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24)
- 2023(18974)
- 2022(16475)
- 2021(15393)
- 2020(12958)
- 2019(30073)
- 2018(30030)
- 2017(57671)
- 2016(31487)
- 2015(35731)
- 2014(35752)
- 2013(35299)
- 2012(32363)
- 2011(29131)
- 2010(29163)
- 2009(27284)
- 2008(26608)
- 2007(23915)
- 2006(20745)
- 2005(17884)
- 学科
- 济(128474)
- 经济(128342)
- 业(88987)
- 管理(85732)
- 企(66765)
- 企业(66765)
- 方法(58613)
- 农(53329)
- 数学(51485)
- 数学方法(50782)
- 农业(35218)
- 财(32170)
- 中国(32063)
- 业经(31151)
- 地方(28032)
- 学(27322)
- 制(23405)
- 贸(22995)
- 贸易(22987)
- 易(22287)
- 理论(20024)
- 务(19696)
- 财务(19607)
- 财务管理(19555)
- 环境(19212)
- 和(18868)
- 技术(18785)
- 企业财务(18433)
- 银(18087)
- 银行(18029)
- 机构
- 学院(446243)
- 大学(441895)
- 管理(175162)
- 济(174078)
- 经济(170126)
- 理学(151866)
- 理学院(150193)
- 管理学(147274)
- 研究(147215)
- 管理学院(146492)
- 中国(110407)
- 科学(94794)
- 京(93517)
- 农(89268)
- 财(77580)
- 所(74895)
- 业大(73220)
- 江(69446)
- 中心(69438)
- 农业(69044)
- 研究所(68344)
- 财经(61986)
- 范(59447)
- 师范(58854)
- 北京(57983)
- 经(56300)
- 州(53895)
- 院(53194)
- 经济学(50564)
- 技术(48168)
- 基金
- 项目(306416)
- 科学(238898)
- 研究(222567)
- 基金(219179)
- 家(191246)
- 国家(189604)
- 科学基金(162069)
- 社会(137596)
- 社会科(129906)
- 社会科学(129869)
- 省(122597)
- 基金项目(116761)
- 自然(106473)
- 自然科(103914)
- 自然科学(103885)
- 教育(102527)
- 自然科学基金(101949)
- 划(101688)
- 编号(93082)
- 资助(90393)
- 成果(74481)
- 重点(68671)
- 部(66704)
- 发(65829)
- 课题(63691)
- 创(62732)
- 科研(58896)
- 创新(58565)
- 大学(56551)
- 教育部(56301)
- 期刊
- 济(193399)
- 经济(193399)
- 研究(123551)
- 农(86774)
- 中国(83518)
- 学报(73822)
- 科学(66928)
- 财(59933)
- 管理(59043)
- 农业(58989)
- 大学(55726)
- 学学(52797)
- 教育(47830)
- 技术(40095)
- 融(37941)
- 金融(37941)
- 业经(37247)
- 经济研究(29025)
- 业(28868)
- 财经(28651)
- 问题(26018)
- 经(24389)
- 版(23846)
- 图书(22479)
- 技术经济(22013)
- 科技(21393)
- 资源(21080)
- 统计(21045)
- 理论(20491)
- 商业(20122)
共检索到645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子勤 叶昌荣 郭俊 陈雁云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探索新能源应用模式成为必然。本文关注江西省实施农光互补项目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比分析了不同省份农光互补四大模式下的同类项目。结果发现,江西省农光互补项目体现了其在土地综合利用和政策引导上的显著优势。然而,江西省的项目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环保效益量化以及项目规模和示范效应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文章提出推动规范化农光互补项目发展、激发技术创新、优化投资运营模式、提升农户参与度并完善支持体系等对策,以提升农光互补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为江西省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关键词:
农光互补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政策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学英 邓瑞林
随着江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使江西农村由原本的人多地少变为人少地多,导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农村土地抛荒撂荒现象屡见不鲜。文章通过分析江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江西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加快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步伐,满足土地流转所需资金。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乡村振兴战略 江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谷成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围绕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日益升级,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从需求侧角度来看,市场需求多样化已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特征,农产品的营养性、保健性、安全性和健康性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巫刚 袁智文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2017-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的农村物流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年度发文量、作者共现网络、机构合作网络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等图谱,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物流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研究发现:近年来的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形成了乡村振兴、农村物流、物流、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客运、电商物流等研究热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和平 王智鹏 宋伊瑶
乡村旅游是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科学测度与评价乡村旅游目的地碳足迹与生态效率,对于推动乡村旅游兴旺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乡村振兴视角,运用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法和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对2016年江西婺源篁岭景区碳足迹与生态效率进行核算与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碳足迹为9 732 t,人均碳足迹为13.770 kg/人,地均碳足迹为0.649 kg/m~2;在旅游各环节中,旅游住宿碳足迹占58.69%,旅游交通碳足迹占17.62%,旅游餐饮碳足迹占16.83%,旅游娱购碳足迹占6.86%。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生态效率为7.85元/kg,旅游各环节生态效率差异明显,效率值大小依次为:交通>娱购>餐饮>住宿。从效率类型来看,2016年篁岭景区旅游娱购属于低碳高效型,旅游交通属于高碳高效型,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则属于高碳低效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降低运营能耗,加强运营低碳管理,积极宣传低碳旅游理念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海华 吴扬 李斌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政府购买农村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制是农村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政府购买农村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制的内涵解析与现实审视,确定政府购买农村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制的内涵与主体;探索政府购买农村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制的可能路径,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农村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制的政策制度保障、管理模式和运行流程;并对农村社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提供者和享有者三个主体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翔 辛绪红 王华
