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3)
- 2023(14222)
- 2022(12365)
- 2021(11640)
- 2020(9558)
- 2019(21707)
- 2018(21881)
- 2017(42381)
- 2016(22821)
- 2015(25716)
- 2014(25306)
- 2013(24984)
- 2012(22642)
- 2011(20559)
- 2010(20636)
- 2009(19111)
- 2008(18239)
- 2007(16188)
- 2006(14368)
- 2005(12343)
- 学科
- 济(91467)
- 经济(91369)
- 业(70684)
- 管理(62790)
- 农(51465)
- 企(49233)
- 企业(49233)
- 方法(37584)
- 农业(34132)
- 数学(32153)
- 数学方法(31782)
- 业经(25917)
- 中国(23590)
- 财(20807)
- 地方(20460)
- 学(18193)
- 制(17452)
- 贸(17327)
- 贸易(17319)
- 易(16865)
- 理论(14577)
- 技术(14455)
- 策(14394)
- 发(14354)
- 环境(13528)
- 和(13454)
- 银(13018)
- 银行(12984)
- 农业经济(12838)
- 划(12819)
- 机构
- 学院(321486)
- 大学(316078)
- 管理(130654)
- 济(126034)
- 经济(123209)
- 理学(113968)
- 理学院(112794)
- 管理学(110916)
- 管理学院(110344)
- 研究(104684)
- 中国(78275)
- 农(68310)
- 京(66366)
- 科学(65403)
- 业大(53829)
- 财(53453)
- 农业(52103)
- 所(51831)
- 中心(48614)
- 研究所(47176)
- 江(47175)
- 范(43163)
- 财经(43073)
- 师范(42835)
- 北京(41053)
- 经(39219)
- 州(38359)
- 院(37453)
- 经济管理(36032)
- 经济学(34763)
- 基金
- 项目(221455)
- 科学(173979)
- 研究(166271)
- 基金(159125)
- 家(137418)
- 国家(136144)
- 科学基金(117305)
- 社会(103606)
- 社会科(97646)
- 社会科学(97619)
- 省(88114)
- 基金项目(85248)
- 自然(75321)
- 教育(75043)
- 自然科(73508)
- 自然科学(73495)
- 划(72548)
- 自然科学基金(72149)
- 编号(71206)
- 资助(63892)
- 成果(56746)
- 重点(48759)
- 部(48302)
- 发(48286)
- 课题(47371)
- 创(45950)
- 创新(42602)
- 科研(41679)
- 项目编号(41558)
- 国家社会(41480)
- 期刊
- 济(145470)
- 经济(145470)
- 研究(90204)
- 农(71104)
- 中国(60824)
- 学报(49977)
- 农业(48389)
- 科学(47571)
- 管理(44229)
- 大学(38687)
- 财(37953)
- 学学(36694)
- 教育(35637)
- 业经(31007)
- 融(27662)
- 金融(27662)
- 技术(27340)
- 业(22735)
- 经济研究(20326)
- 问题(20012)
- 财经(19310)
- 版(17428)
- 图书(16936)
- 经(16328)
- 科技(16003)
- 农业经济(15553)
- 现代(15424)
- 技术经济(15422)
- 农村(15327)
- 村(15327)
共检索到465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岱 杨琛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拉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迫切要求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践提供了契机。本文从农产品自有品牌的创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产品质量的关系、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与定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品牌的延伸与扩展、传播与维护以及农产品销售策略等方面提出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具体实施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明
创建与培育农产品区域品牌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规划的关键问题。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理论内涵、形成路径、影响因素的理论剖析及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路径的案例分析表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主要有企业驱动型与政府驱动型两种路径。吉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应选择在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共同驱动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及品牌簇群协同发展的路径。通过农业产业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及品牌簇群相互促进、互相借势、共同发展,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认知,提高产品附加值,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产品区域品牌 培育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芳 周雄 柯莹
本文分析我国省域农产品物流经济收敛性特征,提出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措施时,既要考虑区域特色,也应重视空间相互作用、空间外部性及空间溢出效应,以推进区域农产品物流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素艳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维护食品安全,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升级,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大连市具备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和优势,但目前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实际调研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大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冷链物流 农产品冷链物流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芳 周雄 柯莹
本文分析我国省域农产品物流经济收敛性特征,提出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措施时,既要考虑区域特色,也应重视空间相互作用、空间外部性及空间溢出效应,以推进区域农产品物流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娟 孙瑾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现状为背景,以实现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主体利益诉求为目标,基于区域品牌发展理论与价值共创理论,围绕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的区域资源、利益诉求、共建意愿与共建行为,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问题。优越的区域资源是建设主体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基础与出发点;利益诉求的实现是建设主体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原动力;不同的利益诉求决定建设主体不同的品牌协同共建行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协同共建能够产生一系列良好的品牌效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与品牌效应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重视角探索中国情境下驱动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内在机制及外在联系,以期为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娟 赖阳
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新发地、百果园、盒马鲜生、拼多多四家企业进行多案例研究,构建数字技术赋能、商业模式变革、治理模式创新、基础保障支撑的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转型机制模型,提出加强农产品流通数字技术应用、推动农产品流通商业模式变革、提升农产品流通治理水平和强化农产品流通数字基础保障支撑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博 王征兵
