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7)
- 2023(12118)
- 2022(9486)
- 2021(8859)
- 2020(6871)
- 2019(15255)
- 2018(15402)
- 2017(27715)
- 2016(16012)
- 2015(18004)
- 2014(17640)
- 2013(16391)
- 2012(14604)
- 2011(13508)
- 2010(14199)
- 2009(13271)
- 2008(12031)
- 2007(10911)
- 2006(9869)
- 2005(8994)
- 学科
- 济(56182)
- 经济(56126)
- 农(49476)
- 业(44719)
- 管理(33053)
- 农业(33049)
- 企(23763)
- 企业(23763)
- 中国(23342)
- 业经(21059)
- 教育(20992)
- 方法(15460)
- 发(14904)
- 地方(13491)
- 发展(13275)
- 财(13156)
- 展(13153)
- 数学(12773)
- 农业经济(12695)
- 数学方法(12599)
- 理论(12414)
- 制(12353)
- 学(12145)
- 策(10147)
- 体(9762)
- 村(9693)
- 农村(9672)
- 贸(9313)
- 贸易(9309)
- 易(9045)
- 机构
- 学院(213298)
- 大学(206606)
- 济(79306)
- 经济(77409)
- 研究(74498)
- 管理(72828)
- 理学(62641)
- 理学院(61926)
- 管理学(60604)
- 管理学院(60216)
- 农(52743)
- 中国(52198)
- 京(44471)
- 科学(43945)
- 农业(39661)
- 范(39226)
- 师范(39003)
- 所(36790)
- 业大(35664)
- 江(34977)
- 财(34181)
- 中心(34010)
- 教育(33465)
- 研究所(33161)
- 师范大学(30951)
- 北京(27852)
- 州(27210)
- 技术(27118)
- 财经(26500)
- 院(25846)
- 基金
- 项目(137105)
- 研究(112783)
- 科学(109205)
- 基金(94149)
- 家(80291)
- 国家(79289)
- 社会(70023)
- 科学基金(67498)
- 社会科(65457)
- 社会科学(65440)
- 教育(57937)
- 省(57818)
- 编号(51891)
- 基金项目(49174)
- 划(48052)
- 成果(43164)
- 自然(38899)
- 自然科(37922)
- 自然科学(37916)
- 课题(37843)
- 自然科学基金(37186)
- 资助(35495)
- 发(33047)
- 年(32542)
- 重点(31922)
- 农(31189)
- 部(31131)
- 性(29751)
- 规划(29175)
- 创(28628)
- 期刊
- 济(99525)
- 经济(99525)
- 研究(69401)
- 农(59631)
- 教育(57226)
- 中国(55913)
- 农业(40431)
- 学报(31154)
- 科学(29255)
- 大学(26263)
- 财(25220)
- 业经(24555)
- 学学(23497)
- 技术(22859)
- 管理(22455)
- 融(20438)
- 金融(20438)
- 业(18585)
- 职业(16709)
- 农业经济(15126)
- 农村(14856)
- 村(14856)
- 问题(14082)
- 经济研究(13294)
- 版(13084)
- 财经(12406)
- 世界(11358)
- 技术教育(11045)
- 职业技术(11045)
- 职业技术教育(11045)
共检索到333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鲲鲲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过程中,带动民众技术就业、聚焦基础型职业培训、培养新型农商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定位。然而,目前定位模糊、硬件不足、合作匮乏、特色消弭与队伍缺失等挑战客观存在,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陷入自信危机。为落实乡村振兴计划、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农村职业教育相关主体可采取“五大举措”:深化“职教+农村”高频互动,落实后扶贫时代发展策略;创设“基地+联盟”办学环境,建立校际帮扶体系;强化“大智移云+农业”专业整合,突出农业办学特色;形塑“平台+项目”,打造科技兴农新格局;建构“理论+实践”师资队伍,契合“三农”人才培养,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价值重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玉友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在城强乡弱语境下展开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自信危机,提升自信是农村教育现代化推进的重要议题。乡村振兴特别是乡村振兴对接脱贫攻坚背景下,亟须重新思考农村教育现代化自信问题,不断加强价值自信、实践自信与理论自信。在价值定位上,农村教育现代化需要从其目标群体规模、服务对象功能以及自身人类学意义方面,加强农村教育现代化价值重要性挖掘,确立价值自信。在实践改进上,农村教育现代化需要反思输血式现代化,优化"在地化"现代化,探索共生型现代化,推进农村教育实践思维方式反思,提升实践自信。在理论探索上,农村教育现代化在其方法论上,需要推进逻辑思辨、经验行动、实证实验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理论建设,强化农村教育现代化理论规范自觉,增强理论自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金林 韦家旭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振兴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厘清发展思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办学定位错位、办学条件制约、专业设置"去农化"、人才培养脱离实际、教师队伍落后等困境。农村职业教育应坚持"三农"特色办学,紧抓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实现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师队伍转型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晨倩 岳吉瑞 李培繁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具有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推动技术升级,赋能产业兴旺;激活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治理;丰富职教内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意义。基于破解现实困境的逻辑起点,解决“三农”问题的逻辑主线和提供多方保障的逻辑支点,构建起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并以“嵌入理论”为着力点,从价值嵌入、资源嵌入和关系嵌入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军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做出的重大决策,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自然不可缺位。然而,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却陷入了"公共性危机"的旋涡,集中表现在"普教化"倾向、代际跃迁功能的沦落、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的异化、缺乏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等多个方面。面向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要着力突破公共性危机的钳束,加快体制机制变革,树立起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培养多层次职业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发展效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怡
