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7)
2023(11952)
2022(10440)
2021(9841)
2020(8010)
2019(18512)
2018(18556)
2017(34805)
2016(19081)
2015(21572)
2014(21764)
2013(21320)
2012(19579)
2011(17565)
2010(17724)
2009(16089)
2008(15240)
2007(13392)
2006(11709)
2005(9660)
作者
(54814)
(45586)
(45141)
(42986)
(28896)
(21799)
(20402)
(17998)
(17372)
(16192)
(15719)
(15194)
(14300)
(14244)
(13927)
(13822)
(13709)
(13321)
(12806)
(12796)
(11377)
(11250)
(10929)
(10442)
(10237)
(10211)
(10088)
(9974)
(9249)
(9040)
学科
(72178)
经济(72098)
(51461)
管理(49623)
(39267)
企业(39267)
方法(32311)
(31305)
数学(27857)
数学方法(27517)
农业(20660)
中国(20399)
业经(19138)
(17612)
(16782)
地方(16593)
理论(14035)
(13679)
教育(12723)
(11734)
贸易(11723)
(11380)
(11356)
技术(11091)
环境(10892)
(10471)
(10459)
银行(10418)
(10160)
财务(10102)
机构
学院(266550)
大学(265192)
管理(105862)
(97947)
经济(95435)
理学(92328)
理学院(91294)
管理学(89642)
管理学院(89175)
研究(87474)
中国(63302)
(56333)
科学(56191)
(48192)
(43382)
(43316)
业大(42697)
中心(40273)
研究所(39842)
(38978)
(38018)
师范(37684)
农业(36546)
北京(35300)
财经(34943)
(31877)
(31854)
(31763)
师范大学(30141)
技术(29604)
基金
项目(187944)
科学(146485)
研究(140367)
基金(133528)
(115760)
国家(114660)
科学基金(98114)
社会(85761)
社会科(80771)
社会科学(80746)
(75334)
基金项目(71962)
教育(65036)
自然(63597)
(62622)
自然科(62056)
自然科学(62042)
自然科学基金(60868)
编号(59631)
资助(53917)
成果(48258)
重点(41763)
课题(41025)
(40643)
(40193)
(38911)
创新(36053)
项目编号(35646)
科研(35542)
大学(35020)
期刊
(111540)
经济(111540)
研究(76474)
中国(53218)
(49273)
学报(44379)
科学(40641)
教育(37498)
管理(36262)
大学(34119)
农业(33562)
学学(31971)
(30639)
技术(23557)
业经(21623)
(21370)
金融(21370)
经济研究(15983)
财经(15894)
图书(15133)
(14488)
问题(14418)
(14067)
科技(13654)
(13404)
理论(13120)
业大(12564)
实践(12321)
(12321)
资源(11869)
共检索到383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倩茹  
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必要也必须加强对基层干部历史主动精神的培育。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也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基层干部的个人本领。然而在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着培育意识淡薄、培育缺乏针对性以及培育成效性需提升等问题。为了提高培育的实效性,强化培育的效果,需要国家与社会、基层干部个人、所属单位和部门的共同努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月丹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根本,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关键。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仍面临政治素养不过硬、思想认识不到位、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不充足等挑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切实把政治领导放在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最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的队伍结构、注重人才培育等方法,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水平,落实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引领乡村的全面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瑞春  
基层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但基层年轻干部在自我成长过程面临着心态、素养及行动方面的障碍。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必须摆正心态,摒弃私心杂念;提升素养,筑牢思想堡垒;勇于行动,练就担当本领,为自我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绪鹏  万灵娟  
扎根于乡土社会的基层干部,是最重要的基层治理主体和乡村领导力量。在此背景下,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重任必然落在基层干部身上。但是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乡村发展面临人才紧缺。从历史、经济和政治三个维度来看,基层干部面临着双重压力和双重风险的主体性困境,破除这一困境的长远之策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现阶段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困境突围,必须构建起完备的人才支持系统,不仅要提升干部自身的治理能力,而且要推动其他主体的参与并加强其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实现由"政府本位"向"农民本位"的功能转换;通过严抓"关键少数"来优化基层政治生态;鼓励并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培育新型社会组织,大力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加强农村社会工作建设,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农村社会工作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冰洋  廉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干部必须走在前列,要在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中开拓进取、创造未来,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无穷伟力,在不懈奋斗中实现新的历史性成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忠  庹娟  