基于引力模型的思想与原理,采用创新性构建的甘肃省物流引力模型,通过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其综合发展指数引入甘肃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指标体系中,测算了乡村振兴背景下2019年甘肃省14市(州)间农产品物流引力大小。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农产品物流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其中兰州市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市州;2)由于各市(州)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差异性,致使甘肃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呈现出以兰州为核心的"一超多强"的空间布局;3)兰州作为区域农产品物流网络的核心,其对周边市(州)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4)依据甘肃省14市(州)地理位置、乡村振兴水平、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水平以及各市(州)间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水平因素,将甘肃省农产品物流网络划分为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个物流圈,以兰州为核心城市,"三圈"协调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博 王征兵
基于引力模型的思想与原理,采用创新性构建的甘肃省物流引力模型,通过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其综合发展指数引入甘肃省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指标体系中,测算了乡村振兴背景下2019年甘肃省14市(州)间农产品物流引力大小。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农产品物流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其中兰州市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市州;2)由于各市(州)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差异性,致使甘肃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呈现出以兰州为核心的"一超多强"的空间布局;3)兰州作为区域农产品物流网络的核心,其对周边市(州)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4)依据甘肃省14市(州)地理位置、乡村振兴水平、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水平以及各市(州)间农产品物流引力强度水平因素,将甘肃省农产品物流网络划分为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个物流圈,以兰州为核心城市,"三圈"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苍英美
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农产品流通和交易功能,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厘清农村电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影响关系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村电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效应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从区域异质性分析来看,农村电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呈“自东向西”递减趋势。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流通业聚集在农村电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提升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效应。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本文提出加大农村电商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流通业聚集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丹
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给农产品网络营销带来了契机,网络营销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不仅给传统的农产品营销带来机遇,更给传统的农产品营销带来了诸多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在服务平台、品牌质量、物流设施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文章结合目前网络营销出现的问题从政策监管、营销模式、硬件设施、人才培养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改进策略,以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销售业绩和知名度,从而优化农产品网络营销效率,助力农村产业兴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产品 网络营销 营销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西娟 李文良
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是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中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依然存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内涵挖掘不深入、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品牌建设意识淡薄等问题,需结合我国实际,通过深入挖掘地理标志内涵、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等措施不断完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加快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产品 地理标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玉林 唐剑
数字农业发展契合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求,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桎梏,数字经济潜力未完全释放,无法发挥数字农业规模收益与经济效益。对此,应加强数字农业协同发展顶层设计,长远谋划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实现数字农业集成式发展,并建立数字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培育现代化新农人。
关键词:
数字农业 乡村振兴 产业升级 现代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丽
高效生态农业是顺应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也是推动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筑基之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将为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增续动力,是在新时代中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需充分认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综合研究与分析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构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技术体系及生产系统,从而有力推动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效生态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凡 李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用教育扶贫,用教育树乡村文明新风,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想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仅凭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师德建设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本文根据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师德问题,从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三方面论述了农村师德建设策略。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师德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