“三农”问题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藩篱,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紧密相关。农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主体,其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民在综合素质、生产技能、生活方式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农民现代化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红霞 杨启贵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因此,农村的良好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发展做出战略部署。在促进农村大力发展的基础上,生态问题是农村良好发展的重点,推动农村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良好发展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李子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适应人口变化趋势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应然选择和必然之路。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叠加长期存在的“城乡倒置”现象,使得农村地区已有近1/4的区域率先进入超老龄社会,其共同面临劳动力与人才老化、乡村发展能力弱化以及养老服务需求增加的现实挑战。为应对挑战,超老龄农村依靠尚存的人口机会窗口与内生的资源禀赋维系发展。在此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外部资源输入的方式支持乡村发展,以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弥合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差距。然而,内生资源形塑的区域差异与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整齐划一”的发展模式导致的匹配“错位”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超老龄农村的乡村振兴并最终达成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本研究从保障基本、深入发展和城乡融合三个阶段契合超老龄农村不同的发展基础,探索适合超老龄农村的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寒
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构建,为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文章在简要概述乡村振兴背景的基础上,说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根据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优化建议及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李子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适应人口变化趋势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应然选择和必然之路。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叠加长期存在的“城乡倒置”现象,使得农村地区已有近1/4的区域率先进入超老龄社会,其共同面临劳动力与人才老化、乡村发展能力弱化以及养老服务需求增加的现实挑战。为应对挑战,超老龄农村依靠尚存的人口机会窗口与内生的资源禀赋维系发展。在此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外部资源输入的方式支持乡村发展,以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弥合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差距。然而,内生资源形塑的区域差异与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整齐划一”的发展模式导致的匹配“错位”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超老龄农村的乡村振兴并最终达成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本研究从保障基本、深入发展和城乡融合三个阶段契合超老龄农村不同的发展基础,探索适合超老龄农村的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建业
新发展阶段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伴随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农村治理现代化要求更新治理观念、治理方法,选择更科学有效的治理路径。农村治理现代化意味着治理过程的制度化和民主化,同时注重德法结合,构建完善的农村治理框架体系。乡村振兴与农村治理现代化具有相同的“内核”,具有相同的目标指向性。农村治理现代化应注重“内外兼修”,积极发展内生性资源,走“动员式”发展路线,同时借助外部支持力量,打造良好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郭耿玉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强调以农民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为优选策略。由此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精英,提升其人力资本作为重要功能。为实现目标,必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支持体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分类设计培训方案,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效能;瞄准贫困人口,增强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寿伟义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方面仍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备、财政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内部定位不清、供给体系固化、供给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与社会需求、人民期盼、自身可持续发展进行融合,坚持“抓好硬件、做好软件、激活要素、做好服务”,完善内生动力机制,构建城乡融合职教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握机遇,提升能力直面挑战,构建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敏敏
目前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即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到乡村振兴的全面建设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认知观念陈旧、自身办学发展不足等现实困境问题。只有进一步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体系、提升新时代农村职业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巴玥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经济、文化、生态等全面振兴。其中,通过文化振兴,培育淳朴、良好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基。以文化人,教育担此重任。然而,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影响,农村教育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市教育。近年来,农村教育是否有改观,如何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城乡公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迫切需要调研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教育 教育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