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4)
2023(13657)
2022(10793)
2021(9748)
2020(7442)
2019(16449)
2018(16254)
2017(29643)
2016(16207)
2015(18061)
2014(17920)
2013(17008)
2012(15660)
2011(14396)
2010(14667)
2009(13608)
2008(12847)
2007(11719)
2006(10807)
2005(9860)
作者
(45587)
(37855)
(37783)
(35778)
(23879)
(17963)
(17025)
(14538)
(14534)
(13568)
(12880)
(12581)
(12137)
(11965)
(11580)
(11557)
(11186)
(11097)
(10955)
(10864)
(9671)
(9393)
(9225)
(8731)
(8706)
(8655)
(8458)
(8425)
(7735)
(7536)
学科
(67721)
经济(67647)
(40964)
管理(37238)
(33019)
(26579)
企业(26579)
中国(25994)
地方(23109)
农业(22306)
业经(20831)
方法(15985)
(15100)
(14220)
(13293)
数学(12924)
(12814)
银行(12799)
数学方法(12731)
(12555)
金融(12553)
(12516)
(12282)
发展(12223)
(12188)
地方经济(11394)
(11316)
贸易(11303)
理论(11291)
环境(10880)
机构
学院(225843)
大学(216434)
(88241)
经济(86030)
研究(82111)
管理(77334)
理学(64665)
理学院(63857)
管理学(62528)
管理学院(62112)
中国(62050)
科学(49205)
(47141)
(42674)
(40997)
(40447)
中心(37750)
(37625)
研究所(36764)
(36297)
师范(35983)
业大(32285)
农业(31758)
(30500)
财经(30470)
北京(29997)
(29787)
师范大学(28239)
技术(27577)
(27421)
基金
项目(144601)
研究(114937)
科学(113504)
基金(98853)
(84998)
国家(84095)
社会(71817)
科学基金(71456)
社会科(67618)
社会科学(67606)
(61190)
教育(53889)
基金项目(51282)
编号(50377)
(49761)
成果(41963)
自然(41037)
自然科(40040)
自然科学(40033)
自然科学基金(39248)
(38748)
资助(38049)
课题(36984)
重点(33427)
发展(31776)
(31392)
(31203)
(30493)
(30247)
(29403)
期刊
(116301)
经济(116301)
研究(71897)
中国(57389)
(47092)
教育(39873)
学报(32576)
科学(31866)
农业(31121)
管理(29405)
(29204)
(26120)
金融(26120)
大学(25804)
业经(24177)
学学(24007)
技术(21956)
经济研究(17557)
问题(15171)
财经(14332)
(14127)
职业(12863)
(12487)
(11912)
农业经济(11907)
农村(11497)
(11497)
(11302)
论坛(11302)
(11214)
共检索到364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晖  
近些年,乡村卓越教师培养的政策议题在国家教育政策设计、教师政策学术话语和乡村教育实践中都备受关注。在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和教育领域,城镇化的总体发展趋势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遇。乡村振兴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卓越乡村教师角色责任更加多元。在此背景下,乡村教师应成为立足乡村的专业自主发展者,通过自身主动发展来谋求发展动力;乡村教师要成为乡村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尤其关注留守儿童发展的独特性;乡村教师需成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助力者,争做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的新乡贤。但现实中,乡村教师是嵌入在各种管理制度和组织文化约束之下的结构性存在,其思考逻辑和行为逻辑通常只能在"结构—个体"连续谱系之下做出即时性选择。结构性约束下的乡村教师在被规定发展范围之后,无法倾力于学生全面发展;他们被嵌入教育体制机制科层体系,难以摆脱社会身份认同危机;在满足诸多组织要求和制度规约的前提下,他们很难觅得自身足够的发展空间。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是一项串联"职前—职后"的系统工程,可以通过乡村实践,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精神;激发内部需求,提升乡村教师自我发展动力;供给专业支持,促进乡村教师的知识创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啊米娜  杨阿维  
本文以我国2010-2020年各省份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进行分析,旨在为各地区加速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水平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而提高;降低城乡收入差异性能够促进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提高基础设施水平能够促进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能够促进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提高金融支持力度可以推动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瑜  苍巍巍  
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内在需要。然而,在“空心化”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还面临着缺乏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三产融合缓慢以及生产基础薄弱等困境。对此,各地区还需从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建立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加快生产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燕凌  
文章介绍了校本培训的概念和依据,认为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途径,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能在校本培训中提升;并从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和方法两方面提出了在校本培训框架下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林生  王伟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实践性指向,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也必然嵌入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应积极拓展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及其实践内涵,通过开展社会服务与教育行动研究、构建教师职业准入与考核评价制度、推进在职培训进修与社会实践锻炼,破解当前高职教师专业化水平难以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矛盾,真正发挥高职教师在工学结合培养中的主导性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杨鸽  
