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4)
2023(15614)
2022(12494)
2021(11532)
2020(9321)
2019(20649)
2018(20716)
2017(39778)
2016(21335)
2015(23795)
2014(23216)
2013(22464)
2012(19739)
2011(17519)
2010(17952)
2009(17286)
2008(16919)
2007(15428)
2006(13756)
2005(12527)
作者
(58431)
(48919)
(48776)
(46152)
(31039)
(23261)
(21976)
(18855)
(18459)
(17528)
(16512)
(16381)
(15530)
(15291)
(14889)
(14782)
(14423)
(14285)
(14174)
(13983)
(12117)
(11989)
(11939)
(11350)
(11037)
(10999)
(10975)
(10829)
(9738)
(9604)
学科
(93011)
(93007)
经济(92895)
(75128)
企业(75128)
管理(70346)
(50747)
方法(38167)
业经(34409)
农业(33904)
数学(29944)
数学方法(29394)
(27373)
中国(24913)
(19818)
(19183)
财务(19133)
财务管理(19115)
技术(18083)
企业财务(18029)
(17479)
地方(17273)
理论(17135)
(15709)
贸易(15700)
(15369)
(15357)
(15248)
(14851)
(14260)
机构
学院(305281)
大学(291784)
(127382)
经济(124916)
管理(123180)
理学(106087)
理学院(105183)
管理学(103262)
管理学院(102749)
研究(92720)
中国(75479)
(60668)
(59850)
(57602)
科学(54532)
(48015)
业大(47002)
农业(45762)
财经(45324)
(45055)
中心(44235)
(41005)
研究所(40358)
(37803)
经济学(37237)
(36790)
北京(36538)
师范(36491)
经济管理(34996)
经济学院(33639)
基金
项目(199331)
科学(159462)
研究(151506)
基金(144539)
(123528)
国家(122290)
科学基金(107779)
社会(98935)
社会科(93484)
社会科学(93458)
(81650)
基金项目(75891)
教育(68835)
自然(67061)
自然科(65588)
自然科学(65579)
(65085)
自然科学基金(64412)
编号(63994)
资助(57651)
成果(49801)
(44583)
(44172)
重点(43977)
(43121)
课题(42929)
(41073)
国家社会(40620)
创新(40495)
(39378)
期刊
(152879)
经济(152879)
研究(84767)
(64454)
中国(60111)
管理(47967)
(46362)
农业(43173)
科学(41807)
学报(40444)
业经(33395)
大学(33078)
学学(31837)
(30566)
金融(30566)
技术(29689)
教育(29665)
经济研究(22546)
(22277)
财经(21989)
问题(20508)
(19030)
技术经济(17290)
(16091)
农村(15930)
(15930)
商业(15699)
农业经济(15564)
世界(15498)
现代(15399)
共检索到454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一南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就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具体形式而言,大体上可分为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和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两类。在近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的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经营风险集中于规模经营户、农民劳动激励不足、农地非粮化加剧和抬高土地租金成本。相应地,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的优势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经营风险分散、农户主体地位得到保持、服务规模化效益得以实现和避免土地成本过快上涨。鉴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积极推广土地托管、订单农业等服务带动性规模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服务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淑红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应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而农业产业化必须依靠完善的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当前我国农业金融在支持力度、信贷产品结构和农业保险推广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只有在充分调动商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积极性的基础上,发挥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宏观调控作用,创新融资方式、完善结构,农业金融才能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俊柯   张哲   尹奇  
[目的]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方法]本文构建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9省75村为代表案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维度深入探究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结果]整体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偏低并呈现多维特征。结构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偏重于交易领域,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较为滞后;农业数字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渐进发展过程,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是农业数字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从提升路径看,“组织—技术”型是以农业数字化基础带动农业数字化的政策资本驱动路径,“环境—技术”型是以农业交易数字化引领农业生产、服务与基础的社会资本驱动路径,“技术—组织—环境”型是以局部农业生产数字化辐射农业数字化的政企民协同路径,这3条路径能够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结论]为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提出加大数字农业基础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夯实数字人力基础以及厘清政府主体责任边界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瑜  苍巍巍  
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内在需要。然而,在“空心化”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还面临着缺乏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三产融合缓慢以及生产基础薄弱等困境。对此,各地区还需从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建立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加快生产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云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理论逻辑上的内在契合性和实践逻辑上的协同耦合性“。十四五”时期,我国已进入绿色发展驱动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时期,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然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农业绿色发展成效可持续性不足,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尚待优化;小农户绿色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与现代农业难以有机衔接;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产品质量尚待提升。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状况,通过对“安丘模式”的调研分析,本文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着眼战略任务,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升级体制机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彩红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出的重大工程,在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培养农业人才、土地改革、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延长农业产业链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对现代农业的深入探讨,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梅  
2005年浙江省把休闲农业写入《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休闲农业实践开始进入政府规范化引领阶段。本文基于我国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的规章制度类文献,政府会议和各种提案(建言)答复、通知、公告、指导意见等文献,各种新闻类文献三类数据,结合20多年来休闲农业的研究成果,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出我国休闲农业官方认同的路径、表述范式和内涵,明确我国休闲农业核心指标、生产生活场域、建设方法和途径指导,从而达成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我国休闲农业建设模式的主体和内容本质,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和文化创意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藻洱  
深化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发展,对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农业的迅猛发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乡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而且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实现稳健且持久的增长。因此,深入剖析乡村数字农业的发展机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积极探索出切实有效的优化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然   张鹏   李云飞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进生态农业绿色转型制度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生态农业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农业资源保育能力稳步增强,生态农业产地环境保护能力稳步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了重要部署,指出应当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观念来发展生态农业,规划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提升生态农业发展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已经有一些成果,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梦茜  
乡村振兴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和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现代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人才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人才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结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提出加强政府顶层设计与政策协同,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等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繁  
我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未来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供需紧平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压力加大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高效发展的推进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秋英  
在乡村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村青年创业正迎来一系列政策利好和广阔市场空间。根据创业项目内容,农村青年创业模式主要分为农产品生产加工、乡村旅游开发服务、农村生产生活消费服务以及工业加工等四种模式。农村青年创业的有效路径需要从创业者和政府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对于农村青年创业者而言,应当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创业风险,关注产品或服务质量,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电商平台等,大力拓宽市场渠道。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需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力度,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创业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中贵   王晨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围绕农民收入提升与农村环境改善取得显著成效,但美丽乡村建设依然存在趋同化问题、低质量性问题、局限化问题和低参与度问题。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与要求可知,其对宜居宜业环境的打造事实上植根于先进生产力基础上,并非仅仅只是村镇外表形象的美化。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特点,如何实现数字要素、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全面嵌入就是关键核心所在,应在数字规划下统筹协调推进、在数字产业基础上绿色协同发展、在数字治理模式下责任落实到户 、在数字链接中挖掘传承乡村文化。未来应基于治理体系、农业产业体系、农村资源要素架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和农民主体效应发挥,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翁国瑞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解决现实问题和满足地方发展需求出发,为乡村振兴培养和输送更多专业化、高素质人才。但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一步落实落地,仍有少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偏差问题,如专业设置上与乡村发展需求不符或滞后、课程上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培育方向上忽视“三农”情怀等。因此,高校要深入调查乡村产业结构,了解乡村发展需求特征,积极采用创新思维应对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昳薇   武婧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应对“三农”问题时形成丰富经验,农户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也不断完善。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加强农民主体作用的路径,因此本文研究具备实践意义,探讨约束农户主体作用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何全面展现农民主体作用,使得农村民众可以发挥能动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带来正向影响,并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受益主体、评价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