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6)
- 2023(15277)
- 2022(12996)
- 2021(12199)
- 2020(10210)
- 2019(22760)
- 2018(22597)
- 2017(42982)
- 2016(22948)
- 2015(25318)
- 2014(24571)
- 2013(23787)
- 2012(21365)
- 2011(19083)
- 2010(19007)
- 2009(17422)
- 2008(16302)
- 2007(14480)
- 2006(12622)
- 2005(10806)
- 学科
- 济(87208)
- 经济(87102)
- 业(66828)
- 管理(60715)
- 农(52706)
- 企(44235)
- 企业(44235)
- 方法(35696)
- 农业(35520)
- 数学(31365)
- 数学方法(30897)
- 财(25115)
- 业经(24990)
- 中国(23754)
- 地方(18435)
- 制(18148)
- 学(16404)
- 贸(15797)
- 贸易(15788)
- 易(15403)
- 发(13671)
- 理论(13646)
- 务(13314)
- 财务(13263)
- 技术(13261)
- 财务管理(13213)
- 银(13194)
- 银行(13163)
- 农业经济(12824)
- 体(12734)
- 机构
- 学院(307326)
- 大学(298732)
- 济(122083)
- 经济(119516)
- 管理(117192)
- 理学(101588)
- 理学院(100545)
- 研究(98737)
- 管理学(98608)
- 管理学院(98051)
- 中国(76556)
- 农(68253)
- 科学(61079)
- 京(60885)
- 财(56190)
- 农业(52268)
- 业大(51262)
- 中心(48605)
- 所(48514)
- 江(47395)
- 财经(43802)
- 研究所(43721)
- 经(40063)
- 范(40029)
- 师范(39562)
- 州(37594)
- 经济学(36665)
- 北京(36662)
- 院(35825)
- 省(33610)
- 基金
- 项目(211790)
- 科学(166485)
- 研究(158301)
- 基金(152334)
- 家(132755)
- 国家(131533)
- 科学基金(113084)
- 社会(100489)
- 社会科(94662)
- 社会科学(94637)
- 省(85607)
- 基金项目(80544)
- 教育(72794)
- 自然(71929)
- 自然科(70222)
- 自然科学(70201)
- 划(70094)
- 自然科学基金(68895)
- 编号(66507)
- 资助(60888)
- 成果(52547)
- 重点(47706)
- 发(46938)
- 部(46311)
- 课题(45071)
- 创(44765)
- 创新(41754)
- 国家社会(41494)
- 科研(40782)
- 制(40345)
- 期刊
- 济(140159)
- 经济(140159)
- 研究(84517)
- 农(71246)
- 中国(63144)
- 学报(48730)
- 农业(48341)
- 科学(44912)
- 财(44484)
- 管理(39851)
- 大学(38588)
- 学学(36762)
- 教育(34507)
- 业经(30483)
- 融(29309)
- 金融(29309)
- 技术(27731)
- 业(22701)
- 财经(20594)
- 经济研究(20166)
- 问题(19253)
- 版(17979)
- 经(17759)
- 农村(15823)
- 村(15823)
- 农业经济(15545)
- 世界(14640)
- 科技(14046)
- 业大(13940)
- 经济问题(13772)
共检索到452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兰定松
贫困存在多种原因,返贫困防治应瞄准根源,多视角精准施力。从政府角度来看,后续政策支持缺乏、对扶贫"政绩指向"的错误理解、扶贫政策执行中的偏差、"三变改革"中遭遇市场风险等会导致农民返贫。对农民而言,懒散思想、自身素质和观念、不可抗力因素、就业创业失败也会导致返贫。因此,政府应该改变资金与物质扶贫方式,以产业支撑助推返贫困治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和教育扶贫开发实践,以实现共同发展的扶贫目标。与此同时,还应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提升治愚、扶智力度,加强乡贤文化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返贫困 防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惠敏 张一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防止返贫与继续脱贫攻坚同样重要,当前部分低收入脱贫人群仍存在返贫风险。论文首先指出我国返贫的现状具有不均衡性、频发性与危害性大的特点,随后分析当前造成返贫的原因,主要有政策、贫困人口自身、客观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因素,最后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返贫防范机制需要从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与金融扶贫、提升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灾害救助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扶贫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返贫 成因 防范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静
在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农民的信息贫困仍然不容忽视。文章在诠释信息贫困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关联分析法(GRAP)构建农村信息贫困指标体系,并对陕西三大区域进行实测。实测结果表明:经济文化水平、农民信息素养以及信息环境建设显著影响信息贫困程度。因此从加强农村信息化环境建设、提升农民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提高信息服务效果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怡
“三农”问题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藩篱,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紧密相关。农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主体,其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民在综合素质、生产技能、生活方式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农民现代化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秋红
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浙江、安徽、四川3省的调查数据,描述了农民对改善农村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程度认知、满意程度评价,从需求视角剖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有待改善的重点领域。研究表明:虽然目前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的政策措施重点基本能契合农民的有关需求,但农民对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仍有较强烈的需求;在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农民最看重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教育)与他们最不满意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劳动就业和便民服务)所体现的需求应得到不同回应;不同地区应基于农民的主要需求明晰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成为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乡村振兴 农民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海华 吴扬 