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79)
- 2023(20395)
- 2022(17051)
- 2021(15759)
- 2020(13197)
- 2019(30089)
- 2018(29900)
- 2017(57751)
- 2016(30800)
- 2015(34698)
- 2014(34211)
- 2013(34055)
- 2012(30869)
- 2011(27710)
- 2010(28225)
- 2009(26784)
- 2008(25866)
- 2007(23247)
- 2006(20774)
- 2005(18683)
- 学科
- 济(128499)
- 经济(128356)
- 业(111502)
- 管理(95521)
- 企(91774)
- 企业(91774)
- 方法(56868)
- 农(52549)
- 数学(46676)
- 数学方法(45957)
- 业经(39439)
- 中国(36956)
- 财(35722)
- 银(35049)
- 农业(35007)
- 银行(34902)
- 行(33294)
- 制(32993)
- 融(31689)
- 金融(31686)
- 地方(26945)
- 务(24272)
- 财务(24187)
- 财务管理(24150)
- 理论(23891)
- 贸(23024)
- 技术(23016)
- 贸易(23001)
- 企业财务(22847)
- 学(22413)
- 机构
- 学院(438216)
- 大学(431625)
- 济(179496)
- 管理(178140)
- 经济(175608)
- 理学(152999)
- 理学院(151502)
- 管理学(148874)
- 管理学院(148087)
- 研究(139001)
- 中国(117179)
- 京(91080)
- 科学(83067)
- 财(82696)
- 农(78887)
- 所(68257)
- 中心(66913)
- 江(66684)
- 业大(65797)
- 财经(65632)
- 研究所(61590)
- 农业(60440)
- 经(59554)
- 北京(57045)
- 州(54633)
- 范(54272)
- 师范(53830)
- 经济学(53271)
- 院(49767)
- 财经大学(48391)
- 基金
- 项目(290709)
- 科学(229976)
- 研究(216538)
- 基金(211077)
- 家(181390)
- 国家(179756)
- 科学基金(156804)
- 社会(138309)
- 社会科(131005)
- 社会科学(130966)
- 省(115139)
- 基金项目(111208)
- 自然(100134)
- 教育(98039)
- 自然科(97866)
- 自然科学(97848)
- 自然科学基金(96098)
- 划(94207)
- 编号(90297)
- 资助(86945)
- 成果(71903)
- 重点(63992)
- 部(63384)
- 发(62847)
- 创(61877)
- 课题(60534)
- 创新(57229)
- 国家社会(56632)
- 项目编号(55026)
- 教育部(54773)
- 期刊
- 济(204502)
- 经济(204502)
- 研究(127868)
- 中国(86552)
- 农(77880)
- 管理(67223)
- 财(64426)
- 学报(63123)
- 科学(60598)
- 融(59475)
- 金融(59475)
- 农业(51794)
- 大学(49620)
- 学学(47096)
- 教育(43320)
- 技术(39734)
- 业经(39098)
- 财经(32025)
- 经济研究(30727)
- 经(27517)
- 业(26755)
- 问题(26579)
- 技术经济(23150)
- 图书(22080)
- 理论(21281)
- 商业(21174)
- 现代(21078)
- 版(21077)
- 科技(20259)
- 统计(20236)
共检索到662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银行 李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一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商业银行以农业产业链为抓手,开展集约化金融服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上具有独特作用。聚焦A牧业集团公司金融服务案例,探索商业银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具体做法、基本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启示,并对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商业银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提出具体设想和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顾巧静 陈秀凤 李小平 鞠荣华 司伟
发展和培育农业全产业链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大型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是赋能乡村振兴的主要手段,探索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是商业银行开展相关工作的有力切入点。大型商业银行提供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既可以从开展农业全产业链经营的企业着手,也可以从农业全产业链上的某一类主体或环节切入,二者的金融服务模式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大型商业银行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实践的两种模式——农业全产业链经营金融服务模式和农业全产业链主体金融服务模式,并在分析两类模式各自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龙龙 杨澜 祁妙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头戏,新时代如何稳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关键是要处理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创新与解决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非粮化”和“技术进步阻滞”之间的关系,大胆推行农业生产托管恰逢其时。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托管在地方改革实践中主要形成了菜单式托管、订单式托管和土地股份合作式托管三种典型模式,通过比较三种托管模式在市场效益性、种养带动性、技术适应性和非粮化缓解程度上的优劣,提出了倡导其他模式向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调整、增强政府对农业生产托管中介机构的监督追责和强化农民培训建立市场+政府双向引导的梯度示范机制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宏伟 仝红亮
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驱动力。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发挥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持续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农业产业链金融概念、发展现状为研究切入点,对农业产业链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进行系统论证。进而立足金融服务模式、产品体系、现代科技应用三方面,梳理总结了各地开展农业产业链金融业务的实践情况。最后,基于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面临的顶层设计尚不完善、涉农金融配置不健全、农业产业链基础薄弱等难题,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夯实农业产业链基础建设等政策建议,以实现农业产业链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娜娜
农业价值链金融是涉农金融模式创新的结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主导、龙头企业主导和买方担保三种典型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农业价值链金融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还能够弥补农户信用水平不足及实现农业价值链增值。但是,在实践中因农业产业化水平、小农户的信用水平不高,加上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不足,影响了农业价值链金融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美国、秘鲁、日本三国的农业价值链金融运作模式,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加强要素聚集和融合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来提升农户整体信用水平,以多元金融主体互动来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能力,进而不断推进农业价值链金融的完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申云 李京蓉
