)
- 理学(51367)
- 理学院(50735)
- 管理学(49645)
- 管理学院(49319)
- 中国(45759)
- 京(34097)
- 科学(33892)
- 财(33002)
- 农(31885)
- 所(28763)
- 中心(28135)
- 江(28012)
- 研究所(25502)
- 范(24407)
- 财经(24355)
- 师范(24222)
- 业大(23822)
- 农业(23576)
- 州(21905)
- 经(21889)
- 北京(21538)
- 院(20618)
- 省(20178)
- 师范大学(18972)
- 基金
- 项目(102361)
- 科学(80723)
- 研究(79818)
- 基金(72627)
- 家(62038)
- 国家(61344)
- 科学基金(52424)
- 社会(50261)
- 社会科(47109)
- 社会科学(47096)
- 省(40852)
- 基金项目(37251)
- 教育(36672)
- 编号(34708)
- 划(33584)
- 自然(31795)
- 自然科(31041)
- 自然科学(31034)
- 自然科学基金(30460)
- 成果(30206)
- 资助(29616)
- 课题(24476)
- 发(23071)
- 重点(22743)
- 部(22493)
- 性(21251)
- 年(20551)
- 创(20394)
- 国家社会(20039)
- 制(19923)
共检索到268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瑞春
基层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但基层年轻干部在自我成长过程面临着心态、素养及行动方面的障碍。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必须摆正心态,摒弃私心杂念;提升素养,筑牢思想堡垒;勇于行动,练就担当本领,为自我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倩茹
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必要也必须加强对基层干部历史主动精神的培育。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也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基层干部的个人本领。然而在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着培育意识淡薄、培育缺乏针对性以及培育成效性需提升等问题。为了提高培育的实效性,强化培育的效果,需要国家与社会、基层干部个人、所属单位和部门的共同努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璐
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与精神动力。乡村振兴视阈下乡风文明建设存在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不高以及部分优秀乡村文化逐渐遗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护传统文化以及重视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建设 破解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璐
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与精神动力。乡村振兴视阈下乡风文明建设存在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不高以及部分优秀乡村文化逐渐遗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护传统文化以及重视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建设 破解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霍松涛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及政策有力推动下,我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经取得较大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随之暴露,如质量标准不一、设施管护欠缺等。因此,深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诉求,找准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认知、主体地位、文化传承等方面。首先,对美丽乡村建设功能的认知存在偏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绪鹏 万灵娟
扎根于乡土社会的基层干部,是最重要的基层治理主体和乡村领导力量。在此背景下,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重任必然落在基层干部身上。但是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乡村发展面临人才紧缺。从历史、经济和政治三个维度来看,基层干部面临着双重压力和双重风险的主体性困境,破除这一困境的长远之策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现阶段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困境突围,必须构建起完备的人才支持系统,不仅要提升干部自身的治理能力,而且要推动其他主体的参与并加强其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实现由"政府本位"向"农民本位"的功能转换;通过严抓"关键少数"来优化基层政治生态;鼓励并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培育新型社会组织,大力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加强农村社会工作建设,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农村社会工作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霞
乡村产业振兴带来政策资源下乡,使得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情境日趋复杂。而“适应性执行”成为基层政府政策执行行为的新动向。基于鄂西Y县的柑橘产业政策实践发现,基层政府的政策“适应性执行”是为了寻求规范化完成政策任务指标的压力和获取最大政策执行绩效之间的平衡而产生,其通过组织适应、资源适应及规则适应快速完成了政策目标并成功展示了政府政绩。但政策“适应性执行”本质上追求的是政策落实的短期片面有效性,一旦任务完成,其政策效力就会边际递减,政策的后续落实便会出现滞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农业政策执行的调试需要均衡农业资源配置、畅通农民参与及利益表达渠道,进而提升农业政策执行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国卉男 游赛红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老年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日趋蓬勃。随着其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老年教育群体参与率低下、教育内容单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困境不断显现,究其原因,这与农村老年教育政策保障缺失,发展定位不清晰,教育资源供给不匹配等因素息息相关。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人作为农村发展的庞大群体,其学习需求与发展水平需要更多的关注。正是基于此考虑,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梳理农村老年教育理论与政策,发现农村老年教育的问题,分析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从而对农村老年教育困境突破的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老年教育 困境与突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月丹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根本,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关键。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仍面临政治素养不过硬、思想认识不到位、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不充足等挑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切实把政治领导放在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最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的队伍结构、注重人才培育等方法,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水平,落实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引领乡村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干部 素质提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国民 龙圣锦
我国农村宅基地所有制形式经过三次制度变迁,才形成现有的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二元"权能结构。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法律赋予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能不完整,从而束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的宅基地"三权分置"着眼于农村现代化改革的需要,促进宅基地所有权的权能结构从"二元"向"三元"转变,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施遇到"资格权"创设法理依据不足、农民享有处分权能的问题存疑、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诸多困局,通过宅基地"资格权"的具体化、"三权"权能结构优化、法律制度的完善等方式,方可有效促成农村宅基地所有制改革的完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怡琳 张皓迪 李理想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而基层干部和农民是保障和落实粮食安全的重要主体。本研究从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认知出发,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及其主要成因。研究发现,基层干部在行政压力下将粮食安全理解为一个行政目标,农民对粮食安全的感知则源于个体的日常实践。在他们看来,粮食安全面临三重困境:农业生产的脆弱性与农村劳动力短缺是其面临的结构性挑战;土地政策刚性、种粮补贴政策不完善以及生态政策的抵牾效应构成其制度性障碍;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干部存在的诸多主观或客观问题则使其陷入主体性困境。本研究认为,应通过加大粮食生产保障力度、统筹协调各类政策落地、积极引导生产者种粮等举措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 基层干部 农民视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怡琳 张皓迪 李理想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而基层干部和农民是保障和落实粮食安全的重要主体。本研究从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认知出发,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及其主要成因。研究发现,基层干部在行政压力下将粮食安全理解为一个行政目标,农民对粮食安全的感知则源于个体的日常实践。在他们看来,粮食安全面临三重困境:农业生产的脆弱性与农村劳动力短缺是其面临的结构性挑战;土地政策刚性、种粮补贴政策不完善以及生态政策的抵牾效应构成其制度性障碍;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干部存在的诸多主观或客观问题则使其陷入主体性困境。本研究认为,应通过加大粮食生产保障力度、统筹协调各类政策落地、积极引导生产者种粮等举措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 基层干部 农民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瑞春
涉农大学生回乡创业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举措。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大学生回乡创业面临着创业教育、自身能力、政策支持和社会氛围等方面的现实困境,突破制约涉农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困境,需要从强化创业教育、增强创业能力、保障相关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对策入手,推动涉农大学生回乡成功创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涛 牟苑双
政府作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牵头人,应承担起在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职责与使命。通过实践考察发现,政府在治理农村集体经济中存在理念错位、方式失当、权限模糊、保障不足等多重困境,其困境产生的根源是乡村振兴政绩考核制度不完善、项目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权责不清、自治主体能力不足以及政府监管保障制度不健全和人员技术供给缺乏。因此,多元设置,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统筹互动,优化资源配置运作机制;协调内生,构建政府与自治主体有效协同机制;多维合力,健全监管制度和技术监管保障机制是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府治理 农村集体经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杰 王帅
农村党组织是基层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核心、乡村治理的重要根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力量。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因受到人才、资源、文化等因素的制约,陷入发展困境。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全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找准功能定位,建立内育外引的人才制度,以"促民富"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兴文化"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谋创新"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 治理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