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3)
- 2023(13753)
- 2022(11952)
- 2021(11260)
- 2020(9229)
- 2019(20972)
- 2018(21127)
- 2017(40577)
- 2016(21879)
- 2015(24589)
- 2014(24213)
- 2013(23913)
- 2012(21665)
- 2011(19683)
- 2010(19668)
- 2009(18240)
- 2008(17141)
- 2007(15115)
- 2006(13399)
- 2005(11400)
- 学科
- 济(88131)
- 经济(88038)
- 业(64844)
- 管理(56906)
- 农(51275)
- 企(43217)
- 企业(43217)
- 方法(36314)
- 农业(34087)
- 数学(31548)
- 数学方法(31193)
- 业经(24673)
- 中国(22438)
- 财(20047)
- 地方(19345)
- 学(18388)
- 制(16352)
- 贸(14903)
- 贸易(14896)
- 易(14473)
- 发(14142)
- 理论(13475)
- 技术(13255)
- 环境(13212)
- 农业经济(12836)
- 和(12557)
- 策(12538)
- 银(12040)
- 银行(12004)
- 体(11689)
- 机构
- 学院(307413)
- 大学(302845)
- 管理(123644)
- 济(119084)
- 经济(116370)
- 理学(107910)
- 理学院(106792)
- 管理学(104885)
- 管理学院(104360)
- 研究(101085)
- 中国(75463)
- 农(69170)
- 科学(64546)
- 京(63821)
- 业大(53915)
- 农业(52966)
- 所(50507)
- 财(50451)
- 中心(47093)
- 研究所(46160)
- 江(44862)
- 范(41400)
- 师范(41064)
- 财经(40660)
- 北京(39390)
- 经(37111)
- 州(36403)
- 院(36020)
- 经济管理(34184)
- 农业大学(33661)
- 基金
- 项目(215361)
- 科学(168733)
- 研究(160215)
- 基金(154657)
- 家(134362)
- 国家(133139)
- 科学基金(114281)
- 社会(99726)
- 社会科(93952)
- 社会科学(93925)
- 省(85823)
- 基金项目(83222)
- 自然(73825)
- 自然科(72045)
- 自然科学(72031)
- 教育(71985)
- 划(70901)
- 自然科学基金(70688)
- 编号(68557)
- 资助(61894)
- 成果(54265)
- 重点(47502)
- 发(46804)
- 部(46792)
- 课题(45378)
- 创(44502)
- 创新(41374)
- 科研(40770)
- 国家社会(40182)
- 大学(39556)
- 期刊
- 济(136531)
- 经济(136531)
- 研究(85422)
- 农(71997)
- 中国(59034)
- 学报(50340)
- 农业(49136)
- 科学(46889)
- 管理(39832)
- 大学(38492)
- 学学(36519)
- 财(35478)
- 教育(33536)
- 业经(29186)
- 融(26022)
- 金融(26022)
- 技术(25860)
- 业(22365)
- 问题(18959)
- 经济研究(18888)
- 财经(18100)
- 版(17195)
- 图书(16579)
- 科技(15591)
- 农业经济(15489)
- 经(15297)
- 资源(15120)
- 农村(15116)
- 村(15116)
- 业大(14933)
共检索到441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张梦园
农村宅基地是乡村农民开展各种活动的多功能复合空间。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农村宅基地闲置情况严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解决闲置宅基地利用有利于盘活闲置资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基于基础理论,梳理并分析农村宅基地闲置成因,提出农村闲置宅基地再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闲置宅基地 宅基地退出程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南方 李忠汉
农村宅基地是乡村农民进行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多功能复合空间,是乡村地区人地系统进行交互的关键。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促使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方式和自身禀性产生历史性转变。农村闲置宅基地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此,再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成为协调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抓手。如何将闲置宅基地与农房进行有效资产转化,激活乡村振兴要素,促进乡村产业生态位升级转型和农民增收,是目前亟待探索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再利用策略,以助于激发农民的参与内生动力、探索闲置宅基地多元利用、强调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利、提供足够的法律法规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闲置宅基地 再利用 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国民 龙圣锦
我国农村宅基地所有制形式经过三次制度变迁,才形成现有的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二元"权能结构。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法律赋予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能不完整,从而束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的宅基地"三权分置"着眼于农村现代化改革的需要,促进宅基地所有权的权能结构从"二元"向"三元"转变,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施遇到"资格权"创设法理依据不足、农民享有处分权能的问题存疑、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诸多困局,通过宅基地"资格权"的具体化、"三权"权能结构优化、法律制度的完善等方式,方可有效促成农村宅基地所有制改革的完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东辉 万子涵 侯美鹏 杜志章
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经过一段时间试点,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主要面临着农民腾退意愿不高、村集体回收能力不足以及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推动该机制进一步完善,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好农民切身利益;再就是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既要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也要防范化解可能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此外,还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重点明确宅基地的物权属性和法权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温彩璇 许月明 胡建 李晓鹏 张红勋 李晋
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提出新思路、新构想,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耕地与建设用地约束趋紧,而宅基地超标占用和"一户多宅"等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率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本文立足试点区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发现落实所有权、保障资格权并放活使用权是改革总基调,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各方合法权益,发挥各级政府职能和政策合力,探索农民自愿退出机制,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宅基地 三权分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洋洋 郭贯成 吴群 杨国嵘
文章从系统角度基于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乡村振兴视角下宅基地利用转型的理论逻辑,并在江苏省选取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3个典型村庄案例加以实证。研究表明:(1)宅基地利用转型即宅基地利用形态发生的趋势性变化或转折,通过宅基地利用转型实现其显性和隐性形态的重构。(2)宅基地利用转型系统是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内核与外缘双系统相互作用、互为补充而构成的复杂巨系统。(3)乡村振兴视角下,宅基地利用转型存在区域差异性和阶段性特征,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路径将为宅基地利用转型提供多种模式和可能性。乡村振兴视角下宅基地利用转型应充分考虑其系统因子条件,因地制宜、差异化地创新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丽霞 刘浩然