本文基于合作社的视角,从事前甄别、过程控制与事后履约三个维度分析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风险防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事前甄别机制能有效发挥合作基础辨识和授信准入甄别的作用,实现事前风险预防;监控约束和信用捆绑是过程风险防控机制的核心,能有效实现利益关联和横向监督;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惩戒机制以及供应链内部成员关系的专用性是事后履约机制的有效保障,通过借助限制性准入、声誉、信任惩戒以及社会网络等方面的激励相容来实现信贷履约。为此,本文建议积极优化农村金融制度和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完善农业供应链信贷风险监控体系,积极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建萍
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更甚。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增加,农村空巢老人增加,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传统以土地为养老保障的农村养老方式难以为继。农村地区老年人因老返贫、因病致贫风险较大。需要结合农村现实情况,探索兼顾农村老年人医养双重需求的养老模式。医养融合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大量老年人养老问题,满足老年人生理与心理需求。本文结合农村老龄化发展现状,阐述农村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剖析农村医养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医养融合 养老服务 老年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辽宁振兴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相对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辽宁的现代农业仍然相对落后,农业发展的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新常态和新经济的背景下,辽宁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辽宁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婷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事关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农业面源污染分散性、不确定性及时空分布的异质性使得国家集中监管环境的模式在面源污染治理中显露不足。基于新合作主义思想,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政府、农业中间组织、农资经销商和农户四方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化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治理信息模糊、道德风险监管难、责任追究存在障碍的难题,有助于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效。
关键词:
新合作主义 农业 面源污染 治理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亚迪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对于三农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为保障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优质的人才储备必不可少。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对农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院校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等院校 农业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晁娜娜 李靖 乔雨
农业保险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然而农业保险专业人才欠缺,严重制约其高质量发展,培养大量既懂农业又精通保险的农业保险人才迫在眉睫。农业保险课程实践性较强,涉及学科较多,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文章基于高校保险专业农业保险课程建设现状,通过对山西财经大学《农业保险》课程教学模式的梳理总结,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该课程讲授,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保险 教学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芳 何逍遥 曹传碧 陈新建
发挥“农业保险+信贷”的融资作用,为农业产业链的生态场景注入新的发展动能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分析两种典型的“农业保险+信贷”模式的运作原理,总结“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与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关系,进而构建两者协同发展满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逻辑。然而,推动“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与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继续服务乡村振兴,仍面临金融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发展的金融需求不匹配、农业产业链的不稳定性影响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和农业产业链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增强农业产业链多主体的互动性、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和农业产业链的数据共享三方面突破困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 徐晓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各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得以快速成长,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载体。但当前多数联合体在全产业链建设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链主”凝聚力不强、信息反馈不畅、绿色化发展控制力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由此提出联合体全产业链的构建路径,应采取措施鼓励龙头企业承担“链主”职责以带动相关主体共建全产业链,运用大数据技术加速信息反馈及实施全程绿色化质量控制,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人才以拓展全产业链价值增值空间及增强全产业链韧性,借助联合体全产业链构建与运营,进一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联合体 全产业链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孟真
农村供应链与数字经济相融合不仅能完善农业供应链,也能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现实基础。但农村供应链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金融机构难以放贷,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协同程度不高,农村征信体系缺失,难以满足金融深化要求,对农村数字供应链模式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提出了新挑战等等。因此,亟须提升农业供应链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村数字供应链治理能力,打造农村数字供应链协同发展平台,以推动农村数字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供应链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秋子
田园综合体这一助力乡村发展的旅游新兴模式,自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后,就受到了各学业界人士的重点关注。面对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大环境,田园综合体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也势在必行。首先,本研究团队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总结归纳法等对温州市三家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了调研和资料收集。其次,对“田园综合体”进行内涵阐释,并以“全产业链理论”和“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温州市三家省级田园综合体的现状,揭示发展成因。最后,从现代产业、休闲旅游、新型社区三个方面提出了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建议。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全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