李斌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政府购买农村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制是农村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政府购买农村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制的内涵解析与现实审视,确定政府购买农村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制的内涵与主体;探索政府购买农村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制的可能路径,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农村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制的政策制度保障、管理模式和运行流程;并对农村社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提供者和享有者三个主体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晓璐 朱琳 王枫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智慧农业引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品牌发展、农村三产融合六方面分析辽宁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提出辽宁农村产业发展存在总体规划布局尚需完善、产业优势和品牌价值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滞后、农业产业贡献率仍然较低、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问题;最后,建议采取完善顶层设计和产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等策略。
关键词:
辽宁 农村产业发展 品牌 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金辉 刘程军 王睿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首先归纳研究了农村金融与民间投资在推动扶贫工作过程中的现状困境,在此基础上,就农村金融与民间投资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 农村金融 民间投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金林 韦家旭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振兴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厘清发展思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办学定位错位、办学条件制约、专业设置"去农化"、人才培养脱离实际、教师队伍落后等困境。农村职业教育应坚持"三农"特色办学,紧抓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实现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师队伍转型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转型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忠 庹娟
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背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在数量方面需求较大,在培训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体系和培育成效等质量改善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内容陈旧、培育方式传统单一、培育资源未能有效统筹、培育成效难以检测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分类管理与精准教育相结合、内容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政策保障与资金保障相结合、准入制度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等对策,以期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改革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龙海 戚敏 刘丽丹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能完成我国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文章首先从有利于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四个方面分析了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对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然后通过分析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党建扶贫四种方式在提升内生动力方面的有益探索以及农村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资源未能有效挖掘盘活、先进生产组织方式尚未形成、农民职业素养普遍偏低、扶贫机制与贫困群众需求错位,进而从深化"三变"改革、培育多层次新型职业农民、选树典型、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农村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贫困群体 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朝晖
文化具有精神指引与引领作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作为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村文化产业兼具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我国农村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由于农村仍然存在一系列限制性发展因素,导致文化产业受到发展限制。基于此,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其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韬
人才是制约乡村社会发展的瓶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关键。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同样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空间。但是,在实践中,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不明确、资源较为分散、培育方式不尽合理、培育内容不尽科学以及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建设;注重主体协同合作,理顺培训机制;创新制度体系,加大政策支持;明确培育对象,完善培育内容和方法以及构建多样化的培育模式,进而在整体上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克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鼓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利于扩宽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渠道、实现自身价值,更有益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面对当前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困境和矛盾,通过获取政府宏观政策支持、加强高校及社会教育引导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方面宣传教育,突破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困境与矛盾,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乡村振兴 政策支持 宣传引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德林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形成了城市化发展模式。为了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重点。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进一步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牢固基础,并且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由唐小凤著、中国原子能出版社于2020年3月出版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一书,梳理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