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背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在数量方面需求较大,在培训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体系和培育成效等质量改善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内容陈旧、培育方式传统单一、培育资源未能有效统筹、培育成效难以检测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分类管理与精准教育相结合、内容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政策保障与资金保障相结合、准入制度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等对策,以期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改革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有效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晶晶  陈仪微  许安心  郑秋锦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兴旺具有重要作用,而“农商互联”模式是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的渠道创新形式,但现有文献对“农商互联”模式的形成、运作和培育等相关内容探讨较少。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不断迭代成长,本文通过对其演化历程的梳理,尝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解释“农商互联”模式的形成路径,从形成机制、合作机制、保障机制三个层面分析“农商互联”模式的运作机制,进一步分析其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培育优化“农商互联”模式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贝贝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汇聚各类人才力量,提供基础支撑和不竭动力。在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下降,老龄化、低质化等现实情况的压力下,农村本土化职业化人才的培育是适应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本文对此提出了培育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刘玲  高珍妮  叶思彤  
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阐述农民—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内涵,探讨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地位和作用,并将其分为5种,剖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面临的6个难题。据此,提出8项法治保障建议:各级政府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培育规章制度、制定统编通用公用教材与各地专业的实用教材制度体系、鼓励完善培育职业农民的师徒新路径制度、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库建设管理制度、完善网络媒体教育培训培育制度体系、建立完善培训培育与农事基地融合发展的制度、实施题库考核认定制度和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财政扶持与监管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索柏民  陈鹏宇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一直是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反复提及的热点,辽宁自2014年实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来,取得了颇多成就,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不足。如何培育和引导新型职业农民适应时代变化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成为辽宁乡村振兴背景下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莉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但是,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而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主要供给侧的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培育目标不明、资源分散、保障不力、内容不实、形式不活等问题,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创新政策制度,加大扶持力度;而培训主体则要明确培育对象,改革内容与方法、创新培育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海华  李芷璇  
乡村振兴首先是人的振兴。乡村终身学习者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他们能够在人生的任何阶段、生活的任何地点,获取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各种教育资源。同时能够体认终身学习对于个人生活与乡村发展的意义,拥有自觉强烈的终身学习动机,最终养成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能力。乡村社区教育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与政策优势,能够基于乡村居民紧密的人际联系与共享的生活经验进行教育与培训,是乡村终身学习者培育的最重要的路径与最广泛的载体。在培育过程中,乡村社区教育必须体认培育乡村终身学习者的价值与意义;基于空间优势、人际优势,强化乡村居民终身学习的动机与需求;联结乡村居民的生活经验,创新社区教育的课程与实施;转变传统教育角色,涵养乡村居民终身学习的素质与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维华  赵义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在于挖掘乡村内生动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行动者网络理论从"广义对称原则"出发,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视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点、线、面、网的构建过程使政府、农民、返乡群体、培育机构等人类行动者和观念、环境等非人类行动者广泛连结,进而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行动者网络,并以"转译"为根本机制,通过厘定行动者、寻找必经之点、问题具体化、制定准目标、实施准行动等环节使该网络实现动态化运转,为乡村振兴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落地提供可行之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萃华  
乡村振兴战略是有效解决新时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重要举措。只有新型职业农民多而强,才能改变农业凋敝、农村衰落的现象,才能振兴乡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高度重视,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日常化落实;求实创新,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顶层化设计;分类施策,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化培育;一主多元,办好新型职业农民的优质化培育;严格考核,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组织化认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大斌  胡婷婷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是美丽乡村建设,都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必要的培育,使他们转变落后观念,开阔思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当前我国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培训机制,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效。对此,文章在分析当前农民群众的主要特征、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明确培育对象,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明确培育主体,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多元化;明确培育目标,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工程的有效性;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建设的科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