快速发展的农村电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本文基于我国市县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电商发展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流通专业化程度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流通专业化能够正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此外,流通专业化存在门槛效应,当流通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村电商发展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会有所减弱。因此,需进一步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姝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人才振兴要求,而实现人才振兴的前提是农村拥有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农村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会严重制约中国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事业迎来新契机、新机遇,但同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何借助时代和政策红利实现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为农村建设和发展培养大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时代有志青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小华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伟大征程中,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石,其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关键。同时,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激活农村内生动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课题。文章旨在深入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伟  孔繁利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创新,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农村基础设施是产业兴旺的先行资本和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运营管理效率低下、高素质人才短缺、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树梅  张馨文  范凯旋  张方东  温红娟  
2021年中国两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在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后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农村药品市场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着力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情况下,我国农村药品市场在发展中还存在布局不平衡、质量安全隐患、药价不合理、促销方式单一且流通不畅、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实践证明,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在解决已有问题基础上以新机遇和新技术为驱动进行多元化发展,才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丽倩  董江爱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转型提供新的指引,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在农村建设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智慧农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涵盖智慧农业、智慧农村电网、智慧农村交通以及智慧农村家居四个方面的内容。智慧农村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结构转变、优化乡村治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成本约束、人才匮乏以及配套制度缺位等问题,这需要农村政府与企业等主体相互配合,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创建大数据信息平台等,推动农村全面转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敏敏  
目前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即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到乡村振兴的全面建设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认知观念陈旧、自身办学发展不足等现实困境问题。只有进一步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体系、提升新时代农村职业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仁福  刘承芳  唐雅琳  田志磊  易红梅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如何办好农村教育以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发展,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仅需要立足现在,还需要着眼未来。本文围绕如何优化不同年龄段教育资源投入以提高农村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配置效率这一科学问题,在梳理人力资本培育领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学龄前教育、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挑战和实践经验。结果表明农村不同年龄段教育资源存在错配现象,0~6岁儿童学前教育投入亟待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待改善,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农村教育服务质量上存在改善空间。最后,本文基于国内近年相关研究实践就提高农村教育和人力资本培育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俊柯   张哲   尹奇  
[目的]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方法]本文构建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9省75村为代表案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维度深入探究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结果]整体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偏低并呈现多维特征。结构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偏重于交易领域,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较为滞后;农业数字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渐进发展过程,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是农业数字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从提升路径看,“组织—技术”型是以农业数字化基础带动农业数字化的政策资本驱动路径,“环境—技术”型是以农业交易数字化引领农业生产、服务与基础的社会资本驱动路径,“技术—组织—环境”型是以局部农业生产数字化辐射农业数字化的政企民协同路径,这3条路径能够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结论]为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提出加大数字农业基础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夯实数字人力基础以及厘清政府主体责任边界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丽芳  董蕾  
乡村振兴战略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二者协同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面临着乡村文化娱乐消费不足、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等困境。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产业的"民族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明确地区资源优势;抓住高新技术的机遇,为文化产业赋能;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深入开发和打造文化I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