我国水果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水果生产国与消费国,近十年来,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当前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种植者生产投入增加与效益下降之间的矛盾,消费者对优质果品的需求与国产水果总体质量不高的矛盾,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产效益逐步下降、竞争能力相对较弱、优质化提升存在瓶颈等问题,对此建议,加强规划指导,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强化政策引导,激励生产主体向品质提升要效益;促进品牌建设,推进水果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协同发展;强化科技赋能,加强种质资源、技术装备开发应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水果产业 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杨汗青
近年来,乡村振兴已然成为农村发展中的一大“主旋律”。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乡村产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中国乡村振兴与农村产业发展》(许涛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调查和研究了我国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村产业的建设发展现状,调查覆盖了多样化的农村地区,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千村调查”结果。整体来看,该书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产业研究凸显了以下特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福东
迈入新发展阶段,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各类要素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城乡融合更加紧密,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这些都要求改变旧有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新型社区治理应与传统的农村社区管理相区别,因而需要变革现有乡村管理制度、治理方式,优化治理主体结构,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组建高素质治理团队来推进农村社区治理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和环境保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莹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会计体制得以不断健全与完善,形成了众多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有效地满足了农村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产业融合趋势、环境会计理论、乡土文化复兴、村民民主自治、经济结构转变等催生了农村会计体制建设的一系列新需求。农村会计体制建设,应聚焦新需求,着力解决领导体制、制度建设、人才队伍三个层面存在的瓶颈制约,从明确立法地位、理顺管理体制、优选管理模式、改进会计制度、规范内控制度、培育职业队伍、强化信息支撑等方面综合施策、优化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财务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会计 会计体制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巴玥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经济、文化、生态等全面振兴。其中,通过文化振兴,培育淳朴、良好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基。以文化人,教育担此重任。然而,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影响,农村教育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市教育。近年来,农村教育是否有改观,如何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城乡公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迫切需要调研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教育 教育公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俊华 王阳
目前,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优化调整农村产业政策是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的关键,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以2013年1月—2021年7月中央层面发布的121份农村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结构、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政策工具法和PMC政策效力评价模型,对农村产业政策的成效与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存在"局部聚集"现象;政策工具呈现"重环境型、轻需求型";政策效力整体处于良好及以上,部分政策在政策受众、政策作用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梳理政策退出、延续、升级、新增的优化调整清单,提出政策优化调整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政策 优化调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勇 张美琪
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事关广大农民的生活福祉以及农村社会的长足发展,更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发展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人居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文章基于基层调研结果阐述了哈尔滨市双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本地区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华 董双丽
“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态治理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新型的农村生态治理在发展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模式以及治理手段等方面均有所转型。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态治理仍存在理念滞后、主体单一、制度缺位以及手段落后等问题。本文则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的农村生态转型发展现状、问题以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发展理念树立、制度与组织建设、技术创新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等角度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生态转型 生态治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凡 李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用教育扶贫,用教育树乡村文明新风,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想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仅凭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师德建设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本文根据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师德问题,从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三方面论述了农村师德建设策略。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师德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