如何通过有效利用宅基地来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是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将宅基地闲置问题置于昆明市乡村振兴试验区Y村的实践中加以考察发现,闲置宅基地的利用受到以政策压力和项目资源为载体的“行政驱动力”和由产权关系明晰、地权整合以及公共服务供给而产生的“乡村内生力”的共同作用,“公司化集体”、产业融合、利益联结等中介机制将两股动力在村庄场域内进行融合、发挥和维持,实现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利用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提供了试点村闲置宅基地有效利用的实现路径,以期为解决普遍性的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丽霞 刘浩然
如何通过有效利用宅基地来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是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将宅基地闲置问题置于昆明市乡村振兴试验区Y村的实践中加以考察发现,闲置宅基地的利用受到以政策压力和项目资源为载体的“行政驱动力”和由产权关系明晰、地权整合以及公共服务供给而产生的“乡村内生力”的共同作用,“公司化集体”、产业融合、利益联结等中介机制将两股动力在村庄场域内进行融合、发挥和维持,实现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利用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提供了试点村闲置宅基地有效利用的实现路径,以期为解决普遍性的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祥 胡银根 张亦弛 虞加林 张豪
[目的]识别与量化宅基地多功能,分析宅基地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功能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要素和结构识别宅基地多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宅基地功能值,综合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生产可能性边界(PPF)度量和分析宅基地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1)德清县的宅基地以社会、生态功能为主,经济、文化功能为辅,不同类型村庄的宅基地多功能表现有差异:相较于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和搬迁撤并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的各项功能具有明显优势。(2)德清县的宅基地生态、社会功能间呈中度协同关系,经济、社会功能间呈中度权衡关系,经济、生态功能间呈弱权衡关系,宅基地功能权衡强度在不同类型村庄显现差异:搬迁撤并类的经济、社会功能间权衡强度最大,特色保护类的经济、生态功能间权衡强度最小。[结论]宅基地功能间存在显著的权衡与协同关系,未来应结合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目标制定差异化的功能优化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勇 周婕 陆萍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需回答“为何盘活利用”“盘活利用受何因素影响”“如何盘活利用”“谁来盘活利用”等理论问题。本文援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推拉理论、乡村多功能性理论及多中心治理理论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进行理论阐释,以传统农区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和城市近郊区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崔岗村为例,对两个村探索的实践样态进行案例分析和评价。通过理论阐释和案例考察,本文指出在乡村振兴视阈下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应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及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目标,统筹考虑村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着眼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因地制宜选择盘活利用模式,支持多方主体采取多种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最后结合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出促进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闲置宅基地 盘活利用 乡村振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曼芝
近年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推进的背景下,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出现了“空心村”及农房闲置的现象。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本文总结了现实中闲置农房的利用困境,借鉴浙江德清和陕西高陵盘活利用闲置农房的实践做法,提出了破解对策:一是明确突出特色,大力提高开发品质;二是迅速补齐短板,弥补配套服务缺陷;三是推进吸引人才,提升指导人员素质;四是不断强化监管,努力提高服务能力。盘活闲置农房有利于物尽其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关键词:
闲置农房 盘活利用 利用困境 破解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雨晴 张立恒
农村宅基地是保障农村民众生产生活、维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能够有效维护农户合法权益,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条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众多农民宅基地被长时间荒废,却依然被“保留”“留存”,农村宅基地制度已滞后于时代发展,对农村持续发展、农业产业链完善形成约束。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重点,剖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宅基地改革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宅基地 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怀 陈明红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亟须突破的一项土地制度改革。基于治理视角和对试点地区的考察,分析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模式。研究表明,宅基地“三权分置”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政策意蕴在于发挥所有权治理功能进行权能重构,通过强化所有权治理功能统摄地位,兼顾资格权居住保障功能,适度放活使用权财产功能,构建适应中国特色土地产权制度的宅基地制度,推动乡村振兴。当前,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执行中仍面临所有权行使机制不完善、资格权保障机制未建立、使用权流转机制不顺畅等现实困境。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三权分置”权能重构与治理路径的实践模式和经验表明,只有突出所有权在宅基地治理中的根本地位,结合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择自愿有偿退出或使用权盘活模式,平衡资格权保障功能与使用权财产功能,才能破解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成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生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张喆琪
《土地管理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立法缺陷和制度模糊已成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最大障碍。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必须加强宅基地管理立法,培育盘活利用主体,创新盘活利用机制,建立配套制度措施。
关键词:
闲置宅基地 盘活利用 《土地管理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若男 阮荣平 刘爽 郑风田
研究目的: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封闭式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源错配、治理路径及制度绩效。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定量定性混合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乡村振兴背景下,封闭式宅基地使用权与人口流动性增强的环境变迁不相适应,产生宅基地资源错配。(2)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需先行厘清村庄内部人地关系,进而建立外来农民非户籍所在地有偿使用宅基地制度。(3)向外来农民放开宅基地使用权对区域产业集聚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更深层次的制度绩效。研究结论:允许外来农民在非户籍所在地有偿使用宅基地,是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的制度改革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